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会教”意味着教师职业认知上的偏离
安徽 高维公
这是一名名叫 Vinoba Bhave撰写的一段谈话,题目叫做《只会教》。读后令人思考,作为老师,我想问的是,教师的追求仅仅是“只会教”吗?不妨先读读这篇短文:
一位年青人想为社会做好事,“告诉我”,我说:“你觉得你能担任什么样的工作呢。”
“我想只有教书”。年轻人答道,“其它的事我都不会做,我只会教书。对教书我很感兴趣,我肯定能做好。”
“是的,我不怀疑,你准备做什么呢,纺线,梳理羊毛,或者编织,你能教哪一种呢。”
“不,我教不了这些。”
“那么裁剪,染色或木工呢。”
“不,我一点也不懂。”
“也许你能教做饭、推磨和其它家务活吧。”
“不,我从没做过这类事,我只会教……”
“亲爱的朋友,你对我的每个问题都说不行,但仍坚持会教,什么意思,你能教种地吗。”
想成为教师的他愤怒地说:“为什么你问这些,一开始我就告诉你,其它事我都不会做,我能教文学。”
“好啊!好啊!现在我开始明白了,你的意思是你能教人们像泰尔戈和莎士比亚那样写书。”
年轻人气得急促起来,“放松点,”我笑道:“你能教读或者写或者历史和地理,这些课目前不是全无用,需要时,能用得上,但它们不是生活的基础,你愿意学习编织吗?”
“现在我不想学任何新东西,再说我也学不会编织,我从没做过手工活。”
“如果是这样,也许要花更长的时间去学,但为什么你不能去学习呢?”
“我想我根本学不会,既使学会了,意味着大量的艰苦劳动和许多麻烦,请你理解我不能接受。”
这个谈话的确令人深思,足以让我们探究当下有的“教师”的心理特征,当一名教师“只会教”是否意味着:可以完全忽视现实生活中有用的各种技能;不须学习任何新的知识,并对劳动教育、各类活动表现冷淡;表面上希望一味埋头于书本,内在却害怕知行合一。看似自信无比,实质上不乏自负。
笔者曾对近些年媒体上有关教师负担过重的种种抱怨做过一次信息梳理。除去一些形式主义做法和对非教育教学工作负担的抱怨外,还有的老师竟把班主任的日常管理,班级的值周、卫生、组织家长开放日、进行安全教育当成了负担;把远程教育培训、政治业务学习、参加教研活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也当成了负担;甚至把制定计划、撰写总结也归为其中,认为是这些是导致其不能专心教书的原因。
“只会教”意味着教师职业认知上的偏离,意味着“教书”与“育人”在教育观念上缺乏有机的统一。教书育人是学校最基本的工作,绝不能容忍形式主义的做法,“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是学校育人工作必须遵守的底线,很多时候“育人”比“教书”更重要。而育人,离不开说教,离不开活动,离不开观察,离不开实践,离不开家校联系。一句话,育人往往无处不在。在小学阶段,爱的教育异常伟大。
“只会教”意味着教师脱离生活的盲从,意味着“学科素养”只是职业素养的一部分。“学科素养”固然重要,业精于勤,知识自然需要常常更新。教育教学皆是艺术,方法和策略大都来源于来源于实践探索,来源于交流、总结、提升。要使自己优秀起来,自然离不开课堂教研,同伴帮助,离不开专业引领。但作为一名教师,仅仅只有“学科素养”还不够,因为你面对的孩子需要的不仅仅如此。
今天,教师已远非传统的“教书匠”,教师不仅要做学科教学的行家里手,更要做儿童身心健康教育的引领者;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知行合一、一以贯之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