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药片

羟苯磺酸钙片

羟苯磺酸钙片,适应症为1.微血管的治疗:糖尿性微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及肾小球硬化症(基-威二氏综合症)。非糖尿性微血管病变--突发性或长期使用香豆素衍生物细胞抑制剂、口服避孕药或其它药物促发的微血管病变;与慢性器质性疾病(诸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和肝硬变)相关的微循环障碍。2.静脉曲张综合症的治疗:原发性静脉曲张--疼痛、腰痛、肌肉痛性痉挛、感觉异常、手足发绀、紫癜性皮炎。静脉曲张状态--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静脉炎及表浅性血栓性静脉炎,血栓后综合症,静脉曲张性溃疡,妊娠性静脉曲张。3.与微循环障碍伴发静脉功能不全的治疗: --痔疮综合症 --静脉曲张性静脉。4.静脉剥离和静脉硬化法的辅助治疗 术后综合症,水肿及组织浸润的治疗。

适应症

1.微血管的治疗:

糖尿性微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及肾小球硬化症(基-威二氏综合症)。

非糖尿性微血管病变--突发性或长期使用香豆素衍生物细胞抑制剂、口服避孕药或其它药物促发的微血管病变;与慢性器质性疾病(诸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和肝硬变)相关的微循环障碍。

2.静脉曲张综合症的治疗:

原发性静脉曲张--疼痛、腰痛、肌肉痛性痉挛、感觉异常、手足发绀、紫癜性皮炎。静脉曲张状态--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静脉炎及表浅性血栓性静脉炎,血栓后综合症,静脉曲张性溃疡,妊娠性静脉曲张。

3.与微循环障碍伴发静脉功能不全的治疗: --痔疮综合症 --静脉曲张性静脉。

4.静脉剥离和静脉硬化法的辅助治疗 术后综合症,水肿及组织浸润的治疗。

利伐沙班片

化学名称:

5-氯-氮-({(5S)-2-氧-3-[-4-(3-氧-4-吗啉基)苯基]-1,3-唑烷-5-基}甲基)-2-噻吩-羧酰胺

用法用量

推荐剂量为口服利伐沙班10 mg,每日1次。如伤口已止血,首次用药时间应于手术后6~10小时之间进行。

治疗疗程长短依据每个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而定,即由患者所接受的骨科手术类型而定。

·对于接受髋关节大手术的患者,推荐一个治疗疗程为服药5周。

·对于接受膝关节大手术的患者,推荐一个治疗疗程为服药2周。

如果发生漏服一次用药,患者应立即服用利伐沙班,并于次日继续每天服药一次。

患者可以在进餐时服用利伐沙班,也可以单独服用。

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

阿托伐他汀钙片是一种药物,是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冠心病和脑中风的防治。
【适应症】
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冠心病和脑中风的防治。
【用法用量】
成人常用量口服:10~20mg,每日1次,晚餐时服用。剂量可按需要调整,但最大剂量不超过每日80mg。
    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或并发肺栓塞,在发病1周内的病人可应用纤维蛋白溶解剂包括链激酶及尿激酶治疗。有人主张在血栓形成2周内,仍可应用溶栓药物。 链激酶是从溶血性链球菌培养液中提制,尿激酶则由人尿提制,两者均是有效的活化剂,能激活血液中纤维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纤维蛋白酶。此酶可水解纤维蛋白成为小分子多肽,达到溶解血栓的目的。副作用:尿激酶无致热反应,副作用远较链激酶为轻。可有出血如创口出血但很少发生,发热、恶心、呕吐、头痛、倦怠、胸闷及皮疹等。并发严重出血时,可用10%的6-氨基已酸10~20ml,静脉注射,必要时可输注纤维蛋白原。   
     近年来,已研制成功作用仅限于血栓部位的新溶栓药物,使溶栓药物史上又增添新的一页。①人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能特异地激活血栓表面凝胶状态的纤溶酶原,但对血液循环中溶解状态的纤溶酶原无作用,故无全身影响,缺点是价格昂贵。②尿激酶前体(Pro-UK),是尿激酶的活作用,国内外尚处于实验阶段。
一般情况考虑静脉血栓可以引起局部肿胀疼痛皮温增高等情况,可以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劳累以免血栓脱落,可以当地正规综合性医院血管外科就诊检查。可以考虑应用抗凝溶栓药物治疗,如低分子肝素钠,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常见溶栓药物尿激酶和链激酶
随着溶栓治疗的广泛应用,溶栓剂也由第1代发展到第3代。
    (一)第1代溶栓剂
      ①尿激酶(Urokinasl,UK),为肾脏产生的一种活性蛋白酶。其优点是无抗原性和致热原性,人体内无相关抗体存在,不存在失效问题。国外生产的价格较昂贵,国内生产的价格较便宜,故为当前首选溶栓药。但其半衰期较短(18—22分钟)。
     ②链激酶(Streptokinase,SK),是国外应用最早、最广的一种溶栓剂。它从链球菌中分离出来,具有一定抗原性,人体内也有不同程度的抗体存在,因此可发生变态反应或失效。重复静脉注射须间隔60分钟以上,以免引起低血压反应;第2次用链激酶溶栓治疗须间隔10天以上,以免引起变态反应。第1代溶栓剂均为外源纤溶系统的激活剂,均直接使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从而溶解新鲜血栓中的纤维蛋白酶和消耗凝血因子(V)、凝血酶厥和纤维蛋白。大剂量尿激酶或链激酶进入血循环后,可造成新鲜血栓溶解,使上述凝血因子消耗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积聚为特征的全身性血凝溶解状态。尿激酶和链激酶的冠状动脉再通率平均50%左右。
    (二)第2代溶栓剂 以组织型纤溶酶厥激活剂(tissue—type plasminogenactivator,t—PA)为代表,存在于血管内皮、血液和组织中。它属于天然的血栓选择性纤溶酶原激活剂,能择性地与血栓表面的纤维蛋白结合;从而溶解血栓。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能生产大量的重组组织型纤镕酶原激活剂(rt—PA),也具有选择性溶解血栓的作用,但机制与t—PA不同,不影响血循环中纤溶系统,因而不产生全身纤溶状态。其半衰期短,仅3—5分钟。血管再通效果亦优于尿激酶和链激酶,平均再通率70%左右。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已应用于临床,缺点是血管早期再闭塞率高(12%)。另外,主要受价格昂豪及药源等因素制约,其应用不如第1代溶栓剂普遍。
    (三)第3代溶栓剂以单链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溶酶厥徽活剂(Single—chainurokinas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SCUPA)和乙酰化纤溶酶厥—链激酶激活剂复合物(anisoylat—edplasminogenstrePtokinaseactivatorcomplex,APSAC)为代表。其中乙酰化纤溶酶厥—链激酶激活剂复合物于、990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应用于临床。单链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对血栓具有高度选择性溶解作用,可轻度降低血中纤维蛋白厥水平。其血管再通率可达75%左右。最近报道,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单链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联用,剂量仅为各自的1/5—1/6,效果理想。而乙酰化纤溶酶原—链激酶激活剂复合物溶解血栓的同时,也会出现全身性纤溶激活状态,且也可引起变态反应,并具有抗原性。但其最大特点是半衰期较上述几种溶栓剂都长,约2小时,一次注射其作用可持续4—6小时,因此具有缓释效应,所需剂量1次静注即可。冠状动脉再通率与尿激酶、链激酶相近,但冠状动脉再通时间短(约45分钟),再闭塞率低(5%)
12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