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不妨提高点理论素养

年轻人总喜欢犯这种毛病,例如,我大学毕业时,很喜欢文艺评论和美学,但是,也认为相对于文学创作来说,所谓的文艺批评不过是在翻故纸堆,捡啃剩下的骨头,没有多大意思。点评得再好,不如自己创作一篇小文章。何至年轻人,即使一些中年人,无论谈话还是做事,都常常凭经验主义,看不起那些搞理论的专家学者,甚至认为所谓的政治学习就是走形式,那些所谓的专家大多是纸上谈兵。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认为这种看法实在是太荒谬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不是简单的实践,也不是毛糙的经验,而是理论。只有理论,才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无论是技术革命,还是人类文明,总是理论的创新,才推动了社会的巨大变革。社会人和自然人的区别就在于思想,在于理论,正是因为人类有思想,才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越走越远!
因为喜欢文学,大学选报了中文,做了语文教师,喜欢上了写作。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知什么时候,我开始思考一些元点问题,例如,我总想,什么是教育?学校是什么?什么叫学生?教师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未来的教育是什么样子?读书,也跳过情节、语言,开始思考人生走向了,喜欢读孔子、老子、庄子、佛学的书,喜欢跟着他们的思维追问人生的意义。
中年人,增多的不仅仅是经验,而应该是人生智慧!
昨天,受友人之约,帮忙修改一则党建材料。
材料写得很实在,如果说有毛病的话,可能是偏于琐碎,上升不到理论的高度。可是,理论从哪里来?
我的理论素养并不高,要想提升稿子的高度,就需要研读一下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弄清楚时代的特点,社会的发展方向。社会科学,也是一门科学。那些轻视社会科学的人,常常陷入柴米油盐之中,而不能从中看出社会的发展轨迹,而由此写出的文字,自然是轻飘飘地浮在空中。
就如一个人的讲话,无论语言多干脆,普通话多标准,如果从你的言辞里面读不出东西,再好的形式又有什么用呢?
晚上,看程红兵校长的文章《话说校长的理论素养》,文章说,很多校长都在谈学习,谈理论素养,而不知何为理论素养。他说,理论素养“就是掌握并自觉运用相关理论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洞察事物本质、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有理论素养的人,常常是一种自觉学习理论的人,他们总是能居高临下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常常能够洞察并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客观规律,做出正确的判断。”
程红兵校长认为,校长的理论素养不是经验主义,经验主义常常会导致复杂问题简单化,整体问题碎片化,多维思想单一化,凭经验主义的人,常常泛泛而谈,不着边际。而用结构化思维的人,会找到事物内部的逻辑关联,会抓住问题的本质,言辞轻松而常一针见血,直中要害。校长学习不应只学习那些管用的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习一些关乎教育本质的概念,关于教育发展的前沿理论,只有站得看了,才能看得远,看得准。
我已中年,早已错过了凭蛮干而获得别人点赞的岁月,很多时候,也不敢再给自己太多试错的时间了。是时候反思一下自我,提升一下理论素养的时候了,至少,得多积累些经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