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东一路17号字林西报大楼
中山东一路17号原为字林西报大楼。大楼为德和洋行设计,慎昌洋行完成结构设计,1923年美商茂生洋行承建,钢筋混凝土结构。新古典主义风格。
1901 年,上海大地产商马立斯以外滩17号地块为资本入股字林西报社,占有全部股份的47%,担任董事长。由于《字林西报》办得相当成功,报社于1921 年拆除原有3层砖木结构房屋,在原址新建8 层新大楼。1924 年2 月16 日举行竣工大典时,英国驻沪公使也特地来沪参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发[1996]47号文件,“上海外滩建筑群”的组成部分,1996 年11 月20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立面底部为粗面花岗岩大石块饰面,中间饰多立克式柱;中部简洁,檐下原有8个裸体男性充满力度的石雕支撑檐口,据说是“文革”中被人用水泥涂封才保护下来。另一说檐下饰男性石雕像(1997年用玻璃钢恢复)承托;上部设多立克式双柱柱廊。屋顶两侧有一对巴洛克式塔亭。曾是20世纪20年代上海最高的大楼。室内陆坪大部分铺白大理石,内墙面则多为黑大理石镶金色马赛克,平顶用石膏拓花。门厅天花颇有特色。
字林西报大楼竣工时,高8层,连地下室、夹层和顶上的两个亭子,可算是11层,曾是当年外滩最高的大楼。大楼占地面积为1043平方米,建筑面积9043平方米,分前后两部分,前部8层,总高40.2米。一大门为主线,两面堆成,正立面中部(即3至7层)饰以古典柱式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浮雕。
进门曾有两座石雕女神像,系意大利雕塑家所作,可惜在文革中被砸毁。底层外墙面用花岗石砌筑,1200吨花岗石料系专程从日本东京附近的产地运来。内部地坪大部分铺白色大理石,内墙面则多为黑色大理石镶金色马赛克,平顶用石膏拓花。
上面各层则为水泥粉刷。3至7层的窗为排列齐整的长方形窗格。8层两面窗洞为券式,中间为双柱,有内阳台。屋檐下有8个裸体人物雕塑支撑檐口。顶部南北亭子(亦称塔楼)为巴洛克式。大门入口处有多立克式柱及大理石门额。
大楼建成后,字林西报社只用1、5、6 层,其余都出租给几家保险公司,如1920 年英国商人史丹开办的美亚保险公司、1930 年英商史密斯开办的四海保险公司等,但大楼最主要的租户则是1921 年开业的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它当时的规模已经较大。
德和洋行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是上海最主要的设计事务所,他们设计了字林大楼、先施公司、日清大楼、台湾银行(外滩16号)等数十座建筑。同时,亨利又是上海房地产的巨商。他拥有上海市区中心地带的土地200多亩。亨利管理字林洋行后,他聘用工部局董事李德立任《字林西报》的主笔,从此该报从商务型转为政治性很强的报纸,并直接介与中国的政治和政坛。1911年,李德立就以西方侨民身份促成了清政府与革命党在上海举行“南北和谈”。八一三事变后,该报大量报道日军的残暴,谴责日本侵华的罪行,对国民党政府的退让不抵抗进行批评。上海租界成为“孤岛”后,《字林西报》不顾日伪特务机关的威胁,坚持正义,如实报道。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占租界,《字林西报》被查封。太平洋战争后,《字林西报》为日军报道部接受。抗战胜利后,《字林西报》复刊。大楼的大部分楼层仍租给友邦等保险公司。
1949 年后,由于对中国人民政府管理下的新上海有不真实的报道和谣传,字林西报社受到军管会警告,于1951 年3 月31 日停刊。大楼被接管后,为内河航运局等单位使用,改名桂林大楼。
1957 年交由市房地局管理后,租给中国丝绸公司上海分公司、香港中国旅行社驻沪办事处等单位。各单位在使用中,对内部有所改动。1996 年外滩房屋置换中,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重返旧地,1998 年正式开张,大楼也因此易名为友邦大楼。
大门入口处有多立克式柱及大理石门额。
檐下原有8个裸体男性充满力度的石雕支撑檐口,据说是“文革”中被人用水泥涂封才保护下来
现3-8楼为友邦,正信为1-2楼。
字林大楼又叫“友邦大楼”,是因为1928年“友邦”总部入驻字林大楼。1921年,一位叫史蒂的美国人以20万美元资金,在美国特拉华州注册成立,总部设在纽约。从公司行名中的Asia就可以知道,这家公司的业务是针对亚洲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1927年9月1日,它的上海分公司就在南京路挂牌开业。可以译为“亚洲(亚细亚)人寿保险公司”,但史蒂却把它译为“友邦人寿保险公司”。这个“友邦”确实使许多中国人感到亲切,也使“友邦”之名蜚声上海滩。根据保险法规,任何保险公司必须经营与行名相符的业务。“友邦人寿保险公司”只能经营人寿保险,于是在1925年史蒂又注册成立了“友邦水火保险总行”,除了独立经营水火、伤害、汽车、行李保险外,还受权代理几家美国及欧洲保险公司的业务。1930年,史蒂又在友邦水火保险公司的基础上,集资50万元创办了“友邦银行”(Underwriters Bank Inc),于是“友邦”成为集多种保险和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而走红上海。1931年4月,史蒂又在上海创办了“四海保险公司”。1923年2月25日,“友邦”搬到外滩4号(又作广东路17号)的“联合大楼”。l928年3月4日,“友邦”再以较高的租金租下了建成不久的外滩17号字林大楼的底层大厅及部分层面,字林洋行成了“友邦”的总部机关所在地,“友邦”的多家机构均设在字林大楼内。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天日军进驻租界,“友邦”在上海的业务结束。抗战胜利后,“友邦”重新回到上海外滩l7号字林大楼,准备重振昔日雄风。但是,不久他们就发现,中国将陷入一场新的内战。保险是一种风险赔偿,和平与稳定是保险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反之,战争和动乱将迫使保险公司经常不断地作出赔偿,使他们难以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当1946年国共谈判破裂后,几乎所有在上海的外资保险公司都终止了保险业务,撤离上海。l947年10月,“友邦”也撤离了上海,将总部搬迁到了香港。1996 年外滩房屋置换中,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重返旧地,1998 年正式开张,大楼也因此易名为友邦大楼。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2915190000015 字林西报大楼 民国 外滩街道
1908年的《字林西报》馆。
1921 年拆除原有3 层砖木结构房屋,在原址新建8 层新大楼。1924 年2 月16 日举行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