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丝珐琅彩为什么长期以来都是最受欢迎的?
掐丝珐琅是珐琅工艺的一种,用在古法黄金首饰上,等于注入了灵魂,首饰立马灵动多彩,有了内容,就像在黄金上铺了层油画,美不胜收。
公元前13世纪的那6个掐丝珐琅戒指据称是从伊斯兰国家来的迈锡尼难民把工艺带到古代的塞浦路斯岛去的。它不仅是最老的珐琅工艺,也是历史上人类各个文明掌握的最普遍的珐琅工艺。
掐丝珐琅有着伊斯兰教艺术繁复绵密、极重线条和设色的特点,而中国传统美学是一种忽略色彩与形似的美学,与我国历史悠久的玉器、漆器、青铜、陶瓷等相比,历史要短暂得多,见于文字著录则更少。
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 。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
掐丝珐琅有着五彩斑斓、华丽夺目的魅力,由于其在明代景泰年间获得了史 无 前 例的发展,又一般多外饰蓝色釉料,故又称景泰蓝。
清嘉庆以后至清代晚期的掐丝珐琅器,色彩艳丽,填料饱满,釉面光洁,砂眼少而细小,掐丝精细,线条灵活轻快,多为均匀的双钩线,图案程式化,从总体上说制作工艺是进步了,但缺乏明代和清前期掐丝珐琅器深沉典雅的韵味,风格趋向浮华。
我们知道掐丝珐琅的别名叫作“景泰蓝”,这是因为在景泰时期器物外观多上蓝色釉料,一眼望去如同碧波浩渺,故称景泰蓝。景泰蓝制作技艺于2006年入选国 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