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的轨迹(58)传统节日系列(3)说说月朔节

岁时的轨迹(58)传统节日系列(3)说说月朔节

传统节日系列(3)说说月朔节

雪岸

月朔,即每月的朔日,也就是每月的初一。旧历每月以朔日为起点﹐约三十日一周期为一月。一月一朔﹐故用以指一个月。朔日当天的月亮称为朔月。朔月就是新月,农历每月初一时,月亮正好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能被太阳光照到的地方正好位于月亮的背面,加之它和太阳一同升降,因此地球人都看不见。

【中国古代历法基础知识】云:“至周代,有所谓的告朔的典礼,天子至诸侯每月初一必往祖庙祭祀,并向人民通告朔日的到来。要开始这个月的工作了。”【后汉书·礼志】云:“每月朔旦,太史上其月历,有司侍郎尚见读其令,奉行其政。”其意思是,每月初一,由史官预计该月须颁行的政令,以备有司向百官宣读宣读,并按此奉行其政事。此月历先由太史写毕,在每月朔日清晨,呈皇帝待用。唐·王昌龄【放歌行】:“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笔者之所以把月朔节日作为一个系列,首先是因为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节日就是正月初一的春节,可见古人对月朔节日的重视。另外,古人有一有名的成语,就是“满招损,谦受益。”初一夜的新月,代表着谦,从此日起月亮逐步走向圆满,代表事业蒸蒸日上。将一些节日安排在朔日就不难理解了。除了春节外,按岁时顺序还有农历二月初二的中和节、三月初一的女娲祭典、六月初一的半年节或小年下、七月初一的鬼节、八月初一的天医节、十月初一的祭祖节和鬼节。虽然不象春节那样隆重,地域上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有些节日已经隐消,但它们毕竟在历史上受到人们重视,当作有名有实的节日。笔者将其作为一个节日系列,应在情理之中,也纯属一家之见。当然,这个系列并不完整,还有四月初一、五月初一、九月初一、冬月初一、腊月初一,历史上人们并不作为节日,只是有一些传说,以及为其邻近的节日作准备的习俗。其中一个原因,大概是与旧时人们害怕甚至忌讳与黑夜有关。中华民族崇尚光明,把一切邪恶和不幸都归罪黑暗,产生恐惧,无法抹平。

说到这里,顺便说说四月初一、五月初一、九月初一、冬月初一、腊月初一,虽然没有看到史上有节日的记载,但这几个月的初一旧时也还有着一些习俗。

四月初一的习俗,如山西太平、万泉,陕西的富平,河南的汲县有戴皂角英的习俗。民间称戴皂角英可愈头痛,不生耳疾,其用意在于祛除瘟疫之气。山西平遥妇女习惯于在农历四月一日用纸剪雄鸡,戴在头上,称可以祛瘟疫。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农历四月初一的白龙太子的生日。同时还有一个关于诞生于四月初一的白龙太子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白龙太子将一双可以用于抗旱的骨头筷子送给正为庄稼受旱着争的老汉,使老汉和村民战胜了旱灾,获得了丰收。后来老汉帮助白龙太子战胜了黑龙。人们便在此建祠立庙,称“白龙庙”,以作祭祀。

五月初一的习俗,一是开扇市。《秦中岁时记》称:“端午前两日,东市谓之扇市,车马特胜。”据《方舆胜览》载四川成都:“五月卖扇于街中,谓之扇市。”云南五月也有扇市。后来几乎各地都有扇市,并兼售各种妇女应时的手工艺品,如艾虎、健人(即艾人)等,供人佩戴。二是为端午作准备,如采艾草(供人佩带,避邪)、做黄老虎(用纸板剪成虎形,糊上黄色续绸,身上缀以五色彩绫制成的蟾蜍、蜥蝎、蜘蛛、蛇、蚊五种毒虫,供人们悬挂在寝室的门媚上。据说可以镇邪魔毒虫)、扎老虎花(专供女子端午节插戴于发髻上)、做樟脑囊(端午佩戴在儿童的衣襟里,据说可以除病疫之气,避免虫毒)。

