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陈佩秋:学无止境无负芳华

陈佩秋(1922年-2020年)今天凌晨3点,著名中国书画大师陈佩秋在上海中山医院逝世,享年99岁。陈佩秋之子谢定伟发布讣告称,母亲的意外辞世实属突然,而且“弥留之际没有留下什么遗言。”据介绍,年初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陈佩秋就闭门不出,也不接待任何宾客了,近期身体状况良好,隔三差五就会进行创作。去世前几个小时还和家人聊天。陈佩秋,1922年出生,河南南阳人,字健碧,室名秋兰室、高华阁、截玉轩。陈佩秋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中国画院艺术顾问、上海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上海书法家协会艺术顾问、西泠印社理事,也是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的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作为20世纪末“海上画派”杰出的女画家,陈佩秋专攻花鸟、山水,诗书画皆精。作品既有宋人的遒劲艳丽,又有明清文人画的墨韵雅致,同时又融入西方印象派诸家色彩的绚烂。她的“工笔写意”的风范重振古典的高华和大雅正声,并为中国古画鉴定正本清源。1981年在上海展览馆举办“谢稚柳、陈佩秋画展”,著有多部个人书法和绘画专著,以独立、独特、特创的艺术风格盛誉画坛。早些年曾有人说,陈佩秋借先生谢稚柳的"光"而在画坛声名鹊起,而更多的人为陈佩秋晚年一直求新求变的魄力而折服。回顾陈佩秋的一生,就会发现她传奇一生背后付出的努力:她在师法古人的同时,也从西方艺术中汲取营养,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风格,并参照了印象派的用色于中国传统画上。作为一个传统中国画的继承者,陈佩秋对传统国画在现代艺术发展的贡献作出了重新的定位。

九月海棠 1950年1944年,自幼酷爱绘画的陈佩秋考入心仪的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学习。在国立艺专攻读时期,潘天寿及黄宾虹均是校内院系的教员,她得以随潘天寿学习花鸟画。然而,她认为宋代是中国艺术发展的巅峰时期,故决心仿效前人步履并追随古代大师之艺术路向。恩师郑午昌先生为她带来许多明清的印刷品和照片,陈佩秋就逐一临摹。包括清六家、明四家,山水从清、明、元开始上溯两宋,几乎每个朝代都临摹过。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每天不停地临摹、写生、画素描。为了更好的学习,在郑午昌的建议下,原本三年可以毕业的陈佩秋主动延长了学习时间,前前后后读了七年,前后大概共临摹了近百幅作品。

谢稚柳与陈佩秋合影1950年毕业后,陈佩秋与丈夫谢稚柳一起定居上海,开始在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当时的工作给予她大量机会浏览古代画作,甚至可以借出宋代的花鸟扇画以便临摹。1955年上海中国画院成立后,刘海粟、吴湖帆、谢稚柳、唐云、傅抱石、赖少其等都被聘为画师,陈佩秋也在受聘之列,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专业画家之一。1956年,陈佩秋凭借工笔画《天目山杜鹃》获得上海青年美展一等奖,参加全国青年美展获得二等奖。

红树鱼勾子

陈佩秋《兰花鹌鹑》1960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陈佩秋的兴趣从山水转向宋人花鸟画。凡是能借到的古人(多为宋人)册页、纨扇、手卷真迹,都一一用心加以临摹,这股热情使得陈佩秋对宋代双钩花鸟画技法有了扎实基础。同时,陈佩秋也很重视写生,光兰花的写生集子就有十几本。为了准确画鸟的造型,陈佩秋曾养过很多鸟。临摹加写生,陈佩秋形成了她独树一帜的风格,取崔白、吕纪、徐渭、陈老莲、八大、恽寿平诸家,所作工写结合,熔宋画的空灵坚实与明清文人画的墨韵精华于一炉,画风浓丽秀美,格调委婉含蓄。数年后,陈佩秋将工写结合融进了自己的泼墨作品中。长期研究谢稚柳、陈佩秋艺术创作的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徐建融曾评价,在近百年的中国画坛,谢稚柳、陈佩秋二位先生的艺术具有继往开来的历史性意义。在传统的继承、弘扬方面,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将唐宋传统作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正宗大道”。蓝筹股www.zcaijing.com/lanchougu/

