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型增生,胃腺体萎缩,胃底糜烂,慢性萎缩...

​异型增生,胃腺体萎缩,胃底糜烂,慢性萎缩性胃炎怎么治好?

治疗档案:
徐某,男,64岁。2012年6月21日初诊。
胃脘胀满3年余,近3个月加重,晨起胃中嘈杂,有饥饿感,平素胃脘痞满,矢气则减轻,进固体食物及冷凉之品胃脘痞满加重。
伴口干、口苦,大便先干后黏腻不爽,尿黄,面色晦暗而黄,神疲乏力,舌质红而暗,苔白厚腻少津,脉弦滑数。
胃镜检查示:
胃黏膜苍白,异型增生,胃腺体萎缩,胃底糜烂,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根舌脉症辨为痞满,脾湿胃热型,治以清胃热,温运脾湿为法。

药用生地黄10g,黄芩15g,黄连10g,茵陈15g,麦冬15g,石斛15g,砂仁15g,丁香7g,干姜7g,厚朴15g,枳实10g,姜黄15g,紫苏15g,半夏15g,陈皮15g,草果仁10g,白蔻15g,预知子10g,鸡内金15g,神曲15g,麦芽30g,山楂15g,甘草10g。

煎服7剂症状减轻,仍有胃脘痞满而热,尿黄,大便质稀。继服14剂,诸症减轻,但不能饮生冷,前方加桃仁15g,三棱15g,莪术10g。

继服14剂,后症状基本消失,偶有胃脘胀满、饥而不欲食,上方加石斛20g,沙参20g,再进14剂,饮食同常人而痊愈。

按:《临证指南医案》曰:“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或因饮食不节,恣食生冷,或受寒邪侵犯中焦致脾寒,脾主运化水湿,脾寒则湿聚清阳不升,胃热则浊邪失于和降,湿热蕴结而生本症。
根据舌脉症辨证为脾湿胃热,湿热中阻,治疗寒湿并用,清胃热温运脾阳为法则。

(1)生地黄、黄芩、黄连、茵陈苦寒清泄胃热。胃热清则气降而下行;

(2)胃热久则耗伤胃阴,用麦冬、石斛甘寒生津养胃阴;

(3)砂仁、丁香、干姜、紫苏、豆蔻、草果仁芳香辛散化湿,温运脾阳醒脾气,脾湿除则恢复其运化升清之功能;

(4)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湿热中阻,气机阻滞则生中满,加厚朴、枳实、姜黄、预知子以行气开郁除满;

(5)半夏、陈皮健脾燥湿,以助脾运;神曲、山楂、鸡内金、麦芽健脾消食,以助脾胃运化之功能;甘草调和诸药。

考虑发病时间较久,“久病多瘀”,故加桃仁、三棱、莪术以疏肝活血消癥,麦冬、石斛加量;加沙参以生津养胃之功。

本法寒温并用,苦寒不伤胃,温燥不伤阴,配伍得当,是一个良方,很值得他人借鉴为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