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Xiaofeng Li团队在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IF:1.879)发表了一篇“中性粒细胞水平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相关性”的研究,分享如下。全文由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股骨头坏死科张蕾蕾医生翻译。
背景: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水平与股骨头坏死(ONFH)的相关性尚未得到广泛研究。因此,我们旨在研究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水平与ONFH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收治的984例股骨头坏死和股骨颈骨折患者(Non-ONFH)的临床资料。ONFH组和非ONFH组分别为488例和49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外周血细胞水平。
结果:患者年龄38~82岁,平均(59.89±17.06)岁。其中男性457例,女性527例,男女比例为1:1.15。结果发现ONFH组与非ONFH组的中性粒细胞水平和百分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是ONFH的独立保护因素。
结论:影响ONFH的因素有中性粒细胞水平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率与无菌性股骨头坏死密切相关,为股骨头坏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
股骨头坏死(ONFH)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引起创伤性ONFH的病因是明确的,而非创伤性ONFH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主要理论包括骨细胞凋亡理论、脂质代谢异常理论、骨质疏松理论,甚至免疫因素在ONFH的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两种ONFH类型的共同特征是股骨头的血液供应因各种原因而受阻,包括机械和非机械原因,从而导致骨坏死。研究表明,血管内凝血形成的微血栓是骨坏死的最终阶段。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脂代谢异常和脂肪栓塞,而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水平与ONFH的相关性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水平与ONFH的相关性。
对我院骨科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收治的98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完整的患者和入院期间清晨接受外周血液检查的患者被纳入分析范围。收集关于血沉(ESR)(自动生化分析仪,奥林巴斯5421,奥林巴斯公司,日本东京和日立-7600,日本东京日立公司),C-反应蛋白(CRP)(自动生化分析仪,奥林巴斯5421,奥林巴斯公司,日本东京)和V分类的血常规检查(五级血细胞分析仪,SysmexXE-2100,日本东京Sysmex公司)和其他指标的数据。排除标准如下:慢性内科疾病患者(冠心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癌症)、酗酒史(每周平均饮用纯酒精≥500毫升)、激素治疗史、髋关节结核、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感染后坏死、手术治疗、丢失基本信息、以及在首次血常规检查之前同时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将纳入的患者分为以下两组:实验组为ONFH患者,对照组为股骨颈骨折(非ONFH)患者。患者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诊断、吸烟史、饮酒史(每周纯酒精<320g)、激素治疗史、降压药使用史和降糖药使用史。检测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水平、中性粒细胞水平、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嗜碱性粒细胞百分率、嗜碱性粒细胞百分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
使用SPSS20.0(IBMSPSS Statistics for Windows,版本20.0,IBM公司,纽约阿蒙克,美国)执行所有统计分析。测量数据呈正态分布,以均值±标准差表示。两组测量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数据以病例数和比例表示。两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这些因素对ONFH的影响。检验水平α=0.05(P<0.0 5)。
共有984名患者入选,其中ONFH组488名患者,非ONFH组496名患者。患者年龄38~82岁,平均(59.89±17.06)岁。其中男性457例,女性527例,男女比例为1:1.15。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嗜碱性粒细胞百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我们对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水平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进行分组,发现中性粒细胞水平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股骨头坏死的出现相关(表2)。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后,发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是ONFH的独立保护因素(表3)。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调查了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水平与ONFH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单核巨噬细胞水平、单核巨噬细胞百分率、中性粒细胞百分率、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中性粒细胞百分率,碱性粒细胞百分比为非骨坏死与ONFH相关。