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入门点点谈
常在网上看到“拼紫”拼紫是什么样的泥料呢?是化工泥吗?“紫泥”和各种纯泥又有什么不同?看那些泥料的名称越看越糊涂了,不敢买了,我不想买个壶在家里老是猜疑“它是用什么泥来做的?
“拼紫”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泥料配在一起的泥料。如果是原矿泥料配的话,就不会含有化料。紫砂泥一般分紫泥、本山绿泥和红泥三大类。
红泥和纯朱泥的区别?
1.两者的原矿不一样:红泥是”五色土“里面普通的泥料,而纯朱泥的原矿是黄石黄。
2.两者的收缩比不一样:红泥的收缩比是14%左右,而纯朱泥的收缩比是30%左右。
3.两者的窑温不一样:红泥的窑温是1100度,而纯朱泥的窑温是1080度。
4.两者的色泽、质感不一样:红泥:呈光洁明亮红中略带一点橙色,而纯朱泥:朱红略泛桔光,温润透明质感很好。
5.两者的成型工艺不一样:红泥:成型工艺较易,大小壶型都可以做,而纯朱泥:成型工艺很困难,大的壶型没办法做,小的壶型做出来可爱生动。
紫砂壶都有哪些特点?
紫砂壶是明清时期江苏宣兴地区所产的一种陶质茶具,具备以下特点:
1、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即使是盛暑时节,所泡之茶仍不易馊。由于泡茶日久,茶素慢慢渗入陶质中去,如果只泡清水,也有一股清清的茶香。
2、紫砂壶从选泥、制作成壶坯等关键工序都是用手工操作的,因而制作十分精细。陶坯一般多不上釉,以其自然色泽取胜,只是在陶坯成型后,上面印刻的书画诗文纹案都要用粉质颜料加填于轮廓中。这种自然本色和着色方式是紫砂陶壶的一个显着特点。
3、在造型上,虽然每个制壶名家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但大体上还是可以分为素色、筋瓤和浮雕三种类型。
4、紫砂壶形态淳朴、色泽古雅、质地精密,而且使用的年代越久,经人手抚摩后越显出其古雅光亮。
何谓”半手工“
半手工壶,一般来说含有手工的成分在里面。简单说来就是:可以壶嘴、壶把、壶盖等用手工制作,身筒用模具制作;也可以是身筒用手工来完成,其它用模具制作。
何谓“包浆”各类茶叶又对壶的容量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包浆”,其实就是“光泽”,但不是普通的光泽,而是特殊的光泽,专指器物表面的一层光泽。大凡器物经过长年久月之后,才会在表面上形成这样一层自然的光泽,即所谓“包浆”是也。也可以这样说,包浆是在时间的磨石上,被岁月的流逝运动慢慢打磨出来的,那层微弱的光面异常含蓄,若不仔细观察则难以分辨。包浆之为光泽,含蓄温润,幽幽的毫不张扬,予人一份淡淡的亲切,有如古之君子,谦谦和蔼,与其接触总能感觉到春风沐人,它符合一个儒者的学养。如果是崭新的器物,表面就不会有“包浆”,而是最普通的光泽,一眼望去锋芒毕露,像一位文化生意人善于夸夸其谈炫耀于世,用一个专有词汇来形容,称之为 “贼光”. 一般来说,乌龙茶对壶的容量要求较小(但是也要结合品茶的人数来讲)。绿茶之类的对壶的容量要求普遍较大。
紫砂壶标准:泥、形、工、款、功
(一)“泥”:紫砂壶得名于世是其制作原材料紫砂泥的优越,根据现代科学的分析,紫砂的结构确有与其它泥不同的地方,就是同样的紫砂泥,其结构也不尽相同,有着细微的差别。这样,由于原材料不同,带来功能效用及给人的官能感受也就不尽相同。
(二)“形”:紫砂壶之形,是存世各类器皿中最丰富的了,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赞誉,说起“形”人们常把它下紫砂壶艺的流派相提并论,认为紫砂壶流派分“筋囊”,“花货”,“光货”等,其实这是极无分析的办法,艺术家在他们的艺术生涯中,一旦艺术成熟,必然形成他的个人风格,几个相差无几的个人风格凑在一起,就成了流派,艺术讲究的是感觉,一把紫砂壶造型的优势,全凭个人的感觉,一把好的紫砂壶最为讲究的是“神韵”造型学讲究的是“均衡”.
