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怎么办?中医临床上治疗眩晕经验分享!

眩晕是指因清窍失养,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可突然仆倒。

眩晕虽病在清窍,但与肝、肾、脾三脏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三者中又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肝五行属木,木性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主疏泄气机,调畅情志,在经属厥阴,与少阳相表里,内居相火,一经诱发则易于升腾;肝体阴而用阳,全赖阴血涵润,而阴血易耗,故肝风易动。若肝失疏泄,则升降失度,出入无节,病及清窍,则致眩晕发作。若肝之疏泄功能失常,横克脾土,则脾健运失司;气血生化乏源,气血不足,不能上养清窍而为眩晕。同时也可产生“痰饮”等病理产物,停留于清窍而致眩晕。此外,肝肾同源,若患者年老体衰,先天之本渐衰,日久而致水不涵木,肝失所养,肝阳上亢,上扰清窍而作眩晕。

一. 病因病机

眩晕的病因病机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 精神因素

因长期精神紧张,或恼怒忧思,使肝气内郁,郁久化火,肝火上升则发为眩晕、头痛、面红目赤、烦躁善怒等症,或肝火内扰,耗损肝肾之阴,以致肝肾阴虚,肝阳偏亢,亢阳上扰头目,而发眩晕、头痛、心烦、失眠等症。

2. 饮食不节

由于过食肥甘或饮酒过度损伤脾胃,运化失常,而致痰湿内生,痰浊中阻,土壅木郁,肝失调达,清阳不升,而眩晕、头重、胸脘痞闷。如湿痰化热生风,则眩晕头重或胀痛、心烦、惊悸、失眠。

3. 内伤虚损

劳伤过度,或老年肾亏,肾阴不足,肝失所养,内风易动,症见眩晕头痛,时作时止,五心烦热。如阴损及阳,肾阳亏损,除见眩晕头痛外,更见畏寒肢冷、夜尿增多。亦有阴阳两虚者,症见肝阳上扰,同时又见肾阴、肾阳两虚之证。

4. 冲任失调

冲脉为血海,任脉主一身之阴,冲任二脉与肝肾有密切的关系,冲任失调也能引起肝肾阴亏、肝阳上亢,甚至肾阳亦衰成为阴阳两虚之证。

上述种种因素都能引起眩晕。其根本原因,无非是肝肾阴阳失调,肾阴亏损,肝阳偏亢,上扰清窍,形成下虚上实、本虚标实之证。如果肝阳暴亢,阳亢风动,血随气逆,夹痰夹火,扰动心神,横窜经络,蒙蔽清窍,而发生中风晕厥,肝风入络,可见四肢麻木、口眼歪斜。

眩晕的病因病机虽多变,但总以虚实为纲,虚为病之本,实为病之标。然虚有气、血、阴、阳之分,实有风、火、瘀、痰之别。它们可以独见,可并见。临床所见往往是虚实错杂,互为因果,彼此影响,甚至相互转化。故在临床中应详加辨析,抓住病理机制的关键所在。

病程久者多偏于虚,虚者以精气虚居多,精虚者,宜填精生髓,滋补肾阴;气血虚者,宜益气养血,调补肝肾。病程短者多偏于实,实证以痰火为常见,痰湿中阻者,宜燥湿化痰;肝火偏盛者,当清肝泻火;肝阳上亢,化火生风者,宜清镇潜降。本病的发生以阴虚阳亢者居多,治疗当以清火滋阴潜阳。若遇虚实夹杂,或由因虚致实,或由邪实致虚,当扶正以祛邪,或祛邪以安正,临床应权衡标本缓急轻重,酌情论治。

二. 辨证论治

临床中,多从以下七个方面辨证论治眩晕。

1. 肝火亢盛型

肝火亢盛型的主症为眩晕耳鸣,头部两侧胀痛如裂,颞部青筋暴露,面红,目赤,口干,口苦,烦躁善怒,便难或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紧或弦数。

