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论家用电器》中的三个M | 西东合集

  在汪民安理论小品文集《论家用电器》的后记中,他写道“我的一个勤奋的学生曾认真地问我,这些文章的学术意义何在?”在那里,他给出的回答是,仅仅由于他喜爱待在家里,又进而因为喜欢被这些家用电器包围着的感觉。细心的读者会在阅读这篇后记之后发现,在整篇后记中他绕开了那个问题——“这些文章的学术意义何在?”,或者说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就我的思考而言,尽管《论家用电器》的文体难以归类为任何一种学术性的理论,而最好将其称为“理论小品”,但它们是作者理论思考运作的结果,因而在思想运作的“出发点”和“机制”层面具有相当的学术意义。
  为了简明起见,姑且让我这么说:《论家用电器》的学术意义在于它的三个“M”。 
  第一个M是思考对象的“中介(medium)”特征。汪民安在著作中所选择的作为沉思对象的物具有特殊性,它们是有别于一般物(thing)、物品(object)的家用电器(domestic electric object),它们本身构成了一种具有“中介”意义的物品类属。一方面,其“家用的”(domestic)性质,说明这种物是人类与“生的”自然的切割史、驯化“生的”自然的历史的增补产物,它一方面连接着人所抵抗的“自然”的种种不便,另一方面也本然地表征着人的欲望和需要。同时,“电器的(electric)”性质又将这类事物限定在19世纪以来的工业现代化和现代性技术体系之中,因而它们一方面中介着以现代工业为基础的现代性生活方式史,另一方面也中介着对技术提出要求并被技术所塑造的人的欲望现代化。就此而言,有关“家用电器”的思考肯定不会像20世纪60年代的罗伯一格里耶、娜塔丽·萨洛特、米歇尔·布托尔、克洛德·西蒙等“物本主义”实践者所做那样去对物做纯描述性呈现,也不会像批评理论中的“物体系”分析或哲学中的“以物为导向”的关联主义那样做非经验的建构。相反,对象的“中介性”要求这种沉思以这种“中介”为“中介”探析它们本然地“带出”的存在论经验结构——《论家用电器》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第二个M是对“手段(means)”的思辨。如果说“家用电器”的价值在于它们的在人与其外部之间的“中介性”,那么它们具体的使用价值就是它们作为“手段”的存在。在这个层面,汪民安对“家用电器”的手段性的分析表现为精彩的精神现象学的思想操演。正如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分析过的那样:自然、社会、人的精神,它们的和解是通过“手段”实现的,个体目的(goals)、社会运作的目的(ends)、人与社会间交往的目的(telos),以“手段”为“公约数”实现“和解”,但又完成了使“手段”颠倒为更隐秘的“目的”的理性的狡计。汪民安在分析“洗衣机”对当代家居建筑空间配置的决定作用、电脑和手机作为根茎体系对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生活与生产的再配置特质、电灯对自然及社会节律的再分配功能的时候,揭示的不就是黑格尔意义上的“手段”与“目的”相互缠绕的辩证法吗?穿行过汪民安的文字之后,我们看到一个个单元性的家庭被嵌在家用电器的巨大基座之中,形成了一个并联且同时串联的装置,手段的手段性成为目的自身——在阅读他的的分析时,我尤其注意到他对人们在这种“装置”中的“姿态”的描述,洗衣的动作变成启动开关的摁动、书写的动作变成敲击、电视隐秘地要求沙发上的舒适坐姿,等等,这也意味着而人们的生活姿态也构成了这一架巨大装置的组成部分。阿甘本所说的“姿态是对中介性的展示:它是使手段变得可见的过程”也正是汪民安在他的文字中所呈现的。
  第三个M是“沉思(meditation)”的文体特征。长久以来,“理论文本”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了刻板印象,仿佛这类文本只能以固定的模式、话语才能流通。但《论家用电器》以一种独特的从个人经验到一般经验再到对生活结构的“潜能”分析的“言语流”实践——“我不愿意用理念去强暴事件”(汪民安)——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我认为这种“沉思”的文体不仅仅是思考对象的日常性、“在世中在”的存在论结构所要求的,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主体化写作实践的结果。是的,这是福柯意义上的“主体化”。在私人经验、去辖域化的语言、事物体系所表征的社会权力关系三者所交叠出的褶皱中进行独特的表述,才能让一般的主体看到他们所看不到的那个巨大装置。