九月初一的习俗,旧时河北邯郸是新女婿抹黑脸,本意是防止被抢劫和受人侵害。有的地方九日初一日整理场院,修整粮仓、粮窖,整理存粮,贮新粮,进行新旧粮食的交换。

冬月,也就是农历十一月,也被称之为辜月、畅月、仲月。从冬月初一起,为即将到来的冬至节作准备。根据《封禅书》记载,早在黄帝的时期就把冬至称为元旦,所以说冬至曾经是过年。而冬至的习俗来源于周代年俗。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冬至曾经是年已经被逐渐遗忘。冬至在现在也受到人们的重视,比如说在很多地方流行冬至吃饺子或者家人团聚在一起吃饭。

腊月初一,预示着年关已近,从此日起,为腊八节以及过小年,为新年佳节作准备,如购买年货,预备新衣服、鞋帽过年、以及旧时农家忙杀猪宰羊,准备年节食品和准备年画、春联等等,直到除夕,才将诸般事务忙完,阖家团聚,欢度新年。腊月初一的旧俗有妇女绣鞋,至年尾换新鞋,以度新岁,人们将其称为过年鞋。清代吴锡麒有诗云:“料理年头事,花鞋取样工。双弯履新日,一接试春红。镜槛徐行处,灯帘浅立中。往时呵冻绣,玉指记匆匆。”

言归正传,下面将从千古流传至今依然隆重的正月初一的春节说起,按月份顺序专题讲讲历史上有过记载,有些至今仍在一些地方流传的传统的系列月朔节。

第一个月朔节,就是农历月初一的春节。

【荆楚岁时记】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所谓三元,指的是岁之元、月之元、日之元。三元亦称三朝、三始。【汉书·孔光传】云:“岁之朝曰三朝,谚师古注称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班固【东京赋】云:“春王三朝,会同汉京。”李善注:“三朝,岁首三朔日也。”【汉书·鲍宜传】曰:“今日蚀(月蚀)于三始,诚可畏也。”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如淳曰:“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也。”【初学记】引【汉书】曰:“历者序四时之端,正分至之节。故圣人考历数以正月三元。”以正月一日为节日,自有逻辑上的必然性。正月一日,是上一年最后一日结束之后,新的一年的第一日开始之时,岁时更替,除旧迎新,人们对过去的一年奋斗成果的总结,对新的一年自然寄予了无限的希望。作为一年的第一个节日来度,于情于理,更是必然。有趣的风俗之一是,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晚上熬年除岁(祟),初一大早开门炮竹迎新,还有许多辟邪的忌讳,也是为了自此规避邪恶,心想事成,事事顺遂,万事如意,大吉大利。

第二个月朔节,是农历二月初一的中和节。

农历二月一日为中和节,兴于长安,始于贞元之初,首倡者是唐德宗李适。唐德宗李适,是唐朝的第九个皇帝。在平息了朱泚、李希烈叛乱之后,唐德宗改元“贞元”。他认为,三月有“上巳节”,九月有“重阳节”,而二月正是天气由寒转暖、万物复苏、农事开始之际,却没有一个节日,实在说不过去,便设想在二月创置一个节日。据史书记载,唐德宗发出个倡议的原因是,从前每到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朝廷百官都有大型的宴会活动,但是上巳节往往和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二日)在时间上重合,当时寒食节放假,且假期长,这就影响了公会。因此他认为可以在二月创造一个节以举行公会活动。根据大臣李泌的设计,德宗颁布诏书,规定创造的节日定在二月初一,名为"中和",并废正月晦节。与上巳节、重阳节一起成为朝廷认定的三个节日,合称三令节。届时公务人员可以休假一天。稍后,李泌又为中和节设计了一些活动,包括裁度、官员给皇帝进献农书、酿宜春酒、以祭勾芒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些也得到德宗的认可,并著于法令,废除以往正月晦日(正月最后一天)为节的旧例,改贞元五年(790年)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从此,这一天皇帝要赐宴群臣,并赐给他们刀、尺,表示裁度;百官要献农书,表示务本;民间要用青色的袋子装着谷物及瓜果种粒,互相赠送亲友;村社居民要酿制宜春酒来祭祀勾芒神(五行神中的木神),以祈祷丰收等等。

