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彭叙乡情 蔺人颂党恩(刘代银)
古蔺县,古名“蔺州”、“落鸿”,是古代女政治家奢香夫人的故里。秦汉时为“西南夷城”,属“夜郎国”中心地带;唐元和元年置“羁糜蔺州”;明末清初,奢崇明发动“奢安之乱”,在古蔺设“奢王府”建国号“大梁”,攻占重庆、遵义、泸州等地,后被清庭平叛;光绪三十四年,“永宁县”迁治“古蔺场”;宣统元年,“永宁县”更名为“古蔺”,取“古蔺州”之意。
1935年中央红军“四渡赤水”之战,在太平渡、二郎滩、草连溪三个渡口第二、三、四渡赤水,三进古蔺,在古蔺境内转战54天,取得了长征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亲率党中央、中革军委机关和红一、三军团指挥机关驻扎太平渡、白沙、鱼岔、回龙场、二郎滩等地。有800多名青年农民和知识分子参加红军,多名红军战士在建国后第一次评定军衔就被授大校、上校军衔,王星职衔至正部级。新中国建立后,周恩来一往情深地指出,“古蔺的“回沙郎酒”,酒质纯正、回味绵长,为红军治疗伤痛、消除疲劳作用显著,要求国家商业部、四川党政大力支持扩大郎酒的生产规模。
在辛亥革命时期,古蔺有同盟会早期重要成员周南,也建立了“古蔺保路会”。邓均吾1921年赴上海,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共同筹建“创造社”并参与创办《创造季刊》。李铁梁,二十年代初与周恩来、李富春、邓小平等同期留法勤工俭学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同邓小平等到苏联“东方大学”学习,后因回蔺探亲而脱党,但回古蔺后也积极支持、参加中共古蔺地下党的斗争至建国前病逝。新中国71年,数十名古蔺籍人公职到厅局级,也有个别享受副部级待遇。现任中组部副部长(正部级)曾一春就是土生土长的古蔺籍平民子弟(曾苑宏老先生之子)。古蔺人,秉性纯朴、吃苦耐劳,成为共和国历年兵员重要征集地,曾有700多青壮年参加志愿军赴朝作战。在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的古蔺籍杰出人士也不少,如著名科技专家李象远(理论化学、应用化学)、杨永伟(核物理)、母得志(妇儿医疗)等,著名作家陈之光、著名音乐家陈川、著名书法家徐德松等。“古蔺花灯”、郎酒酱酒传统酿造技术、“古蔺杨琴”等被国家、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昔日穷乡僻壤,如今富庶之地。改革开放43年来,古蔺县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人民福祉蒸蒸日上,已脱贫、入小康。古蔺县,被誉为郎酒之乡、春兰之都。古蔺,全国性的两大酱酒生产基地之一,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之一,国家13个大型煤炭开发基地之一,四川省中药材基地之一。已荣获联合国授予的“中国区域环境规划优秀示范奖”,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四川省旅游强县”(拥有“黄荆老林”等4个四A景区,5个两A景区)称号。交通四通八达,叙大运煤铁路早已建成,叙蔺高速已与贵州赤遵高速贯通,江习古、古仁、古金三条入镜高速正处于设计阶段或已经开建,水泥路通达乡镇村、组及居民点。
6月5、6日自媒体“古蔺同乡会”在彭州组织了一次以“金彭叙乡情 蔺人颂党恩”为主题的文旅活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被毛主席、周总理、彭老总誉称为“万岁军”的38军老战士、二等功荣立者、已91岁高龄的曾苑宏老先生,四川大学博导、中国化学学会燃烧专委会主任、国家级航空航天燃烧研发中心主任、国家级重大前沿科研课题首席专家李象远教授等近四十位乡友参加了此次聚会。自媒体平台主编“采桑”、西华大学教授陈秀章为主筹划;定居彭州的雷启军、王朝政两位乡友安排周到、鞍前马后;史学教授“咪姐”彭老师又被推荐作“财务总监”(出纳兼会记),热情服务、收支明细;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陈平受邀担任文旅活动全程摄影,瞻前顾后、技艺高超,这几位为这次文旅活动的圆满成功而用心出力,受到乡友们的一致好评!
全体起立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此合影,摄影家陈平先生的夫人拍照
此合影,摄影家陈平先生拍照
曾苑宏老先生即席讲话、中气十足
曾苑宏老先生,坚持练习书法数十年,至今也不懈怠。
李象远教授发言
陈秀章教授主持会议交流
自媒体“古蔺同乡会”主编“采桑”发言
雷启军先生发言
王朝政先生发言
曾海西先生发言
微信昵称“咪姐”的彭嬉莲老师发言
摄影家陈平先生
法学教授魏新、牙医陈屏夫妇
陈西章先生与夫人
青年才俊曾俊与夫人
冷畅依先生发言
李义芬女士发言
张富升老总发言
“西财联盟”老总张珍才先生
乡友们争先恐后发言,真切表达对共产党、共和国的感恩之情,致谢组织者和对乡友的祝福之意!
本人也说几句
与李象远(左二)、冷畅依(右一)、喻永刚(右二)、张富升(左一)合影
俞永刚(右一)、李百川(左二)专程从古蔺赶来彭州与乡友们相聚,左一为律师事务所主任鄢永强
此合影,陈平先生拍照
此合影,陈平先生的夫人拍照
小鱼洞地震遗址合影
小鱼洞地震遗址合影
古蔺县皇华中学校友合影
曾苑宏老先生与亲友合影
老中青三代美女合影
(刘代银撰文并编辑,照片为乡友提供,2021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