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格尔之乱(三)伊犁将军松筠

松筠,字湘圃,姓玛拉特氏,蒙古正蓝旗,出生于乾隆十七年(1752)。乾隆三十七年(1752)20岁的松筠踏入仕途,主要担任翻译、文秘等工作,也就是秘书出身。乾隆四十八年(1783),因得到乾隆赏识,破格升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按今天的说法就是礼部的副部长,31岁就身居高位。后来松筠先后被派往东北处理对俄贸易、派往西藏处理边境事务等等,工作都得到了乾隆肯定,虽然中间也曾因为与和珅不睦,受到一段时间的打压,但最终还是一路坦途,历任户部侍郎、内务府大臣、军机大臣、吉林将军、户部尚书、陕甘总督,加太子少保衔,位高权重。

松筠像

嘉庆七年(1802),松筠升任伊犁将军,松筠一共当过两次伊犁将军,这是第一次。在新疆期间,松筠兴修水利,大力垦荒,成绩不错,但因为滥杀所谓“宁陕降匪”而被降职处分,降职为参赞大臣,但不久后再次被重用,任两广总督、吏部尚书等。嘉庆十八年(1813),授御前大臣衔,第二次出任伊犁将军。嘉庆晚年到道光时期,松筠的官职是起起伏伏,一会儿被降职到六品,一会儿又恢复到三品。道光十四年(1834),松筠以都统衔退休,次年逝世,享年八十二岁。赠太子太保衔,按照尚书之例赐恤,谥号文清,入祀伊犁名宦祠。

松筠的后代改为汉姓“言”,后来京剧中有个“言派”,就是其后代开创的。

一般对松筠的评价,都是称其具有不错的工作能力、对外善于斡旋,对内做事果断,所谓“政绩颇著”。但如果我们仔细梳理一下松筠的职场生涯的话,就会发现,松筠的能力的确是有的,但其最大的特点则是善于揣摩圣意,为了自己的仕途可以不择手段、残忍狠毒。换句或说,对于松筠这样的人说,一切的一切,都要围绕着自己的仕途,服务于其往上爬的欲望。

这一点,从松筠于乾隆五十二年“绞杀伪皇孙案”和前面提到的 “杀宁陕降匪案”中就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简单的说,所谓“绞杀伪皇孙案”,是当年乾隆第四子早逝而无子嗣,谁知十几年后在乾隆一次南巡归途中,冒出来一个僧人带着一个孩子,声称是皇四子履郡王永成早年所生,寄养于民间。经过初步问讯,乾隆对此事将信将疑,因为当年永成的确生了一个儿子,时间也对得上,只不过自己接到的报告是这个孩子出生后就出痘死了。

因此乾隆便将孩子带回京城让大臣们判断,并让履郡王永成的侧福晋,也就是这个孩子所认的妈来辨认。而侧福晋则声称当年那个孩子就是出痘死了。虽然永成的侧福晋这么说,但是宫里的太监、宫女们却并不这么认为。按照当时宫里的传言,当年这位侧福晋生子,被永成的另一位侧福晋所嫉恨,因此暗地里派人用一个死婴调了包,真王子则被丢弃野外。

没错,不用怀疑,这就是一出真实的宫斗大戏,比现在的清宫剧还狗血。而诸大臣审定的结果,是认为这个孩子是假冒王子,因此最终僧人被杀,孩子被发配伊犁,但这个孩子即使是在发配中,仍坚称自己是“天家骨肉”。乾隆随后又将这个孩子改为发配到黑龙江,途径库伦(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时,遇到了在库伦任办事大臣的松筠,未曾想松筠一见到这个孩子,立即斩钉截铁的认为这个孩子是假冒王子无疑,并以这个孩子索要财物为理由,下令将孩子绞杀,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结束了这场大戏。此事先斩后奏报到京城后,是“举朝大骇”。但更让人没想到的是,松筠此举却得到了乾隆的高度肯定,赞扬松筠“明决”,即明察秋毫又行为果断。而松筠之所以冒这个风险,就是揣摩透了乾隆的心思。乾隆虽然对这个孩子难定真伪,但内心则很清楚:这事儿如果是真的,其实就是一起皇室丑闻,就算这孩子是真王子,也不会认,杀了之后,一了百了。

