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读书摘录

作者:采铜

image.png

一、时间之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活在“全部的现在”从当下出发,联结过去与未来

人生的七个侧面,它们分别是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和成功。

孩子用“郑重”的态度玩耍,反倒是成年人用戏谑的、游戏的态度去度过自己的人生。谁说我们不应该向孩子学习呢?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因恪守本心而知事情轻重缓急,因尽全力无保留而使其事竟成、光阴未曾虚度。

1、五种对待时间的视角

关于人与时间关系的更深入的见解。斯坦福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Zimbardo)提出用“时间视角”这一概念表示人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同态度。他发现,根据不同的时间视角可以划分出五种人:

第一种是积极过去视角,具有这种视角的人总以积极的心态往回看,他们是怀旧的,经常怀念过去美好的事情,珍视亲情和友情,对已经拥有的东西怀有感恩之心。但这样的人容易忽视当下的快乐。

第二种是消极过去视角,具有这种视角的人总以消极的心态往回看,他们经常回忆人生中的负面经历,沉浸在以前的伤害中无法自拔,因而出现心理问题的风险比较大。

第三种是享乐主义视角,具有此种视角的人总以享乐的心态看待当下,他们认为及时行乐是第一要务,回首过去和展望未来都无太大必要,尽情享受当下便好了。他们的幸福感比较高,但出现成瘾行为如吸烟、酗酒或暴饮暴食的风险比较大。

第四种是以宿命的观点看待当下的人,即具有宿命论视角,他们对现时发生的事情感到无能为力,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自己只能顺从和忍受外界的安排。

第五种是习惯往前看、为未来谋划的人,这种视角被称为未来视角,他们具有前瞻性,更关注有待完成的目标和任务。为了完成未来的目标,他们愿意舍弃当下的享乐,时间的利用更有效率,因而更容易取得比较高的成就。但是由于一直为未来担心,所以幸福感并不强。

积极过去视角适合在与家人一起时引发。

津巴多建议不要维持单一的时间视角。因为这五种时间视角里每一种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各自的缺点,所以最好采用混合和折中的方式:多采纳积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和未来视角,并且在三者中取得平衡,少采纳负面作用明显的消极过去视角和宿命论视角。并且,在采纳前三种视角时还要“随需而变”,即根据不同现实场景加以灵活选择。

2、对待时间的十条建议

从“平衡时间观”和“延伸的当下感”这些观点出发,林德沃提出了更好地对待时间的十条建议。下面是这十条建议以及我对每一条建议的阐释:

1.生活在当下——不瞻前顾后,不左顾右盼,不患得患失;

2.严肃地对待时间——审慎、郑重地思考时间对我们的价值并用好它;

3.留意自己拥有的空间并享受它——找到自己的“独享时刻”,不要疲于奔命;

4.反思自己和其他人的时间视角——认识到自己和他人时间视角的异同,换位思考;

5.从现在出发联结过去——过去并没有远去,它对今天仍具有意义;

6.并不完全沉浸于过去——比过去更重要的是现在;

7.制订实现目标的计划——未来视角让我们的行动更加有序;

8.平衡计划和非计划时间——由于随机性和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生活并不能完全被计划,平衡计划和非计划就是在未来视角和现在视角之间找到平衡点;

9.视未来存在于当下——未来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出现在即将到来的每一分每一秒;

10.对未来保持积极的态度——既然未来难以预测,那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它能让我们在当下更有行动力。

3、 对五年后的自己提问:如何解决远期未来与近期未来的冲突?

“想想五年后你会干些什么,过什么样的生活?”“为什么是五年?”“两年、三年太短了,八年、十年变数又太大,你很难看清楚。”

就拿拖延症来举例。产生拖延症的一个原因是,“远期未来”中有一个抽象且意义重大的目标,博士学位”,而“近期未来”则遇上了实际的阻碍和便利的替代性活动,

不断地强化远期目标的意义,但这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可能因为加大了“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的冲突而使问题更加严重。那该怎么办呢?

一方面,从“远期未来”的角度,我们应该“重战术、轻战略”,减少对价值和意义的强调,也不要一个劲地担忧目标没有完成怎么办,而是应该多思考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把注意力放到“怎样去做”上,特别是放到那些立即可实施的行动上。

另一方面,从“近期未来”的角度,应该提高逃避的成本,甚至可以采用一些“极端”措施,比如删除电脑里所有的电影、游戏,剪断网线,把手机换成非智能机等等。可能有人会说,电影删了还可以再下,网线剪了可以再接,手机换了可以再换,这个方法有用吗?有用。因为虽然可能会出现反复,但这种反复会使得原来简单且惯常的替代性行为变得更麻烦了,逃避的便利性大大减小,这便增加了当事人转而去做实验、看论文的可能性。

要想处理好“远期未来”和“近期未来”,我们可以采用下面两个策略:1.使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情境化和可实施;2.降低近期未来中的“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

4、我们总是在重复地抓起沙子: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

简单地说,“合理利用时间”就是选择去做正确的事,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如何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在分析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时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评估:一是这件事在当下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我称之为“收益值”;二是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我称之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影响会持续较久。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只关注到一件事情在发生时带给我们的即刻的好处,而忽略了这一好处是否可以持续下去,产生长期的效果。就拿玩游戏来说,玩游戏带来的愉悦感是其他绝大多数事情无法比拟的,

以此类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大多数事情都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来衡量,由此便可得到由这两个角度组合成的四类事件: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与“大牛”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买一件当季流行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机游戏;以“扶墙进、扶墙出”的方式吃一顿自助餐。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练一小时书法;背诵三首诗;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多重复一组技能练习;认真地回复一封友人的邮件。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挑起或参与一次网络掐架;漫无目的地刷微博;使用社交软件窥视陌生人的隐私。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碎片化和功利性等特点,使得现代人很容易陷入“两个无能”之中,一是“选择无能”,二是“执行无能”:选择无能:就是指我们很难判断两个事情哪个更重要,比如两本书看哪一本,两个证书去考哪一个。于是就成了布吕丹的驴子,在犹豫不决中寸步难行。执行无能:就是指我明知道这个事情很重要,但就是不去做。对广大“拖延症患者”来说,往往一个事情看上去越重要,内心的恐惧感就越大,就越容易拖,最后一事无成。

5、尽量做“长半衰期”的事情

而这些状况,都可能用一条简单的行动规则来改善,我称之为“采铜法则”: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这个法则暗含着两层含义:1.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就尽管去做。2.不要只盯着那些“高大上”的事情。一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只要对你有长期的益处,仍旧可以去做。

有些收益本身就具有“长期保持”的属性,比如方法、技能以及具有稀缺性或者不可替代性的核心竞争力等,识别是否具有这些属性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事件的半衰期长短了。下面是根据这一思路,对长半衰期事件的一个不完全罗列:

长半衰期事件指南●积累可信的知识●训练实践技能●构建新的思维模式●提升审美品味●反思和总结个人经历●保持和促进健康●建立和维持相互信任的关系●寻找和获得稀缺性资源●探索、提出独创性的构思或者发明●获得高峰体验

投资家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介绍了“林迪效应”。按照他的表述,林迪效应是指:“对于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其预期寿命就会缩短一些。而对于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则可能意味着更长的预期剩余寿命。”辨别生活中的信息噪音这个效应对经典作品正好适用,一部经典流传得越久,它就越可能在今后更长的时间内传承下去,继续发挥它的价值。就如同常青树,总是会长出新的叶子。

6、判断方法:调整评估信息价值的时间尺度。

我们如何才能从庞杂泛滥的信息中分辨出哪些是有价值的信息,哪些又是“信息噪音”呢?辨认“信息噪音”有一个立竿见影的方法,就是调整评估信息价值的时间尺度。

如果用这种变换时间尺度的方法,去评价我们每天接触的信息,从原本追求“即时兴奋”的信息模式切换到追求“长久受益”的信息模式,就不难把那些“噪音”辨析出来,并且过滤掉。你主动过滤掉的信息越多,也就意味着你越有富余的时间、精力甚至脑力来寻找和领会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对泛滥的资讯保持警惕,把更多的目光投向那些被“时间之尺”筛选过的经典作品上,可以避免无谓的躁动。从心智的成长层面上讲,这种“复古”也恰是最有效率的。

7、不再一味求快,而是让生活有节奏感

工作要快,但生活要慢哈佛大学的李欧梵教授认为,我们应该从一味求快的心理惯性中跳出来,让生活变得更有节奏感,也就是“有快有慢”才好。他在《人文六讲》一书中写道:“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应该有快有慢,而不是一味地和时间竞赛。什么叫有快有慢?用音乐的说法就是节奏。如果一首交响曲从头至尾快到底,听后一定喘不过气来,急躁万分。所以一般交响曲都有慢板乐章,而且每个乐章的速度也是有快有慢的,日常生活上的节奏和韵律也应该如此。”他让自己慢下来的方法是,每天抽一点时间去“面壁”,也就是在一个私人的空间里,静静地去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让心中不同的“自我”参与对话和辩论。这样,可以让自己不随波逐流。而另一些事情,像处理日常公务诸如看邮件、写报告等,则是越快越好,李欧梵先生说他都是用“极有限的时间”把它们处理掉的。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和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

时尚专家弗洛克在一本名为《享乐主义手册》的小册子中给出了很多让生活慢下来的建议,都挺有意思的,这里列举几条:

●找一把公园长椅,坐下来,观察生活●躺在吊床里看星星●散步,不要方向●在完全静寂中看一本书●在阳光下小睡片刻●在烛光中洗一次澡●睡到自然醒

当然,掌握生活快慢之道最关键的是要想清楚什么事情应求“快”,什么事情应求“慢”,这里我作了一个简单的归纳,供大家参考:

尽可能求快的事情:做家务等体力劳动,完成常规的事务性工作,完成简单的执行性任务,常用商品的线上线下购买,注定无法达成共识的争吵和争论等。尽可能求慢的事情:与家人共度闲暇时光,欣赏艺术作品,自我反思,思考重大决策,创造性活动中的酝酿过程,为一个挑战性任务做好准备等。

同样是安排闲暇的时间,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的“被动式休闲”所带给人的满足感,就远远不如从事一项自己的业余爱好所带来的满足感。在看电视时,我们可以同时嗑瓜子、玩手机、跟人聊天,我们并没有倾情投入;而在进行写作、绘画等一些创造性的活动时,则可以完全沉浸其中,甚至进入“心流”的状态。所以说,我们从闲暇中获得放松和满足的程度并不取决于闲暇时间的长度,而是取决于其质量。

它是指人全情投入于一件事中的状态。在心流发生时,人心无旁骛、全神贯注,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在这个过程中,人会获得很大的满足感。当然,人也不可能一直处于心流状态中,也需要很简单地放松、闲适,只不过,在时间的“深”与“浅”之间需要某种平衡。获得高质量的休闲满足其实很简单,就是:找到并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保持一项爱好,让它在时间的深度和长度中慢慢生长,可能会得到始料未及的成就。

他对待时间的方式是“郑重”的,他把“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勾连在一起,并赋予时间意义和喜悦。所以,事业与生活的秘诀,无外乎就是处理好时间的“快”与“慢”、“深”与“浅”的关系。

SUMMARY精彩提炼
用平衡观点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用郑重的态度过好当下的生活,并联结起过去和未来。明确工作和生活的界限,用未来视角工作,用享乐主义视角生活。使用“时间之尺”,审视事件的长期价值,尽可能删减非必要事件。让“远期未来”更加具体,为“近期未来”增加挑战。把握好做事的节奏,区分“求快”的事件和“求慢”的事件。提升时间使用的“深度”,减少被动式休闲的比例,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PRACTICE实践练习
检视你现有的时间观:
1.你会经常想起过去的事吗?大多是开心的事还是不开心的事?它们分别给你当下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2.你是否认为最重要的是享受当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你是否经常不顾后果或者禁不住诱惑,做一些对未来有所损伤的事?3.你会不会觉得很多事情自己无能为力,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或者觉得未来变数太大,无法真正为未来做规划和打算?4.你是否有自己对于未来的目标,并且为此做出实现的计划?你是否常为了实现目标,而不顾个人的健康、休息,甚至身边人的感受?

调整你的时间使用方式:
1.举出3—5件过去发生的不好的事情,写下每件事可能带给你的积极信息。这些事情可能对你的未来产生哪些好的影响?2.检视一下自己最近做的事情中,哪些事情只是对当下有好处,却对未来几乎没有价值甚至有害?你决定减少做其中哪些事情的频率?你会采取哪些方法来避免自己做这些事?3.列举出3—5件你做过的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这些事情对你或者他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请写下3—5个你未来五年打算实现的目标,以及你将如何去实现它。5.除了工作,请写下3—5件你打算每周去做的让自己放松下来的事情。6.请写下一件你打算长期保持的爱好,以及每周打算至少用多少时间去专心致志地做这件事。

二、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1、“满意原则”与“最优原则”

****从终极问题出发以人生最高目标作为第一原则****


决策心理学认为,人在面临选择时,通常会采用“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所谓满意原则,就是人会从自己最熟悉的待选项开始逐一进行考察,如果考察到一个满足内心标准的选项,就会采纳这个选项,余下的选项就废弃了,而并不是对比所有待选项,然后选出其中最好的。

因此,一个人会不会做出一个尽量好的选择,跟他所采纳的标准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内心的标准比较低,那么很快就会找到一个满足标准的选项,而这个选项很可能在所有选项中并不优越;如果内心的标准比较高,那么就会多比较一些选项,最后选中的那个选项就会更好。

萨尔曼·可汗的人生选择是非凡的,高薪的金融工作让人“满意”,但对他来说不是“最优”的。凭借着内心对自己的极高期许,他选择了一个更能实现人生价值的选项。正如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雷教授所说:“如果一个人,处处能以最高目标为原则,必然能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定。”

在《成功是道选择题》一书中,雷教授讲述了他自己以及他的很多学生,因为处处以最高目标为原则而达至非凡人生的故事。他所说的“最高目标”,并不是指那些可以被度量且数量力求最大化的目标,而是指从整个人生来看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目标,这个目标反映了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我们一直在寻找的那个“巴拿马”。

要能权衡好本末轻重,就得有“价值意识”,也就是要搞清楚“人生中到底想要什么、追求什么”。一个人为自己的内心树立什么样的最高目标、设定什么样的价值尺度,反映了他的“格局”。说到“格局为何”,电影《一代宗师》已经做了很好的回答,即“看自己、看天地、看众生”。

2、四个层次的格局,不同的目标

四个层次的格局来,并从“目标”“眼界”“信念”这三个维度来阐释这四个格局——

零度格局:盲众(“看不见”)目标:无目标或只是追随当下的潮流。眼界:主要为流行文化,以及身边亲友的观点。信念:以“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等流行文化所潜移默化传递的价值观为典型。实际上这类人并无稳定的信念,很容易被他人诱导和说服,因而经常大喊“毁三观”。

一度格局:逐利者(“看自己”)目标:作为精致或粗放的利己主义者,旨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眼界:与逐利相关联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对利益机会的洞察,同时兼具比较完整的常识体系。信念:笃信丛林法则,认为每个人都是逐利性动物,且能力越强的人能获得越大的利益。

二度格局:理念人(“看天地”)目标:“理念人”(manofideas),即指为理念而生的人,他们毕生的行动就是追求和捍卫真理。眼界:对某个甚至多个知识领域有非常深入、系统的钻研,并常常能提出极具创造性的观点。信念:真理是美的,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追寻真理之美,与此相应地,必须保持内心的诚实。这类人的代表人物有维特根斯坦、哥德尔和埃尔德什。

三度格局:至善之人(“看众生”)目标:以改良社会、增进人类的福祉为最高目标。眼界:往往对他人有很强的同理心,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有深刻的认识,部分人可能同时具有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兼具理念人的特性。信念:个人对整个社会负有责任,应该努力地去改善世界,减少世界的苦难和不公,部分人可能有坚定的宗教信仰。典型的人物如音乐家、哲学家、医生和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史怀哲。

如果现阶段,你确实不知道你的最高目标是什么,那么你可以采用雷教授提出的一个简单方法,回想一下最近的一周,你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是什么:最近一周,我所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当然也不一定是一周,你也可以想想最近两周、一个月或者半年,你所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事。然后,你可以再回忆一下,你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以及完成之后你内心的感受。然后你可以问问自己,这件事对你如此重要,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它让你感受到了难得的愉悦,还是因为内心的充盈,或者是一种平静,还是难以自抑的激动?这些最有意义的事带来的感受,很可能就是你内心深处所追求的东西,由此你可以去思考,以什么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可以让你长期地、持续地获得这种感觉。