陈佩秋书法作品同样出色陈佩秋一直致力于国画的普及和教育,年过九旬的她常为高校开展书画讲座。陈佩秋认为艺术创造贵乎“新’和“难”。她本身的艺术根基立足于传统,她对创新的观念是相对而言的,即没有旧就没有新。她认为'新”是要经过知识和技巧的累积,而经验的累积和驾驭技巧是费时费力的,这曲折艰难的过程就是'难”。近些年,陈佩秋把大量时间和精力倾注到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研究中,对阎立本《步辇图》、董源《溪岸图》等提出自己的见解。陈佩秋书画鉴定直接的缘起,则是张大千晚年掀起的关于五代画家董源那几幅画的争议。1980年,身在海外的张大千给老朋友谢稚柳捎话,称董源《潇湘图》等三件作品有问题,需要再研究。此后谢稚柳和陈佩秋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观摩到许多五代、北宋时期的画作,经过一番研究、对比,晚年的谢稚柳越来越觉得“张大千是对的”。陈佩秋花费大量时间潜心研究,将谢稚柳生前以及她自己对《潇湘图》的疑问告知了天下。

郭忠恕《避暑宫图》北宋 陈佩秋藏1996年,陈佩秋与谢稚柳一起在旧金山讲课,内容为"从旧金山中华瑰宝展谈古书画鉴定",陈佩秋对宋、元、明各流派和各家作品作详细分析,并将西方18世纪的风景画和中国山水画作了比较说明。多年的临摹不仅帮助了她的创作,更使她通过心摹手追而获得了对不同时代、不同流派、不同作家笔墨风格的感性认识。为了使研究更加科学规范,陈佩秋还将电脑技术引入古画鉴定上来,每个局部逐一对照,互相比较,还牵头成立了截玉轩古书画研究社。陈佩秋认为,艺术品的价值是由市场来决定的。市场可以依靠专家来鉴别,而专家也是从市场中锻炼出来的。而且,中国古书画鉴定还没有集大成者。“书画鉴定的眼力,要靠丰富的学养来支撑。只读几本美术史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看过大量的真画,才能悟得其中的真谛。”

陈佩秋早年创作现场我这一生既然选择了学画,并把它作为职业,这便是长时期的事。前人说:"学无止境"。到老来,我更体会到这是经典之言。学,是为了应用,所学的越多,也越能派用场。所派用场的大小和价值,是看自己所学的东西对不对路。早年,在学校学画,总是临摹古人的东西,为的是认识一些规范的、优秀的传统。我总是挑一些我喜欢的画临摹。短短的几年,我只能学些粗浅的绘画理论、造型基础知识,谈不上创作成绩。毕业后的漫长岁月,不受时间和课程的限制,便慢慢地学。慢学能分别哪些画是易学的、简练的,哪些画是难度较高的、复杂的。易学的画易于上手,难学的画,一时不易学成。

陈佩秋《春花喜鹊》20世纪60年代日积月累的慢慢学习,能默写和分别一些熟悉的花鸟,以及它们的形态、结构和颜色。由于记忆的有限,记不清时,反复翻阅写生稿本,它帮我记下了自己要记的东西,并提醒自己可以更换不同的题材。日积月累的慢慢学习,从前人的原作和画册中,我学习和区别了哪些前人的花鸟技法可以吸收和继承。譬如一叶细小的松针,它的形体,各个代表作家皆有不同的表现方式,这仅是其中细小的万一;但仅此万一,便能提醒我应当如何细致地去体察生活。此外,凡我未有直接生活的,皆可由其中间提取,它可省去自己时间和条件的不达。日积月累的慢慢学习,从今人的画作、画册中,我学了怎样构一张理想的方图。学习了在水墨浅绛上可以加颜色,并学到了不拘泥于勾勒和点子的用笔。学了在花鸟上可以加大块的重彩。五十年代以来,我主要是画鸟。在自然博物馆画花鸟标本,在苗圃公园画真花,并饲养过不少真鸟,还临摹了不少前人花鸟画范本。九十年代前后,我侧重学画山水,并多用方构图,不拘泥只用勾皴和点法。从浅着色慢慢学画重彩,我开始学的重彩是传统大青绿。传统的金碧重彩法,相传始于大小李将军,但作品没有传世。宋、元、明、清都有画青绿的高手,其方法几乎都是勾皴后填色,或是填色后勾皴的,并且多以青色、绿色为主,赭、墨、朱、白次之。这时,我学的便是这种画法。

