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善良设防
题记:又见“扶人”的新闻,只是报道的中心放在孩子的“自我保护”上,很不以为然。
电视上有新闻报道,有几个小学生看见摔倒的老人,先用手机拍照,留下证据,然后扶起老人,并把老人送回家。
记者采访时,老人说,是自己摔倒的。学生说,拍照,留证据是为了保护自己。老师说,孩子的做法可取,既帮助了别人,又保护了自己,值得推广。
看起来,这是一个各方面都满意的结局。老人得到了帮助,孩子的善心得到了肯定,老师的教育有了良好的结果。
可是,细想想,却总觉得后背有凉风嗖嗖。
从什么时候开始,做好事,做善事,也需要这样的防备了呢?
网上关于“扶不扶”的讨论,早已经成了陈年旧事,善良的行为自然得到大多数人的肯定,可事情的影响似乎并没有顺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于是就衍生出这样先留证据再帮人的做法。
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证明我做的是纯粹的善事,不是先犯了错,再来帮人。之所以这样做,自然是因为做善事被讹诈的事情太多,以致善事无人敢做。就算碰到什么事情,也只能远远地躲开,生怕惹到麻烦上身。于是,我们就会经常看到有人倒在闹市区无人问津的情况,也会看到类似孩子的做法见诸报端。
助人为乐,本是德育教育的关键一课,可承担着孩子教育责任的家长、学校、社会,却给出了不同的要求。家长嘱咐孩子,平时少管闲事,免得惹出事端,并能找出无数个活生生的例子,让孩子不得不信。学校会教育学生,助人为乐是美好品德,但也要学会保护自己,懂得变通,才能把好事做好。社会说,好事要做,做好事要付出什么代价,就看你帮助的是什么人。碰到好人,你的善心就有好报;碰到不良之人,你就要为你的善心承担后果。一切,看你的运气。
聪明的大人无法预料结果,于是选择了躲避,就算承担道义上的责备,也好过无端的冤枉。更何况,大家都选择了躲避,也就没有谁会责备谁,大家心照不宣,只留那个人风中凌乱。可是,孩子的世界单纯,无法像大人那样明智,善良的本性爆发,于是就容易受伤。于是,就有了对孩子的种种“明智”的教育,于是就有了孩子明智的做法。
长此以往,我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似乎谁都不愿意往深处想,也不敢去想。成年人的世界蒙上了许多的阴影,孩子的世界也填满了如此的复杂,善良成为了伤害的主体,倒了的人心将无法再扶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走向危机,生活的温情被私心冷藏,大家都把自己裹在厚厚的茧里……
这样的场景无法再去设想,一股死亡的气息弥漫,让人窒息。
我们的文化传承深远,几千年来的礼仪教化早就深入人心,可为什么经不起几个小丑的冲击,到底是什么在让我们失去文明的根基?家长、老师、社会都需要深思。我们需要的不是做善事时要先想到保护自己,而是做善事时无所顾忌。就算出现了一时无法说请的情况,社会舆论、法律、道德,都应该清醒地做出判断,让坏人之心无法隐藏,给善良之心最大的支持。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孩子的心是一张纯净的白纸,如果我们任意涂鸦,我们的世界就是一副乱画。我们试图保护孩子的纯净,却不能让他们生活在纯净的天空下,孩子的世界里就会充满伤害和恐惧。教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做法,本也是无奈之举,但仍然在纯净的画布上涂上了一抹乌云。成年人的狡诈之心,玷污了孩子的纯洁,反而沾沾自喜,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谋杀。如果再推广开去,我们看到的未来就会是一片灰色。
我们生活在社会的屋檐下,呼唤一片纯良的天空,否则,也只能先保护纯良的心不受伤害,至于以后,几个受过伤的心无法支撑,且自己裹上一层铠甲,冷眼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