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成:​陈西峰散文集《老家的味道》读后感

  

人间有味是清欢

陈西峰散文集《老家的味道》读后感

刘瑞成

我从小就是一个书痴,特别是小时候能够看到一本书,比过年吃饺子还高兴,读过的书数不过来,收藏的书也有几千本,但让我最喜欢的书,还是这本散发着油墨香刚刚出版的《老家的味道》,因为一文一字总关情,人间有味是清欢。
作者陈西峰是河北青县人,我是河北献县人,都隶属于沧州管辖,老家相距不60公里,真正的沧州老乡,我虽然比他年长几岁,但属于一个年龄段,有过共同的苦难但甜蜜的童年。
那冰棒甜甜的童年,那略带苦味的尜尜汤,那翡翠嘴儿爷爷的烟袋锅,那风趣别致把着脖子的村戏包括露天电影,那故乡明的中秋月,那味道奇妙的炒棒子花--太多太多故乡的语言,只有我能够懂得,与其说在读书,不如说是重新审视我的童年苦涩而丰富多彩的生活,是我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或反版,他经历的我都经历过,他没有经历过的我也经历过,所有读起来格外亲切。读他的书,仿佛在欣赏一部记录片,主人公不仅有他,同样有我,每一个画面是那样亲切自然感人,西峰在拔麦子,我也在拔麦子;西峰在脱坯,我也在脱坯,他家村口有棵老榆树,我家村口也有一颗老榆树。月是故乡明,情是故乡浓,故乡的味道是同一个味道,从出娘胎就品味、咀嚼、吸允、拼命大口吃饱,却永远也吃不饱,吃不够,今天,在西峰老师的书本之中,得到了满足与享受。尤其对于我这个18岁离开故乡,如今已40多年过去,从新再品味故乡的味道,那是格外珍贵。
我要说的故事太多了,当然西峰在书中也提到,现在农村孩子,有几个知道什么叫拾粪?什么叫打草捡柴火?什么叫俭省节约什么叫以苦为乐?请 不要说现在物资丰富了今非昔比,再丰富也不能浪费,否则我们国家就不会提倡“光盘行动”了。最令我感到好玩的,是《听新房》、《闹洞房》、《赶年集》、《粘知了》、《摔炮》等等,我从小就是村里出了名的淘气包,凡是村里有个红白喜事都落不下我。小孩子什么都不懂,远家的哥哥结婚了,三更半夜我们一帮小子去听新房,翻墙头而过,悄悄蹲在窗户底下,听人家新婚夫妻说些什么。老家人结婚大都是冬天,那时候的老家冬天非常寒冷,坑里的冰有一尺多厚。兴趣十足的孩子哪管冷冻,激动的心情加上好奇的心里,恨不得把耳朵拉长塞进屋里,偷听人家说什么秘密,因为有些人说听到过好玩的话语,所以我们更狗偷蜜般着迷,经常一直到天亮,却什么也听不到,人家小夫妻在屋里甜蜜睡觉,我们一帮孩子在外面冻的丝丝呵呵,虽然一无所获,但也高高兴兴,整夜不睡觉是我们的家常便饭。特别是年三十后上,是必须玩到天亮的。如今晚上超过十点不睡觉,就头昏脑涨,常常问自己,当年的精神头都跑哪里去了呢?
“闹洞房”有所不同,目的比较明确,一是图乐呵,二是得实惠,比如逼着新嫂子,给一块喜糖或者给一毛钱喜钱,我们就乐而不疲。不给?一帮孩子就不让新媳妇吃饭,就不让新媳妇睡觉,把偷听变成明闹,我们不睡觉无所谓啊,而新媳妇新郎一是结婚忙的累,二是心里盼着好事情火急火燎,一般情况下都能把我们乐呵呵打发走,他们享受美事。最令我感动的是《厕所里的报纸》,这样的事情如今的孩子打死也不会相信,人家丢在厕所的半块废报纸,你却如获至宝?这样的事情是真实的,我自己遇到过许多次这样的事情。厕所里人家丢弃的半块报纸,许多都被尿液侵湿透了,虽然不能用手拿,但找一根棍把报纸翻过来倒过去看几遍。臭与脏根本阻挡不住我们对知识的渴求。这么说吧,小时候只要遇到带文字的不论是报或者半页残书,我们都会锲而不舍看完。因为我们农村看报纸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大队里顶多有一两份报纸,我们小孩子是根本看不到的。我小时候就有一个这样的奢望,我长大后,有一个能够看到报纸的工作,就是最幸福的。后来参加工作,办公室里有十几份报纸,我没有时间看那么多,就看题目也充分满足了心愿。如今有几人读报呢?手机里应有尽有,但我们的童年不同,今天的人们能够相信吗?
如今的西峰老师早已经成为高级知识分子,小时候也干过爬瓜的勾当,呵呵,不可思议。坦率的说,小时候爬瓜溜枣,是我的绝对专长,因为我们小时候穷,买不起瓜果,又馋却吃不到,怎么办?只有去爬。关于爬瓜的事情,我也写过几篇文章了,我父亲就是种瓜的,但我不能随便吃,因为瓜是生产队的,只有分到自己家的,才可以吃。我不仅爬别的队里的瓜,也爬父亲种的瓜,因为父亲种的青皮脆个大瓜甜。小时候爬过多少瓜已经记不住了,但一首既伟大又好玩的叫童歌吧,记忆深刻:下定决心去南洼,不怕牺牲去爬瓜,排除万难爬了仨,争取胜利全吃它。
是的,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以后的许多孩子已经没有童年了,他们具有的只是千篇一律,填鸭般的学习。而我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特别是农村长大的孩子,虽然物质生活极其匮乏,但精神生活却极其饱满充实,在“共同”之中,彰显个性,可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那个时代大都属于野孩子,大人管你吃,但不管你吃不吃好,管你穿,更不管你穿不穿好,其他皆放任自流。反过来看后来的包括现在的孩子呐?大人都是把你捧在手里怕吓着,含在嘴里怕化了,不知道怎么疼爱,所以反到出现颇多的所谓的“叛逆”孩子。我们小时候决定听大人的话,既使是错的,也不敢反对,现在的孩子呢?基本都是祖宗,有几个大人敢批评孩子呢?
斜风细雨,凭栏忆味。故乡是一生永远抹不掉的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回忆故乡的童年,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故事,一代一代在唱响。故乡的味道永远都是最美好的最难忘的。爱不释手,百读不厌,掩书深考,思绪万千。非常感谢西峰老师,在这个炎热的夏季给我带来故乡的味道,使我变得满足而清新。我一定向西峰老师学习,撰写更多故乡的故事,让故乡的味道,传播的更远,让更多的故乡人去享受童年。
2021年7月29日于牡丹江