虽然中和节是从唐德宗确认的,但中和节有些活动内容却非自唐代始,如周朝就有春分时去东郊祭日,秋分时去西郊祭月。食用太阳糕的习俗来源也较早,一直沿用到隋唐。唐德宗时,从春分活动中吸取了祭日的内容,充实了中和节,于是中和节与春分混而难分。一是祭太阳神。中国古代祭太阳神,有三个时间:二月初一、三月十九和十一月十九。二是祭勾芒神。勾芒神是一种主管树木的神。东汉·班固《白虎通义》云:“其神勾芒者,物之始生,其精青龙。芒之为言萌也。”明·杨慎《春雨》诗云:"春雨掩柴扉,勾芒力尚微。”清代"农歌"云:"中和节庆龙抬头,春祭勾芒祈丰收;白天耕田忙播种,夜里切草喂牲口。”中和节是围绕着春耕的,它是服务于农耕社会的重要农事节令。然而,叫唐德宗没有想到的是,不久之后这个节日便后移一天,即二月二日,人称龙抬头或春龙节。唐白居易《二月二日》云:“二月二日新雨晴,草牙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作为龙抬头节,则一直盛行到近代。虽然这古老繁锁的民俗事象今已逐步淡化,但作为农耕节令,将永留人间。

第三个月朔节是,农历三月初一的女娲祭典。

女娲祭典,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女娲文化发源于渭河流域,沿黄河流域传向全国。据记载,女娲的陵墓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的黄河岸边,秦汉以来受到祀典。王国维校《御览》引戴延之《西征记》云:“伏羲、女娲,风姓也。此当是女娲之墓。”《寰宇记》云:“河东县三里风陵,是女娲之墓,秦汉以来俱系祀典。”河北涉县城西北十二公里处中皇山上的娲皇宫,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清嘉庆《涉县志》记载:“季春之月,相率祈禳于此(娲皇宫)。各得其所愿欲。自是,西而秦晋,东而青兖,南而豫梁,北而燕冀,不远数千里扶老挈幼,享献惟谨,金鼓欢呼之声震动山谷,迄今千有余年”。传说农历三月十八日是女娲的生日,每年三月初一至十八日,晋、冀、鲁、豫等地民众来此朝拜女娲,由此形成影响深远的娲皇宫庙会。从北齐建庙后就有小规模的庙会,以后历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庙会规模逐年扩大,久传不衰,至清朝达到极盛时期。祭拜的主要内容,包括民祭、公祭、朝拜、祈禳还愿、进香朝拜、神话传说、人生礼俗、岁时节庆等。 祭拜活动以颂扬始祖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断鳌足、立四极、治洪水、通婚姻、作笙簧等功德为主。庙会时是女娲信仰习俗集中展现之时,主要有拴娃娃、开锁等生育习俗;问病求医、求平安等求吉避凶习俗;坐夜、撒米面等敬奉女娲习俗;以及与女娲有关的岁时节庆、婚姻习俗等。建国后,民间朝拜延续不断。"文革"期间,娲皇宫庙会被当作封建迷信而禁锢,致使千年古刹销声隐迹,女娲文化的很多内容和形式也濒临失传。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娲皇宫庙会逐渐恢复了往日盛况,民间祭祀规模浩大,八方香客云集于此,祭祀形式丰富多彩,使女娲文化得以延续和保护。1996年11月20日,娲皇宫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0日,女娲祭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农历三月初一,旧时还有丝业人士公祭嫘祖习俗。祭祀完毕聚餐、集资演剧,蚕农开始养蚕的各项准备。商店摊贩也开始出售蚕种、养蚕器具,称作蚕市。《礼记》云:“大昕(古时三月初一之称)之朝。入蚕于蚕室。”《月令》云:“是月也,命野虞无伐桑柘。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具曲植蘧筐。后妃齐戒,亲东乡躬桑。禁妇女毋观,省妇使,以劝蚕事。蚕事既登,分茧称丝效功,以共郊庙之服,无有敢惰。”其意思是,这一个月,要命令看管田野山林的官吏禁止砍伐桑柘树木。在斑鸠振动翅膀,戴胜降落桑树的时候,就要准备养蚕的用具。后妃要斋戒,面向东亲自躬身采桑,要禁止妇女过分打扮,减少妇女的杂事,以专心采桑养蚕。到养蚕结束时,要分配蚕茧,根据缫丝的多少来确定成绩,以此来供给做郊庙祭祀的礼服,不要有所怠惰。从以上可见朝庭对养蚕之事的重视。自从汉代以来,后妃亲蚕亲桑,就被记载在典令之中。农业和桑蚕业是衣食之本,农业春种秋收,三个季节才可完成,而蚕事则仅用一个月,因此蚕事开始之时,其事务就尤为急迫。

