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华人,为什么拼命逃离华人区?

1

1

1

教育群里很多家长问我,究竟应该选华人区的学校还是西人区的学校?

有些家长把学校的华人比例的高低作为择校标准之一。

甚至是一个非常重要因素。

最近,我的一个朋友在看房子,三百万的预算,原本可以买一个好的学区房,学校排名靠前,生活购物便利,上班通勤方便,但华人比例有点高。

他舍近求远,咬咬牙买了个四百万的西人区的房子,有山有水有风景,周围邻居都是西人,社区环境安静优美。

就是上班好远好远!孩子上学也很不方便,还要家里老人坐公交车接送。

他说,就是不喜欢住华人区,不想送孩子去华人多的学校!

身边这样的例子还有挺多的。典型表现就是刻意回避同胞,想方设法的挤入西人圈子,急切渴望融入主流社会。

我的一个同事,华人移民二代,七岁那年跟着父母移民澳洲,当时经济条件不太好,读的是一个普通公立学校,那时候大陆地区来澳洲的人很少,周围的华人同学基本都是讲广东话的,为了融入同学圈子,一年不到,她居然说得一口流利的广东话。

多年后,她名校毕业,工作稳定,生活无忧,妥妥的中产阶层,当了妈以后,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真正的融入西人圈子。

她说:“我当年就是不自信,觉得自己英语不好,在学校里不敢和西人同学交朋友,宁可学广东话,和华人圈子的同学玩。

后来虽然高考成绩也不错,工作也很好,但一直觉得自己还是边缘人,和公司那些西人同事们相比,少了很多机会,在公司里还是只能做技术类的工作,没有什么话语权。”

现在她特别想让自己的孩子多交点西人朋友,觉得对孩子以后的职场发展很有帮助。

于是她专门挑选一些小众的教会学校,华人家庭很少选的那一类学校。

她觉得就是要给孩子这样一个纯西人的环境,华人学生越少越好,孩子想要交朋友就必须去结交澳洲本地的朋友。

没错,住进西人区有助于我们快速了解当地人的教育理念和生活方式。

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认识一些本地的西人朋友。但是住在西人区,孩子就读西人比例高的学校,并不意味着融入了西方社会。这可不是1+1=2那么简单。

是和隔壁邻居进出门碰到面打个招呼的交情,还是可以时不时去别人家里喝酒聊天的情谊呢?

和孩子同学的家长,是可以经常一起喝咖啡谈心,一起健身练瑜伽,还只是在学校碰面点头微笑寒暄呢?

邻居们,其他家长们邀请参加各种活动,是否真的喜欢,并且乐意参与?当你真的参与进来,是感觉非常舒服自在还是有点尴尬变扭,或者总觉得插不上话呢?

这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其实,孩子适应一个新环境很快,但家长自己是否能跟上孩子们的脚步呢?

1

2

1

还有一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就是一些刚来澳洲的新移民完全扎堆华人圈,和西人圈子毫无交集 。

我认识一位妈妈,刚来澳洲一两年,英文不太好,学校的英文邮件也看不懂,虽然在社区的语言学校上了一段时间的基础英文课,但还是感觉不够用,遇到重要的事件要做决定的时候,总觉得有些胆怯,必须找身边的华人朋友帮忙翻译才安心。

因为朋友给力,让她越来越依赖大家的帮助,不愿意去提升自己的英文水平,更不想去认识当地的西人朋友,觉得语言不通,太麻烦了,不如就一直生活在华人区,一直和华人交朋友。

这种情况也局限了孩子们的社交圈。

其实小朋友尤其是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没有什么人种分别的意识。一起玩的小伙伴可能就是因为投缘。

通常西人家长会很关注孩子的朋友是谁,定期会安排play day,邀请孩子的好朋友来家里玩耍。

这个时候作为家长,积极一点,也要主动交新朋友,孩子们一起玩,家长们也能一起聊天,增进了解。

如果家长的朋友圈子只有华人,久而久之,孩子的社交圈也只有华人,即使有一两个其他背景的朋友,也很容易慢慢疏远。

1

3

1

再来谈谈为什么有的人不喜欢华人多的学校?

都是因为“刻板印象”,觉得所有的华人家长只是关心学业,喜欢鸡娃,各种考级,刷题,攀比心严重,不喜欢参加学校或者社区的团体运动等等。

不能否定,这样的华人家长有很多,但同时也能看到近十年,随着华人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们的教育观念一直都在进步。华人父母们越来越注重孩子的体育锻炼,培养其他兴趣爱好。

那么多新移民放弃国内的高薪工作,拖家带口来澳洲重新开始,就是想远离国内的教育内卷,不想让孩子被繁重的学业压的喘不气来,都希望孩子能更加自信的快乐成长,全面发展。

作为华人家长,我们唯一的弱势就是不太了解本地的教育系统,没有接受过澳洲本地的基础教育,有时候会有点不自信,容易焦虑,也不知道怎么和学校更好的交流沟通,如何跟西人家长交朋友。

这是我们都需要去努力改善的地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