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原 | 亦佐县的故事

今富源县南部,在元明清时称亦佐县,是土司统治。土司统治指元、明、清时在少数民族地区授予少数民族地区首领世袭官职统治该族人民的制度,土司指被授予这种官职的人。

据明代官方地理总志《明一统志》记:“亦佐县,在府城东二百五十里,汉为温婉县地。蜀汉及晋皆属兴古郡,唐为盘州地,后没于蛮,号夜苴部,讹为亦佐。元至元间,并入罗雄州,后置亦佐县,本朝属罗雄州,洪武末分越州之屈即村入焉,编户二里。”从这个史料记载可知:亦佐县在曲靖府城东,汉时属温婉县,蜀汉及晋时属兴古郡,唐时属盘州,宋时是大理国三十七部之一夜苴部。根据夜苴二字的音,错写成亦佐。至元年间(1335年一1340年),并入罗雄州后置亦佐县,洪武末,越州被废,越州有一个叫屈即村的村子并入亦佐县(屈即村是哪里已不可考。它可能是越州土司在亦佐县的寄庄。寄庄是封建社会中地主在本籍以外置备土地,设庄收租,谓之寄庄。越州土司阿资被灭后,这个村子划归亦佐县),亦佐县编入户籍的人口有二个里(里相当于乡镇)。据《康熙平彝县志》记载:亦佐县设置于至元二年(1336年),实际管理者是沙氏(俗称沙土氏)。元明时亦佐县的二个里即清代的平彝县向义里和慕风里(即今富源县南部的富村、老厂、十八连山、古敢和黄泥河等乡镇)。

明初时,明朝廷授予沙土司的官名为亦佐县知县,后为县丞。亦佐县下辖十个营,十个营分为上下五营。据《康熙平彝县志》,清初亦佐县的上五营名为:阿旺营、则章营、赤迫营、得村营、丰约营(即今阿旺、拖竹、以得黑、水井、新堡、新厂、阿施克、迤东田、白石岩、祖德、古木、小坝、松子山);下五营是:安定营、阿许营、普克营、普只营、安边营(即今雨汪、补羊、细冲、阿南、普克营、嘎啦、五乐、黄泥河、阿坝、沙营、古敢、扯炸)。

亦佐县沙土司承袭情况,在明代的《土官底薄》中有记载:明朝洪武十五年(1381年),安白归顺明朝,洪武十六年去京城面见皇帝,钦授安白为亦佐县知县。洪武十九年(1383年),安白与普安(包括今贵州盘州市等地)土酋互相仇杀,依皇家法律被处死。安白的儿子沙旧年幼不能继承官位,朝廷就命令沙旧的堂叔阿察管事,洪武二十一年正式任命阿察为亦佐县知县。亦佐县隶属罗雄州(元至元十三年,即1276年置罗雄州。明万历十五年,即1587年,改罗雄州为罗平州,隶曲靖军民府。民国二年,废州为县)。流官罗雄州的知州王和到亦佐县出差,沙旧与之同心协力办事。洪武三十二年,上级单位发文书批准沙旧承袭亦佐县土知县。沙旧死后由他的儿子沙存承袭土知县职位。到了宣德二年(1427年)十二月沙存奉旨做亦佐县的县丞(由知县到县丞属于降职,县丞是知县的副手。此处记的和康熙《平彝县志》记的不同,康熙志记的是洪武二十八年沙土司降为县丞)。沙存死后由他的弟弟沙得在宣德五年(1430年)十二月奉旨做亦佐县的县丞。沙得酒后发狂杀死不服他管理的百姓。营长沙陀向有关部门告发他,最后,土司沙得被依法处死。沙得死后,沙广袭位,沙广死后沙昶袭位。不久沙昶死,无子,侄子沙圭,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袭位。沙圭无子,嘉靖二年(1523年)由于工部的过问和云南布政司的推荐,沙圭的堂侄子沙安宗袭位。由于他向朝廷纳贡木料,免除他去京城报告的劳顿。