常用方剂:①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药物: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柴胡、当归、生地、甘草。泻肝经实火,去当归、柴胡、泽泻、车前子,加菊花、钩藤、槐花、夏枯草平肝清火;如大便秘结,可加大黄泻火通便;头痛眩晕甚,加羚羊角、生石决明、珍珠母清肝火,平肝阳;口舌干燥,加石斛、玄参养阴泻热。

②当归龙荟丸加减。常用药物:当归、黄柏、龙胆草、栀子、黄连、大黄、青黛、芦荟、麝香、木香等。

2. 肝阳上亢型

肝阳上亢型的主症为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面色潮红,烦躁易怒,惊悸失眠多梦,舌红苔薄,脉弦。

常用方剂:①镇肝息风汤加减。

常用药物:怀牛膝、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白芍、玄参、天冬、茵陈、川楝子、生麦芽、甘草。如痰多,加竹沥、胆南星、川贝母;尺脉弱,加熟地、山茱萸;头痛剧烈、眼胀痛者,加菊花、钩藤、夏枯草,以泄肝火。

②天麻钩藤饮加减。常用药物:天麻、钩藤、生石决明、栀子、黄芩、牛膝、杜仲、桑寄生、茯苓、首乌藤、益母草。肝阳上亢者酌加白芍、珍珠母,以增强平肝潜阳之力;阴虚者加生地、女贞子。

治疗眩晕证属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者,自创处方:张氏潜肝汤,收效甚佳。药物组成:熟黄,白芍,生石决明(打碎,先煎),生牡蛎(打碎,先煎),茯苓,丹参,益母草,怀牛膝,首乌藤,菊花,甘草等。方中熟地甘而微温,善滋阴养血固本,治阴血亏虚之证;白芍苦酸微寒,善养血敛阴,平肝柔肝,治肝阳上扰清窍而致的眩晕头痛,两药共为君药,滋补阴血,平抑肝阳。石决明质重咸寒,善清肝火,养肝阴,潜肝阳;生牡蛎质重而咸涩微寒,善益阴潜阳,又能镇心安神,两药共为臣药,既助主药补阴潜阳,又能镇心安神。茯苓甘平,宁心安神健脾;丹参微寒,清心除烦活血;牛膝补肝肾而引火、引血下行;益母草微寒,清热利水,活血化瘀,四药共为佐药,既助君、臣药潜肝阳、补肝肾、定神志,又引火、引血下行。菊花微寒,能平抑肝阳,清利头目;首乌藤性平,能养心安神,祛风通络,二药共为使药,一则平抑肝阳养,心安神,二则引药入心肝二经,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滋阴平肝,潜阳安神效好。

临证凡遇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心悸失眠等症,特别是中老年患者,用张氏潜肝汤,并随证加减。如兼食欲不振者加神曲,麦芽,山楂;兼耳鸣者,加磁石;兼腰痛者,加杜仲、桑寄生;兼盗汗者,加五味子、浮小麦;兼大便黏滞不爽者,加决明子、黑芝麻;偏于阴虚火旺,兼心烦、口干者,去熟地黄,加生地黄、麦冬;肝火偏旺,兼急躁易怒、目赤者,加龙胆草、夏枯草;头痛较重者,加刺蒺藜、蔓荆子;眩晕较重者,加天麻、钩藤;失眠较重者,加炒酸枣仁、夜交藤。

临床上病位在肝肾的眩晕治疗虽重点在平肝潜阳,但同时应注意以下六点:

①肝为刚脏,内寄相火,平肝之中兼可清肝,清肝必用寒凉之品,此时谨防伐伤胃气;

②肝以阴为体,以阳为用,补肝阴可平肝阳;

③乙癸同源,滋补肾阴亦可平抑肝阳,但补肾阴切忌呆补、蛮补,而要滋而不腻,补而不滞;

④因怀牛膝、益母草既可助君、臣药补肝肾、定神志,又可引火、引血下行,直折亢阳;