   作者简介

刘瑞成:男,1958年3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东刘庄村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牡丹江作家协会理事。著作有长篇小说《苍龙戏凤》、《袁世凯情事》,长篇评书《苍龙薛平贵》在沧州市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新闻作品《亮出你的品牌》在《中国人口报》头版头条发表,并获中国人口新闻奖。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政协献县第十五届委员会委员,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加关注,国学守望者问候!

投稿微信:18232790185国学守望者 (手机同号)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

(0)

相关推荐

  • 80后台州籍作家徐海蛟《山河都记得》获大奖

    2021-05-08 08:07:49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晚报   作者:徐颖骅 徐海蛟近照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5月6日,第三届"三毛散文奖"获奖名单出炉.台州籍作家徐海蛟 ...

  • 愿你归来仍是少年读后感1000字

    看到<愿你,归来仍是少年>这个书名的时候,不禁有些感慨,终究是连林清玄也不能免俗啊."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这句话被用烂了无数次.不说网络,书名类似的都有不少,什 ...

  • 有一种乡愁叫故乡的味道一碗豆腐菜。那充满...

    有一种乡愁叫故乡的味道 一碗豆腐菜.那充满故土气息家乡味道的豆腐菜,着实令人回味无穷,豆腐坊,是故乡的记忆:豆腐菜,是老家的味道.岁月悠悠,像落日的余晖下袅袅升起的炊烟,溶入沉沉的幕霭中,挥之不去的, ...