《土官底簿》记载了明代洪武十五年至嘉靖二年亦佐县沙土司的沿袭情况。

《康熙平彝县志》记载明末时的亦佐县的情况如下:天启二年(1622年)二月,沾益州(明沾州包括今宣威、今沾益、今富源县墨红、竹园、大河,统治中心在今宣威)女土目社科判乱,攻陷平夷卫城。平夷卫指挥使唐九官、平夷卫左所千户、百户等被打伤而逃出城,平夷卫指挥佥事曹三捷、李天植在平夷卫城战死。七月,亦佐县安京营的营长安应龙也起事作乱,攻陷亦佐县城,驱逐知县封存章,查封县府的仓库,接管亦佐县的政务。封存章逃到广西府(今沪西)。九月,安应龙又伙同补鲊、阿九围罗平州城。安应龙与阿九分管亦佐县上五营和下五营,上五营和下五营的地域占罗平州的一半。天启三年(1623年)四月,阿九父子被参将施翰设计活捉,在法於寨斩首。安应龙逃到普安(今贵州盘州市),施翰追到普安,斩安应龙的兵士首级一百多,割下安氏、三龙、应麒及应龙妻子的头,大胜而还。安应龙逃到乌撒(今贵州威宁)。安应龙作乱,是因为以下原因:罗平州于万历十四年改土归流后,彝民不通汉语,怕见政府官员,交粮上税这些事情都叫汉人代做,这些汉人称为歇户。开始时,上下守法,土官和流官配合管理罗平州,也还相安。后来,因为有关政府部门横征无节制,除了正常的税收之外,还要加收一千三百多两金子。那些歇户,横索尤其厉害,以致于夺马牛、田地房子折价抵税。各处的彝族丧失生之乐趣。沾益州有个叫补鲘的土酋乘机起事,沾益州有二十四个营的土酋(指二十四个营的营长,营长是土司除长子之外的其他儿子充担,世袭)尾随起事,起事的土人有七、八千人。亦佐上下五营在安应龙和阿九带领下,也尾随起事。补鲊等招诱土民,三次围攻罗平城。明朝廷的官方大部队用了七个月的时间才解围。这次事件之后,明朝廷在罗平勒石七十二条废除罗平苛政。派经历魏天命招安亦佐县流散的土民、释放被掳人员七百多名,抚定彝寨一千零六十多座。十二月,安效良(乌撒土酋,设科起事时支援社科)向明朝廷乞降。云南巡抚闵洪学责其献出安应龙以赎罪。安效良把安应龙捆了,派把事何兴先、保帮正押解,准备献于曲靖府。参议王馍馍与守道黄似华两人关系不睦。两人听说安效良要献出安应龙,都派人从曲靖去乌撒接取。安效良把安应龙交给了黄似华派去的人。王谟谟听说后,起了杀心,他假意犒劳使者,派人在曲靖城外杀了安效良派去的使者。安效良听说后,又惊又怕。这时,官军进入沾益城(今宣威),沾益与乌撒相邻,安效良自度已成骑虎难下之势,于是又出兵五、六万,攻打沾益城和炎方城。总兵袁善、宣抚使沙源等与安效良血战沾益城下,又派守备吾必奎等坚守炎方,以为犄角。双方在沾益城下大战五天五夜,安效良不敌,逃回乌撒。

天启四年(1624年)十二月,巡抚闵洪学筑亦佐县石城(今富村亦佐村)。

崇祯十三年(1640年),亦佐土县丞沙运泰死,无子,其妻隆氏收养的侄子沙承统承袭土县氶职位,居旧县东(新的亦佐县城即天启四年建的亦佐石城,亦佐旧县指之前的亦佐县土城,在乌龙箐)。

进入清代,顺治三年,沾益州姬营的营长姬赞统,见到沙承统无子嗣,就冒称自己是亦佐县土县丞沙氏的后裔,改名沙赞统,与占据了昆明城的临安府土酋沙定洲联宗,驱逐亦佐土县丞沙承统母子,夺去流官牟道显的知县职权,侵吞赋税、管理起民政事务及往来文书。牟道显虽然是知县,也只得按吩咐盖盖往来书信的章印而已。顺治四年,李定国俘获沙定洲,以车裂之刑处死沙定洲,同时杀掉了他的同党几百人。沙赞统自度自己不能幸免,喝毒酒自杀。沙赞统的儿子沙雄飞乘乱占据亦佐县。顺治十八年,沙雄飞谋反被发觉,总督赵廷臣下令把他关进监狱。后来沙雄飞病死在监狱。康熙八年,亦佐县裁撤、并入罗平州。康熙三十四年,亦佐县从罗平州划出,与平夷卫合并,设置平彝县。

