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时:嵌绿松石甲骨背后还有很多密码
冯时:嵌绿松石甲骨背后还有很多密码
2018-05-13 17:00
甲骨文,目前已经发现了十多万件,镶嵌绿松石的文物也发现了一些,然而镶嵌绿松石的甲骨,目前已知的却仅有几件。
最近《如果国宝会说话》的热播,让很多人关注到殷墟出土的一件镶有绿松石的特殊甲骨。为何会在甲骨上镶嵌绿松石?甲骨刻辞中又记录了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冯时,请他为我们释读这些特殊甲骨背后的故事。
冯时
据冯时介绍,目前所知有镶嵌绿松石的甲骨并不多,而他所知的有五件:“除了安阳殷墟发现的这件,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还收藏了一件,在商承祚《殷契佚存》收录了三件,其中一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但这五件中,只有三件是由绿松石镶嵌文字的”。
巧合的是,这五件镶嵌绿松石甲骨上的刻辞,都是记事刻辞,而且都与田猎相关,不仅如此,这五件还都是用长条型的动物骨骼做成。这写刻辞到底记录了什么内容呢?
殷墟嵌绿松石甲骨记录了什么?
安阳殷墟发的这件嵌绿松石甲骨出土于2005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考古队在安钢基建范围内一座殷墟晚期“中”字型大墓M11中发现,甲骨出土于墓室的北部二层台上。出土时甲骨下端已经残了,上面还存有16个嵌有绿松石的文字。
甲骨
通过释读,上面记录这些内容:
“壬午,王
(毖)于召
(塞),延田于麥彔(麓),隻(獲)兕。亚易(赐)……”
内容大意:在壬午日这天,王去召塞巡视,接着到麦地的山脚下田猎,捕获一只犀牛。赐给亚……
然而,就是在这短短的几个刻辞,冯时却一一为我们解读出了更多的信息。
对于甲骨文行文不了解的人可能不知道,刻辞中的“壬午”,并不是指年,而是指日。
冯时解释说:“古人是用干支纪日,商人是先写日,再写月。从周成王之后,记录时间的方法才变成了年月日的形式,一直沿用至今。”
而且他补充说:“在刻辞最后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有记月,还有一套周祭的祀典,这在商代的记事刻辞里面是一个惯例,但这件刻辞的后面已经残了。”
此处的“王”即是商王,但不能确定是哪一位王,“
”字有镇抚、巡视的意思。
“召”是地名,到底在哪儿?据冯时先生推断,“可能是在山东一带。山东曾经出过召氏家族的铜器,召氏就是西周初年的召公,他们家族的东西曾在山东出过。”
“
”字据郭沫若先生考证为“塞”,而对于“塞”的理解,大家还有着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是祭祀场所,也有人认为是行宫。冯时认为,“塞是一种建筑,应该有宗庙的性质,有时候王也会住在里面。”
红框处为“塞”字
在王巡视召塞之后,在麦地举行了田猎,打猎的结果就是获得了一头犀牛。
对于“兕”,一般都认为是犀牛,也有人提出是野水牛,野水牛很凶猛。冯时介绍到,“殷墟早年曾经发掘出土过一只动物骨头,上面的记录就是获兕,但是没有鉴定这个头到底是犀牛的还是野水牛的。”
获兕的“获”字是在田猎卜辞里常用的,但并不是随便打什么都可以用,商人打猎时有很多规矩,“获”字的使用也很讲究。
冯时解释说,“古人打猎是有规矩的,讲究可持续发展,有孕的兽不能打,小兽幺兽不能打。只有按照规矩打的猎物,才能称“获”。如果误伤、误打了不该打的东西,也会在甲骨文里做特别的记录,一般用'躏’或'赤’等来记录。”
最后的“亚赐”,实际的意思是“赐亚”,赏赐的对象是亚,主赐者是王,但因为后面残了,赐了什么,已不好推测。
短短的几个字,背后却透露了很多信息。而在其他的几件甲骨上,又记录了什么呢?