而“杀宁陕降匪案”,则是嘉庆十一年(1806)初的时候,驻扎在陕西宁陕镇的士兵,因为军饷问题,引发哗变。而这支队伍的领导则是杨遇春和杨芳,二人当时分别任固原提督和宁陕镇总兵,上下级关系,但当时因杨遇春的母亲于嘉庆八年去世,请假回籍丁忧守孝,便由杨芳代理其职。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人,正是日后平定张格尔之乱的两个重要人物。

杨遇春的母亲是嘉庆八年去世的,怎么到了嘉庆十一年才去回乡守孝呢?其实还是因为杨遇春太忙,嘉庆八年的时候,朝廷本来给了杨遇春四十天丧假,但杨遇春还没来得及回家呢,白莲教的一支余部再次起事,清军连连失利,没办法只好让杨遇春先别休丧假了,打完了这拨再说。这样,到了嘉庆十年(1805),终于彻底平定后,杨遇春才被“诏许回籍补持母服百日”,就是把前面的丧假补上,而且还给了一百天。但是当杨遇春前脚刚走,宁陕镇这边就闹了起来。

驻扎在陕西宁陕镇的这些士兵,原本是因平定白莲教而招募的乡勇,白莲教平息后,大部分都被遣散,而这些留下的,则是从众多乡勇中筛选出的精锐,共5000人,编入了清军的正规军序列,纳入了清政府的正式编制。

宁陕的位置

当时的情况是杨遇春回家完成丧假,杨芳代理杨遇春的固原提督,宁陕驻军则暂由副将杨之震统率。然而这些驻兵却因为当地的财政官员——布政使——停发军饷,以玉米充饥等问题群情激奋,副将杨之震于是强行予以压制,结果导致矛盾激化,全军哗变,杨之震等军官被哗变士兵所杀。

也就是说这场哗变是在杨遇春和杨芳都不在军营的情况下发生的。而哗变的时候,杨芳的夫人还在军营之中。但是因为杨芳平时对属下们甚是关心爱护,这些反叛的兵士对杨芳颇为爱戴,因此不仅没有加害杨芳的夫人,反而将杨芳的夫人龙氏一路护送出军营,送到了二十里外的石泉镇。

也正因为此,事后杨芳被认为“平日驭兵不能严明训练,一味姑息,以博宽厚之名,致令兵丁不知军纪,桀骜者纠众倡乱。”而被革职发往伊犁,只不过很快在第二年就又被重新启用,任守备、千总。而杨遇春,则一方面因为“战功较著”,另一方面任固原提督后“并未到任”,“皆非伊任内之事”,因而“量予从宽”,但即使如此,也是降职为宁陕镇总兵,也就是杨芳前面的职位。

宁陕镇哗变发生后,清廷立即组织兵力进行征讨,杨遇春则还没走出陕西呢,也只得掉头回来平叛——反正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看来这个孝是守不成了——然而这些士兵都是从乡勇中筛选出的精锐,身经百战,非常能打,攻城略地是异常彪悍,清军连连受挫,就算是急忙赶回来的杨遇春和杨芳,率领着其他清军征讨,也反被自己带的兵打败,而且杨芳还在救援陕西鄠县的战斗中臂部受伤。当时是“鏖战终夜”,打了一晚上,等到天亮,这些哗变的士兵才发现对面的是自己的老领导杨芳,所以“自引去”,自行撤退,给了老领导面子。

