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唐诗解读——杜甫之《登兖州城楼》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余。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注:
兖州:唐代州名,在今山东省。杜甫父亲杜闲任兖州司马。
东郡趋庭:到兖州看望父亲。
纵目:极目远望,
初:初次。
海岱:东海、泰山。
入:是一直伸展到的意思。
青徐:青州、徐州。
秦碑:秦始皇命人所刻的歌颂他功德的石碑。
鲁殿:汉时鲁恭王在曲阜城修的灵光殿。
古意:伤古的意绪。
踌躇:犹豫。
解读:
这首诗是杜诗中现存最早的一首五律。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诗人第一次游历齐赵,到兖州探望父亲,登上兖州城南楼远眺时的所见所感。诗中描绘了泰山、东海的磅礴气势,青州、徐州的绵延千里,以及纵横想象秦碑与鲁殿时的怀古伤今之情,借景抒情,无限惆怅的情怀与历史责任感流荡在诗句里,无论是景物的描写还是直抒胸臆,都流露出诗人的历史感及惆怅之情,透露出诗人早年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上半部分写登楼所见景物,下半部分借所见古迹咏怀。
首联“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两句,点出登楼的时间是至兖州探父之时,地点是在兖州城楼上。杜甫的父亲当时在兖州担任司马,故他来兖州省亲。“趋庭日”在诗文中是探望父亲的意思。杜甫在这里化用《论语﹒季氏》中“鲤趋而过庭”典故,表明他去兖州是因为探望父亲,也暗含着对父亲的尊敬。这一句是说“我在来到兖州看望我父亲的时候,第一次登上城楼放眼远望”。
颔联“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写出了诗人远眺时所见到的美景,视线由远而近。“海岱”指东海和泰山,“青徐”指青州和徐州,这些地方均与兖州接壤。
上句写自己站在高旷的兖州城南楼之上,东海和泰山上空浮云缭绕的景象尽收眼底,下句则描绘地势的平坦与一望无际,千里沃野一直连到青州和徐州境内。这两句写出兖州城独特的地理位置所具有的不凡形势与恢宏气势,也暗写诗人的踌躇满志与自信气概。
颈联“孤蟑秦碑在,荒城鲁殿余”则写眼前之近景,即登楼所见的古迹。秦碑像是一座高大的屏障似的峰峦耸立在那里,当年的鲁殿也只是一片荒废的城池。眼前还存在的历史遗迹引发了诗人怀古幽思,“秦碑”“余殿”的出现,引发了诗人对历史烟云变幻莫测的无尽感慨。
尾联抒发了诗人的感慨。意思是“我一向是个喜欢思考古迹的人,但是站在这里远眺时,以往的诸多思考又添上了许多不同的感慨”。
杜甫写这首诗时是二十五岁,诗人登楼远眺,看到的是雄壮的渤海,巍峨的泰山,辽阔的平原,一切都气势磅礴。接下来的镜头由远及近,历历可见秦碑鲁殿,悠悠历史,触人心怀。诗人从远眺和近观两个方面来写登楼所见景物,赞美了南城楼上极目望远时看到的优美景色与历史古迹,抒发了诗人登临城楼后产生的个性化的思考。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八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杜甫又称杜拾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次年秋,弃官司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决计入蜀。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一年的时间,用杜甫的话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上元元年春天,他在成都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与成都故人尹平武时有诗歌唱和。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州(今四川阆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重返成都,入严武幕,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成都,途经渝州、忠州至云安,于次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夔州,居未满两年,作诗430余首,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丰收和旺盛的时期。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辗转江、湘之间,大历四年,杜甫居无定所,往来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历五年冬,在长沙去往岳阳一条小船上,一代诗人杜甫病死。杜甫生平新旧《唐书》皆有传,现存诗歌144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明人对杜甫的诗歌评价极高,誉为“诗圣”。且杜甫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集中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其忧世悯人的深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足为后世楷模,故杜诗一直以来有“诗史”之称,所谓“少陵为诗,不啻少陵自为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