3、逃离隐含假设的牢笼,发现人生中的更多可能选项

总结一下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模式:1.有唯一的理想目标。2.理想目标与当前处境相反或者相差悬殊,两者构成严重冲突。3.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导致了糟糕的内心状态。

当我们陷于某个人生困局时,困住我们的不仅有外界的客观现实,还有我们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这些东西会在我们思考时自动植入“隐含假设”,从而限制了思考的角度和范围。其结果是,我们通常只是在两三个“可见选项”中去做决定,而意识不到更多的“可能选项”。可见选项:从我们的个人经验和当前情境中自动产生,显而易见,无须主动探索和发现。可能选项:指未被发现的潜在可能性,来自与我们关联的未知世界,或者已知事物的深层信息,需要我们主动探索和发现。隐含假设的威力在于,虽然它们存在,你却意识不到,只是时时刻刻被它们影响着。

当我们在人生中遇到某个无法摆脱的僵局时,先不妨试试这三步:1.找出潜意识中的隐含假设;2.识别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进行校正;3.形成新的更灵活的思维框架,在此基础上思考出“可能选项”并进行尝试。

4、人生选择的四种隐含假设

初步归纳了四个典型的有关人生选择的隐含假设:

第一个典型的隐含假设是“赛道假设”。“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就是赛道假设的体现。暗自认同赛道假设的人,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比赛,比赛的项目是设定好的,而获胜者寥寥无几。于是他们就容易陷入对竞争的焦虑和对失败的恐惧中。他们可能由于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不敢试错,只能战战兢兢、亦步亦趋地在一个被外界固化了的轨道上不停地跑着。

第二个隐含假设是“低关联假设”。暗自认同这种假设的人认为,人生的种种经历之间相互独立,不存在什么关联。比如很多人小时候学过画画,但是长大后就再也不画了,他们不会想到,这些绘画基础对于在职场中运用视觉化思考很有帮助。正如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那个著名的演讲中所说,人生就是一个连点成线的过程,有些经历也许一开始看不到它的意义所在,但也许若干年后便会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第三个隐含假设是心理学中讲的“僵固型心智”(fixedmindset)。暗自认同这种假设的人会用一种固定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能力,其中很多人会认为自己的天赋不够,或者智商平平,于是在遇到一些挫折时就自怨自艾,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勇气。与之相对的是“成长型心智”(growthmindset),拥有这种心智的人认为智力和才能是可以通过努力不断增长的,因而并不惧怕短期的失败,反而会愈挫愈勇,这样的人往往能获得更高的成就。

第四个隐含假设是“零和博弈”。暗自认同零和博弈假设的人,在人与人的竞争中,更倾向于从别人那里争夺利益,而很少去构想双赢的方案。针对这种思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专门写了一本书《第3选择》,倡导在“你的方法”和“我的方法”之外,应该努力寻找一个“我们的方法”,通过这个“第3选择”,参与的双方可以实现协同和双赢

5、三种灵活的思维框架,走出牢笼

三种更加灵活的思维框架,也许能对正寻找新方向的人有所帮助。

第一个框架是“目标悬置”。很多人的烦恼来自同时有多个不同的人生目标想实现,但又不知道怎么处理多个目标之间的关系,因此感到无所适从。我们在追求两个以上的人生目标时,最常见的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串行模式,还有一种是并行模式。

那么“目标悬置”是什么意思呢?顾名思义,就是把你的目标停下来、放一放,但这个“放”不是放弃,只是悬置。在这个停下来的时间(比如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里,你可以休息放松,也可以去做完全不同的事情。等到时机成熟时,你又可以重新开始。

目标悬置的思维框架下,我们可以使用“悬置模式”来行动,这样我们的生活、学业和事业可以变得更加灵活,有更多辗转腾挪的空间。比如你可以设定在一年中,拿十个月时间全身心工作,余下两个月时间来发展自己的爱好,也就是说用十个月里赚的钱来养活另外两个月的自己。或者周期更长一点,先工作两三年,然后辞职,空出一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然后再工作。这样做虽然看上去比较大胆,但不少人已经在尝试了,它未尝不是拓展人生新航道的方法。

第二个框架是“能力嫁接”。出于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需要,我们潜意识里会把整体分解成局部,把不同的事物划分类别,建立区隔,最典型的就是我们的知识体系,被人为划分成不同的学科,每一个学科下又形成了不同的分支。这种分解性思维在我们的生活中影响深远,有时候它确实是解决问题的利器,但有时候它也会是局限我们思维的阻碍。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认为工作和爱好之间有不可调和的对立和冲突,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发现两者之间的潜在关联,因而没法把它们统合在一起。

固然某一项能力有直接相关的任务类型与之对应,但与此同时,能力也是可以迁移的,它也可以在某些你尚未发现的领域有用武之地。当你处在才能无法发挥的境地时,试着寻找施展你既有能力的其他可能性,为你的能力找到新的适用空间。这不失为寻找人生出口的一个方法。

第三个框架是“特性改造”。关于工作和爱好,我们可能早已形成了某些僵化的看法,比如工作是“要我做”,爱好是“我要做”,工作是被动接受的苦差事,爱好就是图个消遣娱乐。这种简单的二分法把工作和爱好隔绝开来,容易造成我们生活的割裂。为何不换个角度看问题呢?工作是否也可以变得活泼、主动而享受,爱好是否能不单单是消遣而也具有工作一样的严肃成分呢?这就是“特性改造”。

从以上三个思路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在看似非此即彼的两个极端选择之间,你还可以有很多的中间选择,你可以大胆地重组你的时间,让理想与现实兼顾且不冲突;你可以寻找两个选择之间的连接点,把能力嫁接过去;你也可以对它们做出创造性的改造,让它们互相影响,使你的工作更像你的爱好,你的爱好更像你的事业。总之,永远不要放弃寻找“第3选择”,因为最好的选择,往往来自在更高目标指引下的我们的创造。

6、选择方法——维度分析:细分对象,不同维度评估

那么我们该如何运用精细化思考来克服天性中的选择弱势呢?一个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维度分析法:把选择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维度,然后分别就不同的维度做出评估。在进行职业选择时这种方法非常适用。

7、如何挑选工作:从35条“职业价值”出发,加权评分就拿挑选工作为例,假设现在你拿到了A、B、C、D四个工作机会,粗略想想,每个机会都有其优缺点,一时难以选择,该怎么办?

第一步,从源头开始梳理,去想一想你为什么要工作,以及你想通过工作得到什么。这一步叫作“重新定义问题”,它把原来的问题“四个工作机会选哪个”重新定义为一个更根源性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工作”。
第二步,就是基于重新定义的问题,找出所有可能的工作特征,这些特征应力求全面,同时又与问题相关。这一步就叫“因素穷举”。

下面是职业咨询专家金树人老师在《生涯咨询与辅导》一书中列出的“职业价值”,可以让我们考虑工作问题时更加全面:

1.冒险:工作充满挑战,需要冒险;2.权威:在工作上运用自己的职位控制别人;3.竞争:工作中必须经常与人竞争;4.创造性与自我表达:在工作中经常能运用想象力,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5.弹性时间:可以自行决定工作的时间;6.助人:能够对别人的困难提供直接的帮助;7.收入:工作能够赚大钱;8.独立:自己有充分的自主权,决定要做什么和怎样做;9.影响他人:工作上能影响他人的意见或决定;10.智性刺激:工作本身需要相当程度的思考与推理;

11.领导:在工作中能够指导、管理、监督他人;12.户外工作:工作的地点在户外;13.说服:工作的性质是说服他人行事;14.劳动:工作需要用到许多体力劳动;15.声望:工作能使自己在别人面前、在邻里之中有地位、有尊严;16.公共关注:工作能使自己很快地得到别人的注意;17.公共接触:工作需要经常与公众接触;18.认可:工作有利于自己变成公众人物;19.研究:工作上能发现新的东西然后应用它;20.例行性:工作有着固定的流程,不必经常改变;

21.季节性:只在每一年的固定时段才工作;22.旅行:工作需要经常旅行;23.变异性:工作的职责经常更改;24.照顾小孩:工作的对象是孩童;25.手部操作:工作中大部分需要用到手部的动作;26.机械操作:工作中大部分需要运用到机械等设备的操作;27.数字运算:工作中大部分需要运用到统计学或数学此外;

我还认为以下几个方面也需要加以考虑:

1.培训指导:有优秀的导师或主管进行一对一指导或可参加有体系的培训;2.工作强度:工作需要经常性地加班,工作节奏快;3.团队氛围:和谐、富有生产力的团队氛围4.考评制度:有公正、透明、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5.晋升空间:公司为员工提供合理的职业上升通道;6.工作环境:公司为员工提供舒适、环保、健康的工作环境;7.食物:员工在上班期间能获得营养、健康、美味的食物;8.艺术性:工作内容与艺术审美相关,以顺带获得审美愉悦

第三步是在罗列的因素中进行筛选,按其重要性进行权重赋值(-5分到5分),我称为“因素赋权”。在因素赋权中也可以打0分,因为存在这样的可能:某个因素是我完全不看重的,那就应该打0分。对于0分的因素,我们可以把它剔除出最后的维度打分表格。那么负分是什么意思呢?负分是指这个特征因素赋权是我不想要的。比如旅行这个因素,我是不爱出差的人,所以我就会把它打成负分,甚至-5分。给工作特征赋以权重和我们内心的标准有紧密联系,甚至牵涉我在上一节所说的价值判断问题,也就是什么是“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如果通过工作你最想得到的是“个人才能的充分发挥”,那么你就会对“创造性与自我表达”“独立”“智性刺激”“培训指导”等方面赋予比较高的权重;如果你想得到的是“个人影响力的充分扩展”,那么你就会看重“权威”“影响他人”“领导”“公共关注”“认可”等方面。

第四步就是列出一个表格(见表2-6),依次对A、B、C、D四个工作机会职业价值的各个因素进行打分(0到5分),然后将因素分和权重分逐一相乘就可得到每个待选项在各个因素上的加权分(例如:A的加权分=A的得分×权重)。将所有因素的加权分相加,即可得到每个工作机会的总分,然后取得分最高者。下表左边两列是我在上述35个因素中选出的我自己比较关心的30个因素(权重均不等于0)及其权重赋值,而A/B/C/D的打分是虚拟的,仅用于示例。

维度分析法虽然有效,但并非适用于所有的选择情境,尤其对于涉及情感、喜好等主观意味特别强的情况或者复杂度过高、牵涉面过广的情况不适用,此时,聆听内心直觉的声音很可能比条分缕析的理性分析更好。这个时候也可以参照“拇指原则”(ruleofthumb),它是指由经验形成的、只考虑少数因素的简单规则。比如在婚恋关系中,假如一个女孩子同时面对两个男孩子的追求,两个男孩子看上去都不错,她该怎么选择呢?这个时候列出一个详细的维度表格,依次打分然后比较总分,似乎就显得比较滑稽了,倒不如依据我提出的婚恋拇指法则——“生理上有冲动,精神上受鼓舞,沟通上很流畅”作判断,也许就能找到答案。

8、现实的选择困境

人生是持续而反复的构造,校正选择,做出建设性的改变。 **不要因为预设规则,而放弃个人追求。**

鼓励年轻人“去发现和追求自己所热爱的东西”,而不是追寻“某种预设期待的轨迹”。源于对自我的审视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苏克勇敢地掉转航向,改变了自己的学术生涯,为自己的人生重新作出了选择。

这种现实的选择困境,可以用决策心理学中的“规则遵循理论”来解释。这个理论认为,人们在作出一个决定时,往往是基于自己的身份,并依循自己身份所应遵守的规则来进行判断,这种做法使个体的行为与周围的社会情境可以更好地适应,所以称为“适当性逻辑”。

在东方文化下,“身份”更多是作为社会和外部的期望加之于个人身上的,而不是个人自由探索的结果。于是它就成了我们头脑中的一个框框,限定、阻碍了我们的思考。我们可能更多地会想“我们应该做什么”,而不是“我们想要做什么”;更多地会想“我们只能做什么”,而不是“我们擅长做什么”;更多地会想“我现在是谁,已经是谁”,而不是“我未来是谁,我还能是谁”……于是虽然我们在做选择,但又好像我们只是在做一些注定要做的事罢了。

“内职业生涯”与“外职业生涯”

如果借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理论,我们可以说,苏克人生经历的突然转折(中断芭蕾舞学习、从文学转向法学)是一种“外职业生涯”的变化,而她对芭蕾舞持续至今的热爱、在文学素养上的长期积累可称为她“内职业生涯”的继承。内职业生涯指的是一个人内在的兴趣、禀赋、动机和能力,一般来说它是连续发展着的,绵延在人的一生之中。而外职业生涯包括人的职位、社会角色等,往往会受外部机遇、生存境遇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更容易发生变化和转折。

人的许多选择往往是在外职业生涯层面发生的,当我们准备做出这类选择时,可能会因为害怕选错而患得患失,却没有意识到,不管你做了哪个选择,你的某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而最终带着你走向目的地的,可能并不是某一个选择,而是那些你不会改变的东西。人生就是持续反复的构造,它既是不断延续的,也是不断变化着的,就像一个故事,有冲突、有转折、有高潮,也有预埋在暗处的种种伏笔,在某一个时间节点发挥奇效。所以,当我们再次面对一项重大的人生选择时,不妨先试着为自己设计一个有关“人生”的故事,就像你今天看到的苏克的故事一样,你必须得弄明白在这个故事里你是如何成长、变化和坚持的,然后你才可以做出一个尽可能好的面向未来的选择。

SUMMARY精彩提炼

所谓选择,就是要权衡好本末轻重,清楚自己人生中到底想要什么、追求什么。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就会发现更多更好的选项,做出更加完美的决定。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常在我们思考时自动植入“隐含假设”,让我们意识不到更多的“可能选项”。如果有太多的可选项,应该把选择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维度,然后对可选项从不同的维度做出评估。在做涉及情感、喜好等主观性特别强的选择时,最好的方法是聆听内心的声音。不管你做了哪个选择,你的某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最终带着你走向目的地的,可能并不是某一个选择,而是那些你不会改变的东西。

PRACTICE 实践练习

  1. 你最近面临的一个选择困境是什么?列出其中的可选项。

  2. 检查上面的选项是否包含着一些隐含假设(可参考P51—P52 提出的四种典型的隐含假设),思考一下这种假设是否存在不合理。

  3. 去除掉不合理的隐含假设后,你还可以列出哪些选项?

  4. 你要作出的这个选择,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不太确定,你可以先回想一下与之相关的人生经验,其中最让你感到有意义的一次经验是什么?为什么?

  5. 列出所有影响这个选择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包括第5 题中的答案),并根据它们的重要程度赋以不同的数值(即权重,- 5 分—5 分)。…………

  6. 请计算出不同的选择在不同影响因素中的得分,然后将因素分和权重分逐一相乘就可得到每个待选项在各个因素上的加权分,最后求和算出总分。(如果有更多的影响因素、选择,可以对以下表格进行横向、竖向的扩展)

  7.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总分最高的选择项其权重最大的内部因素及外部因素的加权分是否很低甚至为负值,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再慎重考虑。

image.png

image.png

三、即刻行动——改变一切的核心力量

1、完成小事,减少心理成本

开始并完成一件事情,比做好它更重要。因为只要开始了,你就有机会把它做得更好。“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不管怎样,只要开始就好一件看上去繁难的事,只要开始做了,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我们内心的懒惰、恐惧和侥幸附带各种各样的借口,在本该有的行动之前树起了重重无形的阻碍。这些心理上的阻碍往往超过了这些行动本身的难度。纵使一件事情真的很难,你就迈出第一步试试,有何不可?

