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场坪随笔 (航拍照片美爆了)

福场坪是个很小的村落,你甚至在百度上搜索不到关于他的任何信息,他位于茶店子镇阡山脚下,阡竹线(阡山至竹林坪村级公路)从村子里经过。

福场坪全景(1)

福场坪有四个村民小组,分别是卢家湾、李家坡、向家湾、谭家坡,以卢姓、姓李、姓向、姓谭的居多,人口不足八百,四面环山,正中间一个较大的坪,叫做水田坪,这个坪以前是水田,种水稻,现在由于村里年轻人大多在外打工,在村子留守的全是老人,大多数水田改成了旱地,只有少部分还在坚持耕种水稻。

李家坡(点击看大图)

1

卢家湾(点击看大图)

2

谭家坡(点击看大图)

3

向家湾(点击看大图)

4

站在阡竹线的高处俯瞰福场坪,很像是一个圆形水盆。据说早些年在这个水田坪里有龟山、蛇山两座小山,风水极好,那时村子人丁兴旺,出过不少能人,后来由于百姓开荒种地建房,不断挖掘龟蛇二山,脉气被掐断,水田坪的水稻产量也下降了,这个坪里的娃娃读书成绩也上不去了,好多年都没出过一个高材生,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当不得真的。如果站在“李家坡”的坡上向水田坪里望去,确实能看到在水田坪中间有两座小山包,像是小湖泊里的微型小岛,真的有点像一龟一蛇盘踞在水田坪。

福场坪全景(2)

我妻子是福场坪卢家湾人,结婚后,我每年要去福场坪好多趟。岳父岳母年龄较大,身体也不好,但他们不听子女劝说,仍然坚持劳动,种了五亩地,喂了几头猪,一年不仅能自济自足,还能供济我们很多蔬菜腊肉,我们只要放假有空,就会打着看望老人的旗号去住上两天,其实主要是吃几顿岳母做的美味饭菜。

母亲张罗了一满桌好菜

岳母的传统土家菜做得非常好吃,年轻的时候,只要村里子谁家有红白喜事,主人家总要请岳母要去帮忙做饭下厨。岳母特别擅长做各种小菜,家里的四五个坛子全部是岳母制作的各种腌菜,渣辣椒、腌盐菜、泡大蒜、蜜生姜......不同的季节总有不同的各种小菜,每次我们回去,她总能在很短的时间张罗一桌美味的饭菜。

岳父是个地道的农民,有点倔强,年轻的时候算得上当地的能人,会木匠、石匠、篾匠,屋里的劳作工具全部自己打造,锄头把儿、筐筐儿、背篓、筛子等全不求人,犁田、打坝、砌培坎、打石头台阶样样精通。

篾器

他就靠这一身本领在外挣“副业”,挣来的钱修房、制家、应付人情往来、供养两个儿女读书。尽管他自己认字不多,但在对于儿女教育这件事上,他要比当地其他人觉醒得要早,在仅仅能满足温饱的年月,他把自己用苦力和汗水换来的微薄收入全部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中。妻子读书的年代,并没有现在的好政策,从中学到中专学杂费都挺贵,本来就不多的积蓄花得一干二净,到妻弟上高中时,岳父又把生锈的钻子拿出来,烧红、打尖、淬火,锋利的石工钻子再次钻出妻弟的学费。

年轻时过于操劳的后果在他六十几岁的时候显现出来,他的双腿膝盖突然疼痛得厉害,走不得路,负不得重,在医院检查后得知他的双腿膝盖半月板过度磨损,关节囊中软骨变薄,关节之间没了缓冲,骨头硬怼硬,那钻心的疼痛想都不敢想,我们和妻弟想了不少办法,也看了不少医生,可是这种物理性慢性损伤靠药物短时间不可能愈合,只能休养,慢慢恢复,平时就靠止疼药缓解疼痛。

可尽管如此,只要他双膝疼痛稍减,他又闲不住,总要找点事做,他是砌培坎的师傅,左邻右舍谁家建房砌培,也总喜欢找他去帮忙,附近的小型工程,小老板也总要他前去负责培坎施工,那怕我们百般劝说,他总是不听,他说他在家里闲得慌,坐不住,越歇越疼。每当他晚上从工地回家,看着他那逐渐变形的双腿和疲惫不堪的眼神,我们心里很不是滋味。

泥娃子:安中往事(致我们最美好的青春)

我的儿子是差生(看这位妈妈怎样帮助儿子完成华丽转身)

橘子:抹不去的回忆---回忆我的爷爷

吴汉青:妈妈,我想您了(感人至深,读后泣泪)

梅本琴:《窗外》(诗歌,茶中才子谱新篇)

向荣:家乡的名片---美丽的格子河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