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的辩证(转)

痛的辩证

  本文的辩证对没有中医基础知识的人们是一个启发,对如保使用八卦象数诊治疾病的人们是一个简要的临床症状概述。辩证,是分析疾病的证候。证不等于症,而是综合分析各种症状。辩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以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基本理论为依据,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辩明其内在联系和各种疾病变化的相互关系,从而作出诊断的过程。

  本文所谈及的辩证,是对含有无穷变化,千差万别的模糊[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痛",按中医藏象理论,进行客观的质与量的分析,对人体表面异常现象作出概括性辩识,以及动态选择和决策,然后施以易医治疗的最佳配方或其它疗法的最佳选择,以达到药物效应的目的。

  痛,是病患者临床上最常见的自觉症状之一,可发性于机体的各个部位,有因实而致痛的,如感受外邪或气滞血瘀,或痰浊凝滞、或虫积、食积等。阻闭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不通者则痛";也有因气血不足,或**亏损,脏腑经脉失养,因虚致痛的。喜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

  一、  疼痛的部位

  1、  头痛

  头为诸阳之会,脑为髓之海,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与头部都有联系,尤其是三阳经,直接循行于头部。
  
  某些外感邪气,如风、寒、暑、火以及痰浊,瘀血阻滞或上扰清阳,所引起的头痛多为实证;气血**亏损,不能上荣于头,致使脑海空虚,也可发生头痛,则属于虚证。

  头项痛属太阳经,前额痛属阳明经,头侧痛属少阳经,头项痛属原阴经。

  2、  胸痛

  胸为心肺所居,故心肺的病变,如阳气不足。寒邪乘袭,放血阻滞、痰浊阻遇、火热伤络,均可导致胸部气机不畅,发生疼痛。

  胸闷痛而痞满者,多为痰饮;

  胸胀痛而走串,暖气痛减者,多为气滞;

  胸痛而咳吐脓血者,多见于肺痈;

  胸痛喘促伴有发烧,咳吐铁锈色痰的,属肺热;

  胸痛潮热、盗汗、痰中带血者,多属肺痨;

  胸痛彻背,背痛彻胸,多属心阳不振,痰浊阻滞的胸;

  如有胸前憋闷,痈如针***绞,甚则面色灰滞,冷汗淋漓,则为"真心痛"。

  3胁痛

  胁为肝胆;二经分布的部位。如肝气不疏、肝火郁滞、肝胆湿热,血瘀气滞等病变,都可引起胁痛。

  4脘痛

  脘指上腹,是胃所在部位,故又称"胃脘",胃脘疼痛,可见于寒邪犯胃、食滞胃脘、肝气犯胃等病症。

  5腹痛

  腹部分大腹、小腹、少腹。脐以上为大腹,属脾胃;脐以下为小腹,属肾、膀胱、大小肠及胞宫;小腹两侧为少腹,是肝经经脉所过。

  腹痛如寒凝、热结、气滞、血瘀、食滞、虫积等,多为实证;至于气虚、血虚、虚寒等,概属虚证。

  6腰痛

  腰为肾之腑,腰痛多见于肾的病变。

  因于风寒、湿邪阻塞经脉者,或外伤、瘀血阻络者均为实证;因于肾精气不足或是阴阳虚损不能温煦、滋养而致者则为虚证。

  7四肢痛

  或在关节,或在肌肉,或在经络,多由风寒湿邪的侵袭,阻碍气血运行所引起的。

  风湿疼痛病因大多由于人体正气虚衰,治疗关键就是补经患者充盈的肾气,阳气盛,病邪自然消除。

  亦有于脾胃虚损,水谷精气不能运行四肢而发作。

  疼痛独见于足跟,甚则掣及腰脊者,多属肾虚。

  二、  疼痛的性质

  询问疼痛的不同性质特点,有助于分辨疼痛的原因与病机,新病疼痛,持续不解,或痛而拒按,多属实证;久病疼痛,时有缓止,或痛而喜按,则多见于虚证。

  1胀痛

  在很多部位中都可以出现,以胸部、脾部为最多,胀而痛者多为气滞;如胃腕胀痛,则为中焦寒凝气滞;胸胁胀痛,则为肝郁气滞;头部胀痛,多见于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的病证。

