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洪侠|“文化广场”的网事
昨天我的公号文章《我们还能回到“文化广场”吗?》的阅读量比平时高了不少,一些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也循声而来,成了“夜书房”的新客人。中午时分商报一同事发来一张读创APP截屏,截屏中的“文化广场”用绿色笔迹圈了起来。
同事说,读创APP专门有个“文化广场”频道;“文化广场”不仅没死,转战互联网后,面积更大了。既然没死,你的所谓“怀念”云云,就成了无病呻吟。都在讲“主力军转战主战场”,看来你还是传统纸媒思维。
我一想,同事说得有道理,赶紧回复:“我都没往客户端想。可见脑子转型不彻底!”同事说:“这个认识比较到位。”
说起来,“文化广场”2003年复刊后不久就开始尝试“网络版”了。当时我和一帮朋友在“天涯社区”的“闲闲书话”混论坛,某日社区一位管理员联系我,说你们的“文化广场”好看,想不想在天涯社区也开个论坛?你来做版主,给社区增加点文化含量,你们自己也可借此扩大影响力。我们欣然答应。
那时候手机仅仅是手机,既不智能,也上不了互联网。网上没有微博,没有微信,没有社交媒体的半点影子。论坛虽热闹,但还动摇不了报纸的地位。论坛需要传统媒体的内容,报纸需要藉互联网增强传播力。谁都想不到仅仅十年之后,社交媒体突然成了一支狂飙突进的队伍,读者争相收起读报的目光,瞪大刷屏的眼睛,“融合”“转型”从此成为传统媒体的宿命。
话说2003年,我不仅仅是《深圳商报》“文化广场”的主编,还当上了天涯社区“文化广场”论坛的版主。我们哪里有什么互联网思维,也不懂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报纸版的“文化广场”出街后,我们就把当期文章一篇篇扔到论坛里,正像那句广告语所说,我们不生产论坛,我们只是“文化广场”的搬运工。我让编辑们去论坛里和网友互动一下,她们说,和那帮人有什么可说的?我说,无话可说,打情骂俏也可以啊!她们“哼哼哼”冷笑三声,嚷道,老大,过分了啊!
眼看“关天茶舍”“舞文弄墨”等论坛一个比一个火,“文化广场”却迟迟不开锅。我拉孤云等人来救场,起色也不大。不仅如此,我还常常被管理员叫到“内部论坛”开会,说哪些话题禁止涉及 、哪些词汇已经敏感之类。我哈哈大笑,暗想,我一个做报纸的,难道不比你们更懂这些?你们还给我上课!于是就把这探索“论坛版文化广场”的心冷了下去。
管理方岂能忍受有个论坛不死不活?于是某日连招呼都不打,“文化广场”忽然变成了“传媒江湖”,版主也换了人。真是岂有此理!记得当时我还写了帖子厉声责问、大发牢骚,发出之后,起初没人理我,过了一会儿,连帖子都不见了。
这是“文化广场”和互联网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结果以失败告终。因此之故,之后数年,未敢再动“触网”之念。2009年底,我成了微博的内测用户。还没搞明白这微博到底什么情况,我离开了“文化广场”,“另有任用”。
现在网络生态和媒体环境和2003年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文化广场”也早已转战互联网了。“广场”变成“频道”,于我而言是全然陌生的事。既然如此,我唯有祝福“读创文化广场”越办越好,也希望各方朋友继续支持它。
以后我不会再说“怀念文化广场”了,我只追忆我主编“文化广场”时的日子与稿子,版面与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