有关史料还记载,任亦佐县丞还有一位海土司。《土官底薄》记载:禄宁是元代已故土官越州知州阿资的儿子。阿资在洪武二十七年被剿杀,阿资属下的越州土民和属地被分拨给沾益州、陆良州、南宁县,亦佐县等管理。阿资有个遗腹子叫禄宁,被送到普安的舅舅家抚养。禄宁长大后,在把事刘泰和博易的引领下,赴京纳贡马匹,请求复设越州。禄宁父阿资是因叛乱罪被明朝廷剿杀,复设越州是不可能的了。禄宁来朝贡,愿意归顺明朝廷,为了不打击禄宁的归顺之心,永乐皇帝决定给他一个县丞职位。永乐三年正月十六日,吏部向禄宁及其把事刘泰和博易传达圣旨:禄宁父,因其性拗,不肯向化,已剿杀了,如今他们却知道理,自来朝贡,便是个好人,这禄宁着(让)他做土官县丞,刘泰和博易都便(给)他冠带(官服,此指官吏),着他(们)世袭,协同管理。如果两个把事助禄宁为善守法,继续当任把事一职,若有不安分之心,首先拿两把事问罪。吏部派差官送他们到云南西平侯处,让西平侯把他们安插在一个好县分里。永乐三年(1405年),禄宁被西平侯安排到亦佐县当县丞。他死后由他的儿子海叶承袭职位,海叶之后有海珍、海禄、海岳、海嵩、海潮承袭职位。海潮在嘉靖十二年因功赐穿从七品州判的服饰。

亦佐县,跟越州不接壤。当时亦佐县的实际管理者是沙土司,沙土司的官方职位是亦佐县左土县丞。越州土司禄宁的官方职位是亦佐县右土县丞,听其名是亦佐的县丞,其实禄宁并没有到亦佐县去跟沙土司争夺地盘,仍然在越州地盘上治理越州土民。永乐皇帝命驻守云南的西平侯把禄宁"安插到一个好县份",当时曲靖府下辖沾益州、陆凉州、马龙州、罗平州、南宁县、亦佐县,府内有两个县。西平侯没有让禄宁当任南宁县的县丞,可能是顾虑到南宁县与越州接壤,将来地方势力大了不好管理,故让他到亦佐任县丞,但是亦佐本县已有一个沙土司,而原来越州土民也需要一个熟悉地方情况的人来管理,于是根据实际情况,仍然让禄宁管理原越州地的土民。这样,禄宁以亦佐县右土县丞的身份管理越州土民。

禄宁任县丞时,越州地绝大部分已并给沾益州,沾益州设置有一个流官知州,流官知州住沾益州城(今宣威城),沾益州世守其土的土司是安土司,住河东营(今宣威河东营)。流官知州不通彝语,诸如上税、交租、征兵之类的事都是由土官办理,流官知州只是起监督作用。也就是说,越州虽然并给沾益州,但是实际管理者是禄宁。当然,前提条件是必须服从流官知州的安排调遣。

禄宁儿子海叶继承土司职位后,以龙海的海字为姓,从此世代姓海,称海土司,但民间仍然也有称越州土司为龙土司的。崇祯十一年(1638年)九月一日至六日,徐霞客考察南盘江源头由贵州入云南亦佐县(治所在今富源县亦佐村),记下了亦佐县有两位彝族土司担任县丞,但是辖地不接壤,徐霞客的原文如下:“亦佐县有左、右二丞,皆土司。左丞姓沙,在本县,即与步雄(地在今盘州)攻黄草坝(地在今贵州兴义)者。右丞姓龙,或曰即姓海,在北,而居近越州。其地东自此岭而西,抵箐口焉。东与亦佐西界中隔,罗平、陆凉二州之地间错其间,不接壤也。”这段文字告诉我们:明代亦佐县有两个土县丞,即龙土司和沙土司,龙土司又叫海土司,沙土司是亦佐县的左土县丞,龙土司是亦佐县的右土县丞。沙土司管辖地就是亦佐县本县,而海土司的管辖地在亦佐县外以北,不与亦佐县接攘,中间被陆良州和罗平州地间隔。徐霞客所说的海土司“居近越州",指当时越州卫附近的水城。

