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胡伴奏中的定调及其历史成因

【作者  李明正】

京胡伴奏中的定调问题,有诸多说法,如:曾以笛子定调,称为几个“眼”的弦;以工尺谱定调的,如凡字调、小工调、六字调、五字调(正宫调)等;以艺人约定俗成的说法:如爬子调、软六、硬六等;以简谱C、D、E、G等定胡琴调高等等,使广大京剧爱好者感到非常困惑,为演唱和演奏带来极大不便。这种情况,有其历史成因。

京剧,是在清代地方戏曲蓬勃发展的基础上,经历了“徽秦合流”、“徽汉合流”,即西皮腔与二黄腔的交流、汇合的一个复杂的声腔衍变过程,而形成的。其间伴奏乐器的统一,则是重要的艺术因素。当时的秦腔,就是西皮调的前身。据《燕兰小谱》所记“蜀伶新出琴腔,即甘肃调,名西秦腔。其器不用笙笛,以胡琴为主,月琴副之。工尺伊唔如话。”二黄腔曾以笛或唢呐伴奏,二黄改用胡琴等弦乐伴奏后,才有条件与西皮腔在伴奏上统一协调起来,而汇合为一个腔系。

二黄用胡琴伴奏在乾隆时已有记载,道光年间《汉皋竹枝词》所记汉口演戏的情况,“急是西皮缓二簧”,并提及使用“月琴弦子与胡琴”伴奏,出现“三样和成绝妙音”的欣赏效果。在北京,二黄改用胡琴伴奏,曾有过反复变动的复杂情况。清乾隆末,徽、秦两腔合作时,曾废笛改用胡琴伴奏。嘉庆时,因帝王避讳,清廷严禁以胡琴伴奏乱弹、梆子腔、二黄调,曾把京胡从戏曲中废除,恢复以笛伴奏。同治年间,皮黄戏更为盛行,乐师沈六(星培)又改用胡琴伴奏,连同文场的月琴、三弦并用,时人称之为“九根弦”。并出现了李四、樊三等著名琴师,胡琴又再次崛起,替代笛子。

用工尺谱、简谱或五线谱记录唱腔的乐谱,传统叫“宫谱”。中国传统戏曲宫谱多为工尺谱,近代始用简谱和五线谱。

戏曲音乐的民间性特征,是没有曲谱,只靠口头传唱,即如李调元在《剧话》中所说的“向无曲谱,只沿土俗”的特点。而昆山腔,却走了一条由民间到宫廷的发展道路,文人雅士争用昆腔新声撰作传奇。从明天启初年到清代,是昆曲蓬勃兴盛的时期。乾隆年间,清宫沿袭了历来封建统治者分乐舞为雅、俗的旧例,设花、雅两部。奉昆曲为雅乐正声,花部又称“乱弹”。昆曲剧目,保留了四百多出折子戏,很多经典名剧,都有记录全谱或近全本的工尺谱。京剧的乐谱,受昆曲影响,首先使用工尺谱,后用简谱和五线谱。“五四”时期的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先生,是用五线谱记录京剧唱腔的第一人,即《梅兰芳歌曲谱》。

我国古代乐谱,应为文人音乐中的古琴谱。早期的古琴谱是文字谱,是用文句详细叙述每音左右手的弹奏指法,形式比较繁琐。到了隋唐时期,曹柔新创了减字谱的记谱法。而工尺谱的早期形式,在此时也已出现。敦煌出现的后唐明宗长兴四年所写的唐代乐谱,就属于工尺谱体系。到了宋代,称这种工尺谱为“燕乐半字谱”,是当时教坊中间通用的一种记谱符号。工尺谱的大量涌现并成为通用的记谱符号,应归功于宋代教坊曲的提倡和民间俗乐的运用。

戏曲工尺谱出现在清乾隆初年以后,一般有立柱式、斜列式、横排式三种代表样式,主要用于昆曲。京剧承袭昆曲的记谱方法,但不像昆曲乐谱那样规范。这是由于,京剧是在花部即“乱弹”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传承方式主要是“口传心授、师徒相承”,乐谱的流传居次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专业性技巧的日益提高,口传心授的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必须有曲谱加以记录和规范。以至形成了工尺谱、俗称、简谱并存的现象,给京胡伴奏时的定调造成难以规范的情

况。

工尺,是一种记谱符号,采用特定的汉字来标记音乐。南北曲所用的工尺字谱,主要有七个:上、尺、工、凡、六、五、乙。实际上是传统律学中五音二变(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的简化符号,与简谱中的自然音阶相同。古代戏曲所用的七字工尺谱符号,属于首调唱名法。是以曲笛音为标准的,共有七个调名:上字调

