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30篇 | 1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重要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图文分享仅供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及出处所有,如涉版权,请联系我删除,谢谢!更多精品资源,可联系我微信jddzzgx 。
资源在本页底端
我公众号创建于2014年07月04日,2015年08月21日正式运转。
2016年08月31日获得原创保护功能,2016年09月01日获得留言功能,2016年12月12日获得打赏功能,2017年9月4日获得插入GG功能,2018年05月17日获得返佣商品GG功能,2019年01月14日获得文中插入两条GG的功能,2020年05月30日获得付费阅读功能,2020年7月13日获得认证。
最初名称是“张广祥”,后改为今天的名称:丁中广祥。“丁中”是我工作单位丁沟中学的简称,“广祥”则是我的名字。常有人称我“丁老师”,这是缘于弄错了我公众号名称的含义。
今天要和大家一起赏读的是宋词名篇,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首词被认为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品,意境宏大,感慨深沉。不同于晏殊、欧阳修、柳永等人在词中吟咏风花雪月、醉酒残梦,营造幽约的词境和表达自己细微的感触,苏轼在这首词中对酒高歌,壮怀激烈,屡屡表达自己的豪放旷达之情,为宋词开拓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尽管在当时,苏轼开阔的意境和旷达的风格因为罕见而被质疑,但正如清代词论家所说,苏轼的词,“自有横槊(shuò)气概,固是英雄本色”,是宋词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人们都喜欢叫他“苏东坡”。他是四川眉山人,从小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熏陶,身怀治国安邦的政治理想。他也非常幸运,二十二岁便金榜提名,成为名动天下的新科进士,皇帝心中未来太平宰相的人选。文坛领袖欧阳修对他赞不绝口,自认“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他自己也是“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豪情壮士。
可是,在时间的洪流里起落,一切都存在着变数。看得见人生故事的开头,却往往料不到最后的结局。尽管苏轼年轻时便怀抱经国之志,也一生都心忧社稷安危,不断给皇帝上奏章提出自己的治国方略,而且不论是在繁华的京都,还是在荒蛮的岭南,他都不忘百姓的疾苦,为他们谋福祉,求发展。他也一生都陷于新旧两党党争中,被反复贬谪,终生都难以施展他的政治抱负。
这首《赤壁怀古》,就是苏轼因为党争而被陷害,卷入臭名昭著的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时所作。此时的苏轼,对政治的风卷云涌感到疲倦,但他并没有绝望和气馁,也没有自怨自艾,而是用一种旷达之心来关照历史和人生。就像他在词中感叹的那样:大江东去,世间的浪花卷走了无数风流人物。在赤壁,曾经有一位他敬仰的英雄,东吴奇才周瑜。周瑜正是在赤壁以少胜多,大败曹操,留下千古功名。
在苏轼看来,无论是十年前小乔初嫁给周瑜,还是十年后周瑜头戴纶巾,手摇羽扇,在谈笑之间让曹操的大军灰飞烟灭,公瑾的英雄形象都是那样的鲜活夺目,意气风发。他今日神游在当年的战地,不禁感慨,自己太多愁善感,才让白发早生吧。既然英雄们都难以逃脱自己的宿命,自己又何必为了一时荣辱而悲叹不已呢?人生本就是大梦一场,还是撒一杯酒祭奠这江上的明月吧。
从少年时的雄心勃勃,似乎“天下事无不可为”到步入中年“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再到老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轼儒家的“积极入世”与佛家的“出世”和道家的“遁世”总在不断斗争着,是“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千般忧虑,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无尽等待,是“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万种哀怨。
晚年,苏轼为自己的画像提了一首诗:“心如已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是愤懑,是旷达,是自嘲,还是感慨?个中滋味实在是一言难尽。
苏轼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不知道我们这一代人会留给历史怎样的痕迹,但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在世间走一遭,都能留下属于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