第四个月朔节是,农历六月初一的“半年节”、“小年下”。

半年节,是中国岁时传统节日,流行于福建、台湾地区。农历六月初一(也有说是六月十五举行)。过节时,家家用红曲,米份做成半年丸,祀神祭祖后全家聚食,以祈求事事如意圆满。半年节"的习俗,最早主要是福建闽南地区的漳州人和泉洲籍的同安人所过的节日。历书上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自农历元月到六月刚好半年,这个节日主要是庆祝农作的丰收,民众为了感谢天地神明与祖先的默默庇佑,使得该时节能有农硕的农作收成,生活饮食无虞 ,因而准备应节的供品祭祀而来。在台湾早期的漳州籍、同安籍人士,仍保留吃“半年圆”的习俗。先将汤圆和牲礼祭拜神明及先祖,以示谢恩之意,然后全家才共同食用,也是象征团圆的美意,所半年节又称半年圆。后来这个习俗在台湾很多地区流行起来。

浙江的萧山,除了楼塔镇佳山坞村保留这一传统习俗之外,与其相隔百步的毋岭村也有过"半年节"的习惯,过节内容和形式基本相同。惟有不同的是时间,佳山坞村是农历六月十四,而毋岭村则是农历六月初一。萧山周边诸暨、富阳等地一些乡村,也在沿袭"过半年"的风俗。在广西、湖南等省的一些地方也有欢度"半年节"的传统习俗。当然,过节的时间、形式、内容,各不相同,各具特色。

河南民间称半年节为“小年下”,是相对于正月初一而言的,其意是一年将过了一半。六月初一,夏收丰收,夏种基本结束,农事稍闲,人们为了答谢神灵祖灵的庇佑,感谢土地的赐与,便选择此时进行庆贺。旧时六月初一,人们便破例用新打出来的麦子磨成白面,蒸馒头,炸油摸,煎煎饼,做面托等来尝新。中午还以鸡蛋韭菜为馅包饺子吃。节日的早晨,许多人家用新麦面蒸制的大馒头配以黄瓜等三鲜瓜果在院中或堂屋中的桌上设供,并烧香鸣炮,由家中主妇叩头祈拜,以庆麦子入仓和祈祝秋粮丰收。当天出嫁的闺女要携带新鲜麦面蒸摸走娘家,人称“麦子上了场,闺女去瞧娘”。如今,“小年下”之节俗多已销声匿迹。但在此时“闺女瞧娘者”则大有人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瞧娘时所带礼品,再也不是新麦面馒头,而是现代式的点心,还有水果、白糖及一些降温的饮料等等。