  在汪民安理论小品文集《论家用电器》的后记中,他写道“我的一个勤奋的学生曾认真地问我,这些文章的学术意义何在?”在那里,他给出的回答是,仅仅由于他喜爱待在家里,又进而因为喜欢被这些家用电器包围着的感觉。细心的读者会在阅读这篇后记之后发现,在整篇后记中他绕开了那个问题——“这些文章的学术意义何在?”,或者说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就我的思考而言,尽管《论家用电器》的文体难以归类为任何一种学术性的理论,而最好将其称为“理论小品”,但它们是作者理论思考运作的结果,因而在思想运作的“出发点”和“机制”层面具有相当的学术意义。
  为了简明起见,姑且让我这么说:《论家用电器》的学术意义在于它的三个“M”。 
  第一个M是思考对象的“中介(medium)”特征。汪民安在著作中所选择的作为沉思对象的物具有特殊性,它们是有别于一般物(thing)、物品(object)的家用电器(domestic electric object),它们本身构成了一种具有“中介”意义的物品类属。一方面,其“家用的”(domestic)性质,说明这种物是人类与“生的”自然的切割史、驯化“生的”自然的历史的增补产物,它一方面连接着人所抵抗的“自然”的种种不便,另一方面也本然地表征着人的欲望和需要。同时,“电器的(electric)”性质又将这类事物限定在19世纪以来的工业现代化和现代性技术体系之中,因而它们一方面中介着以现代工业为基础的现代性生活方式史,另一方面也中介着对技术提出要求并被技术所塑造的人的欲望现代化。就此而言,有关“家用电器”的思考肯定不会像20世纪60年代的罗伯一格里耶、娜塔丽·萨洛特、米歇尔·布托尔、克洛德·西蒙等“物本主义”实践者所做那样去对物做纯描述性呈现,也不会像批评理论中的“物体系”分析或哲学中的“以物为导向”的关联主义那样做非经验的建构。相反,对象的“中介性”要求这种沉思以这种“中介”为“中介”探析它们本然地“带出”的存在论经验结构——《论家用电器》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第二个M是对“手段(means)”的思辨。如果说“家用电器”的价值在于它们的在人与其外部之间的“中介性”,那么它们具体的使用价值就是它们作为“手段”的存在。在这个层面,汪民安对“家用电器”的手段性的分析表现为精彩的精神现象学的思想操演。正如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分析过的那样:自然、社会、人的精神,它们的和解是通过“手段”实现的,个体目的(goals)、社会运作的目的(ends)、人与社会间交往的目的(telos),以“手段”为“公约数”实现“和解”,但又完成了使“手段”颠倒为更隐秘的“目的”的理性的狡计。汪民安在分析“洗衣机”对当代家居建筑空间配置的决定作用、电脑和手机作为根茎体系对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生活与生产的再配置特质、电灯对自然及社会节律的再分配功能的时候,揭示的不就是黑格尔意义上的“手段”与“目的”相互缠绕的辩证法吗?穿行过汪民安的文字之后,我们看到一个个单元性的家庭被嵌在家用电器的巨大基座之中,形成了一个并联且同时串联的装置,手段的手段性成为目的自身——在阅读他的的分析时,我尤其注意到他对人们在这种“装置”中的“姿态”的描述,洗衣的动作变成启动开关的摁动、书写的动作变成敲击、电视隐秘地要求沙发上的舒适坐姿,等等,这也意味着而人们的生活姿态也构成了这一架巨大装置的组成部分。阿甘本所说的“姿态是对中介性的展示:它是使手段变得可见的过程”也正是汪民安在他的文字中所呈现的。
  第三个M是“沉思(meditation)”的文体特征。长久以来,“理论文本”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了刻板印象,仿佛这类文本只能以固定的模式、话语才能流通。但《论家用电器》以一种独特的从个人经验到一般经验再到对生活结构的“潜能”分析的“言语流”实践——“我不愿意用理念去强暴事件”(汪民安)——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我认为这种“沉思”的文体不仅仅是思考对象的日常性、“在世中在”的存在论结构所要求的,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主体化写作实践的结果。是的,这是福柯意义上的“主体化”。在私人经验、去辖域化的语言、事物体系所表征的社会权力关系三者所交叠出的褶皱中进行独特的表述,才能让一般的主体看到他们所看不到的那个巨大装置。

