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欧洲崛起过程——十字军东征
上一篇讲到:
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在哈尼夫派的影响下,创立了完全独立与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新一神教:伊斯兰教。
之后伊斯兰教消灭了其他多神教并统一了阿拉伯半岛,阿拉伯人开始以伊斯兰教为核心,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伊斯兰国家,即阿拉伯帝国,自唐代以来我们称其为“大食”。
阿拉伯帝国历经626年,主要有四大哈里发时期和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两个世袭王朝。
在倭马亚王朝的政权巩固以后,建立了准世俗化国家政权,并开始发动大规模的对外战争。
其世俗化程度,要比当时的基督文明先进很多。
面对伊斯兰的进攻,让基督世界产生了恐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外来的威胁开始让欧洲开始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
基督
10世纪后,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开始走向衰落,并陷入了四分五裂。
这时,突厥人中的一支,塞尔柱人建立的帝国突然崛起,开始在中东称霸。
塞尔柱人也信仰伊斯兰教,名义上奉哈里发为正统。
此时的阿拉伯帝国,实权已经落入到塞尔柱人“苏丹”的手里(苏丹是类似中国古代的诸侯,即拥有独立主权或完全主权),哈里发已沦为塞尔柱人的傀儡。
不过,塞尔柱人倒是十分尊重伊斯兰文化,同时继承了阿拉伯的各种制度及典章。
塞尔柱人的到来,一度使阿拉伯帝国出现了中兴的局面。
不过这对基督世界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反正都属于来自伊斯兰世界的威胁。
崛起后的塞尔柱帝国向东罗马帝国开战,此时拜占廷帝国正处于皇朝交替的混乱之中,完全不是塞尔柱骑兵的对手,连东罗马皇帝罗曼努斯也被抓了俘虏。
东罗马文明程度要比西边更高一些,国教为东正教,就在与塞尔柱开战的十几年前,东正教与天主教已经彻底决裂。
但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东罗马还是向同属于基督的罗马教廷求助。
虽然双方宣布互相开除了对方教籍,但唇亡齿寒的道理还是懂的。
东罗马要是完了,凭自己更加抵挡不住伊斯兰势力的进攻了。
西罗马教廷手中并没有军队,在收到拜占庭的求助后,教皇乌尔班二世向全欧洲发布了动员令,并发表了极富煽动性的演说:
在东方,穆斯林占领了我们的圣城(耶路撒冷),现在我代表天主向你们下令,恳求你们迅速行动起来,把那邪恶的种族从我们兄弟的土地上消灭干净……
教皇为了驱使众人参战,蛊惑信徒们:
那是一个遍地是乳和蜜的天堂,请你们在上帝的引导下,勇敢地踏上征途吧!
凡动身前往的人,假如在旅途中,陆上和海上或在反异教徒的战争中丧失了性命,你们的罪愆即将在那一顷间获得赦免,死后将会升入天堂,出征超过一年的可以免于纳赋税。
动员令通过教会层层传达下去,效果出奇的好。
全欧洲的人民都被动员起来,从都市到乡下,很多人几乎是听到教皇的号召就准备出发了。
另外还有许多封建领主,出于对宗教的虔诚,也参与到此次的东征中。
没多久,就聚集了一支数十万的大军,浩浩荡荡向东方进发。
十字军
不过这支军队并没有统计到确切的数量,因为这支军队没有统一的指挥与军纪,当时也没有像中国有专门的史官记载下来。
教会中也没人懂得指挥军队,远征军中很多人从出生之后就没离开过家乡,突然接到号召就向东进发。
没有后援,也没有军饷,只有对上帝虔诚的信仰。
路途遥远而又陌生,队伍中很多人甚至没见到敌人,就牺牲在了征途之上。
这支没有后勤、没有军饷、没有纪律的军队终于抵达了战争的前线,令人吃惊的是,他们居然战胜了突厥人,而且是连战连捷。
在攻下圣城耶路撒冷后,在中东地区建立了四个王国,同时恢复了基督教的统治。
这次的胜利无疑是一次信仰的胜利,创造了人类战争史的奇迹,也为之后欧洲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同时这场战争也说明了,一切文明的崛起,都是由共同牺牲意识开始的。
因为每个出征的人胸前和臂上都佩戴象征天主教的“十”字标记,故称为“十字军”,这场战争也被称为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毫无疑问,本次东征最大的受益者是罗马教会,他们没花一分钱,就动员了一支军队去东方远征,而且居然打赢了,向世界展示出基督世界巨大的影响力。
教会战前动员的承诺也实现了,远征军真的抢了一大笔财富回来,证明了东方的确是遍地是乳和蜜的天堂。
远征军大都是非常虔诚的信徒,抢回来的财富也多半捐给了教会,教会几乎没花费任何代价,就获得了威望和巨大的财富。
不过,有意思的是,十字军东征也影响了欧洲的世俗化力量,为之后的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打下了基础。
从长远看,反而是教会损失更大,这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
世俗化
这场战争虽然是教会名利双收,但战场上真刀真枪打的,还是封建领主们和底层农民们。
那些封建领主和王公贵族,也在本次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指挥出色的,很自然成为了军事领袖。
战争,归根结底,还是世俗化的。
因为战争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杀死敌人获得胜利。
到了战场上,无论你是信上帝、真主还是佛祖。刀枪不入马上就会露馅的,脑袋掉了肯定是要死的,死了就只能躺进三长两短,一动不动。
至于“天堂”,谁也没见过,而且人死复生这种事,听起来也不是那么靠谱。
想送敌人去见上帝,而不是自己去见上帝,那就必须按照人世间的客观规律行事。
制造武器、粮草后勤、医疗救护、战术安排这都是现实中的问题。
这些就和教会那些鬼巫启灵没什么关系了,而跟世俗化政府的生产、建设、分配紧密相关。