第五个月朔节,就是七月初一的鬼节。

农历七月,是我国民俗传说中的“鬼月”。据说每年农历七月初一,便会打开鬼门,放出饿鬼,一直到七月三十日才关上鬼门。为了让阴阳二界的人鬼都平安,我国自古以来,便有在七月设醮普渡的习俗。民间在七月鬼月的第一天、第二天、第十五天和最后一天都要进行拜祭。祭祀活动包括大祭、小祭、私祭、公祭等。中国古时候多数人们相信有鬼神存在。传说凡是正常死的人,都可以投胎转世。那些罪孽深重,意外横死的人,死后变成“大庙不收,小庙不留”的孤魂野鬼。这些嗷嗷待哺的无主孤魂,游荡人间。有的恶鬼还会趁机骚扰世间活人,使人们遭到凶险意外而丧命。因此,每年这段时间意外死亡的人,往往被附会为“被鬼抓走了”。人们认为,为这些鬼魂举行“普渡”礼,一方面可以使他们早日脱离地狱之苦,另一方面希望他们不再骚扰世间活人。所以每年七月除了行“普渡”礼外,还在路旁多烧些冥纸,以广结冥福。后来演变成“放火灯”、“敬好兄弟”的习俗。从七月初一起到七月三十(即八月初一的前一天),祭祀活动按顺序进行、祭祀活动之一是“开地门”。鬼月的第一天,即七月初一日,是私宅“开地门”的日子,需要祭拜。这一天鬼门关开,诸鬼来到凡间。祭拜有大祭和小祭。大祭就是做一桌丰盛的菜,小祭就是简单买点水果饼干。不管怎么样,就是表达一个敬意。祭祀活动之二是“开天门”。鬼月的第二天,即七月初二日,也就是是公共场所“开地门”的日子,俗称为“开天门”。商号、衙门等单位祭拜都是比私宅晚一天。祭祀活动之三是“中元节”。鬼月的第十五天,即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按道理应当祭祖。私家的祭祀的步骤是:报自己的名字,报先人名字称谓,告以盛宴祭祀,投硬币确认祖宗前来,报告功绩,展望来岁愿景,投币确认祖宗享毕,烧纸钱,恭送。家人每到这个节日都会买些好吃的,但是,螃蟹是不能祭祀的,说是会抓坏了祖先的脸。这一天的黑夜(清晨和深夜),鬼神大聚会,阴气最盛。同样道理,第二天,即七月十六日,公共场所祭祀。祭祀活动之四是“普渡节”。鬼月设有普渡节,各家按照私宅片区划分,依照前人传下来的祭祀的日子,设宴普渡众生。道光年间之《金门志》卷十五曰:“七月朔(初一日)起,各社延僧道设醮,作盂兰会,俗名普渡,以祭无主鬼。里社公祭,各家另有私祭。”家家户户都在做私祭的同时,也在分担公祭的义务。祭祀活动之五是“关地门”。鬼月的最后一日,即八月初一日之前一日,叫做“关地门”。这一天是众鬼放完假期,重新回到地狱的日子。我们要善始善终,在这一天,也要祭祀,为的就是剩下的日子保平安。如果当年有“开地门”祭祀,这天不能不祭。如果当年没有“开地门”,这天就不用祭。此外,鬼月的鬼月禁忌很多,如姓名勿直呼;别拍人肩膀;不可吹口哨;不可去危险水域戏水;床头不挂风铃;夜晚,少去荒郊野外或偏僻的地方;地上的零钱及红包袋不要随便捡起来;路经丧事场所,嘴里及心里不可有不敬的念头或言语;忌乱踩冥纸或乱烧冥纸;别立墙边;收好衣服防鬼“借”等等。诸多禁忌,繁不及备载。对于许多人来说,不论灵验与否,至少求个心安。还有人习惯随身带着开运避邪物品,像带着庙里求来的护身符、佛珠,或粗盐、糯米等避煞物或者具特殊能量的矿石等。当然,这些禁忌大多属于迷信,只能姑妄听之。