如果总能想到一件事就完成一件,那么我们同时应对的事情就少了,也就不用多花心思去“管理”这些事情。而待完成的事情一多,管理的复杂度就直线上升,相应地,记忆负担、情绪负担和人际负担也会显著加重。这些心理成本虽然是隐性的,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随着事情越积越多,我们慢慢会觉得无法承受,情绪上的各种问题首先会爆发,然后与周围人的关系也会变差,于是生活开始变得糟糕。

我们可以把一个人的心理成本比作一个可以张开和缩小的弹性薄膜,这个薄膜会被各种事情撑开。从图3- 1 可以看到,各种小事的堆积可以把人的心理成本撑得很大,而当这些小事被基本消除后,人就可以轻松多了。图3- 1 先把必须要做的小事处理掉,是我们保存积极和从容心态的一剂

就不要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时机”上。对于大多数人大多数事,“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与其等待,不如现在就开始。正如知乎网友Caun Derre 在回答“30 岁才开始学习编程靠谱吗?”这个问题时所说的一句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所以,即刻行动应该是我们最重要的一条行动

2、打造个人的“最小化可行产品”

精益创业的行动启示 把“未完成”变成“已完成”“精益创业”(Lean Startup)是当前互联网创业最流行的方法之一。“精益创业”中有个关键概念叫 “最小化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它指的是可以使用最少资源、被最快制作出来的、可执行基本功能的、能被用户使用的试验性产品,创业者应该尽快把最小化可行产品发布出去,然后根据用户使用它的反馈来进行优化,这一过程称为“构建—测量—学习”(Build-Measure-Learn)的循环。

“产品”这个概念的内涵: 1.“产品”不是过程,而是结果; 2.“产品”不是对原料、素材的简单堆积,而是对它们结构性的整合和组织; 3.“产品”不是创制者锁在自己保险箱里的东西,而要能被其他人使用和检验; 4. “产品”能独立对世界产生影响,它应该能创造出正向的价值,使人受益; 5.“产品”也是一种媒介。

个人的“最小化可行产品”是没有什么疑问的。这些小产品,可以作为你才华展示的载体,让你的才能搭载着这些载体,传播出去,供其他人欣赏、品味,并获得反馈,然后你可以继续做出更复杂、更优秀的产品

由于我们一直在“做准备”,所以我们一直都没有“完成”过什么东西。可精益创业的思想是说,你并不需要完全准备好再上场,你可以边上场边准备或者先上场再适应,虽然一开始可能会摔得鼻青脸肿,但进步反而会更快。“先做好准备再上场”观念的一个致命问题是:我们永远都无法做好“完全”的

3、边行动边修正

著名管理学家明茨伯格在研究企业战略时曾提出过一个“匠构战略”的观点,他认为企业总是预先就制定出一个完美的战略然后严格遵照其执行的想法是很不现实的,企业更应该一边行动一边形成和修正战略。这就像一个制陶工匠所做的,在陶器的制作过程中,每一个瞬间陶器的坯子都在变化着,这时工匠需要敏锐地觉察到它是怎么变化的,然后适时调整策略和构思。明茨伯格认为,这才是形成企业战略的正确方法。

本能地抗拒批评和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反对批评是两回事,后者往往意味着更成熟的心智和更坚定的信念。成熟心智的一个特点就是,它能不偏不倚地、公正地对待自己的和其他人的意见,既不故步自封,也不附和盲从。科幻小说大师阿瑟· 克拉克(Arthur Clarke)提出过著名的“克拉克三定律”,其中第一条定律是:“如果一个年高德劭的杰出科学家说,某件事情是可能的,那他可能是正确的;但如果他说,某件事情是不可能的,那他也许是非常错误的。”可见,纵使是杰出的科学家,都可能提出错误的意见,我们便更不能盲从别人的

所以以精益创业的方式去走向人生的成功,便要做到这三点:

  1. 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2. 克服“自我防卫”的心态,乐于接受反面意见并加以慎重地审视;

  3. 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核心思考区间”。

事实上大多数任务都有一个至关重要、通常也是最棘手的部分,这个部分需要我们集中精力、非常专注地进行思考,然后将其破解。一旦这个部分被我们“吃下”,那么这个任务就已经完成了大半,余下的就是一些支持性的、补充性的工作了(即“支持性思考区间”和“操作性动作区间”)。我自己工作中有一个习惯,就是拿到一个任务后,务必要先找到那个任务的核心思考区间,找到那块硬骨头,尽全力去啃下来,而不是先去做那些周边的打扫性的工作。

4、 图层工作法:像Photoshop一样分解任务

设计PPT 的架构。即你要分析你的受众,他们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以及兴趣点、关注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你的内容以及展现内容的顺序,先讲什么,占比多少,再讲什么,占比多少,以及讲的时候采取什么风格、策略,然后PPT 的架构就出来了。这个过程就是该任务的“核心思考区间”。在这个过程中,你只需思考,非常专注地思考,你需要的工具,仅仅是一张纸和一支笔(你需要把你的灵感快速地记下来)。等你完成了这个过程,你可以选择继续填充具体的内容(“支持性思考区间”),也可以暂停一下去做别的工作。之后,等你再为这个PPT 选择模板、寻找配图或者调整字体的时候(“操作性动作区间”),你并不会太介意被打断,因为你知道,在某种意义上,这个任务你已经完成

这就是多线程工作的秘诀。很多时候,你只是需要一个专注不受干扰的、能纯粹跳脱出来思考的、能达至“心流”状态的、能把最关键的“硬核”搞定的——

这也像用Photoshop来画图。在用Photoshop绘图的过程中,可以把一幅画分成多个图层,每个图层在绘制时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绘制者在同一个时间只要专注于“某一层”的效果就可以了,而不需要同时顾及太多的其他要素,这样减少了任务切换的复杂性也节约了切换成本,而作品最终表现出来的仍旧是多个图层叠加在一起的整体效果。所以我把这种多线程工作的方法称为图层工作法。

写论文也是。一篇论文的图层可能包括:核心论点以及逻辑架构、用于解释说明的案例和故事、必要的模型图和概念图等。那么在写作时,就可以按照不同的图层,依次进行构建。假如一篇文章按阅读次序有A、B、C 三个部分,那么我可能不是把A 写好,再写B,再写C,而更可能是把A、B、C 的核心论点以及逻辑架构都先写好,然后集中寻找案例素材,并分别填入A、B、C,再用同样的方法插入图示等。集中处理同质性工作不仅如此,图层工作法还可应用于并行处理多项任务的场景中。比如你现在有两个任务要做,一个是写一个Word 文档,另一个是做一个PPT,常规的做法是先把其中一个做完再做另一个,或者其中一个先做一部分再换到另一个。而图层工作法可以这么做,把Word 任务分解为Word 文字、Word 图示、Word 排版三部分,把PPT 分解为PPT 文字、PPT 图示、PPT 排版三部分。然后将相同认知类型的工作组合在一起,于是你工作的次序就可以如图显示的

image.png

图层工作法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可以集中处理同质性的工作,减少不同质工作间的转换损耗。不同“图层”的工作由于性质不同,所以需要的资源是不同的,当你可以依次完成各个图层的工作时,你就可以依次调用不同的对应资源,而不需要在不同的资源间穿插切换,这样你的工作效率就可能更高。同时,它的另一个好处是,提示和方便我们为作品附上更多的图层,以增加作品的层次和内容。

5、做完事情后反思的十个方面

他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东西有两件:一件是每住到一个宾馆,首先要看门背后的楼层结构图,记住安全出口和逃生通道在什么地方;另一件是每做完一件工作,脑子里回想一下,做一个回顾总结,也就是“复盘”,久而久之,就能学到很多东西。这两个建议让我非常受用,前者提醒我要前瞻,后者提醒我要回视。后来我发现,牛人总是在前瞻性思维和总结性思维上都非常出色。

在做完一件事后,我们应该怎么反思呢?我觉得至少可以从下面这几个方面来进行:

(1)信息

在做这件事时我利用了哪些信息?其中哪些信息是最关键的?这些信息是从哪些渠道中得来的?哪些渠道被证明是很有价值的?我可能遗漏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怎么得到?

(2)预期

做事之前,是否对事情的过程和结果形成了正确的预期?我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预期?是什么造成了预期和事实之间的偏差?我的预期是否促进或者阻碍了事情的进程?今后应该如何管理自己的预期?

(3)结果

怎样描述这件事的结果?怎样评价这件事的结果?在描述和评价这件事的结果时我用了哪些指标?这些指标是否需要改进?结果需要哪些改进?如何改进?进度事件的进度合适吗,是太快了还是太慢了?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当进度出现问题时使用了哪些手段进行干预?效果如何?为什么效果理想或者不理想?

(4)进度

事件的进度合适吗,是太快了还是太慢了?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当进度出现问题时使用了哪些手段进行干预?效果如何?为什么效果理想或者不理想?

(5)工具

在完成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我使用了哪些工具?哪些工具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哪些工具起到了阻碍作用?如何改进现有的工具使其发挥更好的功效?

(6)情绪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情绪状态是什么样的?是否出现过情绪失控的情况?是什么引发的?我是否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在这期间使用了什么方法?是否需要改进?

(7)阻碍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哪些阻碍?其中最重大的阻碍是什么?我是如何应对这些阻碍的?取得了什么效果?这些阻碍中哪些会长期存在?我需要通过什么持续的努力来减少这些阻碍?

(8)优势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发挥了什么样的优势?是否有什么优势还没有利用和发挥的?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主要收获有哪些?我的哪些知识和能力得到了提升?我可以向做同类事情的其他人学习什么?他们有哪些优势是我不具备的?

(9)缺憾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遗憾有哪些?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遗憾?在做事的过程中,我暴露了哪些缺点?其中哪些缺点是必须且迫切需要改正的?关于这件事,别人对我有什么批评和评价?他们的批评有哪些可取之处?

(10)意义

这件事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什么?对我的短期生活和长期生活分别有什么影响?这件事对周围人、对社会、对整个世界和对地球的意义分别是什么?我发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

四、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

1、学习的动机

找到一切学习的向导(好的学习者,首先要向自己提问)

我的阅读和思考,都是在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牵引之下、在因问题无法完美解答所形成的焦虑和不安的鞭策之下进行的。对问题的好奇、对答案的渴望,是驱动我学习和探索的主要动力。

以既成知识为核心的学习,学习者扮演的只是一个“吸纳者”或者“搬运者”的角色,他们把外部的知识经过消化后搬运到头脑内部,只不过完成了知识在不同载体间的传递。这种学习中,知识在传递过程中的精确性、完整性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而学习者自身的心智,包括他原有的知识体系、方法、观念乃至困惑,却可以被搁置起来,不闻不问。

也许很多人都没有认真思考过:我为什么要看这本教材或者学这门课?是因为它现在很热门,大家都在推荐,还是根本没考虑过为什么,只是隐约觉得对自己有用?我在标注重点以及记笔记的时候,是依凭什么来判断哪些值得记、哪些不值得记的?有没有依循某一个特定的标准还是只是凭感觉?我在学完之后积累下来的很多知识,是不是还是不知道怎么应用,而只是增加了一点点掌握知识的满足感?

2、主动“建构式”学习的思考方式

这些疑问对教育心理学家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他们一直在研究和反思这类学习模式——“直接传递模式”,即认为学习就是简单、线性的“传递—接收”的过程,学习的目标只是用静态的知识把头脑装满。他们认为,更合理的模式应该是“建构式”的,即知识不是简单地吸收而来,而是由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而来,学习者必须充分地调用他们的已有知识,在主动性目标的指引下、在丰富的情境中积极地进行探索,把新知识和旧知识糅合在一起,在头脑中建构出新的知识体系。

我们对新旧知识的梳理和反思就特别重要。我们应像一位优雅的美食家,懂得悉心挑选、细细品味,并且把新奇的味觉经验与原来的味觉经验结合起来。

因此,我们不妨多去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1.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2.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

  3.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4.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

3、解码的方法不要只做信息的搬运工(通过解码,深入事物的深层)解码不外乎下面三个层次:

  1. 它说了什么?给了我什么感受?(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2. 它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对内容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内容进行评价和定性)

  3. 它的内部是怎么组成的?它的效果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内容表达的手法)伟大的艺术作品,常常有很深厚的内涵和很精巧细微的技法,不论你在哪个或深或浅的层次上解读它,它都能呈现出美妙的意味,但如果你不做一番细心的努力和挖掘,就只能尝到最表层的那一小部分

寻找解码的入口

我们如果想解码,也要去寻找那条“入口”。我这里给出三个寻找入口的路径,供大家参考: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

有些作品,它的过程是“显”的;有些作品,它的过程并没有明确道出,则更需要我们耗功夫去梳理,甚至就像一个侦探一样,把犯罪现场在头脑中还原出来才行。不只要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

对于这样的经典,我们可以用“延展”的思路去想,去假设:如果我们把它放在另一个情境中、另一个问题之下,是否仍然适用,仍然精辟有理?如果是的话,那么其实我们就发现了一个可以复用的知识或者模式。这就是读书读出真味来了。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法国大科学家彭加勒在《科学与方法》中的一句话:“我们不去寻求相似;我们尤其要全力找出差别,在差别中我们首先应该选择最受强调的东西,这不仅因为它们最为引人注目,而且因为它们最富有启发性。”这,大概就是解码的要法了。

4、技能,才是学习的终点。

你能够调用的知识有多少?

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做中学

游戏的天然优势也让学习变得自然而有趣: 1.调用多种感官的即时反馈; 2.动态多变的情境和挑战避免了单调枯燥; 3.与玩家学习曲线动态匹配的挑战难度,使玩家既不会因挑战过难而严重受挫,也不会因为过于简单而失去兴味。

我想先给大家传递一个基本的学习理念,那就是: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关联。因为人的长时记忆存储并非像硬盘一样可以直接拷贝粘贴,不是说我们记住了多少知识,当我们提取时,就会原封不动地把它们提取出来。认知心理学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记忆提取的操作其实起到了“记忆修改器”(memory modifier)的作用,一个曾经被调用过的知识,和从未调用过的知识相比,在今后更有可能被再次调用。

对此,我想再提出一个重要的学习理念,就是:把知识当成一项技能来学习。求知分为三个层级:信息、知识和技能。最差的学习者只接收信息,贪多求广;好一点的学习者看重知识,以记忆为目标;高手磨炼技能,只求日日精进。信息、知识和技能本不冲突,只不过技能是终点,前两者是迈向这个终点的路与桥。写作是一种技能,玩牌是一种技能,炒股是一种技能,表演是一种技能,歌唱是一种技能,创意是一种技能,设计是一种技能,说服是一种技能,解题是一种技能,思考也是一种技能……这些技能都跟学习紧密相关,都离不开信息和知识,但又远远不止于此。获得技能也就意味着你拥有了改变世界的能力,哪怕一开始这种能力非常弱小。

5、对知识的操练在“知识技能化”的理念之下,我们至少可以尝试以下三种知识操练的方法:写作式操练写作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建构活动,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对知识的重构。

可自学怎么来获得反馈呢?这就需要一些小技巧。一个方法是找一个与自己水平相当或略高于自己的“写作同伴”(peer writer),在完成自己作品的初稿之后,首先从写作同伴那里获得专业的反馈意见,然后接着修改完善,两人便可以互相切磋共同进步。就像过去的求学者,没有互联网的时候,他们获得反馈的方式,就是建立一个交流的圈子,或者沙龙,定期在一起讨论问题。还有一个方法是把经典作品当作老师,让它们来给自己反馈。在这个方面,完全靠自学成才的大学者王云五先生有很多心得。比如他学习英文写作的

把对知识的操练当成一种游戏,那么这种操练就会具有相当高的参与性、互动性和投入性,同时它摆脱了现实规则的制约,使我们可能在更丰富多样的情境下去应用我们的知识

思想实验就是构造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假想情境,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设想事物在这个情境中的变化。在这样的操练中,思考者往往会得到比原先更为深刻的洞见。

设计式操练所谓设计式操练就是调用已有的知识,设计某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设计”有一个非常流行的定义:设计就是解决问题。因此设计式操练的好处,就是迫使学习者为了解决某一个现实的问题,综合性、创造性地调用知识。

学习高手常常会有意识地把不同领域甚至不同学科的知识摆放在一起,然后尝试去分析、比对它们的潜在关联,甚而至于,当异质的素材堆叠在一起时,仅仅是潜意识的推动,就可以让这种隐藏的关系浮出。

SUMMARY 精彩提炼

学习,应该以学习者心中的问题为中心,让问题引导着我们去探求答案。问题的提出,需要基于已有的知识体系,并通过问题将新、旧知识串联起来。通过深入事物内部的解码,我们可以发现事物深厚的内涵,有机会掌握其中精巧细微的技法,不断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关联。

求知分为三个层级:信息、知识和技能。技能是学习的终点,信息和知识是迈向这个终点的路与桥。对一个现实问题的解决,或者对一个现实情境的洞察,往往需要同时调用不同知识谱系上的知识。学会有意识地去分析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潜在关联,通过不同知识的迁移、印证、互补,获得启发,甚至生成新的思想或者发现。

PRACTICE 实践练习

从问题开始

  1. 请写下一个最近一直困惑你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你已有的观点是什么?内心还存在哪些未解的疑问?

