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晦顾问第65篇:达芬奇与中世纪后文艺复兴
声明:本文仅代表刘博年的学术研究思想,可能某些观点并不代表普世价值观的立场。
改朝换代、政权更替,大国每一次的国家变革无不都影响着全球;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古今中外所有国家的历史也在这种哲学宿命的规律下不断演变:东周春秋时代,东方中华百家争鸣、西方希腊思潮泉涌;中国两晋分崩离析、罗马帝国走向灭亡;盛唐之治中国腾飞,而欧洲却还未走出中世纪那所谓“人治”的阴霾。历史必然发展,唐宋间“五代十国”的中国分裂割据,也未给西方罗马教廷的“十字军东征”带来半点福音…与之相反的是,宋元之交的蒙古铁骑却暴力地横扫了几乎整个亚欧大陆,此可为“天下大同”的一个缩影。
而之后的元明换代,历史仿佛却站到了西方一边,中国元明间欧洲的“文艺复兴”就是西方抛弃了那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中世纪皇权人治、束缚人民思想自由和创新精神的枷锁,先是在文化上走向民主、自由的人本思想,进而在政治上又出现了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从而使西方在制度层面可以步入近代化。而当时中国的明朝政府却仍然奉行中国传统封建的君王和贵族既得利益集团们的专权人治政策,使我国自此落后于西方…
所以,文艺复兴可以说是西方通往自由净土的一场革命。而达芬奇又以起源于今欧洲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而家喻户晓。文艺复兴运动不仅使之后建国与传统黑暗中世纪的梵蒂冈罗马天主教廷分庭抗礼,且它为西方欧洲带来了走近现代文明的曙光。所以说文艺复兴既是西方中世纪的终结者,又是欧洲封建专权的掘墓人,同时还削弱了西方教权专制的精神垄断,使人民敢于创新,而非被国家意识形态所操控的愚民!有了创新,才有当今的“诺贝尔奖”。
虽然“文艺复兴”的概念早在公元14世纪、即当时中国的元末明初时期就已被意大利的人文主义学者所用,并认为“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古典文化”和艺术及思想才是欧洲繁荣的所在;但随着“西罗马帝国”的倒台,这些自由开放的古典文化思想却被淹没在了黑暗的中世纪里。因此,当时的作家就称西方社会上这种恢复古典文化的思潮为文艺复兴。但真正把其推向极致的也唯有达芬奇:因为毕竟当人们现在提及被称作“文艺复兴三杰”的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时,却仿佛还有些陌生;但同为意大利人的达芬奇却妇孺皆知。
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画家、科学家、发明家…因此他在后世也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而闻名于世,其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就是绘画。他的画作,不仅有像《蒙娜丽莎》那样完美地诠释了“斐波那契数列螺旋线”及“黄金分割”比例“透视构图”和谐之美的真谛,而且他的绘图和对“尸体的探索”和“建筑的研究”,也奠定了当今西方的《西医解剖》和《工程制图》等学科的基础,使“图纸”走向国际通用的标准化兼容规范。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列奥纳多·达芬奇于公元1452年4月23日诞生于今意大利托斯卡纳的“芬奇镇”。因其是私生子,故其父为避免外界的舆论压力而威胁到他当时公务员的乌纱帽,却对外宣称说他是捡的孩子;其母也出走了!直到其生父去世后,他的身份才被家族承认。虽然他的出身使他只能姓他出生地即芬奇的姓,以及其他诸多的不便…但这些麻烦却没有压倒他童年时代的那颗求知欲极强的幼小心灵。他自幼聪明好学、接受力强、勇于创新。
其父赛尔·皮埃罗是一位公正官,其母卡特丽娜是个农家女,达芬奇是他们的私生子及长子。由于社会舆论:生母不久改嫁出走、而生父又重新再婚,被父母抛弃了的他也只得可怜地被送到其爷爷的庄园寄养!虽然童年时代的他家境富庶、衣食无忧,且还有充足的闲暇时光去做自己想做的爱好;但缺少家长关怀的事实却也使其产生了如“恐婚症”等某些心理阴影,但或许就是这些“禁欲处男”的心理问题才成就了像他这种有自由时间做研究的怪才。
因其自幼爱好广泛、博闻强识,在其少年时代便擅长绘画、雕刻、发明、建筑,通晓数学、物理、生物、天文、地理、文学、音乐等的特长也逐渐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可。此时家人也发现了他的艺术才能,于是准备送其深造。因此有艺术天赋并已崭露头角的他便在14岁时,到其故乡的省会首府、即今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去拜师学艺。
“佛罗伦萨”一词在古罗马拉丁意大利语中为“鲜花之城”之意,因其与当今英语中的“鲜花”和“繁荣”及“佛罗里达”这三个单词同源于古拉丁语的这个词根,所以它们的拼写和读音及意义也都很相似。公元1466年,14岁的小达芬奇便来到了这座美丽的花城,师从当时著名的画家兼雕塑家韦罗基奥。但令他不解的是:前几年老师总是让他去画鸡蛋。有一次,他实在是忍不住了,便问老师为何总让他画蛋,却不教他画各种物品?
