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装甲师在洼地集中,谁知恰巧来了“喀秋莎”,直接一番齐射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喀秋莎”现在已经成为众多苏联陆军火箭炮的代名词,但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它仅仅代表20世纪30年代末苏军研制的BM-13型多管火箭炮,因为其炮架上刻有“K”字,恰好与当时最流行的军中歌曲《喀秋莎》首字母符合,鉴于这款火箭炮深受苏军官兵官兵喜爱,因此得到了“喀秋莎”的美称。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喀秋莎”就是灾难
二战期间,差不多所有具有研发能力的参战国都装备了自己的火箭炮,相比而言,“喀秋莎”的精度很差,火箭弹发射出去以后飞行轨迹乱七八糟,加上装填速度缓慢、射程也不断远,因此装备之初并不被看好。但在实战中发现,这款火箭炮齐射时覆盖面积很大,杀伤力惊人,所过之处“钢铁在融化,土地在燃烧”;加上其往往搭载在ZIS-6型汽车等运载工具上,灵活机动,因此很快给入侵的德军留下了深刻的灾难印象。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纳粹第4装甲师开赴莫斯科前线
莫斯科战役期间,德军第4装甲师精锐与刚刚组建的红军独立坦克第4旅遭遇,该旅虽然拥有包括T-34型在内的40 辆坦克和2000步兵,但战斗力毕竟有限,其对面的敌人却拥有上万兵力和上百辆坦克,而且这些敌人作战非常谨慎,将最精锐的坦克突击部队集中在一处隐蔽的洼地里,准备排成一个密集的攻击队形,一举突破苏军阵地。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火箭炮营来了个齐射
得到消息的独立坦克第4旅卡图科夫旅长心急如焚,但他的上司、禁卫步兵第1军军长列柳申科手中已经无兵可调,只好将刚刚增援来的1个“喀秋莎”火箭炮营派了过去。对此,列柳申科军长可是担了很大的风险,因为苏军高层已经严令“谁丢了这些绝密武器,就要用脑袋来补偿”,为了避免这些刚上战场的重型武器被敌人缴获,其只对德军集中的洼地齐射了一次就紧急撤离。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但事实证明,这些“喀秋莎”火箭炮果然不负盛名,当火箭弹尖叫着、拖着尾焰向洼地里队形密集的德国坦克飞去后,“大地随着爆炸的轰鸣而震动,巨大的火焰从起火燃烧的车辆和引起自爆的弹药处向空中升起”。事后,苏军派兵对洼地进行了一番搜索,竟然没有在那里找到一个活人。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