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赫鲁晓夫被赶下台,他的一番话,让在场反对者感到羞愧

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如果在自己达到事业的顶峰时,亲信朋友突然和自己闹翻,把自己的成就磨灭,会非常不甘心、懊恼。这样的事件不论是在文艺作品、现实社会,还是过往历史中都会重复再现,仿佛多数团体里都会发生类似事件。

苏联,一个曾经的超级大国,备受世人关注,但后来却落寞解体,现在有众多文献、历史材料记载着有关苏联的内容。了解苏联历史,我们会清晰地知道,它仅存在了69年。这69年的时光里,总共轮换了7位最高领导人。今天我们要讲的便是这7人中的第三任——赫鲁晓夫。

时间回溯到1964年,当时世界上发生了一件备受关注令人震惊的大事件,时任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被自己的同僚驱赶下位,赫鲁晓夫结束了自己11年的执政生涯。这件事在当时掀起不小的波浪,整个世界的舆论一片议论纷纷。在这场事件中,全国上下没有人员的伤亡,也不是国家的叛乱,起因是主席团的一次会议协商,让赫鲁晓夫下了台。我们便有所疑问,赫鲁晓夫为什么会被驱赶下台?

这其中的原因便是,赫鲁晓夫的一系列改革触碰到他人的底线,侵犯了许多人的利益,这种做法让苏联的精英层感到不满和没有安全感。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赫鲁晓夫亲手取消了“干部终身制”这一制度,这使许多官员感到不满。在宣布取消这个制度之后,赫鲁晓夫曾公开表示自己退休的想法,并想将自己的权利交出去,这一做法让苏联精英层的部分人员更加感到紧张。赫鲁晓夫一直推崇提倡民主,但当时苏联大多数精英不相信民主。这种不信任、不满意,成为赫鲁晓夫下台的原因。

实际上赫鲁晓夫并非一个人在战斗,虽然苏联的精英层大部分都唏嘘一片,很多人反对赫鲁晓夫的做法。但反观实力对比,赫鲁晓夫身边还有许多人在支持他,为他效力,其中就有一位重磅元老级的人物——米高扬,以及过去赫鲁晓夫提拔过,支持过的一些高级官员。精英层中的那些人知道自己力量薄弱,便开始结成同盟,想合力推到赫鲁晓夫。但赫鲁晓夫毕竟是一名领袖,经历过大风大浪,见过许多场面,面对负面言论他都一一回击,巧妙的避开了针对,但这样一个历经11年执政生涯的领导人到底是怎么被推翻的?实际上,1964年那场中央主席团会议上,会议的记录被销毁删除了,很明显这是有人故意为之。参加此次政变的精英层官员故意删去会议的记录,以免事后有人会翻案调查。虽然会议记录遭到毁灭,但在后来翻看别人的传记中,我们还是能得到有关答案。

据记载,当时这场会议明显对赫鲁晓夫不利,因为这场会议明摆着是想将他撤职,更换新任领导人。当时,“反赫派”的头领勃列日列夫,派出两个批判赫鲁晓夫的主力——谢列平与谢列斯特,他们一直在尽自己所能,向参与议会者们痛诉赫鲁晓夫在执政时期所犯下的各种错误,他们甚至想把苏联当时所直面的困境的原因,都算在赫鲁晓夫的身上,想借此来逼迫他下台,以轮换新领导人。但是这些指责不完全成立,因为苏联当前所面临的困难并不是因为赫鲁晓夫的个人意志所导致,而是苏共的共同决议,赫鲁晓夫也在会议中声明相关言论,为自己辩护。

1964年,赫鲁晓夫被赶下台,他的一席话,令在场反对者羞愧万分!被迫下台前,赫鲁晓夫说了一席话,让在场参加会议的人们感到羞愧。赫鲁晓夫深知自己已经无力回天,他虽然已经尽最大努力为自己辩论,反驳反对派们的栽赃言论,但他的反驳结束后,在场大部分的他曾经的“战友”们仍然无动于衷,未站在他身边为他说话,依旧是跟着“反赫派”走,嫁祸陷害赫鲁晓夫。正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一句:“南村幼童欺我老无力,忍能面对为盗贼。”赫鲁晓夫对这些曾经的老友们感到心寒,觉得很是失望,他对在场的反对者说道:“现在我不可能把所有指控都回忆起来并且一一答复。我只讲一点:我的主要缺点和毛病是善良和轻信。”他在被赶下台前的这一席话,令在场反对者无一不羞愧万分,都面露尴尬之色。

为何赫鲁晓夫这简单的一句话,会让在场所有人感到尴尬,感到羞愧无地自容。这是因为在赫鲁晓夫执政期间,赫鲁晓夫做出诸多成就,比如大力发展科技重用科技人才,将第一位航天员——加加林送上太空,取消了特供制度,逐渐将苏联的经济复苏带至正轨,并推行农业改革,使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正因为赫鲁晓夫做出的系列成绩,苏联众多领导人也因此受益,特别是勃列日涅夫,更是赫鲁晓夫一手提拔上来的政治人才。可后来,这些人有了发展的基本,“翅膀开始变硬了”他们却倒头来污蔑,指责赫鲁晓夫,这难道不让人为之心寒吗?就如同农夫与蛇的故事一样,给了他们好处但到头来却咬了自己一口。

赫鲁晓夫所做出的成就与事迹就这样被人陷害、遗忘,不得不赞叹赫鲁晓夫是一位出色的领导人,他为苏联和苏联人民做出许多的贡献。最后可能也是过于的善良和轻信身边的自己人,才导致被迫下台,有的时候,善良也需要带点锋芒。

参考文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删除,谢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