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副业赚到钱的房企,都是怎么想的?
01
1)围绕地产主业的多元化
即在地产链条上的产业延伸,比如物业服务、长租公寓、特色小镇、文旅地产、养老地产、物流地产等,所有的拓展都是围绕着房地产主营业务而来。
最常见的,就是房企们都有各自的物业服务公司,且物业营收成了很多房企盈利的关键主力。
比如万科物业,就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物业服务公司,已经成为万科在地产开发之外最知名的品牌业务。
围绕地产主业来延展,也是大多数房企的首选,既能通过多元业务提升竞争力,又能依托核心业务降低市场风险,减轻企业的运营压力。
2)以投资为主的多元化
这种多元化,以投钱为主,或者跟着政策红利、时代红利,哪里有风口就投资哪里。
比如恒大投资足球队,碧桂园投资火箭,这类投资往往不需要实打实的参与,也大多是与地产非相关的行业和领域。
选择这样的“副业”,要么是正值风口,要么是国家重点支持,要么是企业家自身的情怀。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随机性。
至于能否盈利,就要看长期的运营发展了。
3)彻底转型
房企彻底转型的其实不多,敢完全退出地产开发的,多是中小房企。
面对地产“强者恒强”的现状,中小房企的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最终不得已拿着从地产赚来的钱另辟蹊径。
知名的比如证大转战金融、浙江广厦转攻传媒、莱茵置业更名为莱茵体育等。
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也算在适当的时候及时转换赛道,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三类总而言之,就是这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不管主动还是被动,房企都在求变。而初衷,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02
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行业一直备受大众关注。
其跨界涉足的产业及规模,也从侧面反映出房企的眼光和实力。要说数一数二的领域,必须提到以下两种:
1)农业类
以龙头房企为例,2014年,恒大地产启动恒大粮油、恒大乳业、恒大畜牧业,以1000亿元的计划投资,进军了食品和农业领域,2016年许家印还投资了3亿元用于养猪。
2018年6月,碧桂园也宣布成立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在现代农业机械、现代种业、物联网等领域发力,甚至还投资了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第三代水稻杂交技术的研发。
那时候杨国强说:“四十年前我种田,四十年后我还是回去种田”,一股积极振兴乡村的气势。
再看看万科最近也开始养猪的消息,碧万恒三巨头、以及最早开始在贵州养猪的万达、狂砸40亿的“养猪大佬”新希望等,都瞄准了“农业”这块肥田。
农业成为龙头房企最偏爱的领域之一!
2)科技类
刚说完种田,同年,碧桂园马上又成立了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开始研发机器人,高调宣布将碧桂园重新定位为“高科技综合性企业”。
到了次年12月,碧桂园又斥资5亿元入股了蓝箭航天,进入了高精尖的航空航天行业。杨老板的胃口是越来越大了。
而恒大,先是接手了贾跃亭的FF汽车,后又宣布自主造车,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万科则积极投入冷链物流,更曾放言:“华东地区每 2 颗费列罗就有 1 颗来自万科冷链,每 5 根薯条就有 1 根来自万科冷链!”
对科技领域的偏爱,成为房企跨界的重心。
总结来看,头部房企布局的热点通常是未来中国的经济热点,集中在本地生活、应用科技、交通出行等领域,这些行业往往也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准入门槛较高。
其他产业中,比如华润布局了医疗、融创在进攻文旅、万达扩张影视文娱,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房企们各有所长,在多元化业务上展现出旺盛的活力和探索欲。
图:以上为不完全统计
03
“副业”并不适合所有房企
“融创没有多元化,我们就是房地产 +。”
本文作者:木妮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