第六个月朔节是,八月初一的天医节。

山东一带的民间传统节日。时在每年农历八月初一日。宋代以为天医节,祭黄帝、岐伯。传说黄帝咨于岐伯,人间始有医书,后因以为神。岐伯,一般认为其是山西岐山人,是中国上古时期著名医学家,道家名人,精于医术脉理,名震一时,后世尊称为"华夏中医始祖"、"医圣"。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关于他的籍贯说法不一。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素问》,基本上是黄帝询问,岐伯作答,以阐述医学理论,显示了岐伯高深的医学造诣。中国传统医学素称"岐黄",或谓"岐黄之术",岐伯当属首要地位。八月一日这天相传为天医节。《潜居录》记载:“八月朔,古人以此日为天医节,祭黄帝、歧伯。”自元代以来,官府也有祭祀。元成宗元贞元年初,朝廷命令各郡县祭祀三皇,即伏羲、神农、黄帝,另外附祭黄帝的大臣俞附(上古医家,相传擅长外科手术)、岐伯及其以下姓名见载于医书的十人,由地方官每年春秋两个季节组织祭祀活动,并由医师主持。清代京师太医院设有景惠殿,其中供奉着伏羲、神农、黄帝,并把歧伯、俞跄、伯高、少师、雷公、伊尹、淳于意、扁鹊、张机、华佗、王叔和、葛洪、孙思邀等人作为附祭。各省都有先医庙,都要在每年春冬仲月上甲日,派遣官员前去祭祀。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云:“岐伯,黄帝臣也,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治医病,经方《本草》、《素问》之书咸出焉。”传说正是岐伯同黄帝合著了医书《黄帝内经》,从而开辟了中医著述之先河。宋《路史》:“古有岐伯,原居岐山之下。黄帝至岐见岐伯,引载而归,访于治道。”据传,黄帝看到人们出生之后,负阴而抱阳,食五味而体变色;寒署之气侵袭于体外,喜怒之情攻击于体内,自然环境恶劣预示不吉,人们世代为疾疫所困扰,于是推究天地之理,观察五气的变化,确定五运的规律,洞悉事物的性质和运势,记述阴阳的作用,与歧伯商议而作《黄帝内经》,从此方始有了医书。黄帝又命令俞纷、歧伯、雷公察看人体穴位,探究脉搏变化,让巫彭与桐君研究制订药物处方,使人们得以终老天年。到宋朝,始以农历八月初一为天医节。

顺便说到的是,山东民间又有天灸的习俗,早期用露水和朱砂,后来用露水研墨,点儿童的额头或胸腹,多行于鲁北和胶东地区。民间在黎明前到田野里采取草尖上的露水,中午时分用墨研磨成汁,使筷子沾墨点儿童的心窝及四周,谓之“点百病”。临朐一带,八月朔采豆棵上的露水储存起来,传说这是龙的汗水,用来做饭可以医治百病。

第七个月朔节是,十月初一的祭祖节和鬼节。

东周时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故农历十月为最后一个月,周朝时也有腊日节,只不过那时的腊日节在农历十月初一。周朝的腊日节,要举行祭祀先祖和祭祀天宗的活动。地方官都要亲自慰劳农人,让人们出猎禽兽,安排饮食,使人们得到娱乐和休息。后世的十月初一,应是周朝腊日节的遗俗。《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认为:“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殷得金德,银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乌之符。”并依此更改制度:“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就是说秦灭六国,废分封,设郡县,回归统一后,秦始皇推算金、木、水、火、土五德始终循环、相生相克的原理,更改每年的起始之月,将十月初一作为一年的岁首。刘邦崛起于丰沛,灭掉秦朝后,他沿袭秦朝旧规,仍以十月初一日作为岁首。到了汉武帝一朝,虽然改用夏历,以正月为岁首,但十月初一天子设宴接受百官朝贺,仪式隆重如同岁首之日。晋代荆楚一带民间,称十月初一为秦岁首,以示纪念。除了清明和中元(七月十五)之外,十月朔也是重要的祭祀日,家家此日必去扫墓祭祖,追念祭献亡灵。这种习俗,自从唐代以来就渐渐形成风气。孙思邀《千金月令》称:“长安十月朔,都城士庶皆出城飨坟,禁中车马朝陵,如寒食节。”