(0)

相关推荐

  • (新书推介)左鹏军:近代戏曲与文学论衡

    <近代戏曲与文学论衡>,左鹏军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4月版.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分为两部分: 1 一是近代文学总体变革趋势.重要创作现象.学术史经验的反思与重估,在学术观念.研究方法 ...

  • 苗怀明:从《历代小说话》出版的意义说起

    依笔者的理解,该书之所以能成为一部高引用率的著作,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历代小说话>,黄霖编著,凤凰出版社2018年12月版. 一是质量的精良.既然要引用,则所依据的文献必定是权威 ...

  • 写作(一)

    前言 上编 写作主体论 第一章 写作活动与写作行为 第二章 写作主体的修养与写作能力建构 第三章 写作思维与写作实践 中编 写作过程 第四章 写作素材的积累 第五章 写作动机与选题 第六章 聚思与立意 ...

  • 马凌:沙龙中的普鲁斯特 | 西东合集

    大陆最新出版的普鲁斯特传记是英国学者亚当·瓦特(Adam Watt)写的<普鲁斯特评传>,原作出版于去年,今年就有译著问世,够快.普鲁斯特迷们不难发现,今年三联书店出版了企鹅传记丛书中由爱 ...

  • 范景中:附庸风雅与艺术欣赏 | 西东合集

    我所选的题目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讲,先讲艺术欣赏的问题.因为对于艺术研究者,尽管他们的理论和方法可以五花八门,但他们的一个初始问题却大都是一个基本的常识性问题,即作品的质量问题.也就是我们平常所经常问的 ...

  • 雅克·朗西埃:《美学中的不满》导论 | 西东合集

    李三达 译[1] 张新木 校 美学的名声很糟糕.很少有哪年没有关于它的新著问世,这些著作要么宣告其时代已经终结,要么声称其危害仍在继续.无论哪种情况,指责都如出一辙.美学是诡辩的话语,正是凭借它,哲学 ...

  • 陈迟恩:成为同时代人的三个维度 | 西东合集

    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 Agamben)的文章"What is the Contemporary?"(<何为同时代?>)中的Contemporary,另一个中译 ...

  • 李松睿:论沈从文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文学思想 | 西东合集

    一.引言 20世纪40年代[1]对于沈从文来说,是个饱经忧患的时期.一方面,这位作家的人生选择.创作立场在这一时期遭到来自社会各界的质疑和指责[2].另一方面,这个有着"著作等身" ...

  • 格伦·古尔德:贝多芬的最后三首奏鸣曲 | 西东合集

    庄加逊 译 曹利群 校 音乐人类学的乐趣之一看似与作曲家职业本身相关,尤其是那些舒适地死去的作曲家们,这种学术方式以"代表性事件"编年体为中心,具有相当随意的主观臆断.于是乎,作品 ...

  • 赵汀阳:历史、山水及渔樵 | 西东合集

    以历史为本的中国精神世界使精神从上天落实为大地上的问题,同时也使大地成为社会化的俗世而失去原本作为自然的超越性,因此需要在大地上重新定义一个超越之地以满足精神的超越维度,于是,在社会之外的山水就被识别 ...

  • 韩晗:国运如是,文运如何 | 西东合集

    --评王德威<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1949年前后的中国现代文人> 哈佛大学东亚系讲座教授王德威先生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积累整理出版,命名为<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1949年前后的中国现代 ...

  • 冯克利:时代中的韦伯 | 西东合集

    "一个人得确信,即使这个世界在他看来愚陋不堪,根本不值得他为之献身,他仍能无悔无怨:尽管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仍能够说:'等着瞧吧!'只有做到了这一步,才能说他听到了政治的'召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