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付:脚气的症治
发表者:赵东奇
脚气又称湿脚气,烂脚丫,脚气疮。现代医学称为足癣。脚气是临床中比较常见而又难治病证,并且极易复发。引起脚气的原因有久居湿地,或水湿浸淫,或夙体有湿,郁而化热,湿热走注于下;或过食辛辣生热,热蕴而生湿,湿热胶结而下注;或寒湿浸淫,或瘀血阻脉等。辨治脚气只有针对病变证机而选用方药,才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于此试将临床分型辨治略述于次。
1、湿热脚气证
主要症状表现有脚趾间或足底部潮湿糜烂,瘙痒,或浸淫流黄水,或红肿溃烂蜕皮,甚则脚趾肿胀,舌红,苔黄,脉沉或无变化。病变证机是湿热浸淫于下,壅滞气血,灼腐经气脉络,以此而变生为湿热脚气病理病证。其治当清热燥湿,温化止痒。
可选用苦参矾石汤:苦参24g,矾石10g,芒硝12g,花椒12g,土茯苓30g。将上药置于医用煎药锅中,加浆水(即发面所制酸浆水)约1500ml左右,浸泡药约25分钟,煎煮约30分钟,取药汁去药渣,既可内服又可外洗。
方中苦参、矾石清热燥湿解毒。芒硝软坚泻热除湿。花椒温阳止痒。土茯苓清热利湿止痒。随证加减用药:若瘙痒剧烈者,加地肤子,蛇床子,以燥湿止痒;若大便干结者,加大黄,枳实,以泻下行气;若红肿明显者,加黄连,黄柏,以解毒燥湿;若溃烂明显者,加王不留行,当归,以养血活血;若疼痛者,加乳香,没药,以活血止痛等。
如杨某,男,13岁。有脚气多年,经常外用中西药,偶尔也内服药,用药则脚气缓解,停药则又复发。根据足趾间皮肤溃烂,流黄水,潮湿发热,口苦,舌红,苔黄腻,以此而辨为湿热脚气证,遂给予苦参矾石汤7剂,先内服汤剂100ml左右,然后将剩余煎汤再外洗。
二诊,脚气基本消除,又以前方治疗2周,停药2周,又按前法治疗2周。随访2年,未再复发。
2、寒湿脚气证
主要症状表现有脚趾间或足底部潮湿糜烂,瘙痒,或浸淫黄水,或麻木冷痛,或溃烂蜕皮,手足不温,甚则脚趾肿胀,舌淡,苔白,脉沉。病变证机是寒湿浸淫,肆虐肌肤营卫,导致肌肤既不得气血所荣又被寒湿所肆虐,以此而变生为寒湿脚气病理病证。其治当散寒除湿,温化止痒。
可选用鸡鸣散(《证治准绳》):槟榔15g,陈皮30g,吴茱萸9g,紫苏叶9g,桔梗15g,生姜15g。本方既可内服,又可外用。
方中槟榔化湿行气,气以化湿。陈皮和胃化湿理气。吴茱萸温阳燥湿止痒。紫苏叶辛散透达。桔梗宣利气机。生姜温阳散寒止痒。若瘙痒剧烈者,加花椒,蛇床子,以温阳燥湿止痒;若潮湿明显者,加苍术,陈皮,以醒脾燥湿;若冷痛者,加川乌,川芎,以散寒燥湿止痛;若溃烂明显者,加黄芪,当归,以益气补血愈疮等。
如马某,女,23岁。有脚气多年,近1个月来脚气溃烂流水加重,已影响走路而前来诊治。根据脚气溃烂,瘙痒,潮湿,手足不温,舌淡,苔薄白,以此而辨为寒湿脚气证,遂给予鸡鸣散加花椒6g,蛇床子15g,苍术12g,川乌3g,6剂,既内服又外洗,药后诸证均有好转,又以前方治疗12剂,脚气痊愈。
3、瘀血寒毒证
主要症状表现有脚趾间或足底部潮湿糜烂,瘙痒,疼痛,或浸淫流脓血水,脚趾颜色暗紫,或痒痛,或溃烂蜕皮,甚则脚趾肿胀,舌质暗,苔薄,脉沉。病变证机是瘀血内阻,寒毒内浸,瘀血与寒毒相结而浸淫肆虐,以此而变生为瘀血寒毒病理病证。其治当活血化瘀,散寒解毒。
桂苓乌头汤:桂枝12g,茯苓12g,桃仁12g,丹皮12g,白芍12g,麻黄10g,生川乌(煎煮约50分钟)9g,黄芪12g,炙甘草10g。本方既可内服,又可外用。
方中桂枝、麻黄温阳通经,开达腠理,化瘀止痒。茯苓渗利湿毒。桃仁、丹皮活血化瘀。白芍益血缓急止痒。生川乌攻逐阴寒除湿。黄芪、炙甘草益气固表。随证加减用药:若瘀血甚者,加乳香,没药,以活血化瘀止痛;若寒毒甚者,加吴茱萸,干姜,以温阳散寒;若瘙痒者,加花椒,蛇床子,以散寒燥湿止痒等。
如曹某,女,27岁。有脚气3年多,无论是内服中西药还是外用中西药,都是刚用药即有效,用药稍久则无效。根据脚气颜色紫暗,时尔流脓血水,时尔痒痛,舌暗,苔薄白腻,脉涩,以此而辨为瘀血寒毒证,遂给予桂苓乌头汤6剂,以外洗为主,适当内服。用药1周,脚气明显减轻,连续用药20余剂,脚气痊愈。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