旧时各地,十月朔日过去又叫阳朔,在霜降之后。人们多有在这天祭祖扫墓、焚烧纸衣的做法。河北俗称送寒衣,吴地俗称烧衣节,这种习俗始于南宋。宋代周密《武林旧事》云:“十月朔,都人出郊拜墓,用棉裘褚衣之类。”明代北平的各家纸店,在这一日,纷纷裁制纸衣出售,称作寒衣。寒衣上印有文字、印章,写明逝者的姓氏辈分,仿佛邮寄信件一般。这一天晚上,家家准备齐全,出门祭奠,叫着逝者的名字将纸衣烧掉。有谚语道:“十月一,送寒衣。”有的在坟上焚烧,也有的在家中烧寄。刘侗《帝京景物略》云:“十月朔,纸坊剪纸五色,作男女衣,尺长有咫,曰寒衣。奠焚于门曰送寒衣。”山西临汾等地,不用纸衣而用纸被。农历十月初一,与清明、七月十五一样为祭祖的日子,民间传说此日“阴曹地府要为小鬼们'放风’,他们可以出来领取家人所送的衣物”。故民间称十月一为“十月朝”、“放鬼节”、“送寒衣节”,或直呼为“十月一儿”,民俗有“十月一儿,送寒衣”之日。清明节、七月十五的鬼节和十月一是河南民间一年中三大祭祖日。清明鬼魂归天界,十月一这天放回,故有“早清明,晚十一”的说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十月一日”祭祖的迷信活动大多废除。大部分地区在“十月一日”只是“烧兜纸”,“添添坟”就行,一般不备供品,除非是对没过三年的死者才备些简单的“供品”,这些简单的流行民间的祭祖风俗,表达了人们对先祖们的怀念。

十月初一送寒衣,还有一则传说,就是此俗原于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万喜良(或继良、杞良)被官家抓去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为丈夫送棉衣御寒,谁知万喜良却屈死在工地上,并被埋在城墙下面。孟姜女悲泣呼嚎,终于感动了上苍,哭倒了一段长城,找到了丈夫的尸体。她用带来的棉衣重新装殓安葬,然后触墙殉情。孟姜女动身寻夫的那一天是十月初一,故民间将这天称做“送寒衣节”。

江西都昌各乡,旧时对耕牛的待遇优厚,当地以十月初一为牛生日,用梗米做成核糕,贴在牛角上。四川夹江把米制的食品挂在牛角上,稿劳牛之辛苦。湖北应山按例在十月初一,做检糕饲喂耕牛,中午在河边饮牛,牛在河水中照自己的角,据说如果角上有检糕粘着则还罢了,如果没有核糕,则要流泪。广东曲江十月初一,粘大核糕在耕牛角上.用作丰收的稿赏。有农谚道:“十月朝,放牛满山标。”此日牛不穿绳子,称之为放闲。

(20210222收集综合整理)

(0)

相关推荐

  • 上海竹枝词里的“十月朝”

    视频来自百度百科 在旧沪语中,"朝"音近zao,与"早"同音同义.十月朔(初一)的节日讲作"十月朔",近代著名学者王韬<瀛壖杂志> ...

  • 寒衣节又叫“祭祖节”,为何流行“送寒衣”?这天还有什么讲究?

    东晋文人陶渊明在组诗<拟古·其九>中写道:"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诗仙李白,也曾在<秋夕旅怀>中提到过 ...

  • 人文常识中易混淆的“三”与“四”

    (一)"岁寒三友"与"花中四君子" 岁寒三友:象征常青不老的松.象征君子之道的竹.象征冰清玉洁的梅,因其在寒冬腊月仍能常青,傲骨迎风,挺霜而立,经寒冬而不衰,而 ...

