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那亚人文志 | 劳动节这一天,我们和四位劳动者聊聊生活

编者按:

「精神建筑专业户」龙工、经常与艺术家打交道的张哥、热爱摄影的保洁贵香,以及负责沙滩清洁的钱哥。

或许,这些故事没有那么轰轰烈烈,但足够真实,有力量。
刚加入孤独图书馆项目的时候,作为施工方的龙工和同事们有点懵了。
图书馆并不是传统的清水混凝土,建筑表面得有自然的木纹。1987年入行的龙工,还是第一次接触木纹清水混凝土。

研究了几个月,做了无数次试验。大家发现,这纯粹是手工活,不是一般的难。 

传统的模板都不行,工人们得用双手精雕细刻,抠掉树木年轮之间的硬度稍软的部分,深度必须控制在1.5毫米。
只有分毫不差,才能把树木留下的珍贵印记显现在图书馆的墙上。 

图书馆竣工的时候,大家都在赞叹。

龙工在想,怎么能让效果更完美?他把图书馆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又一遍,嘴里念念有词——浅了,混凝土上看不出来木纹;深了,拆模板的时候,容易把混凝土也带下来。

“还是得做点有挑战的事情。”他暗暗想。
之后,他加入阿那亚,作为工程师,参与了沙丘美术馆、启行营地等精神建筑的工程,难度一直在增加,也激发了龙工的死磕精神。

这几年,龙工驻扎在金山岭,他最新的挑战是上院和山谷音乐厅。

上院也是木纹混凝土,这一次,纹路更加细腻,对工艺的要求更高。龙工终于有机会,把之前积攒的经验施展出来。

而山谷音乐厅,犹如一块奇石降落于山谷之中。混凝土的色泽,直接决定了音乐厅的视觉观感。
彩色混凝土,这是其他项目从来没有尝试过的挑战。材料要保证强度,又要保证颜色。工人们有时哭丧着问,“龙师傅,到底啥时候才能行啊?”

他也不慌,这种心里没底的感觉,他经历过无数次,每次都是咬住牙继续向前,总能慢慢看到曙光。

小半年的时间过去,龙工发现将一定比例的氧化铁黑加入传统混凝土后,最终呈现效果与金山岭的岩石视觉观感最为相近。
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音乐厅的结构极其复杂——异形混凝土壳体,如同一个不规则的大碗,外面是无数不相同的折面,模板全部是手工打造,由不得一丝马虎。

这意味着,用特别长的时间,做一件特别难的事儿。不过,这刚好是龙工喜欢的状态。

张哥第一次来阿那亚,是帮朋友的忙,他做过木匠,心灵手巧,干活麻利。园区里布展的活儿,对他来说,得心应手。

当时,正是他人生的低谷,做养殖生意赔了钱,遣散了工人,两眼一抹黑,不知道该干什么。

没想到,他在阿那亚扎下根。每周的文化艺术活动,需要搭建场景。音乐节、文学节、诗歌节、艺术展,他都参与其中,负责带着团队搭建、布展。

去年,陶身体在沙滩的演出,他和艺术家面对面讨论舞台的呈现。沙滩上,11米宽14米长的舞台,要尽可能完全水平,误差不能超过两毫米。

搭建完成的那一夜,工人用红外线测平仪测试过关,但张哥心里还是觉得不踏实,担心测试有误差。
想来想去,他在半夜爬起来,去库房里找来透明的塑料软管。第二天一大早,他把软管里灌上水,气泡排空,再一次确认水平,这才踏实,等着舞者们到场。

在阿那亚干了两年多,他渐渐发现细节的意义,布展是由无数细节构成的工作,有些细微的差别,肉眼难以发现,但你不能忽略,艺术家和他说,美,就在细节里。 

赵胤胤音乐会上,他收集了一百多斤树叶、树枝布场,艺术中心的圆形广场,成为秋日森林。

槐花艺术季来了,他和四位工人,在湿地安装了两千多盏装饰灯,拆了七八千节电池,夜晚的湿地里,仿佛有萤火虫出没。

Discovery鲨鱼周的时候,100个鲨鱼鳍装置投进海里,但当天海风太大,达不到理想的呈现效果,张哥把做养殖业的经验拿出来,顺利固定了鲨鱼装置,他觉得极有成就感。

最近,阿那亚戏剧节快开始了,张哥兴奋起来,他不太懂戏剧,听说,还有观众可以参与的环境戏剧,他想感受感受,「到底啥是戏剧,我能演吗?」

拿起手机,取景,调整了几个角度,按下快门,停顿了几秒钟,「不行,这张不好。」删掉了照片,她开始重新取景。

UCCA沙丘美术馆的保洁员王贵香,算是一位手机摄影爱好者。美术馆的工作人员都知道,工作之外的时间,她总在拍,用自己的手机拍,也用别人的——每天帮无数访客拍照。

在海边工作的第三年,贵香的手机里存了一千多张照片,有日出、日落,有美术馆、礼堂,内存接近满了,她养成了一个习惯,时常看看,时常删删,手机永远保持可以拍更多照片的状态。

「每个人都有一个让自己高兴的事儿,对我来说,这件事儿就是拍照。」

贵香最近最痴迷的事情,是拍美术馆今年开年大展「太空奇谈」中的一件作品——《嬗变》。

这是来自瑞士日内瓦的多学科艺术家艾伦·博加纳的装置形式。贵香觉得,看这个作品,就像在海边打了个盹儿,做了一场梦。她没事儿就去展厅创作,虽然大部分都删了。

<左滑查看更多王贵香摄影作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