  • 陈艳丽:家乡的味道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老家老味道》跋:食有三味/春雨沐青

    文/春雨沐青 食有三味 --<老家老味道>跋 子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中庸·第二章) 这话似乎欺人.酸甜苦辣咸,五味谁不知?除非味蕾罢工,吃奶小儿都晓得味 ...

  • 武 斌丨想起妈妈做的“棋子豆”

    记得去年回老家,约了老同学弋作锋,去隔河相望的陕西韩城泌水河谷的党家村游玩.阳高岸上一块形似"葫芦"的党家村,以明清古建筑为主特色,被专家称为"东方民居的民族瑰宝&quo ...

  • 【滋水 · 散文】贺养初:贺万春——我的老家隔壁人六绪叔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403期︱   审稿︱谭长征  编辑︱马晓毅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 ...

  • 悦生活•一顿瓜菜大蒸包

    ​凌云树:心有多软,壳就要有多硬,否则漫漫人生路,如何走得下去.--七堇年 这个假期每个人都过得很充实很快乐,在朋友圈里网友们频繁地晒出自己的小情绪,无论是照片.视频,还是或长或短的文字,都满满地表达 ...

  • 【随笔】《故乡集美》读后感

    <故乡集美>读后感 乾州碎娃 <故乡集美>是礼泉县青年作家.优秀教师王静的一部散文集,从作品名称我们不难看出这本散文集的主要内容. 这是作者对家乡礼泉的一曲颂歌,是一组爱的交响 ...

  • 王建平:人间有味是清欢,陈西峰《老家的味道》读后感

       人间有味是清欢 陈西峰<老家的味道>读后感 王建平 读一段大愚先生的文字,脑中便咏出苏轼在一首浣溪沙的词句:"蓼耳篙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之句,契合之际,牵过 ...

  • 献县赵刚:读《老家的味道》感赋,诗呈陈西峰先生(新声韵)

       读<老家的味道>感赋,诗呈陈西峰先生(新声韵) 赵刚 经淮镇老乡东北作家瑞成兄介绍,并征得西峰先生的同意,在我的诗眼看世界上全文连载<老家的味道>一书,期间获得我的老领导 ...

  • 献县刘瑞成:亲亲二姐

       亲亲二姐 刘瑞成 我的二姐于今年清明节前夕走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享年78岁.二姐的一生是不幸的,因为她不能开口说话:而二姐一生又是幸福的,虽然姐夫去世较早,但四世同堂,叫她老奶奶的已经有四个重 ...

  • 东北作家刘瑞成笔下的淮镇:过年说拜年

       过年说拜年 刘瑞成 有一首歌里唱到:"给大家拜个年",听起来味同嚼蜡没有半点情感,如风一样轻,云一样飘. 拜年分许多种,比如现在通用的电话里,微信里:给你拜年啦!有真情.有假 ...

  • 献县淮镇刘瑞成:“猪打泥儿”

    请点击上方"诗眼看世界"加关注,赵刚问好!    "猪打泥儿"  刘瑞成  知道什么是猪打泥儿吗?别以为是肥猪在水坑边上滚一身黑泥,错!我说的猪打泥,是我们河北 ...

  • 东北作家刘瑞成眼中的淮镇疫情防控

    抗击疫情沧州网络诗联书画个人作品展之东北作家刘瑞成眼中的淮镇疫情防控  编者按: 计划以诗眼看世界为平台,推出抗击疫情沧州网络诗联书画个人作品展,以肺炎疫情防控为主题,包括个人的诗作,新诗.格律诗词均 ...

  • 刘瑞成:​为乳名正名

    请点击上方"诗眼看世界"加关注,赵刚问好!                  为乳名正名                            刘瑞成 呵呵,我今年已经过了花甲之年 ...

  • 我们都是淮镇人之八 淮镇东刘庄刘瑞成

    请点击上方"诗眼看世界"加关注,赵刚问好! 我们都是淮镇人之八 淮镇东刘庄刘瑞成      刘瑞成:男,1958年3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东刘庄村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牡丹江作家 ...

  • 刘瑞成:月、是故乡明吗?

    请点击上方"诗眼看世界"加关注,赵刚问好! 月.是故乡明吗? 刘瑞成 月是故乡明,这是一句带有极端感情色彩的话,似乎世人皆知,而我说的,确是真情实感,月.就是故乡的明,情.当然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