(三)“工”:点、线、面是构成紫砂壶形成体的基本元素,在紫砂壶的成型过程中,必须交待是清清楚楚,按照紫砂壶特殊的工艺要求来说,壶嘴与壶把绝对在一条线上,并且分量要均衡;壶口与壶盖结合要严紧,否则,就不能算是把好壶。
(四)“款”:鉴赏紫砂壶款的意思有两层:一层意思是鉴别壶的作者是谁,或题词镌铭的作者是谁。另一层意思是欣赏题词的内容,镌刻的书画还有印款,历来紫砂壶是按人定价,名家壶身价百倍,这样市场上就容易出现许多模仿名家之作,伪造的赝品屡见不鲜,选购名壶尤其需要小心。(五) “功”:是指壶的功能美。近年来有些制壶人讲究造型的形式美,而往往忽视功能美的现象随处可见。尤其有些制壶人自己不饮茶或不讲究品茶,所以对饮茶习惯知之甚少,这也直接影响了紫砂壶与别的艺术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如果失去“用”的功能,“艺”就不存在,所以千万不能忽视壶的功能美。
冷、热水,试水时候的差别:为什么紫砂壶试水时会出现如下两种不同的结果?1、用冷水时壶口不流口水、2、用热水时就会流口水。
这主要因为紫砂本身特殊的分子结构,当紫砂遇热水分子与紫砂的亲合力增加(好比摩擦系数增加),所以相对来说水的流出速度减慢,会出现上述现象。反之,则出现壶口不流口水的现象。谢谢您对紫砂壶的观察如此仔细,上述现象一般人是不易察觉的。
请问手拉胚壶与其他方法制作的壶有何区别?
所谓手拉胚壶就是:机械操作,下面一个马达,上面一个圆盘。把泥料放在圆盘上,开关一开,马达旋转,利用惯性离心力,用手拉出一个壶型来。拉出来后切下,放置晾干,再配壶嘴、壶把(都是灌浆制作),装成一把茶壶,放置晾干后再喷浆,经过烧制就可以成为手拉胚茶壶。(注:手拉胚成型一定要加一定量的化料) 所谓的手拉胚,它不属于紫砂成型工艺。而传统的紫砂壶,是用拍身桶和镶嵌身桶两种工艺形成各种形状的紫砂壶。这就是紫砂成型工艺。
紫砂泥料的透气性如何进行评价和比较?
1.紫砂壶泡茶时候,既不奇香又无熟汤气,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2.砂质茶壶能吸收茶汁,使用长久能增积“茶锈”,所以空壶中注入沸水也有茶香。3.便于洗涤。茶壶日久不用,难免异味。但内积茶锈无需除去,可用开水泡烫几遍,浸没在冷水中,然后取出卸出冷水,泡茶原味不变。4.冷热急变性好。寒冬腊月,注入沸水,不因温度急变而膨胀,而且砂质传热缓慢,提握抚拿不会炙手。由于紫砂的物理性能好,它不仅适宜于泡茶,而且紫砂花盆栽培花木有成活率高,不易烂根,长势茂盛和落叶较迟的优点。
怎么区分朱泥和红泥?
朱泥和红泥有本质的区别:1.两者的原矿不一样。2.两者的收缩比不一样。3.两者的窑温不一样。4.两者的色泽、质感不一样。5.两者的成型工艺不一样。
新壶购置后怎样保养?
新壶购置回来后,可用细砂布稍加磨擦,千万不要用粗砂布打磨,以伤表皮(有的壶作者在出手时已作处理),先用水用或布洗擦去处表面的尘灰和内里的陶屑,然后放较溶的茶叶水锅里,或中连同茶叶,小火煮沸,沸后不久即可熄火,用余热焖壶直到茶水稍凉再点火煮沸,如此再三,可使新壶土味尽去,也使新壶初次受到滋养。待完成此工序后,取出新壶自然晾干便可沏茶使用。这并不是必要的程序,其实新壶到手,洗净后用开水泡上二次,即可沏茶。在泡养过程中,切不要太心急,千万不要去用有细金刚砂颗粒的抛光布之类的材料揩擦,这样很容易伤及表面,留下划痕,从而破坏紫砂质感。比较好的方法是用粗硬的棉布擦拭,清洗时用尼龙刷。不要太用力以免不小心戳坏茶壶。泡养茶壶要用心,勘茶时要有正确手势,最好用食指轻轻摁住盖沿,一旦“落帽”后果可以“设想”.平时喝茶,可以用干净毛巾擦拭,不要将茶汤留在壶面,这样久而久之壶面上会堆满茶垢,擦拭以后会有浮光,这品相玩家比较忌讳。一把养好的壶,应该呈“黯然”之色,这种光泽应该是“内敛”的。
紫砂壶是不是越老越好?
