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是大肠癌的常见部分。肠癌和其他癌症一样,早期并不会有明显症状,当出现便血和大便习惯发生改变时才去医院做检查已经达到中晚期,这些人群必须要及时筛查。肠癌高危人群包括55岁以上,有家族癌症病史,有肠癌的癌前疾病如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等,接受过盆腔放疗治疗,长期高热量、高蛋白、低纤维饮食如无肉不欢和不喜蔬果,吸烟酗酒等人群。这是发现肠癌的最佳时机。这个时机稍纵即逝,一旦错过,将抱憾终身。肠癌来临时,上厕所会出现以下异常,哪怕出现一个,也要及时检查。
便血+黑便
正常人排便时,粪便大多数为黄褐色。
而患肠癌者,在排便的过程中,会受到粪便的挤压,引起肠道息肉破损出现,再加上有些物质被吸收或因血液中铁离子被氧化,就会出现便血,其粪便呈黑色。
大便性改变
大便性状改变,如原来是成形的,现在出现了黏液便、性状变细条、有固定的压痕等。
排便不规律
排便变得越来越不规律,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的情况;放屁次数突然增多,屁臭;初期会有阵发性腹痛,晚期腹部可能会摸到包块,可见肠形。就是俗称的“验大便”。粪便隐血检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最方便的结直肠肿瘤早诊筛查技术。早期使用的化学法采样时需要饮食控制,结果干扰因素多,现已不再被建议使用。目前的免疫法,不受动物血及食物的影响,结果准确。但大家因为观念和卫生的问题,导致最经济方便的“验大便”却成为了日常体检项目中弃检率最高的项目。结肠镜检查用于检测大肠(结肠)和直肠的变化或异常。在结肠镜检查中,一根长而灵活的管子(结肠镜)插入直肠。在导管顶端有一个微 型摄像机,医生可以看到整个结肠的内部。如有必要,结肠镜检查时,息肉或其他类型的异常组织可通过内镜切除。组织样本(活检)也可以在结肠镜检查时采集。是利用已知的结直肠癌发病高危因素,通过简单的询问问题获取信息,从而对个体的结直肠癌发病风险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最大的优势是“不花钱”!!!但妈妈说过,不花钱的东西一般不靠谱,因此往往只用于欠发达地区的简单筛查,对进展期结直肠肿瘤的筛查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