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发现3亿岁植物界“大熊猫”中华水韭,面积数量全国罕见

在余杭西部的山区,有一片天然森林,是没有进行旅游开发的原生态处女地。平时人烟罕至,偶尔会有游客慕名去取景拍照。可能正是因为远离人烟鲜少被打扰,近日,长乐林场传来一个好消息:有专业团队在林场内,发现了3亿年前的活化石中华水韭。

发布这一喜讯的,是杭州市水生植物学会理事长陈煜初。陈煜初及其团队立足浙江,涉足华东、东北、云南、海南等地开展野生水生植物种质资源调查。1月28日中午,他和同事来到长乐林场进行日常工作,路过其中一片地方,看到周边的环境,陈煜初有一股强烈的预感:这里有“宝贝”!果不其然,不远处缓缓溪流间,茂盛生长的中华水韭映入眼帘,他的内心忍不住雀跃了起来。这里发现的中华水韭,规模约有2万株,长年研究水生植物的陈煜初激动地说,这是浙江首次发现这么大规模的中华水韭自然生长群,在国内也属罕见!

中华水韭是我国特有的极度濒危水生植物,全国居群数量只有20多处,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江西等地,被认为是植物界的大熊猫。“中华水韭是多年生沼地生植物,是出现于3亿年前的活化石,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而中华水韭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 陈煜初介绍,作为古老的野生植物,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差,大部分的人为干扰,如割草机、农药、化肥等,都有可能导致它死亡。因为属于水韭科水韭属,自身个头不高,如果周边植物长势超过它,也会影响生长。

陈煜初介绍,这并不是余杭首次发现中华水韭,早两年,百丈镇也发现过,虽然规模不如长乐林场的大,但是也侧面反映了余杭自然环境越来越好,生物品种也越来越多。近日,《余杭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2020-2022年)》发布,这是杭州市首个区级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对余杭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意义重大。

余杭区有多种地貌类型分布,河流密布,自然资源禀赋良好。全区共有林地面积74.03万亩,森林覆盖率38.63%,野生动植物2462种,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状况基本稳定。为了使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更好的保护,余杭于2009年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每年根据生态保护绩效,对自然资源丰富的西部五镇进行经济补偿。2018年,余杭区将近10%的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进行强制性严格管理,力求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据了解,该《方案》明确,近三年余杭区要完成重点区域重点流域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明确哪些物种需要保护、应该如何保护;重点加强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抢救和栖息地的保护,确保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进一步强化动植物检疫,从源头防控外来有害物种入侵;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不断改善生物多样性水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