⑤运用金石之药(如石决明、生牡蛎)平肝潜阳实属必要,但不能久用,否则易伤胃气,得不偿失;

⑥此类眩晕常因急燥、劳累加重,常配合辅助疗法,嘱咐患者调畅情志而疏肝气。

3. 痰浊中阻型

痰浊中阻型的主症为眩晕头重,胸脘胀闷,神倦多寐,泛恶欲吐,食欲不振,苔白腻,脉濡滑。如湿痰化热,可见眩晕头重或胀痛、心烦、惊悸、失眠、舌苔黄腻、脉滑数。

常用方剂: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常用药物:天麻、白术、半夏、橘红、茯苓、甘草、蔓荆子、生姜、大枣。本方的功能为燥湿化痰息风。方中天麻平肝息风,白术健脾,二陈燥湿化痰。如头痛者,加白蒺藜、蔓荆子。

对于眩晕湿痰化热,痰热上扰,眩晕头重、惊悸失眠、口苦尿赤者可选用温胆汤加减。常用药物: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枳实、竹茹。本方的功能为燥湿化痰清热。方中二陈燥湿化痰,枳实、竹茹行气化痰清热。加黄连名黄连温胆汤,清心除烦之力更佳。

4. 肾阴不足型

肾阴不足型的主症为头痛眩晕,时作时止,耳鸣耳聋,口渴咽干,五心烦热,腰酸腿软,盗汗遗精,大便难,舌红少津,脉细数或弦细数。

常用方剂:①杞菊地黄丸加减。

常用药物: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枸杞子、菊花。本方的功能为滋补肝肾。眩晕重者,加白蒺藜、钩藤、天麻、石决明;心悸失眠者,加珍珠母、生龙牡;大便干者,加黑芝麻;虚风内动,四肢麻木者,加桑枝、白芍、豨莶草、红花、鸡血藤。

②左归丸加减。常用药物: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川牛膝、鹿角胶、龟板胶,本方滋补肝肾,补而不泻,滋补之力较六味地黄丸大,宜于眩晕、肝肾阴虚症状较重者。

5. 肾阳不足型

肾阳不足型的主症为头晕目眩,面白肢冷,畏寒便溏,尿频量多,脉沉迟弱,舌质淡,苔白润。

常用方剂:金匮肾气丸加减。

常用药物: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等。本方的功能为补肾助阳。

6. 阴阳两虚型

阴阳两虚型的主症为更年期高血压,头痛眩晕,面红心烦,肢冷畏寒,失眠多梦,口干心烦,腰腿酸软,夜尿增多,脉弦细,舌淡或嫩红,苔白。

常用方剂:二仙汤加减。

常用药物:仙茅、淫羊藿、巴戟天、当归、知母、黄柏。本方补阴阳,调冲脉。

7. 脾气虚弱型

脾气虚弱型的主症为头晕目眩,遇劳则发,面色少华,肢倦乏力,心悸,少寐,神疲懒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补益气血,健运脾胃。

常用方剂: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物:党参、炙黄芪、炒白术、茯苓、炙甘草、龙眼肉、当归、炒枣仁、远志、陈皮、枳壳、砂仁、大枣、生姜。

若头重如蒙,胸脘痞闷,泛泛欲呕,肢体倦怠,食少多寐,苔白腻,脉濡滑,治以祛痰燥湿,升清降浊。常用方剂: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常用药物:清半夏、生白术、天麻、茯苓、陈皮、炒枳壳。若病程久,侵及经络,损伤气血,而致痰瘀互结,酌加川芎、红花等活血通络之品。

【温馨提示】  请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辨证论治,精准用药。

(0)

相关推荐

  • 眩晕治疗颜正华国医大师

    眩晕怎么办?国医大师颜正华治疗眩晕经验分享,赶紧收藏! 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 昨天 眩晕系指因清窍失养,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 ...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原发性高血压医案知识发现

    结果:经筛选,共纳入1043篇医案,分析结果如下:男就诊者.女就诊者分别为591条(57%).442条(43%),比例为1.33:1.在所有年龄段中,50-59岁的就诊者最多(占全部就诊者的33.24 ...

