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齐,到底要不要治疗?医生:这种情况需要警惕

那为什么会出现心律不齐?又该如何对待呢?

如何养护好心脏?为什么会出现心律不齐?

出现心律不齐可能是由生理性原因造成的,比如说紧张、情绪激动、喝浓茶、饮烈酒等,而此类情况只要纠正了原因后就能恢复,不需要服用药物;也可能是疾病导致的,如贫血、心脏缺血等,若是此类情况,一定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一般也不用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若是以下几种情况造成的心律不齐则,需要差别对待:我们的右心房有一个控制整个心脏的“指挥官”——窦房结,这里是人体正常心跳的发出点,也称“心脏起搏点”。窦房结可以自动地、有节律地产生电流,然后传送到心脏的各个部位,引起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这也就是“窦性心律”。“窦性心律不齐”是指相邻两次心跳的时间间隔相差超过0.12秒,一般为良性,可分为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和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 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多为生理性改变,常见于青少年。是由呼吸改变了窦房结自律频率,发生周期性、规律性改变引起的。吸气时,颈动脉窦及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受到刺激,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呼气时,引起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率减慢。青少年、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发生窦性心律不齐几率较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得不明显,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 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多为病理性改变,常见于合并其他心脏病人群,如本身有冠心病、心绞痛、风心病、瓣膜病、心衰等心脏病,都可能合并窦性心律不齐。这种情况下,治疗的关键不是心律,而是关注心脏血管结构、功能等。提示:中老年人窦性心律不齐易造成心肌耗氧量增加,降低心功能,增加危险率。因此,建议中老年人定期行常规心电图检查,以早发现疾病,早治疗。

▼ 早搏

早搏也是常见的心律不齐,指原先规则的心脏跳动,忽然呈现提早的心跳,可以发生在任何人群之中。一般分为房性和室性早搏。

▼ 房性早搏

一般没有什么危险性,无需做特殊处理,但若房性早搏过多,可能不同程度地影响心脏射血功能,导致各种不适,可以进行药物治疗。

▼ 室性早搏

如果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早数目也不多,如24小时只有几百个,可不予特殊治疗,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不要喝浓茶、咖啡,不熬夜,避免情绪激动等。但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力衰竭、低血钾等危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的室性早搏,需要积极治疗诱因和病因以及对症治疗,必要时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 传导阻滞

传导阻滞是指心脏传导系统出现了损伤、阻断,主要包括窦房和房室传导阻滞。

根据阻滞程度不同,可分为3个度:

I度:通常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仅在心电图上表现为心房向心室传导冲动过程稍缓慢些,不影响心跳次数。

此阶段可先不进行相关治疗,但需定期检查心跳情况。

II度:最后一个或两个心房激动可能不能传到心室,使心跳停跳1次或数次,患者有时感到心悸、胸闷、疲乏。

此阶段需要查明病因并进行干预。

III度:心房的激动完全不能传到心室,心室会发生相对较慢的电脉冲,就会发生心房和心室分别由两个脉冲控制,导致房室跳动分离现象,患者常出现昏厥,病情严重。

尽快查明病因,及早治疗。

▼ 房颤

房颤是最危险的一类心律不常。房颤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无法有效排出心房血液,血液滞留容易形成血栓,心脏不停的收缩和舒张,血栓易脱落。若脱落的血栓往上走,进入大脑,就会造成脑中风;若往下走,就会造成肢体动脉栓塞。房颤导致卒中的高危人群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患者。因此,这些人一旦出现房颤,一定要积极干预。

如何养护好心脏?

控制危险因素:

控制血压:高血压可加速冠状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使心肌氧供需平衡发生失调,进而影响心脏结构和功能。

早期高血压可能会使心脏发生肥厚,增加房颤风险;晚期可出现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

辅助控压茶:3克茶叶、1克三七花、1克玫瑰花、2克菊花、1克枸杞,一起泡茶喝能疏肝解郁、辅助控压控脂。

控制血脂:胆固醇是血栓的主要成分,高浓度的胆固醇会堆积在破损的血管内壁,生成斑块,堵塞血管,进而导致心脏缺血。

因此日常生活中要控制高脂肪等的摄入,并养成运动的好习惯。

辅助控脂茶:红曲3克、陈皮10克、荷叶10克、金银花10克,一起煮出来饮用。适合血糖、血脂偏高的人士作为日常代茶饮。

保护呼吸道:呼吸道感染会引起体内炎症反应,从而可能导致心脏病发作或诱发脑卒中。因此,日常外出、空气质量较差时、公共场所人多时要注意带好口罩,积极治疗呼吸道疾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