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做对了什么?

前两天,我在微博上发了一个帖子问大家:你们认为广州最突出的标签是什么?结果多数答案是“美食之都”。

如果你在广州的街道上行走,你会发现类似越秀区这样的老城区已经出现了无人便利店,学生们放学之后,白领们下班之后已经习惯进去刷二维码消费。

在海珠区小蛮腰下面,除了有游人之外,也有类似科大讯飞华南区总部、微信总部这样的企业在快速运转。

江对面是天河区,天河区是和深圳南山区可以并称华南双子星的科创重镇,丁磊、李学凌等大佬都发迹于此,天河区一年的经济总量超过一个省或者某些省会城市。

东边是黄埔区,本月刚刚发布了5G产业化10条发展办法。

至于南沙,未来将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城,人工智能方面也在持续发力。

广州的城市底色依然是低调的,不是张扬的,不过,在经济发展方面,广州却堪称犀利和锐进。

“美食之都”的光芒太过耀眼,以至于人们忽略了广州经济引擎的变化与加速。

01
广州是怎么颠覆自己的?

广州的发展一度迷茫,引发诸多唱衰。自去年以来,广州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回击了一切看衰。

经济继续调整结构,升级转型不停歇,同时大力吸引人才,数据上,广州的经济增速一直在逆袭。

今年一季度,广州的经济增速在四个一线城市中位居第二,仅仅比深圳低0.1%,与新一线网红城市杭州同为7.5%。

最新消息是,今年上半年,广州经济发展稳中有进,重点项目“攻城拔寨”有力拉动投资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1755.54亿元,增长7.1%,比去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

经济增速在主要城市中位居前列,也高于全国、全省。

上半年,广州全市实有市场主体218.1万户,增长13.8%,其中企业增长22.5%;日均新增市场主体1224户,企业897户。

杭州上半年的GDP为6949亿元,增长6.9% ,落后广州0.2个百分点。截止本文发稿时,深圳数据还未发布。

广州做对了什么?

广州从原有的思维定势里面跳了出来,做了一件事:颠覆自己,尊重市场!

广州是怎么颠覆自己的?很多人都认为广州是“美食之城”、“千年商都”,似乎对于广州人来说,唯有美食和贸易不可辜负。

不好意思,那只是广州的一个侧面,另外一个广州不在荔湾的粥铺,不在越秀的肠粉店,也不在中大布匹市场,当然也不在火车站的那些服装批发的档口。

它在天河软件园的那些程序员的指尖之下,在南沙的那些新能源汽车的厂房中,在机器人来回穿梭的先进制造业的空间里,当然,也在珠江新城的那些世界500强公司充满竞争味道的办公场所里。

如果我们稍微能够摆脱固有的印象,去仔细观察对比广州自去年以来的变化,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城市已经在产业层面发生了加速的颠覆变化。

去年,广州正式印发IAB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预计到2022年广州IAB产业总规模超10000亿元。IAB即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

推进的效果如何?我们去看看统计局官网权威数据:今年一季度,生物医药与健康、节能与新能源、轨道交通、高端中介服务、文化创意与设计、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新材料与精细化工这八大新兴产业合计实现增加值增速为8.0%,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合计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9.2%。

在八大新兴产业里,轨道交通产业增长10.2%,智能装备和机器人产业增长20 .5%,文化创意与设计产业增长8.6%,IAB产业增长8.8%。

这些数字背后都是利润、税收、就业。

就区域来看,增速和总量均在广州居于前列的天河与黄埔,都是科创领先的区域。

在经济复杂的局面下,天河以数据说话:2018年GDP为4608.8亿元,增长9.2%,连续12年总量和增速居全市第一。天河全区新增企业7.3万户,增长40.3%,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项目10个,新设外资项目1350个,增长1.5倍。

黄埔区的关键词之一是“科技智造”,就是以科技力量来推进先进制造业,科创的力量在深刻影响黄埔的前进方向。

科创方向,除了我们熟悉的IAB,广州还有NEM(即新能源、新材料),这都是非常具有科技含量又极其重要的方向,对于城市的发展意义重大。

回过头梳理一下,无论纵横,广州都已经不是某些人士眼中的那个只有美食的广州了。

大方向上,广州非常重视IAB和NEM。区域上,天河和黄埔的高歌猛进已经证明了方向的正确性。效果方面,广州用一路逆袭,以“经济增速在主要城市中位居前列,也高于全国、全省“证明了实力。

02
民营企业家给广州投赞成票

在做”颠覆自己”的事情的同时,同时还要做“尊重市场”的事情。

广州是怎么做的?广州是怎么看待民营经济的?

民营经济为广州市贡献了40%的税收、固定资产投资和地区生产总值,50%的出口总额,8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95%以上的市场主体。2018年,广州1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超九成都是民营企业;在主板上市企业65%是民营企业。

2018年,广州市民营经济增加值9139.47亿元,同比增长6.7%,全年新登记私营企业25.57万户,同比增长36.2%,353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中70%以上是民营企业。

这是民营企业家在用脚和人民币投票,是他们对广州营商环境的赞成票。

广州是什么码头?广州秦汉时就是繁荣都会,汉唐以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清朝时是中国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也是中国最早对外的通商口岸。

广州这块土地自古以来就有亲商、重商的传统,如何创造有利于企业家经营的环境,广州是有传统基因的。

6月21日,在第八届广州“金交会”现场,广州市金融局副局长聂林坤正式向外界宣布:广州拟出台19条金融举措支持民营经济。

今年1月,广州市长温国辉在回答记者时表示,要用“加减乘除法”发展民营经济。温国辉当时表示,广州已出台“民营经济20条”,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将创新增加更多实在、管用的措施,如“加减乘除法”:在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上做“加法”;在降低民营企业成本负担上做“减法”;在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上做“乘法”;在扫清民营企业发展障碍上做“除法”。

广州的逆袭没有秘密,就是充分尊重民营经济的发展。

当然,在“抢人”方面,广州也毫不手软,去年以及今年上半年,广州的人口净流入在全国主要城市都位列前茅。

人才为什么会来广州?为机会而来,为发展而来,为改变命运而来。广州是一个愿意给人机会的城市,足够开放,足够包容,这是广州的温情一面。

易中天先生在《读城记》里面用“生猛鲜活”形容广州,在易先生眼中“广州是一个不知疲倦、没有夜晚的城市”。

易先生的《读城记》出版于2003年左右,如今,16年的岁月已经过去,广州依然“生猛鲜活”,只不过,城市的赛道已经换了新动力。

广州的新故事、新历程才刚刚开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