在十字军东征中,锻炼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贵族领主,他们开始有更高的威望、更多的资源,甚至具备了与教会对抗的能力。
那些懦弱、没有实力的封建贵族也被人耻笑,推通了一次世俗权力的优胜劣汰。
在之后的第二次、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几位国王率军亲征东方,像是英格兰“狮心王”查理、神圣罗马“红胡子”腓特烈一世、法国“尊严王”腓力二世等等,他们与阿拉伯世界的巅峰对决,成为了永恒传唱的经典故事。
这些国王有的死于征战,有的凯旋,无论胜负成败,都一定程度推动了的欧洲世俗化。
接下来的几次东征,让十字军对基督的信仰程度不断下降。
第一次东征士兵回来后,他们还把战利品捐给教会,之后大家就不傻了,有钱还是留着自己用最实在。
第四次东征,十字军干脆也不去打伊斯兰了,反而去打同样信仰基督教的东罗马帝国,把首都君士坦丁堡抢劫一空,教会只能宣布把这一批十字军开除教籍。
第四次东征最关键的,就是标志着世俗化的力量超越了宗教地位。
世俗化
第四次东征的幕后推手是威尼斯商人,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的城市,地中海贸易中心之一。
十字军东征需要大量的财力和物资,正规化后的军队也需要补给和运输,运输从地中海走海路要比路上更方便快捷。
通过为十字军提供后勤补给与运输,使威尼斯的商业迅速发展了起来。
到了第四次东征,十字军认为走海路更方便,干脆军队也从海上出发,就让威尼斯商人造船。
但是军队的钱却不够,因为十字军都是自己掏钱参战。
而这个时候,东罗马帝国正在打击威尼斯商人,威尼斯商人们想要复仇,便和十字军开出条件:去东罗马抢钱,用来抵路费和造船只的费用。
十字军欣然答应,就向着东罗马进军了。
一开始的十字军没打算去攻打君士坦丁堡,就准备抢劫几个沿海的富裕城市,捞一票就走。
但东罗马的一个王子阿列克谢找到了十字军,说是自己竞争皇位失败了,如果十字军攻下君士坦丁堡,那么所有财富都归十字军。
于是阿列克谢王子在第四次十字军的协助下,攻进了君士坦丁堡并登上皇位,即阿列克谢四世皇帝。
十字军不但抢到了大量的财富,还把很多贸易港口划给了威尼斯共和国。
这次十字军东征,促进了地中海沿岸的商业贸易,以威尼斯商人为代表的资本主义阶级崛起。
商人是典型的世俗化势力,十字军代表的是军权,商人代表的是财富,两大世俗力量渐渐超过了教会势力,并带领欧洲走出了黑暗的中世纪。
随着十字军东征,阿拉伯帝国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也传入了欧洲。
先是农业和纺织业开始迅速发展,棉花就是十字军东征时期从威尼斯传入欧洲的。
棉花对于欧洲的意义有多重大就不多说了,教科书上讲的工业革命,就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
之后军事和和航海技术,像是中国的火药、指南针等也是十字军东征期间传入欧洲的。
在十字军底层士兵疯狂抢掠财富的同时,贵族精英们也将许多的知识典籍运回了欧洲。
这些典籍,都是阿拉伯人用了很长时间整理,包含了各个文明几乎全部的科学与人文知识,像是希腊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亚里士多德的手稿,都是在这一时期被翻译成拉丁文并运回欧洲的。
在这个过程中,欧洲的学者们了解到了被毁灭了上千年的古希腊文明。
并宣称这就是东罗马帝国统治下希腊人的知识,如今只是物归原主,并不是抢来或偷来的。
从这些典籍和考古证据来看,古希腊文明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不过毕竟是经历了两个文明的转录记载,西方记录者又没有中国史官的严谨,再加上年深日久,所以多多少少肯定有些水分。
比如号称300万言的《亚里士多德全集》,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外至数学,几何,力学,逻辑学。
还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自然科学、教育学、历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
内容几乎无所不包,这样的巨著,任何一个凡人在他的有生之年中都不可能完成。
这还是经历过无数战争洗礼之后留下的部分,在没有中国的造纸术之前,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根本不可能记录并保存下来。
所以有些部分应该是欧洲学者结合了其他典籍整理而成的。
不过具体情况如何,我们本篇就不多讨论了。总之,十字军在东征的过程中,把阿拉伯人整理的主要人类古文明文化成果都学到了手。
之后蒙古帝国突然崛起,把一连串伊斯兰国家都灭掉了,那些典籍也被蒙古人一把火烧了。
于是原本几大文明中最落后的欧洲人,幸运的成为了人类古文明唯一的继承者。
随着科学技术传入欧洲,也促进了地中海贸易的繁荣,像是威尼斯,还有我们之前提到的热那亚,都通过贸易积累了惊人的财富。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运动是从十字军东征结束的约100年后开始,首先从意大利出现,主要是复兴古希腊文化和反对教会洗脑。
大量雕塑、绘画等艺术品出现,从这些艺术作品中可以看出反对教会禁欲式洗脑和世俗化的进步。
继意大利之后,普鲁士地区也兴起了宗教改革运动,更加针对罗马教廷了。
随后,法国、英国都在宗教意识形态上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权威,封建领主力量大大增强,各自国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封建制度开始逐渐瓦解。
英国、法国、葡萄牙、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等民族国家雏形初步形成,当时欧洲的国际形势大致类似于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局势。
当时处于内陆的德意志地区发展较为缓慢,德国的崛起,还要等到19世纪普鲁士铁血宰相俾斯麦出来出来统一德国,这就是后话了。
下次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