  3. 请你寻找一个或一套关于这个问题的经典材料(包括人)进行学习。

解码与融合

  1. 关于这个问题,该材料的观点是什么?

  2. 你认同其中的哪些观点?对你有什么启示?

  3. 作者是如何去论证并得出他的观点的?

  4. 这个观点,在哪些情况下适用,哪些情况下可能不适用?

  5. 这个观点可以迁移到哪些不同的领域?

  6. 还有其他不同领域的知识,同样可以印证这个观点吗?

  7. 你是否还可以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补充?

  8. 材料中,是否有你所不认同的观点,为什么?

学以致用

  1. 以最初的问题为中心,写一篇关于该材料的学习心得。然后将其分享到相关的平台,如网络、老师、同行,并根据他们的反馈对你的写作进行修改、完善。

  2. 请根据你最初的问题设计一个情境,用你学到的知识进行

五、向未知的无限逼近——修炼思维,成为真正的利器

1、发散和收敛

发散和收敛应是两个独立的阶段,而不应把两者混在一起。发散思考的时候不要收敛思考,收敛思考的时候不要发散思考,因为如果两种思维同时出现,一定会相互干扰。特别在发散思考的时候,此时的目的是想出尽可能多的备选答案,如果提早进行收敛思考,批判性地品评发散出的想法,那么继续发散时新的想法就会被压制和阻碍。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可能需要多次的收敛和发散,

詹姆斯· 韦伯· 扬(James Webb Young)在讨论创意思维的经典之作——《创意的生成》一书中,介绍了产生创意的五个思维步骤,其中潜意识思考就占据了核心的地位:1. 尽可能地搜集原始资料;2. 重复“咀嚼”原始资料,构思初始创意;3. 中止有意识的思考,启动潜意识思考;4. 随时准备迎接“灵光乍现”时刻的来临;5. 加以改造、完善,使之切实可用。

2、思考问题的周密程度一个人思考问题的周密程度是个人思维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周密地思考问题很不容易,有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我们总是偏好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甚于抽象的信息,即我们的思维和决策更容易受少数特殊事件的影响,比如一说到辍学创业就想到盖茨、乔布斯这些极端成功的例子,却完全忽略数量远多得多的辍学创业的失败者。而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显然这些极端个例并不能反映总体情况。若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的思考就可能出现偏颇。

第二个原因是“证实偏见”(confirmation bias),也就是人一旦形成对某个问题的看法,那么接下来就往往只是在佐证这个看法,只关注能证实这个观点的论据,而对相反的论据视而不见,因此就无法从反面来考虑问题。

第三个原因是每个人受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的限制,必定会存在思维中的“盲区”。每个人很难自己去消灭这些“盲区”,因为它们属于“未知的未知”,即一些我们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所以,在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时,我们无法完全消除盲区,最多只能逼近无盲区的状态。总的来说,人在思考时可能会有很多毛病,会被生动的个案吸引,会固执地捍卫自己的观点,还会对自己的未知领域毫无洞察。为了克服这些毛病,我们需要一些“工具”,来为我们的思考提供某些框架结构,或是提供某些支撑,我们把它们称为“思维脚手架”,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的思考更自如地伸展开来。最常用的“脚手架”是矩阵和清单。

3、矩阵方法与维度组合

例如,“乔哈里窗格”(Johari Window)就是一个很简单但又很有启发性的矩阵。在日常的人际沟通中,我们往往会陷入这样或那样的误区,一种人习惯认为“我知道的”应该“你也知道”,所以在谈话中不会做太多的背景解释,结果给对方的理解造成障碍;另一种人可能习惯认为“我知道的”应该“你都不知道”,于是会把谈话变成单方面的灌输甚至炫耀,结果给对方造成不快。而乔哈里窗格则用一种简单的2×2矩阵提醒人们,在交流时“我”和“你”之间的信息关系是复合式的

乔哈里窗格使用了两个维度:“我”的信息状况和其他人的信息状况。交叉后构成了四个区域:公开区(open area):我知他也知。盲区(blind area):他知我不知。隐秘区(hidden area):我知他不知。未知区(unknown area):我他都不知道。

如果使用矩阵方法,我们可以采用如下三个步骤: 1.抽象出尽可能完整的分解问题的维度(比如产品的最终形态无法穷举,但是决定产品形态的抽象维度可以穷举); 2.对每一维度,通过取反、细分等操作,找出尽可能多的表现值,以构成维度矩阵; 3.在维度矩阵中不同维度的表现值之间尝试建立各种组合。

4、编制清单,先增后减,保留精华

编制清单的基本方法是先增后减,即先尽可能地穷举一切可能项,然后再就其必要性进行仔细严格的筛选。做好第一步的是不要带批判的眼光,宁可把清单列到冗余或者过度的

第二步是对所有选项进行筛选和合并,保留其中最有用、最有可行性或者最精华的部分。删减是必要的,它使清单更具有可行性。

我们在编制清单时也是这样,比如在上面的快乐清单中,如果我们按照可行性、日常性的标准进行筛选,就可以把它变成一份“日常快乐指南”,然后我们坚持按照这个指南做,就可以很快乐啦。

《每周快乐指南》每天——
● 一边吃巧克力一边看漫画● 把华夫饼泡在牛奶里然后吃掉● 踢一场足球● 用乐高积木组装一个机器人每周——● 整理一次房间,把所有的物品放进各种大小的收纳箱● 在房间里贴上一组新的卡通贴纸● 在米其林星级餐厅就餐一次● 为买游艇存一部分钱

所以一直以来,我并不认同用“天赋”“智商”这种概念来评估或者预测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和可能的成就。因为这些概念都是以一种“固化”的视角去评价他人和自己。也许人与人之间,在先天禀赋上确实有多多少少的差异,但这些差异在可习得和可演练的思维方法面前,都显得不是太重要。一个具有高度可塑性的大脑在良好思维工具的辅佐下,在持续不断的行动的打磨中,会强大得超出你的想象。

SUMMARY 精彩提炼

既要简化外界输入的信息,也要简化我们表达出来的信息,为思维腾出更多的使用空间。基于深入了解的简洁,不是乏味,而是意味着更加丰富的内涵。为了让思维更好地发散,获得更多的灵感,一是要关掉大脑里评价的声音,二是要适当地引入混乱与随机。思维依赖于工作记忆,通过将思维外显为图像,给予思维更多的探索空间,也能进一步推动思考的进行。现实中的问题,总是牵涉太多的因素,借助矩阵、清单等工具,可以完善思考的周密程度。

PRACTICE 实践练习

  1. 统计你每天关注的信息所包括的领域,去掉其中价值不大的,最终保留3—5 个最有意义的信息领域。2. 为你所关注的领域,选取3 个最有用的信息渠道来源,并写下这样选择的原因。3. 在你确定关注的领域中,最近最值得你关注的一件事是什么?4. 你的有效信息渠道中,阅读足够多有价值的事实报道或介绍。5. 借助适当图像,将你所了解到的信息表达出来。

  2. 基于上面的已知信息,你现在最大的疑问是什么?7. 关掉你脑中的评价或不可能的声音,列举你所能想到的所有答案。8. 先搁置上面列出的答案,去看一些与此毫无关系的信息或资料。然后再去看你之前列举的答案,你是否有新的补充?9. 对全部列举的答案进行审视,写出为什么你会得到这个答案。把现在你觉得不合理的答案去除,形成关于这个问题的最终答案清单。10. 寻找更多类似事件的资料,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寻找它们之间的共有模式。

  3. 通过对类似事件的思考,选择其中一个你认为最有可能的答案,通过已有的和寻找更多的事实材料(包括其他事件的材料),来论证这个答案,并写成一篇文章。12. 请用一句话来表达你的文章的核心观点。13. 利用下面的乔哈里窗格,对你的文章进行解析,并修改。

image.png

六、努力,是一种需要学习的才能——不断优化你的“努力”方式

1、努力的程度

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先天禀赋的差异,但这种差异的程度并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么大,因为作为同一物种,人与人在生物层面的共性远甚于个性,这种共性就决定了人的智力水平的差异是有限的。但是后天的努力就不一样了,一个天天好吃懒做的人和一个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的人之间的差距,可以说是云泥之别。再加上当前的神经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这就意味着后天努力对人的改造作用可以是惊人的。所以知乎有名言:“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努力这件事是需要我们反反复复认真地审视和思考的。甚至可以说,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才能。在努力这件事上,除了自我激励之外,我们更应该思考:到底应该怎样努力,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来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应该怎样有效地启动、维持和优化对一件事情的

乔治·莫舍(George Mosher)是哈佛商学院1963届毕业生,后来创立了国家商务家具公司(National Business Furniture),在毕业50年后,年逾古稀的他接受了哈佛校友会人士的访谈,在被问到给年轻人有何职业上的建议时,莫舍把毕生的经验总结为这样一段话:“仔细考察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利用自己的优势努力工作,通过与人合作来平衡自己的劣势。回避在很多不同方向上空耗精力。保持专注,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并保持留意新的机会。”

2、“杠铃策略”:“二八开”的方式覆盖专业与其它领域

一个人,到底应该完全专注在一个狭窄的专业领域上,还是广泛涉猎多个领域的知识呢?塔勒布的答案是采用“杠铃策略”。

所谓杠铃策略,就是同时采取两种极端行动,一方面,也就是在大多数投入中,采用能够抗拒负面“黑天鹅”风险的强韧结构,也就是专注在一个既定的领域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拿出较小的一部分时间,进行积极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以博取迎接正面“黑天鹅”事件的机会。

具体来说,假如你每天有10 个小时的固定学习时间,那么你可以选择“二八开”的方式,把其中的8 个小时专注在你的主业上,在这些时间里,你必须时刻提醒自己避免各种网络噪声的干扰,不要让各种社交媒体或者其他媒介分散你的注意力;而在余下的两个小时中,你可以进行完全自由的学习,接触各种不同领域的知识,学习一些小而美的技能,尝试一些富有创意的游戏……

一方面我们要照看好自己的主业,以尽量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在这个领域能培养出非常高的才能;另一方面,对于其他事物我们也要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用相对少量的时间广泛涉猎,以捕捉和发展未曾预料的资源和机会,从而实现个人才能的发展。

3、设计挑战,激发难度

在设计挑战任务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是“难度适应”。就是经过某个难度挑战的反复训练后,个人的能力提升到了相应的水平,这时这类挑战的难度在学习者看来就下降了,甚至进入了“舒适区”,这时就应该思考如何设计更有难度的挑战。这样一级一级的难度上去,就构成了一个“挑战阶梯”。顺着这个挑战阶梯,人就可能攀上才能的顶峰。

如果我能长期坚持去做一件事,一定是这件事带给我的丰盈感和满足感超过了我的所有付出,一定是这件事日日夜夜萦绕在我的心头让我欲罢不能,一定是这件事唤起了我内心深处最强烈的兴趣。也就是说,赐予我力量的,是激情的驱动,而不是意志力的

4、先努力做事,在深入过程中获得乐趣与热爱

改变这种局面是有一些方法可循的。

一是放弃对“兴趣”的执念,不把“兴趣”作为做事的先决条件。宁可傻一点、笨一点,去做一些并不特别喜欢但看上去又富有挑战的事,或者去做一些少有人做但又看上去很有意义的事,并且咬咬牙,多坚持一段时间,或许就能把死循环的闭环打破,开启新的良性的循环。不以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并不是说不再追求兴趣或者忽视兴趣的重要性,而是调整一下顺序,不再是要求先有兴趣再努力做事,而是先努力做事再在努力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和热爱。

二是提升“浸润”的深度:尽量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做的事情里面,不只用冰冷的理性,更用温暖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体验来激发兴趣。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以读书为例,把生活的乐趣融入到读书的乐趣中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林语堂先生在《读书的艺术》一文中很推崇李清照:“最理想的读书

三是增加互动,变单向的信息流动为双向的信息演绎,或者变纯粹的知识获取为技能上的操练。这方面,冯唐读史书是个很好的例子。

当代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自我决定论”,说人有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分别是自主的需要(autonomy)、能力的需要(competence)和归属的需要(relatedness),如果这些需要得到了满足,那么人就会更加主动、积极和愉快地工作和学习。其中自主性非常关键,自主性越强,就越能激发出兴趣。

所以,如果你做一件事的时候,先不去问有没有兴趣,而是先做起来,而且很投入、很专注地做,并懂得如何把一件单向的事变得双向,把一件被动的事变得主动,那么你就可能越做越有味道,一点也不痛苦地坚持做下去。不需要意志力拖着你走,你自己就勇往直前,奔得很远了。

SUMMARY 精彩提炼

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并且可以通过努力变得更优秀。努力不是一味地用力,而是一种具有策略性的活动,可以不断学习和优化。在个人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首先应该集中资源,投入发展自己的一项优势才能。把时间主要投放在一个领域里,以尽量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培养出非常高的才能。用相对少量的时间广泛涉猎,以捕捉和发展未曾预料的资源和机会,实现个人才能的最大化。不断为自己设计有难度的“非标准动作”,在挑战中获得才能的提升与飞跃。

PRACTICE 实践练习

  1. 请利用盖洛普“优势识别器”测验你的优势才能,并结合你的实际,看看是否符合。

  2. 在你现在的学习或工作中,以上对你具有最大价值的优势才能是什么?在你所在的群体里,属于什么级别?

  3. 为你的优势才能设计下一步要挑战的难度,并落实成具体的训练计划。

  4. 在你的每一次挑战中,把事情做到十分满意,再开始下一步挑战计划。

  5. 你对你现在的学习或工作感兴趣吗?如果没有兴趣,是因为什么?

  6. 多了解你所从事的领域,并专注地投入进去,你是否对它有了更多的兴趣?

