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世千年思想家(自宋以来)

原创:文章首发于牛虻公众号

历史上有一类人总是受到后人尊敬的,他们或对现实进行无情的批判,他们或提出超出时代的思想,照亮了社会前进的步伐。他们的思想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照耀着人类前进的步伐。

在中国历史上,近世千年伟大思想中,对中国乃至对世界有影响的,对今天中国仍有影响的,抑或在历史上占据非常重要地位的思想家,下面和大家一起来看看:

一、沈括(1031—1095)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仁宗嘉进士。神宗时参加王安石变法运动。晚年居润州,筑梦溪园(在今江苏镇江东郊),举平生见闻,撰《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表达了什么内容,却让作者沈括能够入选近世千年伟大思想家的行列呢?英国著名的科学李约瑟曾经这样评价过:《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梦溪笔谈》不仅记录了我国北宋时期自然科学领域的许多成就,而且在社会领域,对北宋统治集团的腐朽的揭露与批判,对西北和北方的军事利害、典制礼仪的演变,旧赋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较为详实的记载。

二、朱熹(1130—1200)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贡献。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世称程朱学派。

朱熹对中国儒学的发展,是承上启下的,理学对中国哲学甚至中国社会的影响,则是空前的。

一方面,程朱理学是中国道统发展的重要一环。它上接尧、舜、汤、周文王,再到孔孟荀董,到了程朱陆王,中国的道统基本发展到了巅峰。另一方面,现代新儒家则扬言继承道统的传统,孔孟荀董是儒学发展的第一期,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是儒学发展的第二期,现代新儒家则自诩为儒学发展的第三期,第三期则比较复杂,有三代四群或三群四代之说,到了当代,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杜维明则说:“儒门淡薄,收拾不住”。

宋代儒学是中国道统的巅峰,巅峰之后开始走下坡路。

具体来说,朱熹认为理和气不能相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要求人们放弃“私欲”,服从“天理”即”存天理,灭人欲“。他从事教育五十余年,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朱文公文集》卷十四《甲寅行宫便殿奏札二》)。他的理学一直成为后来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理论工具,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后来,一大批中国具有启蒙意义的思想家站出来批判他的思想,认为朱熹的思想是“以理杀人”。

三、王守仁(1472—1528)

明哲学家、教育家。字伯安,余姚(今属浙江)人。尝筑室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早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修文县治)驿丞。后以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宸濠之乱”,封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卒谥文成。他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用以对抗程朱学派。

从他的思想来看,他可以说是中国的笛卡尔,中国的叔本华,一个将唯心主义发挥到极致的思想家。“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宇宙”、“心外无物”便是他思想的精华。

提出“致良知”的学说,他的学说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在明代中期以后,阳明学派影响很大,还流行到日本,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

四、李贽(1527—1602)

李贽是明年批判主义思想家。他以孔孟传统儒学的“异端”而自居,对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重农抑商假道学、社会腐败、贪官污吏,大加痛斥批判,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

李贽否认儒家的正统地位,否定孔孟学说是“道冠古今”的“万世至论”,认为不能将其当做教条而随便套用。他认为孔子并非圣人,孔子没什么了不起的,人人都是圣人,没必要一定要去学孔子。 这就把孔子从至高无上的圣人地位上拉下来了。如果一定要将孔子奉为偶像,言行举动都学孔子,那就是一种丑态了。

哲学观点没有自摆脱王守仁和禅学的影响。但公开以“异端”自居,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见解,主张重视功利。认为“天下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夫妇论》)。对封建传统教条和假道学讲行了大胆的揭露。曾评点《水浒传》,著作有《李氏焚书》、《续焚书》、《藏书》、《李温陵集》等。

五、黄宗羲(1610—1695)

明清之际批判主义思想家。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其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黄宗羲与顾炎武、王夫之、唐甄并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与陕西李颙、直隶容城孙奇逢并称“海内三大鸿儒”,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在哲学上,反对宋儒“理在气先”之说,认为“理”不是实体,只是“气”中的条理和秩序。作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大胆结论,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六、顾炎武(1613—1682)

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伟大口号。

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字宁人,曾自署蒋山亻庸,江苏昆山人。学者称亭林先生。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晚岁卜居华阴,卒于曲沃。学问很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对后来考据学中的吴派、皖派都有影响。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还提倡“利国富民”,并认为“善为国者,藏之于民”。他大胆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历史学家钱穆称其重实用而不尚空谈,“能于政事诸端切实发挥其利弊,可谓内圣外王体用兼备之学”。顾炎武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

七、王夫之(1619—1692)

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概括起来如下:

首先,反禁欲主义,提倡不能离开人欲,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王夫之在其《周易外传》《尚书引义》等书中对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提出了批评。

其次,均天下、反专制、爱国理想。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与《宋论》中指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观点。

其三,气一元论,王夫之认为气是唯一实体,不是“心外无物”。王夫之还指出,天地间存在着的一切都是具体的实物,一般原理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决不可说具体事物依存于一般原理。王夫之认为“形而上”与“形而下”虽有上下之名,但不意味着上下之间有界限可以分割开来。从知识的来源上看,原理、规律是从对事物的抽象而得来的,因此,应该是先有具体形器,后有抽象观念。

其四,心物(知行)之辩——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凭借感官心知,进入世界万物声色之中,去探寻知晓事物的规律,这才是认识世界的途径。也就是说,知识是后天获得的,非生而知之也。

其五,揭示“名”、“辞”、推的辩证性质。王夫之认为,真知识一定是名与实的统一“知实而不知名,知名而不知实,皆不知也。”

其六,理势合一的历史观。王夫之提出“理势合一”,并在其著作《读通鉴论》对前人所提出的“复古论历史观”、“循环论历史观”等历史形式进行全面的批判和反思。

2021/6/14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