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国俊:治疗小儿厌食症,试试从肝入手
中医书友会第1979期
I导读:对于厌食症,临证中,多数医生却常常以脾胃作为重心,小儿固然“脾胃常不足”,然亦“肝常有余”,本文介绍了余国俊医生治疗小儿厌食症,从肝论治的相关心得,希望能够开拓大家临证过程的思路,而不仅仅从脾胃论治。
小儿厌食症治肝一得
作者/余国俊
近年来物质生活的逐步改善,小儿厌食症的发病率似呈上升趋势,临证者若拘守“治疗的重心主要在脾胃”之训,独以健脾胃或补脾气、益胃阴等为法,有时收效甚微。
而于山穷水尽之际,改弦易辙,转以治肝(疏肝、敛肝等)为主,竟尔效验昭然。个中缘由,值得思索。兹不揣谫陋,聊陈一得之愚见如下。
小儿固然“脾胃常不足”,然亦“肝常有余”,即肝旺。据笔者观察,当今食物较丰富的年代,小儿肝常有余之证较多。究之,肝常有余与脾常不足,本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不过在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条件下,某一方面有所突出或侧重而已。
据临床观察,小儿厌食症之偏于肝旺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厌食伴任性,容易发怒,睡眠不安,形瘦色苍,白睛泛绿,大便干燥等。
众所周知,肝旺本是中医儿科的重要病机,惟传统中医理论将肝旺归结为:小儿患病后容易出现高热、惊风等症,换言之,肝旺似乎是对小儿易动肝风这一病理特点的概括,而决不包括《内经》所谓“肝在志为怒”这一情志方面的病因病机,这显然不符合临床实际而有失偏颇。
因小儿乃“稚阴雅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大脑发育未臻完善,故其七情致病,便与成人有所差异。
一方面,小儿对某些情志——如忧、思、悲等不大敏感。但是另一方面,小儿又对某些情志——如怒,惊、恐等相当敏感,犯之便易罹病。
据笔者临床体验,小儿厌食症之偏于肝旺者,初为肝气盛,迁延失治则肝火燔(气有余便是火)。肝气盛必乘脾胃,致脾气虚弱,脾运维艰;肝火燔必灼胃,致胃阴亏耗,胃失润降。
概而言之,便是肝旺脾弱,胃失润降之证。治疗此证之大法,应为疏肝扶脾,滋胃降逆。笔者自拟疏肝滋胃汤:柴胡10g,酒黄芩6g,天花粉10g,白芍12g,炒枳壳10g,乌梅肉10g,虎杖12g,黄连3g,连翘10g,北沙参12g,冰糖15g。
上药冷水泡1小时,文火煎沸半小时,连煎2次,滤取药液约150ml,一日分5次温服。
本方综合取舍《伤寒论》小柴胡之旋转少阳枢机,四逆散之疏肝行气,以及《温病条辨》连梅汤之敛阴泄热,乃辛苦合酸甘诸法:辛散肝郁,苦泻心火(实则泻其子),酸敛肝阴,甘养胃津,故有疏肝扶脾,滋胃降逆之良效。
此外,每日取炒草决明、冰糖各30g,沸水浸泡,口渴即饮之,取其滋胃润肠通便。
若患病时间较短,肝火灼胃之证尚不明显,口不甚干,大便不甚干燥者,笔者习用《温病条辨》椒梅汤化裁:乌梅肉、太子参、白芍、生山药各10g,黄连、干姜各1.5g,法夏、炒枳壳、生鸡内金各6g,黄芩、生甘草各3g。
此方泄厥阴、和少阳、护阳明,颇有开胃进食之妙。一般服二三剂,待厌食减轻之后,再用钱仲阳七味白术散加乌梅肉、白芍、生鸡内金等缓缓调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