、尺字调()、小工调()、凡字调

、六字调(F)、五字调或正宫调(G)、乙字调(A)。

京胡曾以笛子的音高定调,倪秋平所著的《京剧胡琴研究》就有论述:“胡琴的音高是以笛子为根据的。……定二黄和反二黄是这样的,小工调(调)笛孔全按对胡琴里弦;凡字调

俗称扒字调,放笛子一个孔对里弦;六字调(调)放两个孔对里弦;五字调又名正宫调(调)放三个孔对里弦;乙字调(调)放四个孔对里弦;上字调

放五个孔对里弦。西皮只要比二黄多放一个孔,例如正宫调二黄放三个孔,西皮放四个孔。”又如陈彦衡《旧剧丛谈》所载:“北京皮簧初兴时,尚用双笛随腔,后始改用胡琴。今日所指唱者之正宫、六字诸调,皆就笛而言。”

京剧音乐何时开始使用简谱,还很难推断;但梅兰芳首次访美时,为了让外国人了解京剧,曾请刘天华先生用线谱记录唱腔。线谱的使用仅在京剧现代戏,如:《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因加入西洋管弦乐队而用总谱。但对传统京剧来说就很不方便,这是由于五线谱以固定唱名法来视奏,而京胡不可能像小提琴一样固定音高;须根据行当,流派,甚至演员的嗓音条件来定调,因此从专业到业余普遍使用简谱,用首调唱名法来视唱或视奏。并用根据钢琴上十二平均律的音高与音名而制成的校音器来定调。

京剧唱腔分为二黄、反二黄、西皮、反西皮。二黄与反二黄在里、外弦定调的音高上是相同

的,但因把二黄的弦变为15弦来演奏所形成的反二黄,实际上改变了调式低了一个纯四度。而西皮与反西皮都用

弦来演奏,所不同的是落音。

为了规范京胡定调的几种说法,特制定京胡常用定调对照表.供京胡演奏者参考。                                                             

京胡常用定调对照图表  

(0)

相关推荐

  • 请大家欣赏京胡演奏小开门(二黄正反、西皮反正联奏)

    请大家欣赏京胡演奏小开门(二黄正反、西皮反正联奏)

  • [转载]周志强京胡基功教学浅谈

    原文地址:周志强京胡基功教学浅谈作者:花甲学童 京胡是一种个性很强的乐器,它很"霸气".有人称京胡是噪音乐器,很难控制.说它象一匹脱缰的野马,不好驯服,要想降伏它就得下大功夫.我认 ...

  • 王彩云:京胡伴奏中怎样处理繁简、高低、节奏、力度、装饰的变化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京胡在京剧乐队中占有绝对重要位置,它是乐队文场的领奏,担负着唱腔的节奏变化.起承转合的指挥作用,最终达到与演员的默契配合.行话讲的"七分场面三分戏",说的就是 ...

  • 徐兰沅:京胡伴奏中“老生”和“青衣”的区别

    未谈之前,先谈谈西皮.二黄两种调门的弓法.因为它们各有其代表的感情,因而也就需要用不同的弓法.西皮适宜表现人物的激昂喜悦:二黄则沉郁悲凉(这仅是一般概念,不能作为定论).据此,西皮的用弓要紧而强,多用 ...

  • 徐兰沅:京胡伴奏中的“抓腔”问题

    京剧是相当完整的一种戏剧艺术,表演.音乐有它的格局.比如各种不同的台步.喜怒哀乐各种感情的固定的表演身段,都形成了一种程式.然而这些程式并不是凝固的,在这些程式里面的一些细致的表演活动又是千变万化,有 ...

  • 【侃京剧】再谈京胡伴奏中的“看谱”与“不看谱

    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纵向继承与横向借鉴这个总体的艺术发展规律.没有继承就会失掉传统,便没有历史的延续,而成为无源之水:没有借鉴,就谈不上艺术的发展. 在民乐二胡界,曾一度否定对民族音乐传统的继承,那么,就 ...

  • 京胡伴奏中“老生”和“青衣”的区别

    未谈之前,先谈谈西皮.二黄两种调门的弓法.因为它们各有其代表的感情,因而也就需要用不同的弓法.西皮适宜表现人物的激昂喜悦:二黄则沉郁悲凉(这仅是一般概念,不能作为定论).据此,西皮的用弓要紧而强,多用 ...

  • 京胡伴奏中的“抓腔”问题

    (文章来自网络) 京剧是相当完整的一种戏剧艺术,表演.音乐有它的格局.比如各种不同的台步.喜怒哀乐各种感情的固定的表演身段,都形成了一种程式.然而这些程式并不是凝固的,在这些程式里面的一些细致的表演活 ...

  • 京胡伴奏中的几个问题

    (星光50搜集整理) 一.京胡伴奏的"花"."单"字问题                             花字与单字,在京胡过门里如何用,京剧音乐里并没 ...

  • 京胡教学:定弦 把位 定调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张素英,女,1947年7月19日出生于河北省安平县.2003年8月26日去世,京剧琴师.中国京剧院国家一级琴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胡琴专业委 ...

  • 京胡:音阶、定弦和定调

    京胡:音阶、定弦和定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