  • 三月三,上巳节?

    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是农历三月初三.确切地说应该是阴历.因为三月初三是按月亮的变化规律说的.其实中国的农历是太阳历和月亮历合二为一的历法.今天看到很多人都在发的一个信息就是三月三,上巳节.那么三月三和 ...

  • 冬至又至,知否冬至

    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坔有一方文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

  • 中国传统节日风俗习惯总结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除夕 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等.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有通宵不眠.守岁.贴门神.贴春联 ...

  • 寒衣节,一个快被遗忘了的传统节日的一纸哀思

    今日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 这是一个传统的祭祀节日,不少北方人会在这一天进行祭扫,在家门口烧纸衣祭奠死去的祖先,俗称"送寒衣". 壹 在中国历史最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寒衣要寄给远戍 ...

  • 岁时的轨迹(57)传统节日系列(2)说说月望节

    岁时的轨迹(57)传统节日系列(2)说说月望节 传统节日系列(2)说说月望节 雪岸     古人最初将月象变化的五个阶段定名为,新月.上弦.满月.下弦.残月.人们观察每个月有一二天整夜可见月亮.一是每 ...

  • 岁时的轨迹(56)传统节日系列(1)说说重数节

    岁时的轨迹(56)传统节日系列(1)说说重数节 传统节日系列(1)说说重数节  雪岸       我国的传统节日众多,虽然分布在各个月份,但是仔细分析,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也就是从从杂乱无章中,可以找 ...

  • 岁时的轨迹(67)二十四番花信风《8》谷雨三候花

    岁时的轨迹(67)二十四番花信风<8>谷雨三候花 二十四番花信风这<8>谷雨三候花 无题(咏唱千年犹未尽) 雪岸 何来廿四花信风.深谢苍天造化功. 咏唱千年犹未尽,词情诗意沐其 ...

  • 岁时的轨迹(66)二十四番花信风《7》清明三候花

    岁时的轨迹(66)二十四番花信风<7>清明三候花 二十四番花信风这<7>清明三候花 雪岸 无题(咏唱千年犹未尽) 何来廿四花信风. 深谢苍天造化功. 咏唱千年犹未尽, 词情诗意 ...

  • 岁时的轨迹(65)二十四番花信风《6》春分三候花

    岁时的轨迹(65)二十四番花信风<6>春分三候花 二十四番花信风<6>春分三候花 雪岸 无题(咏唱千年犹未尽) 何来廿四花信风.深谢苍天造化功. 咏唱千年犹未尽,词情诗意沐其中 ...

  • 岁时的轨迹(63)二十四番花信风《5》惊蛰三候花

    岁时的轨迹(63)二十四番花信风<5>惊蛰三候花 二十四番花信风<5>惊蛰三候花 雪岸 无题(咏唱千年犹未尽) 何来廿四花信风.深谢苍天造化功. 咏唱千年犹未尽,词情诗意沐其中 ...

  • 岁时的轨迹(62)二十四番花信风《4》雨水三候花

    岁时的轨迹(62)二十四番花信风<4>雨水三候花 二十四番花信风<4>雨水三候花 雪岸 无题(咏唱千年犹未尽) 何来廿四花信风.深谢苍天造化功. 咏唱千年犹未尽,词情诗意沐其中 ...

  • 岁时的轨迹(61)二十四番花信风《3》立春三候花

    岁时的轨迹(61)二十四番花信风<3>立春三候花 二十四番花信风[4]立春三候花 雪岸 无题(咏唱千年犹未尽) 何来廿四花信风.深谢苍天造化功. 咏唱千年犹未尽,词情诗意沐其中. , 二十 ...

  • 岁时的轨迹(60)二十四番花信风《2》大寒三候花

    岁时的轨迹(60)二十四番花信风<2>大寒三候花 二十四番花信风<2>大寒三候花 雪岸 无题(咏唱千年犹未尽) 何来廿四花信风.深谢苍天造化功. 咏唱千年犹未尽,词情诗意沐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