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长者”李典

三国时期,曹操帐下猛将如云,李典位列其中。李典出身于山东巨野的大族,本身崇尚学习,崇尚儒雅,“乃就师读春秋左氏传,博观群书。”(《三国志·魏书·李典传》注引《魏书》)

李典先是跟着伯父李乾追随曹操征讨黄巾军,这之后又攻打袁术,征讨徐州。后来吕布突袭兖州,李乾带兵回援,结果被吕布手下张辽所败。因为李氏为当地大族,为了消除隐患,张辽带兵屠杀了大批巨野李氏,从此李典与张辽结仇。

李乾被吕布的手下杀害后,李典接手了伯父的部队,并在官渡之战中带领所辖部队运输粮食布匹供应军需。后来曹操在黎阳攻打袁谭、袁尚时,派遣李典与程昱等将领用船运输军粮。赶上袁尚派魏郡太守高蕃带领部队驻扎在河上,断绝了水道,曹操下令李典、程昱说:“如果船过不去,就走陆路。”李典与各将领商议说:“蕃军少甲而恃水,有懈怠之心,击之必克。军不内御;苟利国家,专之可也,宜亟击之。”(《三国志·魏书·李典传》)程昱也这样认为。于是向北渡过黄河,攻打高蕃,取得大胜,水路终于畅通。

在曹操攻击袁尚的同时,刘备趁机北袭许昌。曹操派夏侯惇为主将,李典、于禁为副将率军进行反击。三将合力将刘备击退并一直打到博望坡附近。某天,刘备带领少量兵将进行挑战,刚刚交手便转身逃走。曹军一路追赶至博望坡前,心细的李典发现前面山路越来越狭窄,草木越来越密集,担心怕有伏兵便进言道:“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同上)可是连日来的胜利早就让夏侯惇、于禁忘乎所以,夏侯惇埋怨李典胆小,命令其带兵回去守大营,自己和于禁继续朝前追。后面的结果想必大家都知道了,一场“火烧博望坡”的好戏让刚烈的夏侯惇差点丧命(此时诸葛亮尚未出山)。幸亏李典及时率兵来援,才将夏侯惇、于禁救了出来。

赤壁之战后,曹操留张辽、李典、乐进驻守合肥。当时三人的部属只有七千人,而孙权引兵数万来攻。“进、典、辽皆素不睦,辽恐其不从,典慨然曰:'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同上)于是李典与张辽率领八百勇士突然从城里杀出,大败孙权军队,经此一战曹军重拾信心。以至于直到曹丕即位之后,仍然对此战赞不绝口,他说:“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三国志·魏书·张辽传》)

李典虽从军多年,却儒雅好学,深明大义,从不与人争功,并崇尚学习与高贵儒雅,尊重博学之士,在军中被称为长者。只可惜天不假年,李典年仅36岁就英年早逝。魏文帝曹丕代汉称帝后,追念李典在合肥之战的功绩,谥为愍侯,追加李典之子李祯食邑百户,另外又封了李典的另外一个儿子为关内侯,对李典的恩宠一时无人能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