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研究】农产品加工成果转化亟待解“痛”
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带动三农发展的“火车头”,如今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仍然存在创新与需求脱节、核心技术装备落后、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体制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
为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积极开展联合协作攻关,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主办的“2020年全国农产品加工院所长座谈会暨首届农产品加工青年科技论坛”在哈尔滨召开。来自全国农产品加工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为加快农产品加工技术成果转化建言献策。
把脉转化“痛点”
“2019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这标志着我国农业从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迈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新时期。”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处处长严建民看来,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经验,无不走过一条高质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之路。
然而,严建民同时提出,我国的农业学术发展虽然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开发表的顶级学术论文、发明专利、标准、品种等数量每年递增,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却不高,高质量应用在实际生产中的少之又少。
对于农产品加工领域而言,随着研发力度的增强,一大批有影响、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陆续得到应用,比如储藏与保鲜技术的推广就让果蔬及肉食品供应期明显延长。然而,成果转化过程中依然有诸多“痛点”。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凤忠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不同于农业中的其他领域,农产品加工的很多成果是需要进行中试孵化后,才能走进工厂进行生产,但中试基地正是我国相对欠缺的短板,这也导致很多成果转化都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同时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此外,创新与需求脱节的问题,在农产品加工领域也较为明显。正如严建民所述,发达国家成果转化的路径是从市场出发找技术,而国内却恰恰相反,是从技术出发找市场。王凤忠也坦言,由于供需不清楚,农产品加工领域中有很多科学家在闭门造车,自己想象着某项技术会产生什么需求,最后却发现,这些成果并非是企业所需。
此外,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约占制造业的18%,但是,该产业的核心装备却整体落后发达国家至少20年以上,这也是该产业最大的“痛点”之一。
“核心设备的垄断对农产品加工业产生的影响显而易见,同时也说明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科技创新能力上存在缺口。”王凤忠对记者表示,农产品加工领域深受技术装备的制约,特别是在乳品业,大型企业的设备基本都是来自国外,国产化设备大多只用于一些辅助设施上。
不仅如此,成果转化制度的不健全、农业科研单位职能定位不清晰等,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科技的产业化进程。
严建民表示,最近几年,国内虽然出台了很多有利于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的举措,但基本局限于创新的要素,如人才、资金或科技成果转化。实际上,当前阻碍科技创新的主要问题是科研院所管理体制不顺,并导致单个创新要素无法形成有机组合,从而影响了创新能力和效率的发挥。这一点,王凤忠感同身受。
把论文写在产品上
王凤忠表示,举办此次会议,也是希望能通过面对面沟通交流的形式,继续谋划“十四五”重大科研计划,促进院所之间的联合协作攻关,同时启动青年科学家托举工程,探索解决科研领军人才接续的问题。
对于“十四五”的发展重点,王凤忠表示,首先要加大核心技术和装备的开发力度,加强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与新型农产品加工装备的结合,推进加工设备的集成化、智能化、信息化,切实提高我国农产品加工装备水平。
同时还要推动农产品加工走向“高尖精”的发展路径。为此,王凤忠根据加工程度不同提出了“三刀模式”,第一刀用于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主要解决仓储物流、减损保鲜、分级分选的问题;第二刀用于食品加工和制造领域,解决农产品提质增效的问题;第三刀用于精深加工,实现产品增值。
此外,王凤忠建议,“十四五”还需重视传统中式食品的普及和工业化问题,将中餐文化品牌用工业化的理念走出国门,同时加强中国传统食品产业规范化和标准化生产等问题。
严建民表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要注重五大创新体系建设,包括成果供给体系、新型研发平台体系、公益性技术服务体系、市场化技术转移体系、绩效评价制度体系。特别是在市场化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中,注重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与人才队伍建设,探索项目制职业经纪人聘用机制,建立懂技术、懂市场的职业经纪人队伍,开展技术经理人培训,推进院技术转移中心专业化运营。
王凤忠也指出,青年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培养平台也有成长期,二者相辅相成。一方面是人才托举机制要更加有序,另一方面也请年轻人还要沉下心来,甘于坐‘冷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