老师回答他说:“只有用心去观察、并用心去绘画,才能画出最好的图画!”达芬奇顿时领悟到了老师的思想。他又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公元1472年20岁时,正式成为了一名画家,他的名字也被记载在了当地“画家行会”的《红簿》上。但他仍在其老师的工作室内学习和工作,直到公元1476年为止。公元1480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其间他还研究了“人体解剖”和“环境构图”等领域…但仅两年后,他便前往米兰去寻求新的发展。
到达米兰后,他先给当地的政府总管卢多维科大公写了一封《自荐信》,以展示自己在设计中的才能,并希望得到重用。米兰大公也很欣赏器重他,于是他在米兰生活的17年间,便以军事工程师、建筑师、画家、雕刻家等身份从事了各种行业的设计创造工作,并在绘画、雕刻、建筑、水利、机械制造等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且创作了大量的《手稿》…他所研制的“飞机”和“降落伞”虽未经实践检验,却奠定了航空器的雏形,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良好参考;他留给世人最大的财富莫过于保存下来的6000多页手稿,其中涉及:生产工具、机械设备、兵器制造、建筑图纸、生物解剖、发明创造等多领域,因而在后世被称为“全才”。
手稿以雕刻印章式的“镜像反字”著称。由于是反字,所以在没有大规模应用“计算机扫描成像”技术、并经“数码化图像反转”操作前,在别人的眼中,他的那些手稿也只可在强光的照射下,从背面才能看清其书写的草书字体。然而对于达芬奇这个怪才来说,这种反字的书写并不是为了让他人不好辨认的一种所谓加密的“专利手段”;其实则是因为天才的大脑通常和常人不同,这种反字倒成为了他的一种特有书写习惯本能,并运用得淋漓尽致!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在米兰完成的最后大作。该画为意大利米兰城“圣玛利亚感恩天主教堂”旁“多明戈修会修道院”的餐厅壁画,以《圣经》中耶稣跟12个门徒共进“最后的晚餐”为题材,并将画中人物的惊恐、愤怒、怀疑、脸色等神态,及手势、眼神、行为,都刻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其构图也别具匠心:此画抛弃了将主基督耶稣放在餐桌一端的传统构图法,而是将其居中融入其中;却又将他身旁的门徒故意画得疏远于他,从而体现了门徒们因自保而冷漠孤立主耶稣的情景写照。
通过现代的“计算机图像识别分析技术”可知,在达芬奇于公元1494年至1498年所作《最后的晚餐》与公元1503年至1506年创作的《蒙娜丽莎》这两幅名画中,分别作为主体人物的耶稣和女士都与达芬奇那张《自画像》的面部特征十分相似。据此可知,当他在创作油画时,通常是以模特的面容与自己的肖像相结合的画风而绘画。因此从这两幅名画的主角上也能看到画家他的影子。此外《最后的晚餐》也暗示他在米兰的最后时光,不久战争爆发。
公元1499年10月,因法国军队入侵米兰,战争爆发。达芬奇也只得逃往意大利商人之都的水城、即马可波罗的故乡威尼斯去避难。但仅不到一年,他又回到了其故乡佛罗伦萨。因此时他已名声大震,所以故乡有一名富商特意邀请达芬奇为他的妻子蒙娜丽莎画像,并付了高额的费用。公元1506年,他带着刚完工的《蒙娜丽莎》重赴米兰,并与该画形影不离,仿佛这就是他的另一半…而那个付了钱的富商也因为下海经商远航,则未向他索要此画。
但米兰城的遭遇正如他之前所画《最后的晚餐》中所预言的一样,没有逃过败给法国的厄运。而作为与意大利敌对的法国也意识到了需要争夺达芬奇这一重量级人物。因此在公元1516年,法国王法兰西斯一世便向他发出了邀请。非常识时务的达芬奇此时也不像之前中国南宋狭义的“汉民族英雄”文天祥那样地为了名分和气节而与敌对侵略者政权元朝斗争到底,他却选择了背叛自己的祖国而接受了敌人的邀请。
迁居法国安波斯郊外克鲁城堡的达芬奇便结束了此前长期在祖国的漂泊生活,却在异国他乡安静地欢度着自己的晚年时光。在晚年,他和最亲近的弟子们从事技术研究、工程设计、以及手稿的整理,却又很少创作。公元1519年5月2日,一代巨匠达芬奇在他的城堡中逝世,结束了其辉煌灿烂的一生,享年67岁。而那幅与他相伴终生的《蒙娜丽莎》,也作为赠与法王的礼物而留在了法国境内,因此该名画至今都是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刘秉忠和郭守敬师徒二人作为早在元初同为朝廷御用的“翰林院士”,其每人的能力也并不比之后明初时的欧洲达芬奇差,但为何在全球却要比达芬奇少人问津呢?这并不是西方依靠现代科技传媒的宣传所致;最重要的是:即使在当时非常开放的“蒙元”民族统治下的中国经汉儒同化后,也将人民加盖了传统封建《周礼》和“儒教”等人治的束缚烙印…意大利罗马在中国汉代能派使团开拓“海上丝绸之路”访华,又有与郭守敬同期的马可波罗来华…或许这就是中西方从传统体制到意识形态上的差异而致国人的创新精神被束缚的原因吧?
作者:刘博年,北京朝阳群众庶民,成教本科学历;好电子、医学、金融、法律、英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