许多人以为紫砂壶越老越好,专门藏旧壶、老壶。市面上有两种造假方法,一是将泥料的表面作旧,方法是擦皮鞋油,像人手经常摸的样子,看上去有古旧感,或者用强酸腐蚀作旧;二是将紫砂壶涂上白水泥用水去泡,做成出土效果。其实,衡量一把紫砂壶收藏价值高低的关键还是看艺术价值。并非一定是越老越好。
怎样辨别纯朱泥、底槽青、青水泥?
三种泥料各有千秋,纯朱泥壶冲泡扬香力特高、轻快而俐落,茶汤紧结柔滑,回甘强、回韵悠长,属性十分特殊,最适合冲泡台湾高山茶,及福建铁观音、乌龙茶等轻发酵重香气之佳茗。底槽青壶温和素雅,茶汤清气悠扬、时间长久,养泡以后,泥色由棕色变成朱肝色,水色光和!底槽青壶的适用性很广,较适合泡普洱、绿茶、红茶、花茶等。清水泥壶醇厚稳重,典雅大方,具有亲和力。泡茶要求不是很高,甚适合新手使用。同样,清水泥的适用性也很广,适泡茶类与底槽青相仿。
怎样看待老泥、新泥?
老泥、新泥是广大壶友都存在一个误区。其实,紫砂的形成到今天都是经过了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时间了,都可以说是老泥。至于泥料的风化期、陈腐期倒有长短之分。紫砂都是经过几亿年的时候形成的,所谓的新泥、老泥只是在陈腐期上区别而已。泥料的陈腐期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越久越好,但在制壶前需重新回炼一下。陈腐期久的泥料相对于陈腐期短的泥料要温润,可塑性要高一点。制好的壶一个无水色,较难看。一个有水色,较好看。
如何选择泥料?
关于泥料的好与差!其中关系错宗复杂,难以解释清楚!关健得用,也就是泡养!如泡养后,后期变化明显,而且变化速度快!摸在手中有细豆沙似的感觉!那就是好泥料!泥料只要自己喜欢、觉得好、易养,那么它就是好的。好的泥料加上好的火候,烧出来的紫砂壶色泽饱满、温润易养。否则,要么干巴巴,要么表面非常光亮(称之为玻璃光或贼光),一般都是加有化工颜料和经人为加工的,不可取也。
紫砂壶的功能美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紫砂壶功能美主要表现在:容量适度、高矮得当、口盖严紧、出水流畅。
紫砂壶的大小如何区分?何为一手壶?
紫砂壶的大小一般是从其容量来区别的。所谓小品壶是指200CC以下,中品一般只指200CC-400CC,400CC以上的就属于大品系列了。按目前大多饮茶者的习惯而言,一般容量最好在200-350毫升为最佳,其容量刚好在四杯左右。手摸手提只需一手之劳,故称为一手壶。紫砂壶手工艺高矮,各有用处,高壶口小,宜泡红茶;矮壶口大,宜泡绿茶;但又必须适度,过高则茶易失味,过矮则茶易从壶口溢出,壶嘴出水也很关键,凡此种种都属于功能美手工艺标准。
如何养壶?
“养壶”主要靠茶叶来养,一般选用绿茶,绿茶性温,茶叶以当年产新茶为佳。茶叶的等级要高,越是紫砂壶精品越发要上等茶叶,泡茶的水也要质好,最好用山泉水或矿泉水。泡茶也讲究,先用沸水浇壶身外璧,品茗者常说的“润壶”,然后再冲水。品茗时若常用湿毛巾抚摸壶身,则润扑之色油然而生。玩赏家常喜爱多把壶轮番使用,并习惯饮什么茶用什么壶,饮红茶用甲壶,绿茶用乙壶,乌龙茶改用丙壶,严加区别,不相混淆。茶壶每次使用后,壶身应擦拭干净,壶内残茶剩汤不必立即倒弃。这倒不是为了过后再饮,因为紫砂有一定吸水性,残茶留在壶内任其吮吸,时间久了,能使壶色光泽古润。如果壶暂时不用,壶身内外擦干爽,不积湿气,贮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紫砂壶切忌包裹式密封,封闭久后易生“斑”。
壶的保存要注意勿让它沾油烟,污染后难洗涤,洗刷时不要使用清洗剂,这样很容易破坏“色浆”。
怎样才算好壶?