不管怎么样吧,由此我们也能看出,至少杨遇春和杨芳平日对士兵的训练还是练的不错的,打起仗来还真没问题。所以《清史稿》记载:“贼锐甚,兵交数失利”。

那么后来这些哗变士兵,远远望见了战场对面的杨遇春,是“下马遥跪,哭诉营官蚀饷状”,就是向杨遇春哭诉被逼造反的情况。杨遇春一看,有戏,这样看来完全可以对这些士兵进行劝降啊,于是便与杨芳商量对这些士兵进行招抚,杨芳也认为可行,但当时的其他将领则心里没谱,杨遇春下令“按兵缓攻,令芳单骑入贼营谕之。”就是派杨芳单骑只身,前往兵变营中劝降自己的老部下。

杨芳到了对方军营后,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声泪俱下的说:“吾与若曹戮力数年,同患难生死,今对垒如仇敌,吾不忍见若曹罹族灭祸,请先杀我。”

这样,这些哗变士兵的心理防线终于被攻破,杀了起事的头目投降,杨芳当天晚上还住在了对方的军营中。变乱平息后,这些士兵“遣散者三千八百余名,仍归伍者二百二十四名”,也就是还有224人继续当兵。

但对于这样哗变后再投降的士兵,清廷肯定是不放心,至少也是属于历史上有污点的人,当时就有人建议,不如以新疆换防为名,将这些人送往新疆,等到了南疆后,再全部宣布他们为奴,分给各城伯克。但嘉庆考虑来考虑去,不同意。嘉庆认为这样做岂不是等于朝廷的话不算数吗?失信于天下。这样的小计谋实在不够光明正大。因此最终将这224人分成几拨后遣戍新疆各地,“分赴各城,充当戍兵,永不换回”。

伊犁将军府

而当时松筠便在新疆任伊犁将军。松筠的做法是,嘉庆十四年(1809)正月,首先以“聚谋不轨”的罪名,将发到塔尔巴合台(今塔城)的三十一人处斩,接着下令,将其他发往各城的所有人,统统调往伊犁,然后全部在赴伊犁途中,以“殊不知惧”、“任意索食”、“强赊强买”,也就是没有显现出害怕、悔改的样子、吃饭不给钱、买东西的时候耍横等理由诛杀,是一个都没剩。

在松筠杀了第一拨三十一人时,嘉庆还认为做得不错,等到了二月,接到松筠又杀了第二拨的时候,嘉庆觉得有点不对了,立即下旨,批评松筠杀人的理由牵强,一再要求松筠不可草率,谁知道圣旨还没到呢,松筠的奏报就已经到了,是全部杀完。

嘉庆这个气啊,怒斥松筠是“草菅人命,暴戾残忍,荒谬已极”,下旨“松筠不胜伊犁将军之任”,不胜任伊犁将军,撤职,“交部严加议处”。但是很快,嘉庆就回过味来,领会了松筠对自己的一片良苦用心,一个月后下旨,称“松筠办理此案,并非滥杀无辜。”至于那些士兵,从松筠后来的辩解来看,也的确有不少问题。“姑念松筠平日操守尚好,熟悉新疆情形,著加恩赏给头等侍卫,授为喀什噶尔参赞大臣。”

其实松筠后来的所谓辩解还是老一套,所说的完全没有实证,根本没什么新鲜的证据,即使松筠所说的都是实情,也完全够不上杀头。

与“绞杀伪皇孙案”一样,松筠之所以敢这么做,就是揣摩准了皇帝的心思。这些哗变的士兵,虽已投降,但对皇帝来说,总是不放心,是个隐患、是不稳定因素。但是你又不能名正言顺的去杀这些人,朝廷失信、道理上站不住脚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以后再有类似事件怎么办?你还叫不叫人家投降?