  2重痛

  疼痛并有沉重的感觉称为重痛。多见于头部、四肢、腰部,多因湿邪遏气血所致,湿性重蚀而粘腻,湿滞于经脉,则令人有沉重的感觉。如病中见有头沉痛,四肢困重疼痛,腰重坠而痛者,均届湿证。

  3刺痛

  疼痛如**,是瘀血疼痛的特点之一,以胸胁、小腹、少腹、胃脘部出现为多。

  4绞痛

  痛如绞割,是为绞痛,多因有形实邪闭阻气机而成。如心血瘀阻引起的真心痛;蛔虫上窜引起的脘腹痛;石淋引起的小服痛等。

  5灼痛

  痛有灼热感而喜凉为灼痛,常见于两胁或脘部,多由于火邪窜络,或阴虚阳热亢盛所致。

  6冷痛

  痛有冷感而喜暖的为冷痛,常见于头、腰、脘腹部的疼痛,多因寒邪阻络或为阳气不足,脏腑、经络不得温养而成。

  7隐痛

  疼痛并不剧烈,可以忍耐,却绵绵不休,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多是气血不足,阴寒内生,气血运行滞涩而成,多见于头、脘、腹、腰部的虚性疼痛。

 
  8掣痛

  抽掣或牵引而病,多由筋脉失养或阻滞不通所致。因肝主筋,故掣病多与肝脏阴阳失调有关。

第五节  汗症

  汗为心液,是阳气蒸化津液,出于体表而成。出汗的病变,在外感证和内伤者可以见到。

  发汗过多,容易伤筋耗血,反之津亏血少的病人,汗律不足,便不宜发汗,故有"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之说。

  询问出汗的情况,首先要问有汗或无汗,问清出汗的时间、部位、汗量的多少及其主要兼证等。

  一、  表证辩汗

  病位在肌表,了解表证有汗与无汗,往往可分辨感受外邪的性质和正气的盛衰。

  表证无汗,多属外感寒邪。如伤寒表实证之类,寒主收敛,使汗孔闭塞所致。表证有汗,多属外感风邪,如中风证类及卫阳虚弱,外感风热的表证,都可以见到出汗。因风性开泄,热性升散,均可出汗;若卫阳虚弱,肌表不固,则更易出汗。

  二、  自汗

  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尤甚,多因气虚卫阳不周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吸气虚报的症状。

  三、  盗汗

  入睡汗出,醒后汗止,多因阴虚而致。阴虚则阳亢,阳热亢盛,蒸发阴津,而为汗,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颧红、口干舌燥等症。

  四、  大汗

  汗出量多,津液大泄,其病变有寒热虚实之不同。

  汗出不止,伴有高热不已,烦渴饮冷等症,为阳热内盛,迫汗外泄的实热证。

  若大汗淋漓,手摸之沾手,伴有呼吸喘促,神疲气弱,四肢厥冷等症,为阳气将绝,元气欲脱,津随气泄的危候,故称为"绝汗",多见于脑溢血等危重晚期病人。

  五、  战汗

  先见全身战栗,几经挣扎,而继之汗出的为战汗,是邪正相争,病变发展的转折点。

  如汗出热退,脉静身凉是邪去正安的好转现象。若汗出而烦躁不安,脉来疾急,为邪胜正衰的危候。

  六、  头汗

  汗出仅限头部,多由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

  若见于大病之后,或老年人气喘的头额汗出,则多为虚证。

  如重病未期,突然额汗大出,属虚阳上越,阴虚不能附阳,阴津随气而脱的危象,多见于脑溢血或脑中风等晚期病人。
 

  七、  半身汗

  或见左侧,或见右侧,或见于上半身,或见于下半身,统为风痰或粉丝之邪阻滞经脉,或营卫不周,或气血不和所致。

  八、  手足心出汗

  不太多者为生理现象,若汗出过多,兼见口干咽燥,便秘尿黄,为阴经郁热熏蒸所致,手足心为手厥阴经、足少阴经脉所过之处。

  汗出过多,独见于心胸部,多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所致。

  除应辨别以上各类汗症外,还应注意辨别冷汗与热汗。冷汗多因阳虚,卫气不足,肌表不固所致;热汗多由外感风热或内热蒸迫所引起的。

  

