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格尔接洽六世班禅,企图剥离西藏,六世班禅:西藏只属于中国

中华民族从黄河中下游扩展到现在的中国版图,靠的是先进的文化和技术,还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但也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高山、草原、热带丛林都阻碍了农耕民族的扩张。

有一块距离中原腹地并不远,却很晚才被纳入中国版图的区域,就是西藏。高耸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达到三、四千米,比全球很多地方的山脉顶部还要高。

刚建国时,西藏与印度的经济联系比与内陆还要多一些,交通上也更方便。从云南先飞往印度,然后穿过喜马拉雅山到达拉萨,比直接跨越青藏高原更加快速和方便。

因此,英国殖民者从18世纪开始就对西藏有野心,觉得如果能把西藏变成他们的领地,便可以充当中印之间的缓冲区,这样才能使印度高枕无忧。

当新中国进军西藏,彻底完成政权建设后,英国人还酸溜溜地说,中国是因为与西藏处于同一纬度,比较适应西藏的气候,才能征服西藏,就像俄国人征服西伯利亚一样。

英国人的这个理论其实是想把西藏的历史和整个中华民族割裂开,给人以中国只是运气好的假象。中国虽然在纬度分布上从南到北跨越了近50度,西藏的气候条件却是最独特的,与其他地区完全不同。

青藏高原的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70%,又密布山脉,只有少数河谷地区可以种植独有的粮食作物青稞。因此,青藏高原面积很大,人口相对很少,文明产生得也较晚。

公元7世纪左右,吐蕃政权才完成青藏高原的统一,并向外扩张。但是,高原气候使吐蕃人较为适应低氧环境,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优势在于中原军队进入高原后,士兵体能下降很快,很难打得过吐蕃军队。

而劣势正好反过来,当吐蕃军队进入低海拔地区时,高氧环境同样使他们不适应,战斗力直线下降,经常败于中原军队。因此,吐蕃与大唐争斗了数百年,最后仍然徒劳无功。

吐蕃军队也曾多次南下过印度平原,这些彪悍的高原战士,拥有来自中原和中亚的精良盔甲,骑射精湛,如入无人之境,印度各土邦根本没有招架之功。

但是,吐蕃军队没有征服印度的打算,最多让各土邦称臣纳贡即可,其中的主要原因也在于他们不适应印度的高氧和湿热天气,呆得时间稍长,身体便会产生“醉氧”反应,失去正常的行动能力。

吐蕃衰落后,一直游离于中原政权之外,直到1240年才被元朝纳入中国版图。蒙古人是一个非常能吃苦,身体素质又极好的民族,这才能克服青藏高原的恶劣气候,完成向西藏驻军、建立基层政权的任务。蒙古的纬度比西藏高了不少,却远不及西藏那样的极端气候。

西藏成为中国一部分的时候,印度四分五裂,英国还是西欧的一个普通国家,他们又有什么资格对西藏说三道四?18世纪后期,英国人征服印度后,才对青藏高原有所了解。

印度历史上的政权从来没有动过青藏高原的脑筋,贵霜帝国、孔雀王朝和帖木尔帝国都是如此。1404年,最有希望恢复蒙古帝国荣耀的帖木尔,宁可千里迢迢绕道葱岭和西域,也不敢抄近道穿越青藏高原,因为实在没有能力征服这片高原。

英国人来了后,一步步征服印度各土邦的同时,开始惦记上了青藏高原。1774年,英国波格尔首次与主持西藏事务的六世班禅禅额尔德尼·罗桑华丹益希进行接触,他们企图把西藏像印度土邦一样变成自己的保护国,六世班禅明确告知英国人:西藏主权只属于中国管辖,我无权做主。

英国人并不死心,暗中怂恿廓尔喀人于1788年入侵西藏,遭到乾隆皇帝的猛烈反击,名将福康安甚至兵临加德满都,迫使廓尔喀人俯首称臣。通过这次战争,乾隆意识到应该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在1792年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

见识到清朝保卫西藏的决心和能力后,英国人终于消停了大半个世纪。但是,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清朝的衰落表露无疑,英国人对西藏的野心再次萌发。

1884年,英军亲自上场发动侵略战争,想打开西藏的大门。西藏军民奋起反抗,杀伤大量英军,但双方武器水平相差太远,英军取得最后的胜利,并逼迫清政府开放亚东口岸,使英国势力开始侵入西藏。

1904年,英国再次发动侵藏战争,故意排除清廷的影响,企图为进一步分裂西藏制造借口。在清政府的据理力争下,英国人的阴谋没有完全得逞,但埋下了日后中印边境冲突的祸根。

1914年,趁着民国刚刚建立,无暇顾及西藏,英国一边在边境上搞小动作,炮制所谓的“麦克马洪线”,一边打通印藏交通,想从经济上把西藏剥离出去,加深对印度对依赖。

但中国内陆从来没有停止过与西藏的往来,云贵川等地的爱国商人没有放任英国对西藏的经济蚕食。他们通过茶马古道维持着内陆与西藏的经贸关系,并打败英国商人对西藏茶叶市场的垄断,使这一项对西藏民生至关重要的贸易没有落入英国人之手。

从以上史实可以确定,西藏纳入中国版图有着充分的历史依据,从元朝以来便没有中断过。英国人从18世纪后期开始觊觎西藏,他们才是真正的外来侵略者。

新中国建立后,先后修建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大大改善了西藏与内陆的交通联系,经济上结为一体,彻底摆脱了对印度的依赖。青藏铁路通车后,西藏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更大的改善。

可即使如此,从这两年的中印边境冲突仍然可以看出,西藏根本不适合大兵团作战,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都很难在这里展开数十万军队。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国仅投入5万多兵力,打了两周,后勤物资便已告罄。

无论是西藏本身,还是整个中国的历史,都从来没有对印度次大陆有过侵略行为。所以,从英国殖民者到印度当局,担心中国利用西藏威胁印度是完全不必要的。他们其实是用这个理由来掩盖对西藏的领土野心。

根据这个理论,得到西藏后,他们又要寻求保卫西藏的缓冲区,如此循环下去将会无穷无尽。19世纪欧洲列强就是用这个理论来瓜分世界的,他们只想要自己的绝对安全,而不在乎别国的主权。

中国现在不断改善西藏的交通条件,目的只是提高西藏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且增强保卫西藏的能力。希望其他国家不要杞人忧天,把自己的侵略理论强加到中国头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