夜读经典之——龙虎回环

本文为古典中医传承人、子贡儒商书院院长、端木子贡第八十一代后人,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端木文先生撰稿、委托鹤翾发布。
龙虎回环,本是道家术语。意喻人身的气机流转,顺畅通透,如环无端。
学中医者,先识字,先认象。再入医门,究医理。
汉字(繁体字,古篆,古金文,甲骨文)是中国文化的信息载体。至关重要。切勿熟视无睹,无感无识。
故清代大医石寿棠在《医原》中最后压轴收尾一篇专谈《医宜识字论》。真知灼见,字字珠玑。令人茅塞顿开之感。
而当代明医刘力红老师执有同样的观点。在他的《思考中医》书里处处可见这种对汉字信息读取的深刻思考。
龙,是个什么象?龙总以飞龙在天,腾云上升为其顺势。因此,龙是个上升的象。
而虎则以下山扑食,虎虎生风,气盛声张为其顺势。故虎是一个下降之象。
回环,就是一升一降,往复循回,形成一个圆。
这在中医对人体的认识上,就称为一气周流。
再看自然界。春天温度升高,万物向上生长,就是一个上升之象。秋天温度下降,万物萎收,就是一个下降之象。
因此,从天象上来看,春应升,秋应降。
再法天则地,来看下地的方位。当人面南而立时,左边东方,太阳升。右边西方,太阳降。
故而,道家风水堪舆学中,便有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之喻。其理同然。
无形的天象的圆转周流(升降浮沉,春秋夏冬),能全息投射转换成有形的地理方位偏性(温凉热寒,东西南北)。这就是法天则地,天圆地方,“在天呈相,在地成形”的含义。
而人由天地而生,居中成人。故此,人身乃一小宇宙。承接顺应了天地循行的法则。
好了,结合天地,就得出人体顺应自然的气机循行规律:
人体气机(生命能)的顺势即为,左升右降。一气周流。
肝木居下焦,主藏血,阴极一阳生。阴血即随阳气,在左路上升。
升到顶点,即为心火。
肺金为华盖,主敷布,阳极一阴生。阳气便随阴血,从右路下降。
降到极处,便是肾水。
肾水阴津充满到极致,便又阴极一阳生(仿若冬季寒冷到极点,便开始回温要入春了),由肝木升阳,如此往复循回。气机流转,生命安泰,以尽天年。
这就是龙虎回环。亦是清代名医黄元御在其巨著《四圣心源》中所提出的“一气周流”理念。
人的生命的气机周流,顺应着大地的生长收藏。大地的生机流转,顺应着天象的春夏秋冬。而天象的周期变化,是源于星辰天体的运转规律。天体的循行返复,正是遵循宇宙的生生不息的法则啊!
这就是老子早在2500多年前,在《道德经》中所揭示的绝密天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合十赞叹。吾华夏先祖,传统文化高明无比的超凡智慧也!
由此,我们就能深刻理解清代大医邹澍所说的:“盖唯下焦阴中有阳而气升,故阴恒从命门以升。上焦阳中有阴而气化,故阳恒从膻中以降。”此言的深刻内涵。
明白了人体与自然的内在联系,明白了人身生命流转以何为顺,并如何流转。就对中医“思过半矣”。可以正式的进入中医之门。
顺便再补充一句,古中医是没有补泻的概念的。
古典中医医理,就是以顺为补。以通为补。
当人体顺应自然,恢复通畅,一气周流,龙虎回环之后,身体自然会恢复生命机能,补缺(恢复运化与生化)而泄有余(代谢与排毒)。
这,就是古中医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
本文为端木文先生撰稿、鹤翾代为发布。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