而松筠正是抓准了这一点,干净彻底地解决了皇帝的这个心病,既消除了隐患,又没让皇帝失信于天下,做了皇帝想做又不能做的事。

其实像松筠这样的干部,自古至今,比比皆是,只不过少有像松筠这样既善于揣测领导意图,又胆大心狠,敢于冒险的,倒也真的符合乾隆对其“明决”的评语。

嘉庆十八年(1813),松筠在先后担任了两广总督、协办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军机大臣等一系列官职后,兜兜转转了一圈,再次被任命为伊犁将军。毫无疑问,这样一个人,对新疆的治理,对萨木萨克的的态度,自然是非常清楚的了。正因为如此,当松筠到任之后,很快便在南疆炮制了两起大案,不仅严重削弱了乾隆一朝在南疆打下的根基,更是为其后张格尔入侵铺平了道路。

(0)

相关推荐

  • 乾隆告诉儿子不要杀和珅,但嘉庆不听,15年后才真正明白

    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都应该对和珅很是熟悉,和珅是乾隆皇帝最喜爱的大臣.他为乾隆解决了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乾隆皇帝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有争议性的皇帝之一,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文治武功,而且还因为 ...

  • 张格尔之乱(二)萨木萨克是谁?

    萨木萨克.就是曾经发动大小和卓之乱的大和卓波罗尼都的儿子. 清军平定大小和卓之乱,最终大小和卓是通过瓦罕走廊逃亡到了巴达克山(今阿富汗巴达赫尚),在清政府的压力下,巴达克山的苏丹处死了大小和卓.而清政 ...

  • 张格尔之乱(四)从“玉努斯案”到“孜牙墩案”

    松筠二次出任伊犁将军后,先后在南疆制造了"玉努斯案"和"孜牙墩案". 玉努斯,就是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之孙,第四任吐鲁番郡王. 额敏和卓一共是八个儿子,乾隆四十二 ...

  • 张格尔之乱(五)道光的疑惑

    或许是嘉庆运气好,在其生前,没有看到自己一手酿成的恶果,而是将无穷无尽的麻烦留给了自己的儿子道光. 对于新上任的道光皇帝来说,显然也远远不知道新疆问题的复杂性与严重性.虽然对新疆的种种情况,道光并不是 ...

  • 张格尔之乱(十二)南疆大乱

    道光六年(1826)六月十四日夜间,张格尔率领着五百多布鲁特人.安集延人,来到了伊斯里克卡伦与图舒克塔什卡伦之外.然而张格尔却并没有进攻卡伦,而是选择从两个卡伦之间的开齐山路窜进了卡内. 这里要特别说 ...

  • 张格尔之乱(八)夜袭乌鲁克卡伦

    庆祥到了喀什噶尔后,经过摸排.了解,实际上对浩罕的所作所为也已经心知肚明,谁也不是傻子,更何况像庆祥这样的封疆大吏,也是一步步从基层干上来的,无论是对于浩罕的真实面目,还是南疆基层干部存在的问题,都有 ...

  • 张格尔之乱(十六) 阿克苏攻防战

    与吐鲁番郡王迈玛萨依特共同守卫喀什噶尔回城的库车贝子迈哈默特鄂对,并没有在城破之日身死,反而是奇迹般的逃回了阿克苏. 七月二十四日,伊犁将军长龄接到阿克苏办事大臣长清的报告,说迈哈默特鄂对于七月十九日 ...

  • 王羲之《丧乱三帖》全称《丧乱·二谢·得示帖》

    王羲之<丧乱三帖>全称<丧乱·二谢·得示帖> 王羲之"丧乱三帖"帖有"延历敕定"朱文印.延历为日本桓武天王年号(公元782--805年) ...

  • 奇门遁甲元灵经卷三    -清-许松如

    奇门遁甲元灵经卷三 奇门捷径秘法 门中逢一白,天地人皆吉.求名名自成,问利利须得. 死伤莫出兵,休景横逢食.会日咸池星,必然贪酒食. 门中逢二黑,常见云迷日.人怕有灾危,财忧有得失. 若临劫杀宫,夜夜 ...

  • 百年炬光组诗之九十三【刘琦松】山林子 自然道德智慧教育 慧商

    献给建党一百周年组诗之九十三 百年炬光 (自然道德慧智教育诗) 刘琦松 刘琦松 时任红五军团团长 同年秋 在第五次反围剿 作战中英勇牺牲 遗留 和梁兄感时 并戏代某将军解嘲诗 奉令班师不战还 满洲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