一把好的紫砂壶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从型制上看,如果去掉盖子,茶壶嘴、壶柄及茶壶口一般是在一个水平面上的。也就是说,如果将茶壶倒转放平,基本上是可以和水平面保持一致的。其次,如果将壶中水倒出,手按住茶壶盖的小孔或流口,水如果涓滴不出或壶盖紫砂壶
不落,则表示是一把好壶。第二、从功能上来看,茶味不易霉馊变质。其次,如果有水溢出壶外,水很快就被壶吸干了。第三、如果是好的紫砂壶,使用过后,即使空壶沸水注入,也有茶味。用过的茶壶,表面比新壶更光滑。
那么怎样区分做工的好坏呢?
壶都是人做的,做一把好壶需要花很多的时间,举个例子,如果现在有两把壶放在您的面前,一把是一个人花了一整天的功夫做的,另一把只花了他半个小时,按每天工作时间八小时计,后面那把他每天可以做十几把,可以想象每天十几把的壶一定很粗糙,实际上十几元一把的壶其产量每天可以达到二、三十把,不然他就会入不敷出,无法生活。同样为了降低成本,他也不可能采用很好的泥料。而泥料则是与做工成等比的,因为泥料的好坏其价格相差很大,很难想象一把工艺很差卖到 餟十元以下的壶能用到五六元一公斤的好泥,而做好壶的人为了达到他的工艺要求也不会去用没经过提炼的五六毛钱一公斤的甲泥。和画画一样,画画不仅仅在于“象”,而要有它的气度、神韵,紫砂壶也如此,做工到了一定程度可以随心所欲,不必要有太大提高,关键是怎样用做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风格,使作品拥有自己的气度、神韵,这就是千元以上的价值相差所在。
何为灌浆壶?
把泥料放在球筒里面打48个小时,就变成很细的掺玛,然后再把浆灌到开好的模具里面,等1-2分钟拿出来,放置晾干,就可以加工成茶壶了。一般来说,手拉胚壶里面有条纹,而灌浆壶里面就没有。手拉胚壶一个人一天可以拉200-300个;灌浆壶一个人一天可以灌300-500个。注意不是所有的壶制作时都要加入高岭土的。但是手拉胚制作时就需要加。
紫砂壶鉴赏常用术语有哪些?
紫砂茗壶经历几代艺人传习形成规范的制作法则,从形态结构上基本可分三大类。
(1)光素器:即方壶、圆壶。
(2)筋纹器:即以线纵向、横向、旋转分割的壶。
(3)花塑器:即带有自然形装饰的壶,相互组合贯通,并作为壶的主体。
从制作结构上亦可分:主体和附件。
(1)主体:即壶身、壶口、壶底、壶足、壶盖、壶钮(的子)。
(2)附件:嘴(流)、把等。
紫砂页岩生成于甲泥矿层的夹层中,大多是从深达数百米甚至千米的地下矿井深处开采出来的,并且以深层矿体的质地较为优良。然而刚开采出来的紫砂泥矿体(常被称为生料),质坚如石,需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方可成泥(熟料),用于制作。其工艺处理流程如下:矿体开采 → 挑选矿料(生料) → 露天堆放(风吹雨打、日晒夜露数月甚至数年) → 自然风化(矿体成为松散小颗粒) → 除去杂料 → 矿料粉碎(用石磨或轮辗机碾碎) → 矿料过筛(根据泥料要求的目数,用不同规格的筛网筛选) → 配料混合(纯原矿泥料无此工序) → 加水拌和(大缸中) → 练泥(手工泥采用人工木杵槌练或足踏或用滚石碾烂等,机制泥则采用机器设备真空搅练) → 掇成湿泥块(手工泥切片成块,机制泥挤出切条) → 陈腐养土(多放置地窖阴湿处和套缸内,且陈腐的时间越长越好)→ 熟料(使用前还需要再对泥料练制一次,方能达到理想的可塑性和均匀度)。紫砂泥料就是这样练成的!
风音堂紫砂艺术以工艺美术为根,以传统文化为源,以茶文化为媒,逐步形成自身的、独有的紫砂艺术。独具特色的、独具风格的、独树一帜的紫砂风格。大家一起探讨紫砂文化传承
每把壶都有一个故事,今天来说说你与紫砂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