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即刚需
一个没办法表达自己的人,很苦鳖,很危险。
看一个人是否有办法表达自己,要朝内而不是朝外看。一杆进洞的做法是持续扪心自问:如此一来,我美了吗?
一个无比诛心的现实是多数人都被逼无奈:明明自己不愿意那么干,却又不得不那么干。
这其实还不算什么“现实”,充其量算个反应“模式”——再稍微往内走一步,或许就解脱了。
比如盆景,好看吗?是谁认为好看?是草木喜欢如此瑜伽,还是有人在剥削和摧残?这中间有一个缺失,就是草木没机会发言,没办法表达自己。
再比方说,当“国际视野”去嘲笑“井底之蛙”的时候,那所谓的“视野”,其实是“蛙”的轮椅——那是“国际”需要?还是“蛙”需要——蛙的内在比国际大多了。
所以表达自己,它无关证明,而是朝内的。当你安静下来,走进内心,别怕冷,别怕黑,别抗拒,别嫌弃……自言自语,那才是你。
内需才是刚需——外围一切,不过心虚——谁见过吃不饱的土地,爱不够的山河?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