  • 高血压(中医)的治疗方法和用药

    [证治方药] (一)肝火上炎 1,临床表现:头目胀痛,眩晕,收缩压因情绪因素而波动升高,情绪稳定时常可恢复正常,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胸胁不舒,小便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2, ...

  • 方剂歌诀详解——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饮 <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天麻钩藤饮熄风,茯神牛膝桑寄生, 黄芩栀子石决明,杜仲益母夜交藤. [歌诀总括] 天麻钩藤饮治疗阳亢化风证,对由阳亢化风导致的头痛.眩晕.视物昏花均有 ...

  • 国医大师自拟治眩晕方“潜降汤”

    明医公开课 >>>第1979课<<< 颜教授治疗眩晕证属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者,自创经验方一一一潜降汤,收效甚佳. 颜正华教授认为,眩晕一病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的功 ...

  • 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及用药规律研究  方剂

    目的: 本研究通过收集EH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中医证型及其用药进行相关统计分析,探讨出EH的中医证型尤其是用药分布规律. 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通过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 ...

  • 浅谈中医临床上治疗老年性痴呆经验【推荐好文,建议保存】

    导读:治疗老年性痴呆经验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进行性精神衰退的疾病,临床表现以痴呆症状最为突出,病理改变以大脑的萎缩和变性为主,临床包括老年性痴呆.早老性痴呆和脑血管性痴呆等.随着人类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 ...

  • 临床上治疗眩晕中成药常用的剂型包括哪些?

    中成药是根据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中药单方.秘方.验方,经过精心研制,申报批准后大量生产备用的现成药剂.其剂型既有传统的丸剂.散剂.膏药.丹剂.酒剂.凝胶剂.露剂等,也有现代创新的片剂.注射剂.颗粒剂. ...

  • 张利兵:浅谈中医临床上治疗肿瘤“十二要素”【深度好文,建议收藏】

    治疗肿瘤四法:抓主症 辨虚实 用成药 调心神 肿瘤的产生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经过复杂的变化过程发展而来,与人体内环境和外界环境密切相关.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恶性肿瘤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病 ...

  • 中医临床上治疗小肠病有温肠散寒和清小肠热...

    中医临床上治疗小肠病有温肠散寒和清小肠热两类中药. 1.温小肠: 小茴香,木香,乌药,肉桂. 2.清小肠热: 木通,泽泻,栀子,黄芩,灯芯,瞿麦,化石,赤小豆,苦参, 赤苓,小蓟,蒲黄,车前子,茅根, ...

  • 40余年中医临床,常用药经验分享: ...

    40余年中医临床,常用药经验分享: ...

  • 40余年中医临床,常用药经验分享

    40余年中医临床,常用药经验分享

  • 【眩晕!中医常见眩晕6种类型,治疗眩晕常...

    [眩晕!中医常见眩晕6种类型,治疗眩晕常用中成药方]欢迎分享收藏! 中医认为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也常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等. 1 ...

  • 111.眩晕与水饮临床上经常会碰到眩晕的...

    111.眩晕与水饮 临床上经常会碰到眩晕的病人,高血压会眩晕,低血压也会眩晕.所以有时用天麻钩藤饮降压治眩晕,有时用补中益气汤升提中气,加强脑颈供血,以治眩晕. 一个眩晕病,有可能用完全相反的办法去治 ...

  • 干货:中医临床高手畅谈诊疗经验(上)

    杏林点灯:蒲辅周谈中药之"王道"与"霸道" 治外感方如大将,消灭入侵之敌:治内伤方如丞相,治理国家.这是人们对方药性能的比喻之谈.外感多为六淫犯人,其来疾,其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