此外,单核巨噬细胞水平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显著升高相关。股骨头坏死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这些因素可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变形、塌陷和髋关节功能丧失。股骨头坏死率极高,增加了社会和患者的负担。一项针对中国9个省30030名15岁及以上患者的调查研究发现,218名患者被诊断为非创伤性ONFH,以此类推这相当于约992万人。在中国,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费用从1000美元到8000美元不等,这给患者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因素很多,主要理论包括血瘀、脂质代谢异常、骨细胞凋亡和骨质疏松症等,而ONFH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这给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困难。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发现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和其他因素与ONFH有统计上的显著相关性,这可能有几个原因。首先,在本研究中,股骨颈骨折患者被认为没有骨坏死,即对照组。考虑到股骨颈骨折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和女性,这通常是由于绝经后的骨质疏松引起,差异更大。其次,老年患者通常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和糖尿病,而ONFH组患者相对年轻,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较少;因此,两组之间存在差异。中性粒细胞是在骨髓中产生的细胞,在全身循环中发挥重要的免疫功能。它们是人体抵御入侵因素的重要屏障,是人体自然免疫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研究表明,炎症与全身各种疾病的预后有关。Gao等人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例与胰腺癌的预后有关。Lattanzi等人的研究报道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与急性脑出血的预后有关。此外,Tanet al研究发现,NLR是心血管发病率的独立预测因子。Swierczak等人提示中性粒细胞与恶性肿瘤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这项研究的数据表明,中性粒细胞水平与ONFH的发生有关。此外,中性粒细胞水平可能在ONFH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如成骨细胞凋亡,骨形成和骨吸收失衡,导致股骨头软骨下骨骨质疏松,最终导致股骨头坏死。有学者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糖皮质激素通过降低Wnt通路下游β-catenin和c-Myc的表达,引起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凋亡,导致激素性早期股骨头坏死。骨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BMP2表达减少,BMP2/果蝇MAD蛋白/Runx2信号通路被抑制,从而抑制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促进其向破骨细胞分化,影响股骨头结构破坏和骨质疏松,最终导致ONFH。此外,炎症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IL-1β、TNF-α和IL-6可激活NF-kB途径的巨噬细胞,使其分化为破骨细胞,结果,骨吸收增加,导致早期骨质疏松和股骨头微骨折,进而导致骨坏死。股骨头坏死本质上是一种无菌炎症改变。研究表明,炎症性疾病中的炎性骨丢失与NF-kB配体受体活化(RANKL)引起的破骨细胞活化增加有关,溶骨过程中及邻近炎症部位存在的中性粒细胞是这一过程中的主要浸润细胞。Poubelle等人认为中性粒细胞有能力表达RANKL和OPG,并参与局部免疫反应和骨重建过程。另外,通过对丹参分子通路的研究发现,丹参的分子通路主要影响Wnt、NF-κB、HIF-1、MAPK、Notch、PI3K-Akt等与ONFH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途径可分为以下几大类:促进成骨细胞的骨形成和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这提供了股骨头坏死与骨形成和吸收相关的证据。中性粒细胞水平可能与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和减少骨吸收有关,从而导致股骨头坏死。这支持了我们研究数据揭示的中性粒细胞水平与股骨头坏死之间的相关性。大量相关病理研究证实,股骨头坏死早期骨坏死与骨修复重建并存,这提示骨重建过程对逆转股骨头早期坏死或延缓股骨头坏死进程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数据提示,股骨头坏死的速度与骨坏死早期中性粒细胞的主动免疫防御和坏死组织清除有关。更重要的是,中性粒细胞在股骨头坏死早期进行浸润,并参与骨重建过程。此外,中性粒细胞在某些因子的刺激下释放高水平的MMP9,调节其他蛋白酶和细胞因子的活性,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同源二聚体糖蛋白,1989年由Ferarara首先从牛垂体的滤泡星状细胞中分离纯化出来,是目前最有效的血管生成因子。它在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和血运重建方面有很强的作用,血运重建对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转归有重要意义。这项研究有几个局限性。首先,由于缺乏多中心的研究数据,样本量不够大。其次,ONFH的具体病因和发病机制仍处于探索阶段。第三,医生和患者的个人因素可能会对数据结果产生影响,这可能会对研究产生临床影响。中性粒细胞百分率与无菌性股骨头坏死密切相关,为股骨头坏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