  7. 对于这件事,你可以主动去做哪些,让它变得

七、创造成功,而不是复制成功

管理学大师彼得· 德鲁克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叫《自我管理》。在这篇文章中,他介绍了一个自己亲自实践了20 年的方法,叫“反馈分析法”。这种方法很简单,就是自己做出一个选择的同时,写下自己期望的结果,然后等待若干个月后,再用实际的结果与之前期望的结果相对照。德鲁克认为,通过这种方法,人们就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哪些工作是他们尤其不能胜任的”,从而确定他们“不具有优势和不能涉足的

1、解决现实问题的思维方法:理论与现实相互修正

如何求解现实问题?一旦进入荒野求生,你必须了解,这个世界还有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法,只有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你很好地活下去,其要旨包括:

  1. 正确地认识问题,而不是简单地使用别人的问题表述。可以基于对现实处境的深入和缜密的观察,对问题重新进行定义,以接近该问题的本质。

  2. 对问题进行完全独立的思考,不借助书本和搜索引擎,因为你面前的问题是独一无二的、全新的。你可以大胆提出若干个假设性的求解方向,然后去尝试,此时失败是正常的,但你会从中得到意外的

  3. 继续独立地思考,但是你可以在希望比较大的求解方向下,有针对性地寻找相关联的知识,此时你需要快速筛选和学习新知识,甚至需要不带偏见的、尽可能多地寻找各种可能有益的知识,也包括与他人交流意见。这一点其实也不容易,因为人的认知模式总是先入为主的,先期进入的信息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的框架,当后面的信息涉入时,原先的框架会影响我们对新信息的解读,甚至有意无意地采纳与之前信息一致的部分,而将相冲突的忽略掉。

  4. 在结合知识以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你可能会试着提出一些假设性的理论或者模型。记住,不是只有专家、教授、名人、权威才有资格提出理论,你也有能力来构建理论。构建理论的过程可以帮助你对问题的分析达到一个新的深度,同时也能将问题简化到最本质的层面,并且可能在将来复用于近似的问题。

  5. 你提出的理论必定需要修正,这时你可以用你的理论去尝试解决问题,也可以试用于各种扩展情境,如果发现其bug 就立即修正。迭代之后,你的理论就变得越来越有力度,解决问题的大门就此渐渐打开。

  6. 但由于理论毕竟是对现实的抽象,所以你还需要去关注各种细节性的问题,去通盘考虑现实情况,去穷尽和评估各种因素,这样才能得到一个比较完备的解决方案,来彻底解决这个复杂的现实问题。

  7. 通常解决一个难题的方案是非常巧妙的。如果你觉得这个方案不够巧妙,不妨试着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找到那个巧妙的

费曼给我的最大启示,就是抽象的理论和生动的现实之间是可以没有边界的,如果有人觉得存在边界的话,恰是因为他的知识和思考尚不足以洞见两者深处的关联;相反,如果一个人可以用经验来表达理论,用具象来表达抽象,正好说明,他很可能是一位非同寻常的思想家。

在现实世界中思考理论问题,在理论世界中思考现实问题。在现实世界中思考理论问题,可以让我们比其他的实践者思考得更加深刻和系统,然后又反过来助益我们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在理论世界中思考现实问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理论的适应范围和界限,然后又反过来优化和完善我们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这种思考的过程,逼促我们去建立理论和现实之间的联结。

3、内心的选择

本来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你有自己的志向、经历、喜好、品味、才能和运气,你完全可以把写出一本精彩绝伦的小说作为毕生的目标,而不是那个折磨人的早日实现“财务自由”的目标;你也可以选择一份轻松愉悦的工作,而不是成为一个每天承受巨大压力、被时间追着跑的创业者。在生活方式上,你可以选择结婚;你也可以选择独身主义,一辈子不结婚;或者丁克,结婚但不生孩子,虽然也许我们作出这些选择会承受巨大的社会压力,但是我们有根据自己的内心需要独立选择自己人生、不受外部影响的权利。

最后,当我们避开了追求社会认同的陷阱,也意识到去做酷事的价值以后,我们可能便走上了因独特而成功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下面七个方法能够助我们一臂之力:

1.抗拒自己的欲望,或者延迟满足欲望;

2.质疑貌似最可信的言论,不盲从任何人;

3.屏蔽流行信息,或者只在固定的时段接收流行信息;

4.思考最不可能的事,为其发展出可能性;

5.保留和发展自己的“怪癖”,并将其发展成自己的竞争力;

6.为小事物狂热,并在小事物中发现大世界;

7.开展思想试验和行动试验,让思想和行动相互激发。

SUMMARY 精彩提炼

做一个主动的探索者,敢于突破种种局限,不断试错,形成自己的优势甚至是独特的知识资产。不只在理想化的情境下去思考问题,而且要磨炼把理论融汇于现实、考量现实复杂情形的本事。在理论与现实的充分联结中,一步步地构筑自己独特的知识和经验体系,逐渐打磨出属于你个人独一无二的智识。根据自己的内心需要,而不是外界的认同,做出独立的选择,甚至去做一些酷的事情。如果你找到了一条别人都还没走过的路,只要把这条路走完,你就赢了。

PRACTICE 实践练习

  1. 请你选择一门可能枯燥但有用的课程进行学习,并做好具体的学习规划。

  2. 这门课程能够让你增长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在社会上有多大的价值?

  3. 对于这门课程,你可以从互联网上寻找到哪些优质资源来帮助你的学习?

  4. 在学习中,有哪些理论可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5. 经过现实的检验,对于原本的理论你是否有了新的思考?

  6. 在这门课程中,对比他人的观点,你有哪些独特的看法?

  7.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是否有什么比较酷的想法去尝试?

  8. 请你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一个具有创造力的

作者:泛舟红尘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1468b10545da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取得人生精进的所有方法

热忱先生关注

0.2582017.07.08 01:03:17字数 9,336阅读 445

人生的精进有各种各样的方法

人生的精进有各种各样的方法。

这里所有的内容都来自《精进》这本书,基本把读到的重点和方法论的知识点摘录下来,仅供参考学习、练习~

1我们怎么样对待时间

“想想五年后你会干些什么,过什么样的生活?”

也正是由于“五年”的时间跨度很长,我们就不会把可行性、便利性作为主要的判断依据,就不会因为一件事简单易实现就去做,而是从它的长期价值出发,同时考虑确实具有可行性后才去做。

把注意力放到“怎样去做”上,特别是放到那些立即可实施的行动上。另一方面,从“近期未来”的角度,应该提高逃避的成本,甚至可以采用一些“极端”措施,比如删除电脑里所有的电影、游戏,剪断网线,把手机换成非智能机等等。

花长时间来习得一项技能、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采用环保节能的生活

因为从长期来看,获得出众的才能、保持身心健康、保护地球环境这些事情的价值和意义都不容置疑

要想处理好“远期未来”和“近期未来”,我们可以采用下面两个策略:

1.使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情境化和可实施;

2.降低近期未来中的“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

尽可能求慢的事情:与家人共度闲暇时光,欣赏艺术作品,自我反思,思考重大决策,创造性活动中的酝酿过程,为一个挑战性任务做好准备等。

提升时间的使用深度

获得高质量的休闲满足其实很简单,就是:

找到并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所以,事业与生活的秘诀,无外乎就是处理好时间的“快”与“慢”、“深”与“浅”的关系。

SUMMARY精彩提炼

用平衡观点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用郑重的态度过好当下的生活,并联结起过去和未来。

明确工作和生活的界限,用未来视角工作,用享乐主义视角生活。

使用“时间之尺”,审视事件的长期价值,尽可能删减非必要事件。

让“远期未来”更加具体,为“近期未来”增加挑战。

把握好做事的节奏,区分“求快”的事件和“求慢”的事件。

提升时间使用的“深度”,减少被动式休闲的比例,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要调整你的时间使用方式

2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从终极问题出发以人生最高目标作为第一原则

巴菲特解释说,必须擅长说“不”,以便于去做那些真正特别的事情。盖茨觉得这是巴菲特教给他的重要一课。因此,一个人会不会做出一个尽量好的选择,跟他所采纳的标准有很大的关系。

正如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雷教授所说:“如果一个人,处处能以最高目标为原则,必然能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定。”

要能权衡好本末轻重,就得有“价值意识”,也就是要搞清楚“人生中到底想要什么、追求什么”。

人生最高目标是什么?

在现有格局上,向上走一步

“人不能只为他自己而活。我们必须认知所有的生命都是珍贵的,而我们和所有的生命是结合在一起的。这种认知指引了我们心灵和宇宙的关系。”

这就是格局。

最有意义的事带来的感受,很可能就是你内心深处所追求的东西,由此你可以去思考,以什么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可以让你长期地、持续地获得这种感觉。

“成长型心智”(growth mindset),拥有这种心智的人认为智力和才能是可以通过努力不断增长的,因而并不惧怕短期的失败,反而会愈挫愈勇,这样的人往往能获得更高的成就。

针对这种思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专门写了一本书《第3选择》,倡导在“你的方法”和“我的方法”之外,应该努力寻找一个“我们的方法”,通过这个“第3选择”,参与的双方可以实现协同和双赢。

新的思维框架,探寻新的可能

第一个框架是“目标悬置”。

第二个框架是“能力嫁接”。

第三个框架是“特性改造”。

关于工作和爱好,我们可能早已形成了某些僵化的看法,比如工作是“要我做”,爱好是“我要做”,工作是被动接受的苦差事,爱好就是图个消遣娱乐。这种简单的二分法把工作和爱好隔绝开来,容易造成我们生活的割裂。为何不换个角度看问题呢?工作是否也可以变得活泼、主动而享受,爱好是否能不单单是消遣而也具有工作一样的严肃成分呢?这就是“特性改造”。

克服天性中的选择弱势选择太多怎么办?

选择太多怎么办?我们该如何在众多的选择中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并确信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呢?其中一个基本方法就是“精细化(elaborate)思考”,也就是利用适当的工具,对各个选项从不同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最后综合分析结果得出答案。

那么我们该如何运用精细化思考来克服天性中的选择弱势呢?一个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维度分析法:把选择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维度,然后分别就不同的维度做出评估。在进行职业选择时这种方法非常适用。可能有人会说了,我做决定的时候也会从不同的方面去考虑,为什么要用维度分析法呢?维度分析法是一种可执行的过程,它的优点是把人们隐性的思维给外显化了,虽然确实有少部分人本身思维就比较缜密,但要是掌握了好的方法,便如虎添翼,两者并不矛盾。

SUMMARY精彩提炼

所谓选择,就是要权衡好本末轻重,清楚自己人生中到底想要什么、追求什么。

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就会发现更多更好的选项,做出更加完美的决定。

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常在我们思考时自动植入“隐含假设”,让我们意识不到更多的“可能选项”。

如果有太多的可选项,应该把选择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维度,然后对可选项从不同的维度做出评估。

在做涉及情感、喜好等主观性特别强的选择时,最好的方法是聆听内心的声音。

不管你做了哪个选择,你的某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最终带着你走向目的地的,可能并不是某一个选择,而是那些你不会改变的东西。

3即刻行动 最有效的,是即刻行动

三行而后思 在实践中,通过复盘积累智慧

行动先于思考的价值

类似于知识的内化,即通过实际的练习来掌握书中的知识,而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则是知识的显化。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我们对行动进行细致的反思,把那些原本并非用语言承载的知识,用语言归纳和总结出来。而这些知识一旦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就容易被重复使用和迁移到其他应用场景中

反思和行动越多,我们就越能从表象过渡到更多的抽象理念和具象事实。

最好是能把反思的主要结论写在纸上,以便查阅。

SUMMARY精彩提炼

当一件事,你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直接开始做吧。只要开始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

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乐于接受反面意见,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

多线程工作,首先需要一段专注不受干扰的时间,完成工作中最核心部分的思考。

集中处理同质性的工作,可以减少不同质工作间的转换损耗。

从理论出发不一定能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反思积累的知识才能指导实践。

行动后要及时反思,并梳理这件事情的“反应链”,特别关注其中发生的意外现象。

4如何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

找到一切学习的向导好的学习者,首先要向自己提问

通过解码,深入事物的深层

技能、要会用,能调用的知识才是自己的

分离的知识,难以解答真正的现实让不同的知识发生化学作用

只有最后能够作用于现实的学习,才是唯一有效的学习。

对问题的好奇、对答案的渴望,是驱动我学习和探索的主要动力。

主动建构知识

订立计划

实施学习

回顾和整理

画出一张思维导图,把书中的知识要点以整体的形式再现出来。

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1.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已经具备的知识有哪些:

2.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

哪些新知识:

对原有知识有哪些补充,挑战:

3.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哪些是简单探索的:

4.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

哪些是长期探索的知识:

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探究下去,不要以为解决了问题就结束了。

简单地说,解码不外乎下面三个层次:

1.它说了什么?给了我什么感受?(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2.它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对内容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内容进行评价和定性)

3.它的内部是怎么组成的?它的效果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内容表达的手法)

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系统

通过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扩展来适应问题解决的需要。

对新材料的深层加工。

信息解码和知识扩展的良性循环

深度学习:不止了解,还要知晓

寻找解码的入口

我们如果想解码,也要去寻找那条“入口”。我这里给出三个寻找入口的路径,供大家参考:

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

不只要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

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这正应了法国大科学家彭加勒在《科学与方法》中的一句话:“我们不去寻求相似;我们尤其要全力找出差别,在差别中我们首先应该选择最受强调的东西,这不仅因为它们最为引人注目,而且因为它们最富有启发性。”

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做中学

学习变得自然而有趣:

1.调用多种感官的即时反馈;

2.动态多变的情境和挑战避免了单调枯燥;

3.与玩家学习曲线动态匹配的挑战难度,使玩家既不会因挑战过难而严重受挫,也不会因为过于简单而失去兴味。

把知识当成一项技能操练

重要的学习理念 ,就是:把知识当成一项技能来学习。

知识操练的三种方法

对于知识的操练并非全无章法可循,在“知识技能化”的理念之下,我们至少可以尝试以下三种知识操练的方法:

写作式操练

写作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建构活动,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对知识的重构活动。

游戏式操练

《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推出的现金流游戏(Cash

Flow)据说可以有效提升玩家的理财能力。

设计式操练

所谓设计式操练就是调用已有的知识,设计某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

“设计”有一个非常流行的定义:设计就是解决问题。因此设计式操练的好处,就是迫使学习者为了解决某一个现实的问题,综合性、创造性地调用知识。

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学习螺旋(learning spiral)模型,认为创造性的学习是想象、创造、游戏、分享、反思和想象的螺旋式循环。

总之,知识的操练,既是一种调用和提取,也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更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它是深度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知识的操练迫使我们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审视,对现实的情境和问题进行更加细微的观察,并且致力于创造两者之间的关联。它使我们不再固守书本,不再去做僵化的记忆,而是让我们赋予知识以灵性,以更好地适应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

一个高水平的学习者非常善于在所学的知识之间创造关联,而一个普通的学习者头脑中的知识不过是所学的课程知识体系的映射

学习高手常常会有意识地把不同领域甚至不同学科的知识摆放在一起,然后尝试去分析、比对它们的潜在关联,甚而至于,当异质的素材堆叠在一起时,仅仅是潜意识的推动,就可以让这种隐藏的关系浮出水面。

我们正统的教育思维并没有对知识的融合足够重视。大家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思维模式:把一个大的东西分解为小的东西,再把那个小的东西进行细分,这种分解性思维的致命性缺点,就是一件事物的整体特征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潜在关联都完全被忽视了。

SUMMARY精彩提炼

学习,应该以学习者心中的问题为中心,让问题引导着我们去探求答案。

问题的提出,需要基于已有的知识体系,并通过问题将新、旧知识串联起来。

通过深入事物内部的解码,我们可以发现事物深厚的内涵,有机会掌握其中精巧细微的技法,不断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能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关联。

求知分为三个层级:信息、知识和技能。技能是学习的终点,信息和知识是迈向这个终点的路与桥。

对一个现实问题的解决,或者对一个现实情境的洞察,往往需要同时调用不同知识谱系上的知识。

学会有意识地去分析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潜在关联,通过不同知识的迁移、印证、互补,获得启发,甚至生成新的思想或者发现。

5向未知的无限逼近修炼思维,成为真正的利器

人的大脑既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

定期闭关,屏蔽外界纷扰。

培养简洁的表达能力。

在自传性质的《写作这回事》一书中,斯蒂芬·金反复强调简洁的必要性。

表达本就是训练思维的一种手段。好的表达,对思考强度的要求是成倍上升的,正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所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简洁表达的习惯,是提升思维能力的一道法门。

产生创意的五个思维步骤,其中潜意识思考就占据了核心的地位:

1.尽可能地搜集原始资料;

2.重复“咀嚼”原始资料,构思初始创意;

3.中止有意识的思考,启动潜意识思考;

4.随时准备迎接“灵光乍现”时刻的来临;

5.加以改造、完善,使之切实可用。

从上面的步骤中还可以看出,要想让潜意识更有效地工作,就必须向潜意识“投喂”足够多的资料,有了这些资料以后,潜意识用它们不断进行重新组合的试验,直至最好的想法出现。

裴斯泰洛齐非常重视对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他曾经说过:“视觉理解是教导如何正确判断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唯一正确的方法。”在这种教育的引导下,爱因斯坦开始进行了一系列“视觉化的思想实验”,

爱因斯坦曾这样概括自己的思维方式:“我写下的文字或者说的话,在我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好像并不起什么特别的作用。真正对思维起作用的好像是一些符号和一些或清晰或模糊的图像,它们会自动地在头脑中复制、组合。”

图像也参与思维的推进与创造

可以说,一个人思考问题的周密程度是个人思维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

无限穷举,不断地扩展思维

简单的矩阵,发现更多思考的盲区

好的清单,是经过提炼的智力框架,帮助我们的思考至少达到基本的周密。下面我列出了一份关于清单优点的清单:

1.清单是知识传递的一种高效方式;

2.清单可以减少遗漏;

3.清单可以减少信息的冗余;

4.清单可以将不同质的事物罗列在一起,只要这些事物在某个方面具有一致性;

5.清单可以作为行动指南,它本身就是一个可操作性的工具;

6.清单可以规律性复用,因而可以用于培养行为习惯;

7.清单作为一种强制性的固定模式,可以使思考过程抵御情绪化或非理性因素的干扰;

8.建立清单非常简单、快速;

9.清单具有无限扩展性,可反复完善。

也许人与人之间,在先天禀赋上确实有多多少少的差异,但这些差异在可习得和可演练的思维方法面前,都显得不是太重要。一个具有高度可塑性的大脑在良好思维工具的辅佐下,在持续不断的行动的打磨中,会强大得超出你的想象。

