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世人惧我是魔丸,我命由我不由天
看到标题,想必你们也猜到了小编的主题,就是目前中国动漫的实力票房担当,被评为国漫之光的《哪吒·魔童降世》。
电影中,最让小编震撼的是敖丙与哪吒之间的冰火对决。不信命的哪吒将魔力幻化成一朵巨大的火莲,将敖丙所筑漫天的冰盖顷刻吞噬。
“如果自由可以不被间断,好吧永远的做个神仙,我是莲花”。
无论是在电影中还是在歌曲里,莲花元素频频出现,可为什么是莲花呢?一切要从中印莲花寓意的源头说起。
莲花,又名芙蓉、荷花,因其清香美好深受世人喜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北宋诗人周敦颐对莲花高洁品性的赞誉,也是形容莲花诗词中最脍炙人口的一句。
在我国,莲花题材的装饰始见于周代,随印度佛教流入中国而蓬勃发展。但论及最早信仰莲花的国家,不得不提到“印度”。
最初,在佛教尚未形成之前,印度的婆罗门教便已崇尚莲花。他们相信,创造世界的大梵天是生于莲花之上。随后,印度佛教又将莲花与释迦摩尼的诞生联系起来。相传释迦摩尼成道后,传教布道时所坐的宝座即为“莲花座”。
明代释迦摩尼镀金铜像,图片来源佳士得
从佛教教义来看,现实世界犹如泥土,而佛法则指引人们达到超凡脱俗、清静为妙的极乐境界。故此,佛所居之净土,乃莲花藏世界。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我们对于莲花题材的运用较为简单,例如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的西周晚期青铜器“梁其壶”,壶盖四周有一周镂空的莲瓣作为盖钮;
西周青铜器梁其壶,图片来源陕西历史博物馆
湖北京山出土的春秋早期“曾仲游父壶”,盖顶上也饰有类似的莲瓣钮,这样的纹饰简单借用莲花之形,缺乏写实感。
春秋曾仲游父壶,图片来源网络
东汉时期,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在与本土教派儒、道两家激烈碰撞与融合之后,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传遍大江南北,同时演化为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和南传佛教三大派,而佛教艺术也随之兴起。
莲花纹饰成为瓷器、青铜器以及玉器上的热门装饰,变化丰富。儒释道三家文化的融合,更丰富了莲花的祥瑞寓意,如“鱼戏莲”,有“莲生贵子”之意;
朱时平作品玛瑙件“莲生贵子”,图片来源网络
夏冲作品翡翠香插“莲生贵子”,图片来源网络
新娘穿上绣有莲花的嫁衣,表达了夫妻“永结同心”的美好期盼,而莲藕生于污泥却莲梗相通,更象征着即使生活苦涩,夫妻间依然情意相通。
中国莲花纹饰的形成与演化,是莲花自然形态与其美好寓意的巧妙融合,凝结了华夏文明独特的审美意义,延续至今,经久不衰。
宋代瓷器广口瓶,图片来源佳士得
康熙年间三彩莲花滴水器,图片来源佳士得
魔童降世,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的哪吒人设,也开发了一种新的莲花视感。二者都摆脱了传统文化的固有模式,抹去人们心中的包容,放大偏见和恐惧,大胆地想象着,如果人们厌弃如异类般生长在泥潭里的莲花,和注定成魔的哪吒,它们会变成什么。它们变成什么呢?应该是依然安静地绽放着,应该是依然桀骜地斩妖除魔。
魔童降世
参考文献:
1、陈明松. 佛教始祖与莲花[J]. 园林, 2008
2、王纨. 浅谈莲花纹样在陶瓷装饰中的审美意义[J].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