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斌:致力推进癌痛规范化治疗 需以生命的体验感受为出发点
[引言] 疼痛是癌症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患者最恐惧的症状。目前,临床界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癌痛应属于一种慢性疼痛,已是单独疾病。但若作为一种疾病,其在临床治疗上仍然存在着误区和治疗的不规范。罹患癌症已属不幸,合并中重度癌性疼痛,投医无门或者接受不规范治疗,更是雪上加霜。当前我国普遍存在重视恶性肿瘤的诊断与原发病的治疗,轻视提高生活质量及生命尊严的姑息治疗,在患者到了肿瘤晚期后,普遍缺乏医疗关注。为进一步规范我国癌痛诊疗行为、完善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体系、提高医疗机构癌痛诊疗水平、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国于十数年前开始大力推广癌症疼痛诊疗规范化。近年来,多位肿瘤学专家联手各科医学专家在全国范围内推动癌症的规范化诊疗,从各个领域着手,探索实践“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理念,并尝试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诊疗差距,从而大幅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叶斌医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领头癌症专家医师,便是推进癌痛规范化诊疗的其中一位佼佼者。
从事肿瘤防治研究、临床工作多年的叶斌医师,多年来在诊断和治疗各种不同类别的癌症方面取得了为数众多的成果,也曾主持或参与研究与食管癌、肺癌有关的多项课题以及研究项目。从事临床肿瘤医生多年的叶医师,曾无数次徘徊病患的生离死别之间,见尽癌症带给病人的绝望及痛楚,便暗下决心要抱着永不言败的精神,进行癌症防治的研究为癌症病患燃点生命的希望。她同时也积极探索各方面可有效缓解疼痛的有效方法,来进一步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叶斌医师参与的其中一项临床实验,将治疗肺鳞癌的阿帕替尼以及口服的化疗S-1 药物联合使用获得了癌症领域开创性的成果:其团队长达两年的临床研究显示这两种口服药物的联合化疗能进一步提高肺鳞癌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与客观缓解率,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除了可有效地医治晚期肺鳞癌外,相对于常规化疗,口服化疗的无创治疗方法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其便捷的特点也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家中即可进行,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住院费,还节省了患者与家属大量的时间。在这些因素下,患者更容易完成整个的化疗周期,进而提高化疗的疗效。相对于临床研究成果,叶斌医师表示她近年参与的临床实验评价更重视临床效益与患者的生存质量:“癌痛会造成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获益。癌痛控制得好,肿瘤的治愈率会更高”。据悉,相关的晚期肺鳞癌联合治疗方案已开展新一轮的临床试验,扩大临床试验的规模与对比率。
癌痛规范化治疗目标的4A原则为:1、优化阵痛;2、优化日常生活;3、最小药物副作用;4、避免药物不合理应用。叶斌医师自2012年起则向其就职的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提出应注重药物的合理应用。在她的积极提议与协助下,院方改善了抗肿瘤药物的指示,包括让药师直接参与给药医嘱的审核来确保药物的稳定性。该院抗癌药物的合理使用不仅提高了癌症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更降低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一步促进了癌痛规范化治疗的目标,得到了国家级的表扬。
除了积极参与推进癌症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研究,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叶斌医师更极力推进癌痛规范化的治疗与护理,并希望凭自身有限的能力为癌症患者提高诊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叶斌医师设计及研发了数十项医疗与护理用品,更继续不断探究出简便、有效的辅助型医疗用品。她的设计发明涵盖范围广泛,包括了化疗诊治装置、放疗敷贴、医用轮椅和床等等,每一个发明的操作细节、限制等均以病患的体验感受为出发点,正确规定每个用具的功能属性,为其赋予人性化、实用性、功能性的特点。
“疼痛是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真正做到让恶性肿瘤患者不痛,并使其主动参与治疗,走出癌痛治疗的误区,需要通过护理人员相应的知识宣教、心理护理及给药护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希望我个人在癌痛规范化方面的探索成果,可以为其他医护人员提供一个模板,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叶斌医师表示,“愿我们都能贡献自己的一分薄力,用规范化的服务温暖更多的癌痛患者,让他们感受到这份人间的真爱”。
癌痛患者护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建立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取得医师、护理人员、患者、家属及社会所有人的共同关心,才能达到癌痛患者最终无痛的满意效果。良好的疼痛控制质量是提高医护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是护理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愿更多的医护如叶斌医师般,以病患的生命的体验感受为出发点,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癌痛治疗规范化水平,提高肿瘤患者诊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做出贡献。(撰文:郑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商业广告,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