SUMMARY精彩提炼

既要简化外界输入的信息,也要简化我们表达出来的信息,为思维腾出更多的使用空间。

基于深入了解的简洁,不是乏味,而是意味着更加丰富的内涵。

为了让思维更好地发散,获得更多的灵感,一是要关掉大脑里评价的声音,二是要适当地引入混乱与随机。

思维依赖于工作记忆,通过将思维外显为图像,给予思维更多的探索空间,也能进一步推动思考的进行。

现实中的问题,总是牵涉太多的因素,借助矩阵、清单等工具,可以完善思考的周密程度。

6努力,是一种最需要学习的才能不断优化你的“努力”方式

没有突出的长板最危险专注发展自己的优势才能

你是“差不多先生”吗?绝不苟且,才能做到极致

挑战是设计出来的不断为自己设计“必要的难度”挑战

不痛苦地坚持到底只有深入下去,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兴趣

努力不是一场意志力的较量,而是一种需要学习的策略。

“才能”(talent)被定义为“自发地重复出现且可被高效利用的思维、情感或行为模式”,

专注在一个领域走到最后

发展自己的强项,并且寻找和结识与你能力互补的人,将使你终身受益。

在《反脆弱》一书中,塔勒布用“脆弱”“强韧”和“反脆弱”的三元结构来划分世间万物。“脆弱”的东西就像瓷器一样,经受不起些许的波动,一旦出现某种波动,可能就会出现毁灭性的后果;“强韧”的东西好似岩石,可以经受各种冲击和意外而毫发无损;而“反脆弱”的东西,与前两者都不同,它不强韧,但可以从程度较小的负面波动事件中受益,比如人体的免疫系统,经受小病小灾的冲击后,反而会更加强大。因此,不论是一个个体,还是一个组织,都应该尽量追求避免陷入“脆弱”的境地,而尽可能地实现“反脆弱”。

而“反脆弱”的知识往往是在实践中摸爬滚打掌握的,特别是人们在不断地犯错和反思中获得的知识,往往最为强大。

高难度挑战,激发无限潜能

通俗点讲,就是学习的时候,要给自己增加一些难度,这对提升学习效果是非常必要的。

为了增加知识和技能的“提取强度”,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经常“自己考自己”,一边学一边测,甚至在学得还不充分的时候就启动测试。这种情况下,测试的成绩可能会不理想,不过没关系,这种稍难的考验正好能强化我们对这些知识的存储和构建。

言下之意,好的求索者,在学习别人的同时,更要懂得自己去琢磨,笔怎么拿最舒服,选什么帖最合自己的胃口。他们能看到条条框框之外自由腾挪的空间,自己拓展出新领地来。他们的学习带着一种探险的意味,懂得幽然无人的妙处,能够返景入深林,收获也更大。

SUMMARY精彩提炼

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并且可以通过努力变得更优秀。

努力不是一味地用力,而是一种具有策略性的活动,可以不断学习和优化。

在个人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首先应该集中资源,投入发展自己的一项优势才能。

把时间主要投放在一个领域里,以尽量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培养出非常高的才能。

用相对少量的时间广泛涉猎,以捕捉和发展未曾预料的资源和机会,实现个人才能的最大化。

不断为自己设计有难度的“非标准动作”,在挑战中获得才能的提升与飞跃。

7每一个成功者,都是唯一的创造成功,而不是复制成功

“学渣”与“学霸”都不是好选择做一个主动探索的学习者

独特性,就是最好的竞争力请坚持你的与众不同!

因为你的存在,这个多元的世界又增加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错误还使我们更有韧性。投资家和数学家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说,我们应该尽量达到一种“反脆弱”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需要付出较小代价的错误往往是有益的,它们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和完善。所以我常称自己是一名“悟败者”,在我过往的人生中,成功经历寥寥,但我总是会从曾经的失败或者错误中学习,所以我很少犯两次相同的错误。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叫《自我管理》。在这篇文章中,他介绍了一个自己亲自实践了20年的方法,叫“反馈分析法”。这种方法很简单,就是自己做出一个选择的同时,写下自己期望的结果,然后等待若干个月后,再用实际的结果与之前期望的结果相对照。德鲁克认为,通过这种方法,人们就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哪些工作是他们尤其不能胜任的”,从而确定他们“不具有优势和不能涉足的领域”。

--反馈是控制系统里的专业术语,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反馈,提到过控制思维,控制思维的核心就是利用好反馈,取得好的结果。

了解和评估自己智力资产的价值。大胆评估自己。

如何求解现实问题?

一旦进入荒野求生,你必须了解,这个世界还有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法,只有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你很好地活下去,其要旨包括:

1.正确地认识问题,而不是简单地使用别人的问题表述。可以基于对现实处境的深入和缜密的观察,对问题重新进行定义,以接近该问题的本质。

2.对问题进行完全独立的思考,不借助书本和搜索引擎,因为你面前的问题是独一无二的、全新的。你可以大胆提出若干个假设性的求解方向,然后去尝试,此时失败是正常的,但你会从中得到意外的收获。我读博期间曾去一家著名的互联网公司实习,从事用户研究的工作。刚入岗位时,延续在校时的惯性,一接到任务,不是先用自己的头脑作一番思考,而是打开Google Scholar一阵狂搜。花了很久时间才慢慢醒悟,企业里给出的问题都是具体而特殊的,断无前路可循,必须养成主动思考、先行分析的习惯,通过思考提出若干假设后再去找文献或其他方法探索论证。

3.继续独立地思考,但是你可以在希望比较大的求解方向下,有针对性地寻找相关联的知识,此时你需要快速筛选和学习新知识,甚至需要不带偏见的、尽可能多地寻找各种可能有益的知识,也包括与他人交流意见。这一点其实也不容易,因为人的认知模式总是先入为主的,先期进入的信息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的框架,当后面的信息涉入时,原先的框架会影响我们对新信息的解读,甚至有意无意地采纳与之前信息一致的部分,而将相冲突的忽略掉。

4.在结合知识以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你可能会试着提出一些假设性的理论或者模型。记住,不是只有专家、教授、名人、权威才有资格提出理论,你也有能力来构建理论。构建理论的过程可以帮助你对问题的分析达到一个新的深度,同时也能将问题简化到最本质的层面,并且可能在将来复用于近似的问题。

5.你提出的理论必定需要修正,这时你可以用你的理论去尝试解决问题,也可以试用于各种扩展情境,如果发现其bug就立即修正。迭代之后,你的理论就变得越来越有力度,解决问题的大门就此渐渐打开。

6.但由于理论毕竟是对现实的抽象,所以你还需要去关注各种细节性的问题,去通盘考虑现实情况,去穷尽和评估各种因素,这样才能得到一个比较完备的解决方案,来彻底解决这个复杂的现实问题。

7.通常解决一个难题的方案是非常巧妙的。如果你觉得这个方案不够巧妙,不妨试着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找到那个巧妙的方案。

在现实世界中思考理论问题,在理论世界中思考现实问题。

在现实世界中思考理论问题,可以让我们比其他的实践者思考得更加深刻和系统,然后又反过来助益我们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在理论世界中思考现实问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理论的适应范围和界限,然后又反过来优化和完善我们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这种思考的过程,逼促我们去建立理论和现实之间的联结。

如果你试着去践行这个方法,应该就会慢慢地发现:这些行动可以帮助你一步步地构筑起自己独特的知识和经验体系,因为当你把纷繁复杂的现实和眼花缭乱的理论进行思考、交叉和整合以后,它们就成了你心智的一部分,而且不可能有人正好和你的这部分心智相似,甚至连模仿也断无可能。这种逐渐打磨出来的独一无二的智识,就可能帮助你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帮助你在复杂多变的荒野竞技场中站稳脚跟。

具有心智独特性的人所具有的优势:

1.在主流观点之外洞察出别人未曾发现的机会;

2.形成个人核心竞争力,避免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使自己不可替代;

3.拒绝他人和大众给自己贴上的标签,以更开放和自由的心态发展自己;

4.因为不必迎合社会主流而节约了大量时间精力,可以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事情;

5.为大众带来新鲜的见解和启发,形成对公众的影响力;

6.具有更高的可辨识性,更易于形成个人品牌;

7.吸引到其他独特而优秀的人,与他们成为朋友或者合作伙伴。

“酷”首先是一个美学标准,它具有神秘的预言性。

去做酷事的价值以后,我们可能便走上了因独特而成功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下面七个方法能够助我们一臂之力:

1.抗拒自己的欲望,或者延迟满足欲望;

2.质疑貌似最可信的言论,不盲从任何人;

3.屏蔽流行信息,或者只在固定的时段接收流行信息;

4.思考最不可能的事,为其发展出可能性;

5.保留和发展自己的“怪癖”,并将其发展成自己的竞争力;

6.为小事物狂热,并在小事物中发现大世界;

7.开展思想试验和行动试验,让思想和行动相互激发。

SUMMARY精彩提炼

做一个主动的探索者,敢于突破种种局限,不断试错,形成自己的优势甚至是独特的知识资产。

不只在理想化的情境下去思考问题,而且要磨炼把理论融汇于现实、考量现实复杂情形的本事。

在理论与现实的充分联结中,一步步地构筑自己独特的知识和经验体系,逐渐打磨出属于你个人独一无二的智识。

根据自己的内心需要,而不是外界的认同,做出独立的选择,甚至去做一些酷的事情。

如果你找到了一条别人都还没走过的路,只要把这条路走完,你就赢了。

第43天: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人《精进》读书记录

丹菡

关注

2017.01.30 01:54:36字数 14,583阅读 643

点进去看世界华语悬疑文学大赛《梨生》

许多人在努力实现自己理想的过程中,可能陷入一些看似无法挣脱的困境,而身边似乎总是有一些非常厉害的人能够轻易摆脱这种困境?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做才能变成这样厉害的人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心理学博士采铜在《精进》这本书里给出了一些答案,“精进”一词是来自佛教,意为“努力向善向上”,这本书为大家提供了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成功七个方面的精进路径,可以作为我们奋斗路上的一本工具书。

一、时间

一个人怎么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相同的时间,因对待时间的态度、方式不同而取得的成就不同。所以要树立对待时间的正确态度。

孩童对任何事情的“郑重”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孩子在用“郑重”的态度玩耍,反倒是我们成年人在用戏谑的、游戏的态度去度过自己的人生。

民国学者梁漱溟先生解释说,郑重是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地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地投入。这与瑞典心理学家林德沃的时间视角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要树立一种“延伸的当下感”,可以从当下审视过去,也可以是未来存在当下,具有囊括过去与未来的包容性。

要用更严肃的态度来对待时间。在这个基础上,林德沃也提出了十条对待时间的建议:

1、生活在当下;

2、严肃地对待时间;

3、留意自己拥有的空间并享受它;

4、反思自己和其他人的时间视角;

5、从现在出发联结过去;

6、并不完全沉浸于过去;

7、制订实现目标的计划;

8、平衡计划和非计划时间;

9、视未来在于当下;

10、对未来保持积极的态度。

除了这些对待时间的观点,斯坦福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还划分了不同时间视角的人,他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怀有不同的态度。

1、拥有积极过去视角的人,以积极心态往回看,对现在拥有的怀有感恩之心,但是容易忽视当下的快乐;

2、拥有消极过去视角的人,以消极心态看待过去,往往会陷入伤害和负面经历的回忆中;

3、拥有享乐主义视角的人,认为及时行乐是第一要务,想要尽情享受当下;

4、拥有宿命论视角的人,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自己只能顺从和忍受;

5、拥有未来视角的人,具有前瞻性,他们更关注未来目标,当下幸福感并不高。

这五种视角,各有利弊,津巴多建议我们要采用混合折中的方法来使用,多采纳积极过去、享乐主义视角和未来视角,并且在三者之中找到平衡,根据不同的实际场景加以灵活选择,如在工作中采用未来视角,生活上采用享乐视角,和家人相处则采用积极过去视角。

了解了什么是正确的面对时间的态度,我们就应该为自己掌握的时间设定一个目标。将5年时间设为一个目标的阶段。

目标的设定上处理好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的关系便显得尤为重要。

1.使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情景化和可实施。比如说,你计划自己未来五年的职位,不要泛泛空谈“比现在更好”,而是要细化,“要在世界五百强公司做到管理层,薪水要比现在高二倍”。将你的目标细化,实现起来也更加有目的性。

2.降低近期未来中“非期望行为”的便利,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

让你近期影响目标的行为变得更加复杂,逼迫自己停止在这些无关的行为上寻求满足,转而坚持长远目标。比如,把自己的手机微信退出,关闭朋友圈,避免自己时不时就要看看手机消息的坏毛病。即便是最后可能又会再次打开、登录,但是因为中间流程的繁琐,增加了挑战的难度,也便增加专注的可能性。

二、选择

有了正确的时间态度,时间适当的计划,我们要选择那些能够产生积累效应的事情。

物理学中,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叫半衰期。

作者采铜通过借用物理学中“半衰期”的概念,提出了采铜定律。

我们在完成一件事情后获得的收益值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退,半衰期就是完成这件事带来的收益的持续时间长度。

半衰期长就是指它带来的效益时间长;半衰期短,指这件事情带来的效益时间短。

采铜定律建议我们要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其实,这与李笑来提出的“积累”理论一样。

我们完成半衰期长的事情,其收益在长时间内存在,多次完成后就形成了积累。即便每一件事情的收益微乎其微,但是只要半衰期够长,我们就可以让这个效益传递下去。积累的作用一旦显现,这些就会成为未来成功的一块基石。

同样的,半衰期的概念可以用来衡量“经典”。阅读经典作品,我们获得收益的半衰期长,可以产生积累效应;沉溺于无效的网络文章,虽然刚阅读完会觉得道理满满,但是却因为其半衰期短,收益很快就衰退。这就能够解释我们为什么要多阅读一些经典。它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长期的历久弥新的积极影响,而不是像生活中的信息噪音一样。

选择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以事先考虑下它的收益半衰期。

在明确了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时间,并且设定了我们目标的时限,确定了我们要做的事情类型之后,我们还要提升时间的使用质量。

时间不需要管理,也无法管理,需要管理的是我们自己。

转变我们对时间的使用方式和使用质量,把握时间的节奏。

要合理分配时间,在生活的时候放慢时间,尽情体会时间的流逝,在工作的时候加快效率,完成工作。这样松弛有度的使用时间,如同交响乐,有慢板乐章,也有急促的高潮。

对于工作中的常规事物,体力劳动,和别人无法统一的看法,重复性的活动等,这些我们可以尽量追求快速。

而对于生活中的美好事情,与家人共享的美好时光,欣赏艺术品等活动,我们则要过得慢一些。

此外,时间的快慢决定了时间节奏,利用时间的深浅则决定了时间的质量。

我们在生活中会有这样的经验:全神贯注的做一件创造性的事情,尽情沉浸在里面,全然不觉时间的流逝。进入这种“心流”的状态,即便是时间很短,我们获得的满足感也很强烈,这正是因为我们达到了时间使用的“深度”要求。

要想实现时间的深度,可以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业余爱好。在闲暇的时候,专心投入自己的爱好,实现对时间的高质量利用,这样我们在爱好上的成就也许会让我们吃惊。

我们的人生每天都面临着众多的选择,仅仅一个好的选择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最好的选择。要从终极的根本问题出发,把人生的最高目标作为第一原则。

一个人在自己内心树立了什么样的最高目标,设定了什么样的价值尺度,就反映了他有一个怎样的格局。格局的大小决定了他们如何做出选择。

采铜自己提出了4个层次的格局,

零度格局:没有目标,只是追求当下的潮流。人们成为盲众,看到的是幻象和噪声;

一度格局:旨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一度格局下,人们看到是自己的能力和欲望;

二度格局:他们毕生的行动就是追求和捍卫真理。二度格局下,人们看到了这个世界深处的真和美;

三度格局:以改进社会,增强人类的福祉为最高目标。第三个格局的至善之人,则看到自我与世界、自我与整个人类之间的纽带。

比如,伟大的史怀哲说过:人不能只为他自己而活,我们必须认同所有的生命都是珍贵的,而我们和所有的生命是结合在一起的,这种认知指引了我们心灵和宇宙的关系。

我们也许无法达到这么高的境界,但是我们可以在现有的格局之上,前进一步,稍微地要求高一点,往上走一点,这样我们也许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为了使目标更崇高一点,不妨先回忆一下本周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事情,记住这件事情带给我们的心理感受。如果这种感受是充实快乐的,那我们就要追求这种感受。然后不断地思考,用什么来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可以持续地获得这种愉快感。