陈佩秋《树接清溪》1999年

(0)

相关推荐

  • 【翰墨书画】著名画家秦进云作品欣赏

    秦进云,男,1986出生,湖南省湘西凤凰人士,现居广东中山古镇镇,凤凰县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 ,主攻写意花鸟画创作.自幼起受父亲书画教育的熏陶,6岁开始临帖学习书法,学生时期书画作 ...

  • 画坛又一高峰——单耀宗作品展

    单耀宗:号南山居士.婺州牧人.浙江金华人,现长住北京.现为中国国家一级美术师.国礼特供艺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徐悲鸿艺术中心艺术总鉴.中国世纪大采风书画院副院长.北京中宜盛 ...

  • 凡默| 无负今日

    六月情深 念你如初 生活 | 光与爱 | 情趣 扫描二维码 关注 心理原创公号"凡默疗愈" ↓ 文字:凡默 京东大鼓有韵味,少些戏曲细软的呢哝,多了些北方的风清月朗,刚下了急雨,太 ...

  • 年少不识人生苦,读懂已无《芳华》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主播林静朗读音频 作者:每晚·安娜贝苏 来源:每晚一卷书原创 上世纪70年代的文工团,一群十七八岁.二十出头的少男少女聚集在一座旧红楼. 在恣意疯狂的岁月里,共度了一段难忘的青春. ...

  • 年少不识人生苦读懂已无《芳华》

    严歌苓在<芳华>中写: "我们的老红楼还是有梦的,多数的梦都美,也都大胆." 但她没有说的,还有那些在唯美的表象下, 包裹着的善与恶的选择,刻骨的爱恨,无情的背叛,卑微 ...

  • 2017回望 时光不曾负芳华

    在大热的电影<芳华>中,2017走向了尾声.影片可以在2个小时内浓缩四十年的时光.而我们自己的时光却需要一天天走,你以为这很慢,但回首时才发现,再多的时光也不过是脑海中的一刹那. 这份刹那 ...

  • 五种几块钱一斤的“天然抗生素”,杀菌消炎防感冒,无负作用,养人!

    铁笔铁肩担道义,悬壶济世度苍生! 欢迎订阅,感知正义,与我们携手前行! 秋天到了,感冒的人多了起来,于是,很多人跑到医院去开"消炎药". 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共识&qu ...

  • 四毛 ┃ 虽无夏日芳华 身边有你更暖

    点击题目下方北戴河假日文艺生活关注 度假休闲 / 中国北戴河海文化发源地 /雅趣生活 原创文学家园  /  文艺情怀天地  /  山南海北世界 2017/12/21 四毛    虽无夏日芳华,身边有你 ...

  • 『律诗撷玉』沃野知无负,丰年已可期。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律诗撷玉』 第533期 组稿:黄梅桃 王淑梅 制图:苏颖 律诗撷玉 作品辑录 老夫自白 作者/童心 春秋七十倏然过,一曲悠悠欸乃歌. 观世常为调笑令,填词爱作定风波. 早 ...

  • 张红兵丨添仓景纵未宜人,无负孤怀乐自真

    初晓境情诗一首,故乡山水忆千回 文字:张红兵 答一隅居客 斗诗得罪源评语,四训深知学了凡. 兀自趁闲吟几首,人于群处口三缄. 习诗有感 习诗仰慕盛唐风,立意高于天际鸿. 笔下寥寥虽数语,时逾千载妙无穷 ...

  • 《无问西东》|从静坐听雨,到无情宰熟,我们怀念那一代人的芳华

    相比芳华讲的是一个故事,无问西东是讲述了四个故事. 芳华讲述的是一代人的芳华:无问西东讲的不是四代人的芳华,四代人无问西东,追求自己内心的故事. 1,无论哪个年代,坚持自己的内心,无问西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