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老师治疗经前口糜医案一则 -- 马氏妇科
董南希
初诊:2019年11月11日。施某,45岁。因“经前口糜”5年就诊。
患者口腔黏膜及舌头溃疡反复发作5年,右颌下淋巴结肿痛,经前加重。曾反复用过意可贴、口服清热药物,症状加重。晨起口苦,口咽干,痰腻,喜热饮,口腔无热灼感,大便秘结,2~3天一解,颗粒状。月经正常,经色鲜红,寐差。既往史:否认肝炎,否认高血压,否认糖尿病;生育史:2-0-0-2;药物过敏史:未发现。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温清攻下,滋阴降火。
方药:1.大黄附子汤加味。
制大黄10g 制附子3g 细辛2g 石膏12g 牛膝15g 知母10g 生地12g 麦冬10g 百合30g 炙甘草6g,7剂。
2.细辛28g,研细,调湿,每日敷脐。
二诊:2019年11月18日。口糜尚可,大便每日一次,条状,口苦口干,睡眠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方药:中药守上方去百合,加珠儿参10g、地龙10g,7剂。
三诊:2019年11月25日。末次月经11月21日来潮,今已净。口腔糜烂明显好转,大便顺畅,寐佳。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方药:中药守上方,7剂。
四诊:口腔溃疡继续好转,仅出现一处,右颌下淋巴结肿痛消失,口苦除,舌脉如上。
方药:1.中药守上方,7剂。
2.细辛15g,研细,调湿,每日敷脐。
按语:患者经前口糜5年,缠绵难愈,又长期使用清热解毒之方,热毒未消,阳气渐弱,虚火上炎,津液干涸。此时马老师使用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说“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该患者口糜而喜热饮,脉沉细,确是寒相,故温里攻下,使热去寐安。方中大黄与附子相配伍,其寒性去而走泄之性存,散寒助阳与通积导滞共用,细辛辛温宣通,散寒止痛。加石膏清热止渴,甘寒而不伤阴,牛膝引火下行,知母、生地、麦冬、百合生津润肠,炙甘草调和诸药。心开窍于舌,肾脉连咽系舌本,从患者舌头溃疡可见,患者肾阴不足,心火独盛,循经上炎,故马老师用细辛敷脐,细辛归心肾二经,气味辛香走窜,升散之力强,“病在上者,下取之”,生相火而清君火,有宣散伏热,敛疮止痛之功。二诊加珠儿参,为阴虚火炎的特效药物,地龙咸寒主下行祛热。服药之后患者明显好转,可见治疗口糜,不论胃热炽盛,或心脾伏火,或阴虚火旺,勿犯虚虚实实之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