明确了自己的最高目标以后,我们要勇于说不,选择那些真正特别的事情。不要因为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就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只为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事情付出时间。

只要我们勇敢一点,为自己树立崇高一点的目标,勇于说不,我们就可以做出更好的选择,更完美的决定。

我们常常陷入选择的困局。困住我们的不仅有客观事实,还有各种惯性思维背后的隐含假设。

比如,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一家公司做着无关紧要的工作,他渴望去大城市展现自己的才华,但是因为自己的能力水平所限,内心十分的焦虑、自卑,没有勇气做出选择。

对这个案例,作者采铜分析到,这位学生之所以焦虑就是因为给自己设置了众多的隐形假设。比如,工作只能一成不变;只有大城市才能找到好工作;没法改变就是个人懦弱的表现。这些都是他自己添加的思维局限,让自己只能看见两三个“可见选项”,而意识不到更多的“可能选项”。我们自己也常常被生活中的隐含假设所蒙蔽。

其中,这四种隐含假设十分常见:

1.赛道假设:认为人生就是漫长、设定好的比赛项目,获胜者寥寥无几。

2.低关联假设:认为人生的经历相互独立,不存在什么关联。

3.僵固型心智:认为自己天赋不够,智商平平,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勇气。

4.零和博弈:很少思考双赢的方案,总想着从别人那里夺取利益。

面对生活中的隐含假设,采铜提出了三种思维框架,来寻找新的可能。

1.目标闲置。不妨把我们面临的问题暂时放一放,用其他思路去思考,重组时间,让我们的时间更加灵活,在生活,学业和事业之间转战腾挪,解决问题。

2.能力嫁接。我们应该认识到,能力是可以迁移的。努力发现可选择事物之间的潜在关联,通过各种方法把它们结合在一起。面对学习新知识的困难,我们要融会贯通,用我们最擅长的东西,助力我们新任务的解决。

3.特性改造。我们对自己的工作都有一定的掌控度和自由度。不妨把被动的“消费型兴趣”改造成主动的“生产型兴趣”,同时对我们的工作做出创造性的改造,让我们在工作中获得乐趣。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精细化思考的基本方法来解决面对众多选择,却无从下手的问题。

精细化思考就是要求我们从事物不同的方面深入了解,细致分析,通过综合评估,和分析结果得出自己的答案。

采铜介绍了维度分析法。以选择工作机会为例:

第一步,要思考根本性的问题,即为什么要工作,想通过工作得到什么?从源头上定义问题;

第二步,找出所有的工作特性,列举影响我们选择的因素,比如说收入、发展机会、工作地点等因素;

第三步就是在列举的这些因素中进行筛选,赋予不同的因素不同的分值,最后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最后一步,便是将这些因素的分数汇总起来,对比总分让我们做出精准的选择。

对于感情喜好比较强烈或者复杂程度较高,牵涉面过广的情况。可以考虑拇指法则。

拇指法则指由经验形成的、只考虑少数因素的简单规则,比较适合处理感情问题。

人生就是一个持续选择的过程。我们做出的选择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需要针对人生的变化,对选择进行合理的调整。

重新选择并不意味着重新开始。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恒久不变的内在,比如说兴趣,天赋、动机和能力,这些并不会因为选择改变而发生改变。

利用这些不会改变的能力,我们可以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建立某种联系,把以前的生活经历和现在的生活经历串联起来。

自我不是凝固的,而是在我们的内在不变的基础上,不断的扩展,不断的选择,我们的人生也因此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我们也许会做出错误的选择,并为错误付出太多,但是没有关系,不断选择,这是人生的常态。

三、行动

开始就好,即刻行动,种一棵苹果树最好的时机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

只要你开始迈出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然后按部就班地完成。

马上行动,先从必要的小事做起,这是我们最注重的一条行为法则。

否则,随着事情越积越多,我们就会慢慢无法忍受,情绪上的问题也会开始爆发,和别人的关系也会变差,生活开始失控。

可以通过反复的试验,不断的迭代优化来完成一个项目,达成一个目标。循序渐进,逐步完善

与其在准备中消耗,不如利用我们的精力,先做出一个简单的产品,将这个产品推到公众前面,展示出来,接受大家的评价和批评。

反馈也许会有肯定,也许会有否定,甚至有批评,不必担心别人的批评和反对,这种恐惧只会阻碍我们前进。

最重要是,要不断地获取大家的反馈,然后在反馈中将产品进行优化。

对产品进行修正,进行产品迭代需要勇气,自我推翻、自我修正更需要勇气。

不能够沉浸于过去付出努力的回忆之中,要真诚地接受反馈,开始修正自己的产品。

在不断的修正中,产品会逐步完善,慢慢地成为一个完善的作品。

当然,马上行动仍然是最开始的那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心理学家早就发现,在切换不同类型的任务时,会产生转换损耗。

选择恰当的中断点,就成为了多任务工作的重点,而多任务切换,也变成了“对中断点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技巧”。

为了更好的选择中断点,作者采铜提出了一个任务分解的三明治模型。

中间的金枪鱼肉泥部分代表了任务中最棘手最困难的部分,即“核心思考区”。其它外层部分是“支持性思考区”和“操作性动作区”。

当解决“核心思考区”的问题时,需要我们集中精力,不能有一丝的懈怠;当我们进行任务切换时,万不可把切换的中断点选择在“核心思考区”,而是应该选择三明治模型的其他不重要部分——操作性动作区间或支持性思考区间。

例如当我们要制作一个ppt展示文件时,第一步应该是构想整个ppt的框架,这是我们要进行的核心思考区。此时,我们需要非常的专注,不能够随意地中断。

等完成这一个部分,开始寻找素材,填充具体内容的时候,我们便进入了支持性思考区和操作动作区,这个时候我们并不介意被打断,因为我们知道,此时中断造成的损耗并不大。

图层工作法,可以更好地避免任务切换造成的损耗。根据任务认知类型的不同,将不同任务的相同部分集中起来一起完成。

就像在photoshop里一样,在每一个图层处理同一性质的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我们的注意力,减少不同性质工作之间切换造成的损耗。

“图层工作法”是完成复杂项目的基础,甚至是有效的战术,对于习惯制造简单产品的我们来说,它也是帮助我们迈向更高行动力的一架梯子。

在行动中反省,在行动中总结经验才是更重要的。想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我们还要学习向自己提问,学习深度解码。

行动实践以后的总结复盘,与行动之前的思考同样重要,因此反思之后我们也要三行而后思。

行动科学家唐纳德·舍恩认为,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可以让行动的脚步先于思考,只有亲身去做了,才能从过程中学到经验。

从理论出发不一定能够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反思,积累的经验才能够指导实践。

行动之后的反思,其实就是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我们需要通过细致的反思,将那些不可言说的知识,用语言归纳总结出来,而这些知识一旦被我们俘获,就可以重复利用,或者是迁移到其他场景之中。

我们可以在信息、预期、结果、进度、工具、情绪等方面来反思项目的实践过程。

给自己提出问题,寻找更好的解决方式,同时避免下次出现类似的问题,这样的反思才是有价值的。

当然反思的时候还有3个关键点要注意:

第一,反思要及时。完成任务以后我们的脑海中保存着实践过程中的大量细节。此时将这些细节回忆一下,即便是很短的时间,收获也是巨大的。

第二,要弄清楚事件背后的运行机制。我们要了解整个事件是怎样运行的,其中的关键点、推动点、阻力点都是哪些?以便在以后的相似事件中更好地掌控事情的发展态势。

第三,我们要注意意外事件。任何项目都会出现意外,保持对意外事件的敏感性,可以克服我们思维上的惰性,拓展我们的认知和行动边界。

向自己问题是最好的老师,向自己提问是每个学习者最应该学会的技能,对问题的好奇,对答案的探索会成为我们自我学习的驱动力。

四、学习

一般来说,我们的学习过程分为:

制订计划:为自己设定一个短期的目标,比如看完一本书;

实施学习:按照计划实行,并把学习的知识记录在笔记中;

回顾和整理:整理回顾自己的笔记,让要点更加系统。

能做到这三点的学习者已经超越了大部分人,是一个优秀的学习者。但是从问题出发的建构式学习方法更胜一筹。

建构式学习法,即提问者学习从困惑出发,主动调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合新问题,学习新的必要知识,在头脑中丰富原有的知识,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在以往的过程中,我们的角色相当被动,扮演的只是一个“吸纳者”和“搬运者”,知识在传递过程中的精确性、完整性被认为至关重要,而我们的心智,包括原有的知识体系、方法、观念乃至困惑却都被忽略,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建构式学习启发我们,不妨多思考几个问题:

1.我已经掌握的知识有哪些?

2.我又学到了哪些知识,对原有的知识有什么补充?

3.还有那些是未知的,我要学习?

4.有哪些问题我要长久关注,以此实现对这个领域的深入了解。

这样,在自己设定的问题的指引下,建构式学习者积极探索,把新知和旧识糅合起来,建构一个新的知识体系。

在问题牵引下的学习,可以连续不断地构筑知识之间的联系,使知识形成一个有意义的网络。

此外,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认为,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无限地探索下去。这也体现了我们提问学习的另一个优势,可以帮助我们形成一以贯之的思考路径,实现学习的连续性。

下次学习新的知识之前,我们不妨先向自己提问,向别人提问,向高手求教,把学习的节奏掌控在自己手中。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解码”也因人而异,视角的不同,对于同样的信息,每个人解码的方式也千差万别,但一般不外乎三个层次:

它说了什么?给我什么感受?(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它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以审视的目光对内容进行评价和定性)

它是怎么构成的?效果如何实现?(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对表达手法的研究)

最高层次的解码工作,就是要求我们在阅读时具备“作家视角”,在观看影片时具备“导演视角”。站立在创造者的角度来欣赏一部作品,对其使用的手法、形式和结构有更好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习新的知识,要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扩展来适应问题的需要。深层次处理信息,就是我们所说的“解码”工作,它更为主动和主观,更深入事物的肌理。

对信息进行有效地解码决定了对信息的掌握效果。如何做一个高层次的“解码者”呢?作者采铜给我们指出了三条解码的“入口”。

不只是找结论,还要找过程。即不仅要知道结果是什么,还要知道结果是怎么来的。

不只是做归纳,还要做延展。即考虑在另一个情境当中、另一个问题之下是否仍然适用。

不只是比较相似处,还要比较不同处。看出不同来,才有新的发现新的领悟。

怎么才能算掌握了一个领域的知识?取决于我们在需要的时候能调用多少知识,让知识成为解决问题的路径。

相比没被调用过的知识,曾经被调用过的知识,在今后更有可能被调用。一个学习者的思维独特性,取决于他有多大的能力启动和调用多少知识。

基于这些,在行动的过程中学习,“做中学”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因为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在不断地在调动知识。

在学习的三个层级“信息、知识和技能”中,学习的终点是应用。

“做中学”就是将知识技能化,然后不断的锻炼这个技能,最后我们也就真正的掌握了知识。

五、思维

对知识的操练是有章法可循的,我们可以尝试以这三种方法进行知识操练:

1、写作式操练

写作,是典型的知识重构活动。在阅读时,我们可以满足于表面理解,但写作时,必须调用知识与知识间的深层关联,否则无法自如地将素材组织起来,这个重构过程,对我们知识的编码和输出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写作的另一个优点是获得反馈,其他人对你的评论也许包含有价值的观点。高质量的反馈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未曾注意到的错误。想要获得高质量反馈,我们可以寻找“写作同伴”或者把经典作品当作老师,如此反复练习。

2、游戏式操练

如果我们把对知识的操练变成一种游戏,就会具有非常高的参与性、互动性和投入性。同时,游戏又能摆脱现实规则的制约,使我们有可能在丰富多样的情境下应用我们的知识。以棋牌为例,它训练了我们的心算能力。

3、设计式操练

针对某个问题,调用已有知识,设计出解决方案。这种操练可以迫使学习者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创造性地调用知识。

总之,知识的操练不仅涉及调用和提取,更是创造性的建构,使我们不得不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深入的审视,对现实的情境和问题进行细微地观察,并致力于两者之间的融合。

学习高手会有意识地把不同领域甚至是不同学科的知识摆在一起,然后通过分析、对比它们之间的潜在关联。甚至,当他们把素材摆在一起时,长久学习形成的潜意识便会自觉推动,让他们之间的隐藏关系浮出水面。

采铜介绍了三种知识融合的方式:

1、迁移

被誉为药物代谢之父的伯纳德·布罗迪,在寻找治疗疟疾药物的紧急研究中,将自己以前学过的染料知识运用到药物测定之中,引发了药理学的革命。这体现了知识迁移的力量。在专业领域,再厉害的学者都可能会受制于专业壁垒,无法看到更广阔的疆域,但是在实践领域,人们容易实现融会贯通,将一个领域的知识迁移到其他领域。

2、印证

不同领域的知识自有其相似的原理,它们会在完全不同的领域相互印证融合,这个过程中潜意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充分准备素材,广泛涉猎,积累各领域知识,我们就能在不同的知识之间发现相互印证的部分。

3、互补

不同领域的知识可以找到不同的分析角度和论证方法,多者相互补充,就能让我们对一个议题形成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将知识相互融合的关键,是洞察出知识背后的“深层结构”。在表面互不相关的知识背后发现他们潜在的相似性、互补性和启发性,找到知识与知识之间隐含的联系。

我们的大脑需要简化,这个简化包括三个层次:我们接受的信息要简化,输出的信息要简化,我们一直在思考的信息更要简化。

如何简化信息源?

可以用时间衡量信息源的价值,也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来筛选信息。

1、要选择可信赖的信息源,选择专业、“有品位”的信息源头。不盲目追逐当下流行或过热的信息。

2、更加重视思考的基础材料:事实。各种评论和观点虽然给我们启发,但是也会影响我们自己思考。

3、尝试定期“闭关”,以屏蔽外界纷扰。过滤掉一些分散我们精力但却无用的信息,以简化我们接受的信息。

如何做出简洁反馈?