  第五节梦与疾病

  梦分为生理性及病理性两大类。生理性梦包括幻想,再现梦及灵感梦,为昼日在脑皮层上留下的痕迹重现,也包括心理的传感或受**所致,一般为良性梦,可起到心理平衡、心理疏泄、心理预测等作用。病理性梦的产生则多为内源性,往往来源于体内潜伏性病灶产生的信息,多为恶梦。

  梦境的出现,常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心理素质、情态顺逆、人体内外某些脏腑某组织器官、经络的病变有着直接关系。对于梦境的研究,要去伪存真,从人的心理、生理、病理入手,探讨梦的实质,这对身体健康、疾病的诊治,有一定的帮助。

  梦的预测已旷泛用于临床。如神经衰弱失眠之人,梦中所见,模模糊糊醒生不能回忆,感受形体疲乏、头昏脑涨。五官疾病,梦境多为自感目不能视物,耳不能辩音,鼻不能闻味。淋证、肠炎、消化不良、泄泻、遗尿等患者,梦境多为大、小便急迫。肝阳上亢、肝气郁结、多梦与人争吵斗殴。肺虚气短、肝郁不舒,多梦思苦离愁,伤心断肠之事。恶梦或惊险梦频作,梦见受压,则可能为肾精亏耗、动脉硬化、血管性疾病的预报。梦摄食为消化系统疾病,梦哭则应考虑精神系统疾病。

  因此,梦具有反应疾病的物质基础,通过梦可以获得诊测疾病或伤痛的信息。〈内经〉认为:"梦能预测脏气的虚实盛衰。"

  〈素问·方盛衰论〉说:"肾气虚则使人梦见舟船弱人","肝气虚则梦见菌香生草,得及时则梦伏树下不敢起,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根据五脏与七情的关系,梦恕则可预测肝气盛,梦恐惧则提示肾气虚,梦哭为肺气虚,梦笑为心气虚,梦歌为脾气虚。

  上述皆属于内源性梦,如内源性梦突然增多,对审在病灶有预测价值,控讨梦与养病疾病的关系,预兆梦的规律,将有助于疾病产诊断和治疗。

第六节望舌

  望舌又称之为舌诊,舌就象一扇窗口,通过它可窥视到种种疾病的信息和奥秘,舌苔(即舌的表面)的变化随症而异,反映了人体生理、病理的内涵,舌的一定部位与一定的脏腑相联系,并反应相关脏腑的病理变化。

  通常将舌划分为舌尖、舌中、舌根、舌边四个部分,分别属于心肺、脾胃、肾、肝胆等有关脏腑。这种以舌的分布来诊察脏腑病变的方法,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同性质的病状,在舌象上能反应出不同的变化。本文仅侧重于对舌苔颜色的观察。舌苔的变化,反应着正邪的消长与病位的深浅,察舌苔可以推断病势的进退,利于人们所掌握,易于分辨病情,为疾病诊治提供有效而方便的参考价值。

  苔色主要有白、黄、灰、黑四种。白苔一般常见于表证、寒证;舌谈苔白,常见于里寒证;若满布白苔如**堆积于舌上,为外感秽浊不正之气。毒热内盛所致。

  黄苔主热证、里证,为热邪熏灼所致;淡黄为热轻,深黄为热重,焦黄为热结。

  灰色即浅黑色主里证,可见于里热症,亦可见于寒湿症;若苔灰而润,多为寒湿内阴或痰饮内停;若苔灰干燥,多属热炽津伤或阴虚火旺。

  黑苔主里证,主热极又主寒盛,常见于疾病的严重阶段。

  如观察舌苔变化,诊断结果与病情不符时,应询问其饮食及服药情况,以防染苔造成假象。

  诸如:进热食或**性食物,可使舌质变红;吸烟可将舌苔染灰;黄连、核黄素等药物可将舌苔染黄;食乌梅、橄榄能使舌苔染黑;鼻塞或张口呼吸的病人,舌面多干燥等。

第七节口渴与口味

  口渴与否,常反应着人体津液的盛衰及输布情况。

在病变的过程中,口不渴,标志着津液未伤,多见于寒证,或是没有明显的热邪;若口渴,则多提示津液损伤,或因津液内停不能气化上承所致。

  一般地说,口渴多饮,常见于热证;