另外四件嵌绿松石甲骨
在甲骨刻辞中,麦麓是商王经常田猎的地方,巧合的是,在国博藏的另一件嵌绿松石甲骨上面,也记录了王去麦麓田猎,同样捕获了一只犀牛的故事。
宰丰骨
宰丰骨
国博藏的这件甲骨,就是著名的“宰丰骨”刻辭,上面文字内容:
壬午,王田于麥彔(麓),隻(獲)商戠兕。王易(賜)宰丰寢小
兄。才(在)五月,隹(唯)王六祀肜日。
据冯时考证,这次田猎捕获的是一只红色的公犀牛。在这件刻骨的另一面,雕着精美的兽面纹饰,镶嵌有绿松石,非常漂亮。
国博藏的嵌绿松石甲骨
但冯时认为,正面的文字上并没有镶嵌绿松石,“镶嵌有绿松石的文字字口应该一样宽,而国博藏的这件甲骨上的文字宽窄不一,并不适合镶嵌,上面也没有留下残存的绿松石镶嵌痕迹。”
在商承祚《殷契佚存》中还收录有另一件甲骨,上面刻的文字内容与国博所藏这件甲骨相同,为“同文甲骨”。在背面,同样也雕刻着精美的纹饰。
《殷契佚存》中还收录有另一件甲骨
《殷契佚存》还有一件镶嵌绿松石的甲骨文,编号427。
内容为:“辛巳,王
武丁,禂[于]□彔(麓),隻(獲)白兕,丁酉……”
而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的那件甲骨,背面也有精美的纹饰,但那是一件虎骨。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嵌绿松石甲骨
这件刻辞内容为:
辛酉,王田于雞彔(麓),隻(獲)大霸虎,才(在)十月,隹(唯)王三祀
日。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嵌绿松石甲骨正反面
刻辞记录了辛酉日这天,王在鸡这个地方的山脚下田猎,捕获了一只大老虎,于是商王在这只被抓的老虎的骨头上,刻上了文字,记录这件事。
“这件虎骨很有意思,它证实了史料的记载”,冯时解释说:“这件甲骨的年代属于商纣王帝辛的时候。《史记》上记载,商纣王'材力过人,手格猛兽’。而那片甲骨上写的是商纣王去田猎,他打了只老虎,可见《史记·殷本纪》写的不假。”
甲骨刻辞的装饰密码
对于甲骨上面镶嵌绿松石,冯时推测,这可能体现了一种古人的“阴阳观”。
冯时提到,“古人讲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必须阴阳参合才能够生万物,所以古人一定要求阴阳和谐。例如占卜所用的龟,好似一个天然的宇宙模型,龟壳是半球形,犹如天一样,而腹甲就像大地一样,天圆地方,是一个天然的宇宙。”
有研究发现,占卜中用的都是雌龟腹甲。“如果用雌雄表示天地,那雄就是阳也就是天,雌就是阴也就是地。用腹甲去表现地就要和龟的雌雄相对应,所以古人在占卜这方面的选择是非常讲究的。”
镶嵌绿松石,在商之前就开始了,二里头遗址发现过镶嵌绿松石的铜牌饰。冯时此前的研究中曾提出这样一种看法——“绿松石等石头本身是有阴阳属性——属阳的,并不只是因为美观,它一定有一种阴阳的思想在里面”。
二里头绿松石龙形器
那么,在兽骨上镶嵌绿松石,其中是否也包含着同样的道理呢?冯时说:“因为材料见得太少,无法下这样的结论,但其实石头和骨头是一样的,都有阴阳的分别。”
除了绿松石,在甲骨上还有涂墨或者涂朱砂的现象,过去大部分人认为是为了装饰,但冯时认为并不是这样。
文字上涂朱砂这种现象并不是从甲骨文才开始的,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字上就已有了涂朱砂的现象,有的文字甚至就是用红色的朱砂写的。
为什么会在文字上做涂朱一类的处理,冯时认为这要从文字的起源说起。“文字的起源到底是什么?我认为文字起源实际上并不是为了人与人的交流,而是人神沟通的需要,早期的文字都有宗教意义。”
而红色同样是具有宗教意义,“在上古时代,红色被认为是鲜血的颜色,也是生命的颜色,由于早期文字是为了通神,而红色的朱砂也是为了通神,所以会在文字的字口里面涂上朱砂。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山顶洞人在死人的身上涂朱砂,与后世在墓葬里面涂朱是一个道理,都是使之再生。”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正面(局部)
而甲骨占卜本身就是为了问神,卜辞其实是沟通人神的文字,也是为了通神,所以这二者是相同的。在已发现涂朱砂现象的甲骨中,多是在卜辞上使用,单独的记事刻辞上很少,如果记事刻辞附属于卜辞,则也会涂有朱砂。
甲骨刻辞因为文字短小但内容丰富,加上很多文字没有释读出来,都增加了甲骨文研究的难度。而要在十多万片甲骨中,破译这些嵌绿松石甲骨的独特密码,还需要更多的材料支撑。
翻阅甲骨文献拓片资料,似乎能够从部分文字宽窄和拓片纹饰上隐约看到曾经镶嵌绿松石的痕迹。而绿松石的甲骨刻辞肯定不只这几件。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新的发现来解开这个密码。
戴向明:红山玉龙
罗向军:兆域图
阅读 (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