接收到信息之后,要有清晰的思考,力求简洁地表达出来,比如写作的时候删除多余的字,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简单表达的习惯,这是提升思维能力的方法之一。

简洁并不意味着简单,它意味着更丰富的内涵,是某种合理的适度。要想达到这个适度点,我们就要对自己和他人有深入的理解。

作者采铜从三个方面探索简化思维之道。

第一,在了解的基础上删减,把不必要的东西去掉。

第二,基于深入的了解,把信息压缩起来,表达出更多的内涵。

第三,在了解的基础上,寻找共同的模式,在现象之间建立联结,并压缩归并。

只有这样做,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加清晰简单,达到简洁的境界,就会让自己有更多时间来思考。

《创意的生成》一书提出了借用“潜意识”工作的方法:

1、尽可能地搜集原始资料;

2、重复“咀嚼”资料,开始构造初试创意;

3、中断有意识的思考,开始借用潜意识思考;

4、等待潜意识“灵光”乍现;

5、改造这个灵感,使之切实可用。

潜意识是很傲娇的,重点是我们要给它喂足够多的资料,尊重它的脾性,我们可以同时利用洗澡、散步、坐车等“暗时间”进行潜意识思考。因为此时,我们脑中负责监控的那个小人刚好不在岗,负责生产的小人就会自由地发挥,产生灵感。

按部就班的生活和工作轨迹会让人灵感枯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将一些混乱、随机或意外的事件引入生活,通过混乱颠覆固有的、模式化的思维习惯,最终激发出我们的创造力。

混乱不仅对个人的创造力有利,而且对一个团队的创造力也是有利的。当然,这种杂乱和混乱是要在可控制的范围内的,可以和有序的工作结合起来,比如,改变上下班的路线,尝试和不同的同事共进午餐等。

可以尝试把繁杂的思考变成图解,不仅更加直观,而且分担了人脑工作记忆的负荷,使得工作记忆空间更大,更有利于思考。

越是抽象的研究,图解思考所能发挥的作用越大,它可以参与思维的推进和创造过程,为我们的思考拓展出更大的空间。

图解思考的作用是如此之大,采铜提醒我们在使用的时候,要坚持这个基本原则:基于所思考的内容本身,自行创造或设计与其匹配的图形样式,做到不拘一格。

常见的图示类型有流程图和结构图,

思考有一个维度是周密。一个人思考问题的周密程度是个人思维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

但是因为特殊事件、证实偏见(指人们普遍偏好能够验证假设的信息,而不是那些否定假设的信息)、经验限制等思维上的定势,我们很难做到思考周全。

为了实现周全思考的目标,作者采铜向我们介绍了思维的工具:“矩阵”和“清单”。

1、矩阵思考法

矩阵思考法,即把你所思考的几种事物的特点或维度,填充到一个个的表格里进行组合比较,分析比较哪种结果会更有利于周密思考。比较有代表性的表格形式是“形态分析表格”,是瑞士天文学家弗里茨·兹维基发明的激发创意产生的有效工具,其具体过程如下:

抽象出尽可能多而完整的维度;

对每个维度进行取反、细分,构成维度矩阵;

在维度矩阵中根据不同维度表现值进行组合,比较各个组合优劣。

2、清单穷举法

清单穷举法,即用穷举的方法来扩展思维,帮助你的思考达到基本的周密。列举清单的时候不要带有批判的眼光,宁愿把清单列举到冗杂,以免遗漏;然后将重复的选项筛选和合并,保留其中的精华。

人的思维不是凝固的,而是像河流那样流动着。所以,以天赋和智商去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是粗暴并且不科学的。

不努力,江郎也会才尽;努力的话,笨鸟也有可能先飞。人与人的差异可以通过后天来弥补,大脑在强大的思维工具帮助下,可能强大得超乎你的想象。所以只管相信你自己,用你的思维去创造奇迹。

六、才能

心理学家认为,“才能”是自发地重复出现并被高效利用的思维、情感或者行为模式。

部分积极心理学家认为“才能”是“每个人普遍具有的,可以不断发展的”,只要我们积极主动地去发现自己的才能,并且频繁使用,我们就能达到更大的成功和幸福。

人跟人之间存在天赋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并非不可逾越,反而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人跟人在努力程度上的差异,确实有天壤之别。

“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这句话生动的诠释了我们对努力的不重视。

“努力”并不是简单的用力、使劲,也不只是意志的较量。它是一种需要学习的策略性活动。它的策略性体现在我们对个人资源的调配、行动方向的选择、执行进度的把控和调适等多方面。

换句话说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才能,也是需要学习的。

“努力”的策略性要求我们专注发展自己的优势才能。

木桶理论最初是用来跟团队管理做类比的,它的使用场景是团队。

决定一个团队绩效的,往往是最弱那个成员负责的部分取得的成绩。具体到个人,面面俱到、无一专“全面”并没有意义,而拥有一项突出的才能对个人的发展却至关重要。

发展一种才能时,会先后进入三个阶段:

缓慢起步期、快速上升期以及高原期。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够专注,我们很可能永远停留在缓慢起步期。大多数人在这个阶段就“死”掉了,一部分人到达了快速提升期,但只有极少数专注的人到达了高原期,可以一览众山小。正如现实生活中,只有专注投入并且走到最后的人才能获得超额收益。

至于我们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采铜提醒我们,一种解决方法是:寻找并结识与你能力互补的人,这让我们终生收益。

专注的天敌是凡事苟且将就,想要发展出自己的优势,就要绝不苟且,追求完美。

追求极致是态度,但是人不可能事事尽善尽美,努力的首要秘籍在于“舍弃”

选取一件对你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事情竭尽所能地把它做精、做细、做好;

其余次要的事情,用合格的标准完成就够了;

对于无关紧要的事情,则能不做就不做。

我们在专注于自己专业的同时,不妨拿出一小部分时间,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广泛涉猎,捕捉未来的发展机会,从而实现个人才能的最大化。

竞技体育的案例告诉我们,人是需要对手的。我们的成长也需要一些挫折、失败或者高难度挑战的刺激。

正所谓遇强则强,遇弱则弱,如果总在自己的舒适区徘徊,绝对催生不出杰出的才能。

如果希望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致,我们必须迎接挑战,甚至要为自己设计挑战。

具体到学习这件事上,我们可以一边学习一边“提取强度”(retrievalstrength)来测试自己,刻意增加难度,给自己增加一点小障碍,比如学完一个知识点,过一段时间后再做相应的练习,而不是立刻做。

此外,在努力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满足于那些约定俗成的“规定”动作,而要主动突破,仅仅完成基础内容是不够的。

等到克服一定难度到达又一个舒适区的时候,就可以再给自己增加一些难度。这样你的能力就会呈阶梯式上升。

当我们做到上面的要求,最后会发现,坚持到底是这一切的基础。

专注发展才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持之以恒。

不过,坚持到底并不一定就是“苦兮兮”的事情,用“兴趣”驱动我们去坚持更为有效。我们不必在为某件事努力之前,就大谈意志力的重要。

事实上,一个人意志力的承载强度是有限的,一旦到达一个极限值,就会崩盘,以致彻底放弃这件事。

一件事能吸引你坚持下去,一定是因为它给你带来的丰盈感和满足感。如果坚持得很痛苦,你所坚持的往往并不是对的事情。

也许你会说自己有很多“兴趣”,或者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哪个才是你真正的兴趣?作者采铜告诉我们改变这样的局面有三种解决方案。

第一,不再执着于兴趣,不妨先努力做事,在努力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和热爱,有了乐趣,你自然会喜欢上这件事。

第二,“浸润式”投入,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一件事,用温暖的情感、良好的心理体验、理性的思维去体会这件事的魅力。

第三,持续互动,把单向的信息获取转变为双向的信息演绎,将被动转化为主动,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做这件事,从而产生持续的乐趣。

做到这三点,我们就会勇往直前,而不是被“意志力”鞭策着前进。

做主动探索的学习者。学霸选择依从,学渣选择逃避,对一个有抱负的学习者来说,最关键的转变,是要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进而从学习者转变为探索者。

你应该以创造为目标,这不仅能促进你对知识的深层掌握,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你的潜能。

《精进》一书给大学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1、充分利用学校的平台资源

学校的资源绝不仅仅指它所提供给你的课程和学分,还包括图书馆、老师、学长学姐等社交圈。

2、善用互联网的优质教育资源

比如各个高校的公开课、电子图书馆、学术论文数据库等,首要的问题是,明确知道自己想学什么、要学什么。

3、不怕失败,主动试错

大学期间有宽松的环境和充裕的时间,即便是出错了,也没有什么大的影响。相比工作后的试错成本,大学是一个人人生中试错成本最小的时期,大学生要抓住这个时期多多尝试,不断试错。

4、评估自己智力资产价值

自我教育者要定期审视自己所学知识的价值,特别是实践中的价值。不能过于功利,只学实用功利的知识,而拒绝大众认为的“无用之学”。为了避免“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是没有实用价值”的尴尬情况,我们要看出象牙塔之外的世界,要保持对现实社会世界的敏感性,观察和发觉市场上有较大应用价值的知识,学习它,成为这个领域的先驱。

我们可以把实用类的书看作工具,把素养类的书,比如科学、艺术、哲学、社科等知识看作原料,如果你只有工具而没有原料,怎么可能做出一桌美食呢?

我们要清楚自己缺乏的是哪类知识,实用类还是素养类?还是两者都要补充?

5、以创造为目的

大学里,分数不再单单是对你考卷成绩的衡量,其他一些创造性活动也会为你加分,比如参加创意大赛、撰写研究论文、搞搞小发明等。

以创作为目的,不仅能加深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能大大的挖掘自己的潜力。

七、成功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网络游戏,那么在校生活就好比是游戏的“新手村”或者“游乐场”,老师为我们准备了挑战也提供了答案;但是进入社会,就如同进入了“荒野模式”,我们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困扰着我们,折磨着我们。我们需要自己寻求方法解决,荒野求生模式要求我们,从观察和分析现实问题开始,经过一番探索,然后回归现实。

作者提醒我们掌握以下要旨,可以更好地求解现实问题:

1、认识问题,而不是简单的表述

我们要在对现实深入、缜密的思考基础上,深究问题的本质,对问题进行定义。

2、完全独立的思考问题

遇到问题不妨先主动思考分析、提出假设,然后通过查询资料的方式探索论证。

3、继续思考

找到了相关联的知识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要克服自己的认知偏见,在头脑中深入地思考,甚至和别人交流意见,实现对新信息的解读。

4、提出假设性的理论和模型

构建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把问题简化到最本质的层面。

5、修正理论

提出的理论也许不完美,我们更要不断地扩展情境,修正问题中的bug,打开解决问题的大门。

6、关注细节,通盘考虑

找到一种比较完备的解决方案,来彻底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

7、在现实世界中思考理论问题,在理论问题中思考现实问题,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用理论来求解现实问题。

独特性意味着我们的形象、个性、知识、经验中的一项或者几项是无法复制,为这个世界的多元性增加了新的价值。

坚持与众不同的独特性就是坚持我们最好的竞争力。

如果我们拼命迎合主流,也许有机会被认同,但是更可能被忽视。

在被现实打磨的漫长岁月中,我们要捍卫自己与众不同的部分,形成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是独特而不是从众让你我不可替代、更容易被别人发现和记住。

我们应该拒绝他人给自己贴的标签,不必为了迎合主流而耗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我们每个人都有追随自己的内心、选择自己独特人生的权利。

战略管理领域有一种观点:最好的竞争策略并不是怎么跟其他人激烈竞争,而是开创出一条独一无二、少有人走的路。

战略管理大师波特说过,“战略不是要你做得更好,而是要你做得不同。”战略的意义就在于让你远离竞争。

如果我们找到一条别人还没有走过的路,而且这条路适合,只要把这条路走完,就是自己人生的赢家。我们是创造成功的人,而不是复制成功的人。

全书总结

1.建立平衡的时间观,度过真正有质量的人生;

2.建立选择标准,解决选择中的两难困境,找到最佳选项;

3.即刻行动,在行动中增长智慧;

4.通过提问、解码、操练、融合,成为高段位学习者;

5.了解潜意识特性,借助思维工具的帮助,突破大脑限制;

6.优化个人资源,有策略地培养后天才能,成为一专多能的人;

7.找到你的独特性,开辟个人独一无二的成功之路。

这本书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方法,不可能每一种方法都适合你,我们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问题,找到几个可以现在使用的。

比如开始调整自己每天的工作和生活时间;在阅读时保持主动思考和提问的习惯,尝试能让自己全身心投入且可能会有未来收益的爱好等。只要我们行动起来,并且不断反思,我们就可以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我们一定要牢记,只有采取行动才算真正完成了一本实用类书籍的阅读。

附:思考与讨论1:

你现在的时间视角是怎样的?你是否喜欢自己当下做的事情?是否常常沉浸在怀念过去、恐惧未来的情绪中?

拿出纸笔,写下你想象中的五年后的自己,越具体越好,比如说薪资多少,职位高低。然后开始思考,你要现在积累些什么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你有什么兴趣爱好是打算长期保留的?你为它付出了那些努力?你打算今后如何投入这项爱好呢?

你最崇高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你现在的格局是那一层?如果要提升一点层次,你会怎么做呢? 

思考与讨论2:

你生活中的哪些小事是可以立马解决的?不妨现在解决它。

你做过的那些选择是否是你精细化思考的结果,还是你一时冲动做的决定?你准备怎么来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选择呢?

如果现在没有重要的选择,你不妨推出自己的“最小可行性产品”,比如说,运营一个微信公众号,搭建博客等等。记住,我们一开始不需要做得多好,只需要推出产品,接受大家的反馈,然后修正它。

在面对多任务时,你是怎么节约时间,提升效率的呢?你觉得“图层工作法”是不是真的有效呢?  

思考与讨论3:

1.回忆下,最近发生在你身上的一件大事,它是怎么产生,又是如何发展的?你是怎么解决的?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式?是否有可以预防这件事发生的方法?

2.你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有哪些?你是否尝试寻找资料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个问题和其他学科的问题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

3.你有没有关注最近的热门事件?它是否是高质量的信息源呢?你是不是花费了太多注意力在无关的事情上,你要怎么改善呢?

思考与讨论4

  试着用图形的方式把你最近了解到的信息表达出来。面对这些信息,你最大的疑问是什么?如果没有答案,不妨休息下,做点其他的事情,过段时间从新考虑,是否有新的发现?

你最大的优势是什么?要怎么才能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你最近觉得“差不多”的事情有哪些?它们真得够完美了吗?

思考与讨论5:

你的优势是否发挥到了极致,如果没有,你准备怎么设计一个挑战来训练它呢?不妨写下你的具体训练计划。

你对现在的工作有兴趣吗?为什么呢?不妨深入了解下你的行业,寻找可以有所突破的领域,你也许会有更多的兴趣。

网上有哪些对你工作有益的资源,你也许可以从加强职场软件开始。在工作和业余兴趣中,你有没有独特的看法,有什么想尝试的比较酷的想法?不妨去试试。

此文摘自心理学博士采铜《精进一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0)

相关推荐

  • 一个简单易学的思维提升方法

    就是:多问为什么? 在生活工作中多问为什么,对容易忽视的,习以为常的问题,随时随地展开浩大的追问,会让我们的思维能力得到质的提升. 最近在<好好学习>里,接触到了"黄金思维圈&q ...

  • 读书笔记 |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简介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是知乎大牛.心理学博士采铜根据其在知乎上面关于自我提升类问题 ...

  • 获取学习的底层方法,打通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任督二脉

    [今日导读] 前一部分我们解读了如何通过实践解决现实问题,在理论与现实的交错中构建知识体系,这一部分我们将继续跟随作者的脚步获取学习的底层方法,打通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任督二脉,掌握搭建知识体系的科学 ...

  • 建构主义教学的五个特征

    提示:全文共6000字,推荐阅读时间8分钟. 我在我的文章.著作.课堂上一直倡导建构主义.但建构主义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学习和教学呢? 对于这一问题,一些研究者已经做了一些分析,认为真正的教学具有以 ...

  • 《如果我当教师》读书摘录

    Q 读书 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羸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有了欢快,我将永远保持它,有了忧虑我将设法消除它.对朋友的忠诚本该如此,不然,我就够不上做他们的朋友,我只好辞职.(P3) 教识字 ...

  • ​《致青年教师》读书摘录

    <致青年教师>读书摘录     教育工作,不过是依据常识并教会学生遵守常识,学会学习并养成好习惯.(P3)     在和青年同行的相处中,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仅仅关注教学技术层面的发展远 ...

  • 骨干教师读书计划

    实验小学  五年二班    魏繁华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这种特殊的职业就决定了教师必须把读 ...

  • 2020——2021第二学期骨干教师读书计划

    实验小学  五年二班    魏繁华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这种特殊的职业就决定了教师必须把读 ...

  • 学习技能三:教师读书计划

    读书真好,因为读书是一种欣赏.一种放松.一种愉悦.书--给了我无尽的甜蜜收获.多读一本好书,就意味着我们离原始鼻祖越远,战胜超越自己思维中的沙漠和冰峰,取得又一次升华.而作为一名教师,在一定意义上说, ...

  •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二实小教师读书沙龙纪实

    多读书,让手中的教材活起来:多读书,让自己的人生厚起来:多读书,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对教育工作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学他人,促自己,让自己在'读'中受益,在 ...

  • 中小学教师读书现状调查:72%的教师表示“工作负担重,没时间读书”

    中小学教师读书现状调查 读书,是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教师阅读,是提升教师职业修养与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源动力.教师阅读不仅关乎教师群体,同时也关乎下一代,甚至关乎全民阅读 ...

  • 教师读书的“忙”与“闲”

    孙贞锴 说起教师的"读书",自上而下都是大张旗鼓地倡导支持,具体到教师个人,在自我总结中也多是宣示自己在不断地"读书学习",如果你说哪个地区.哪个学校.哪个教师 ...

  • 谈教师读书

    梁增红 一次,在学校的工作会议上,校领导聆听了专家的演讲后,郑重其事地要求教师们多读书,这点令我非常匪夷所思.读书对于每个教师来说本该像呼吸一样自然,只有这样,才能率先垂范,做好学生的表率.然而,现在 ...

  • 专业成长 | 刘艳:新教师读书成长的三个阶段

    ▼我从2012年工作至今,从一个青涩懵懂的教坛新人,到如今对历史教学工作有一定的体会和感悟,我看到了自己的专业成长与进步."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回顾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