《古越州志》记载:明代海土司的衙门在越州水城村内(今越州水城村)。清顺治四年(1647年)三月,张献忠残部孙可望、李定国率领的大西军路经越州。海土司带兵去围堵,与大西军在岗子凹、花口大战,海土司大败,不得已退回水城。水城被大西军重重围住几个月,后被攻破。大西军屠城,上千人的水城仅剩三人。一人是夺刀奋力拚杀,突围出去,一人是装死躲在死人堆里得以逃生,一人是跪求大西军士兵,被求的士兵发善心放他逃走。海土司衙门在战争中被毁,海土司逃走。明代越州土司从阿资起居住在越州水城,一直到清顺治四年毁于大西军。水城被毁后,越州土司逃到哪里去了呢?很可能逃到今富源县竹园镇竹园村。

《康熙平彝县志》记:顺治十六年(1659年),土县丞海阔归附清朝廷。海阔是土司海自明的侄子,海自明无子,侄子海阔袭职。顺治十六年,海阔归附清王朝。云南巡抚袁懋功奏书,将沾益州海地的上伍营、中伍营、下伍营编为太平里、久安里和长治里。(笔者考证,太平里即今麒麟区东山、越州部分、茨营等地,久安里即今富源县墨红镇和竹园镇,长治里即今富源县大河镇。)因为海地久安、长治二里的辖地间杂于平夷卫(平夷卫地域即后来的富源县中安镇),康熙五年就近划给平夷卫,太平里仍然归沾益州。就这样, 清康熙五年(1666年),越州土司地盘再一次被重新分配,三分之二归平夷卫,三分之一归沾益州。

康熙三十四年(1687年),平夷卫与亦佐县合并成立平彝县。

(作者单位:曲靖市教育体育局)

(0)

相关推荐

  • 读唐沙州敦煌县令宋素墓志

    2014年3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渭南华阴市夫水镇连村抢救性发掘了一座古代墓葬,墓室出土墓志一合[1].据墓志记载可知,墓主为唐显庆年间(656-661年)沙州敦煌县令宋素与夫人王氏.该墓志记载了宋素 ...

  • 大埔县红色故事征集获奖作品公告

    为更好地弘扬中央苏区精神,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助推大埔苏区振兴发展,向建党100周年献礼,中共大埔县委组织部.中共大埔县委党史研究室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面向全社会开展大埔红色故事 ...

  • 大埔县红色故事征集获奖作品公告|大埔|大埔县|红色故事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 中共大埔县委宣传部(宣) 大埔县红色故事征集获奖作品公告 为更好地弘扬中央苏区精神,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助推大埔苏区振兴发展,向建党100周年 ...

  • 趣话丨宫玉河:纪晓岚曾写到一个德州平原人赶狐妖的故事

    纪昀,字晓岚,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人,清朝政治家.文学家.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纪昀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 <阅微草堂笔记>卷一 ...

  • 【湖南】杨滨亦《​家乡的端午》指导老师:唐春梅

    家乡的端午 宏宇小学 杨滨亦 中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端午也是其中一个.每年的五月初五便是端午节,且不说佩香囊.用雄黄画"王"字等习俗,光是吃粽子.赛龙舟就 ...

  • 宁县与真宁县的故事

    故事一:宁县与真宁县 春秋时秦与义渠争斗,双方对峙于今正宁与宁县东南地带,即今正宁县城附近,秦距东,义渠距西,中间有一块缓冲带,其实是一块短兵相接的杀伐地,今天秦从此冲战过来,明天义渠由此杀戮过去,夹 ...

  • 杨健侯大师的精彩故事

    晚上好呀,阿弥陀佛. 以上一篇文章里面有古文,我觉得有一些人看了不是很容易看懂,但是这篇文章是连续的,我也就连续发上来了. 看古人的故事,要看出点门道来,要不然就和看小说差不多了,其中有一些失传的练法 ...

  • 乾陵与乾县的故事

    文丨丁伟 一座城,如果名声开始显山露水,那其中大概是有一些文化的因素存在,比如某个历史名人,某个历史事件,某个历史遗址等,当然,也可以是因为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这里要说的就是乾陵与乾县的故事. 提起乾 ...

  • 杨平原:平夷所和平夷卫

    云海笼罩下的富源县城 最早记录平夷所建置情况的是江苏高邮人沈勖(xù),他于洪武中戍守云南都司普安卫,普安卫的治所在今贵州省盘县双凤镇(原城关镇).永乐年间,他撰写的<普安州志>记载:&q ...

  • 【司马狂说徽州35】苏辙和徽州府绩溪县的故事

    【司马狂说徽州35】苏辙和徽州府绩溪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