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同一个病,为什么老师有效,而你却无效
我们先来看一则医论:
柏合公社已故老中医刘德三,百病不离当归,称“刘当归”。余于1948~1952年医治湿温邪传营血分者近20人,未治愈1人,后都经刘老治愈。现举1例析之。供销社职工龙天明之岳母患湿温,经数医治疗匝月,邀余出诊。观其神倦乏力,不饮不饥,小便短少色黄,舌红光亮无苔,脉细数无力。拟甘寒、咸寒养阴生津,方如益胃汤、五汁饮之类。服后津液不但不复,反舌绛干燥无液。后经刘德三老中医医治,3剂立起沉疴,观其处方:当归尾6g,红花6g,赤芍9g,丹皮12g,苍术6g,竹叶9g,桃仁6g,通草3g。余仿此方治同类患者,发现去苍术则治疗无效。窃思此病津液枯竭,辛燥之苍术如投,必火上加薪,但刘老用苍术量3钱,必然有效,后遇同类患者,见舌绛光亮或干燥者亦投苍术3钱,果然1剂津回,3剂获效。(李荣光)
在临床时,经常会碰到一种情况:跟着老师学习治疗某种病,感觉自己会治了,但是经常疗效不佳。这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老师藏着掖着没有教完整吗?有时确实有这个可能,但很多时候显然不是,因为老师的处方是公开的,中途也没有和病人私下联系加药,老师和学生的方子开得似乎也差不多。
无效的最大可能性,就在于“差不多”。老师的方子,看起来好像也是临时加减出来的,但因为经验丰富,方子的配伍是包含了经验在里边的。而学生的处方加减,则含金量要低很多了,无的放矢的可能性很大。
遇秋认为,每个人的处方,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处方人的经验,这个很难复制,因为有些经验是隐性的,不是老师不想教给学生,而是不知道从哪里说起,不知道自己的经验是否参与了这次的诊断。
举个例子,遇秋看网诊的问诊单,如果病人有抑郁症,一看问诊单就能感觉出来,通常就会加点疏肝解郁的药。当然,这也只是感觉而已,一般不太好向病人求证,因为有些病人是有去医院确诊的,有的病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是抑郁症了。这种感觉,是经过多个病人主动诉说有抑郁症之后才形成的。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或体会,看我医案的人,可能就会觉得我乱加药,碰到类似的病人,就会把我的疏肝解郁的药去掉,效果也就不一定有我的好了。
再举个例子,活血化瘀,遇秋经常桃仁红花一起使用,为什么?为了增强活血化瘀的作用吗?想要更强的活血化瘀效果,为什么不用虫类的水蛭?桃仁红花的活血化瘀的功效应该是比较接近的,重复使用似乎也不会叠加效果。遇秋的考虑是,桃仁红花两药是常用搭配,相对平和,便宜,桃仁经常有假,红花比较少假,一起总有一个是真的,确保效果。水蛭虽然效果好,但贵,味道腥臭,能不用就尽量不用,必要时肯定也会使用。这种经验,考虑好之后存在脑海里,碰到该用的时候直接拿来用。如果学生不问,一般也就想不起来讲,这种就属于隐性经验。
二是处方人的知识结构。
如果老师不仅懂中医,而且还懂西医,不仅懂经方,还懂时方,还有其他方面的知识。而学生,可能只懂经方,这时候开处方,学生只能学到经方那一部分,对非经方的,就忽略了,这是疗效有差别的原因。
举个例子,就说李可吧,一般都把他称为民间中医,这个说法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他是在医院上班的中医。开始是自学,但是1978年考到了医师证,1983开始在灵石县中医院。
遇秋留意了一下《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里边的医案,很多是1978年前后的,危重症大多数都是1978年之后的。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了他水平的飞跃,是在考了医师证之后的事情了。而考医师证,少不了考西医的知识,他的西医知识,很可能就是这段时间学习掌握的。
再来看他的医案,很多医案都有写西医的诊断结果、检查结果、指标,为什么要写?因为这些信息对他诊断病情有用。为什么会有用?因为他懂西医!而我们现在有些中医,完全不懂西医,直接忽略西医的所有检查报告。
换句话说,李可不是一般人认为那种只懂中医的人,除了中医,他还懂西医。面对危重症,还能不能抢救,在他出手之前,已经有所判断。所以抢救过来的数量比较多。当然,没有抢救价值的,他可能就没有写,因为他也没有去治。
而我们现在学李可的一部分人呢?西医完全不懂,中医也似懂非懂,就敢给人开大剂量的附子,而且还是在网上开,真的是无知者无畏。
李可用大剂量的附子,这个是真的,但是,他也特别说明:“余凡用乌头剂,必亲临病家,亲为示范煎药。病人服药后,必守护观察,详询服后唇舌感觉。待病人安然无事,方才离去。”医案记录里,也时常可以看到“余在病家守护一夜”、“余守护观察一夜”、“余守护病榻”,现在有几个开大剂附子的人能做到呢?开完就了事了。
所以,跟老师学习,要尽可能学习老师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学到老师的“神”,这种学习,不是去参加一两场培训课就能掌握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学习浸润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