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礼之用,和为贵,和,千百年来令人神往的境域

'礼之用,和为贵',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意义非凡。钱穆解:“礼之运用,贵在能和”;杨伯峻解:“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当为可贵”;李泽厚解:“礼的作用,以恰到好处为珍贵”。一个“和”字,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思想放飞和理想追求。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礼之用,和为贵”出自《论语·学而篇》: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标点采用杨伯峻《论语译注》)

01.和,是一个名词概念

钱穆在译文里没翻译“和”字,是把“和”当作与礼、仁等一样的一个名词概念来对待,可谓极为恰当。对这一章最古远的解读是三国时期魏国何晏《论语集解》中所辑的汉代经学家马融之解,和字原样引出:

“人知礼贵和,而每事从和,不以礼为节,亦不可行。”

这个诠释十分简明,但却成为了千百年来著作者们继承、发展、创新的解读底本。和,也逐渐成为人们积极探索和实践的热心词语,并且一和绝尘,破空而来!

02.和,是一种关系的极佳状态

大概与孔子的仁、老子的道不可定义一样,要想把'和'明确地解释出来,都不免陷入得此失彼的境地之中,怎么品也仿佛没了原汁原味,但却也丰富了认识,开拓了视野,促进了高层次的文化认同。

钱穆在“本章大义”中对“和”作了解释:

“言礼必和顺于人心,当使人由之而皆安,既非情所不堪,亦非力所难勉,斯为可贵。”和,解作和顺,指和顺于人心,将“和”从礼与人心关系中考察,把人的思维带进了心性之中。

杨伯峻解“和”为“遇事都做得恰当”,与李泽厚解释的“恰到好处”,同出一辙,侧重在礼的度和分寸感的适用上作了开拓。

再放眼古代大家的诠释,更是令人眼界大开——

南北朝梁朝皇侃《论语义疏》和北宋邢昺《论语注疏》都从礼乐关系的角度将“和”解读为“乐”,认为“和”是音乐之和。皇侃说:国君教化手段,“必礼乐相须。用乐和民心,以礼检民迹。迹检心和,故风化乃美”,强调“行礼须乐”,“行乐须礼”,这种“礼乐相须”就是“和”,把乐的因素引入到“和”之中,使“和”在礼乐关系中得到了重视和强调。

到了朱熹《论语集注》,又从体用关系和理学角度,进行了解读:“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和者,从容不迫之意。盖礼之为体虽严,然皆出于自然之理,故其为用,必从容而不迫,乃为可贵”。认为礼与和是体用关系,礼与和浑然为一,礼中包含着和,和中有个礼,并根本在于心之和,在于自然和缓。礼和交融、心性和缓即是“和为贵”。浑然、自然,使“和”的涵义再次升华。

清代《论语》诠释的集大成者刘宝楠,又进一步从“中庸”的高度进行解读,认为“此章之旨,所以发明夫子中庸之义也”。他将“礼乐”、“中和”、“中庸”之间关系与《礼记》、《易传》、《荀子》、《尔雅》进行关联思考,把《论语》置于更广阔时空中,引人入胜,探寻不已。

“礼之用,和为贵”,已经成为开放性的话题,在不断地积淀、扬弃、发展中形成了一种与时偕行的文化认同。和,已经无须追求语意上的整齐划一,因为它所凝聚人们飞扬的情思、理想的向往早已把人们带入了一个令人神往的“和”的国度。

03.和,是一种理想的追求

钱穆说“礼之用,和为贵”所在这一章,“最孔门言礼之精义,学者不可下深求”,足见这一章的份量。

礼乐文化到了西周达到了鼎盛,孔子引以为治国的重要机制。面对春秋以来礼崩乐坏的现实,孔子把礼乐文化建设作为理想社会追求的重要抓手,力求通过正礼乐,从而正人心,最终正社会。所以,“礼之用,和为贵”这一章更多地是代表了孔子师徒对礼乐文化的理想追求。它既是对“先王”礼乐之和的追念,又是对当时礼崩乐坏的反思,更是对未来社会之和的企盼!

从《论语》中看,礼崩乐坏、不和的问题相当突出,它的实质是政治政权、国家治理、社会状态问题。

“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说明政治政权失控、混乱即不和,是礼乐不和的根源,或者说礼乐不和即是治国上的失败、天下无道的体现。

季孙氏不用大夫而用天子之乐“八佾舞于庭”;孟孙、叔孙、季孙在家庙祭祀时用天子之乐“三家者以《雍》彻”:说明乐已经远离于礼、漠视于礼,这不仅是礼乐之间和不和的问题,并且标明上层社会已不是简单地不和问题而是充满着矛盾对立。并且从说“郑声淫”来看,下层社会的“乐”也如脱僵野马。这些说明,当时整个社会从礼乐角度考察已经到了天下无道、天下不和的严重地步。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说明当时礼乐已经徒有其表、只有外在器物形式。即使礼乐两者都不偏废,也都丧失了礼乐的内在精神,即“和”的韵致。从中还可以品出,礼乐之间,互相依存是一种“和”,而礼乐自身各自有“和”,即礼乐的内在精神是“和”。礼,如果失掉了礼自身的内在之和,就只会剩下徒有“玉帛”那样的外在形式;乐,如果失掉了它内在之和,同样会只剩下“钟鼓”那样的外在形式。

只有礼乐相融合、内外相交融,方是礼乐之和。而礼乐之和,最终系于政治之和、社会之和、天下之和。

礼乐之和,有助天下之和;天下之和,必要礼乐之和。这种和,正是千百年来令人神往的理想境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