  大渴喜冷饮,为热盛伤津;

  渴喜热饮,饮量不多或口渴欲饮,水入即吐,小便不利,多为痰饮内停,水津不能上承之证;

  口渴而不多饮,常见于急生热病,多属热入营血;

  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可见瘀血;

  大渴引饮,小便量多,是为消渴。

  

  二、  口味

  主要询问患者口中的异常味觉和气味。

  口苦,多见热证,特别是常见于肝胆湿热的病变;口甜而腻,多属脾胃湿热;

  口中泛酸,多为肝胃蕴热;

  口中酸馊,多为食积内停;

  口淡乏味,常见于脾虚不运。

  综上所述,疾病诊断与辩证的方法种类繁多,此章不另一一枚举;各有其各自的特点,对不同疾病的诊断上各有侧重,但又是互相联系和互为补充的。

  通过上述类别诊断的疾病,如发现或感觉此病的严重性,应当及时到医院去进一步确诊,及早治疗。虽然易医疾病诊治法在提供预测个人的健康信息及对疾病的诊治意义是明确的,但它不应该也不可能取代先进科技的技术诊断,应要与其它诊治方法相结合,互为辅助,共同提高,取长补短,这是我们的基本观点。我们在此特别强调以免对一些危重病患者发生误导,产生本可以避免的损失。在本章中,我们将疾病的类别、范围划分得大点,如肝脏疾病、心肺疾病、肠胃疾病等等。包括范围很多、种类各异,我们反对把"易医疾病诊治法"无限吹嘘成无所不能的神法,同样,我们也反对不经实践检验就将轻易否定此方法的作法。

(0)

相关推荐

  • 7种疼痛

    人有7种疼痛,对照一下,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1.走窜痛,痛处游走不定,或走窜攻痛.其中胃部及腹部而走窜不定的,常称为窜痛,多因气滞所致:膝关节疼痛而游走不定的,常称为游走痛,多见于风湿痹病. ...

  • 胸胁疼

    胁肋痛是指前胸部与两侧腋下胁部疼痛而言.胸与胁相近,有时并成为胸胁.胸属于上焦,内藏心肺两脏,右胁下又有肝胆居住,因此论述胁肋痛,多为心肺.肝胆疾病. ... 展开描述 回答 共1个回答 一服堂中医中 ...

  • ​浑身疼是经络不通,收好这一份《身体疼痛对照表》,3秒钟知道自己哪“堵”了!

      日常生活中身上疼痛虽然在所难免,但是与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朋友虽然身上疼痛,却不清楚身体各个部位疼痛可能是某条经络闭阻引起的.百草君为大家整理了一份<身体疼痛对照表>,有疼痛,马上 ...

  • 听听中医说“疼痛”

    中 医 说 疼 痛 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人体的各个部位均可以发生.疼痛有虚实之分.实性疼痛多因外感疫疠.六淫之邪,或瘀血.痰浊.气滞,食积.结石.虫积等阻滞脏腑经脉,气血运行障碍引起,即所谓 ...

  • 半夜腰疼睡不好?原来是肝郁!中医1个疏肝解郁方,帮你理气止痛

    据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人的一生中腰痛的终生患病率高达85%,其中约23%会发展为慢性腰痛,11%-12%会因腰痛而致残.近年来,腰痛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人们活动受限制和工作缺勤的首要原因,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 ...

  • 中医诊断:问疼痛

    为方便广大考生,医学教育网整理了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相关考点,以供参考. 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患病机体的各个部位皆可发生.疼痛有虚实之分.实性疼痛多因感受外邪.气滞血瘀.痰浊凝滞,或食积 ...

  • 腰痛的辩证论治

    腰痛的辩证论治: (一)寒湿腰痛证 1.症状: 主症: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 兼症: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则加重. 舌脉: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2.证机概要:寒湿闭阻,滞碍气血 ...

  • 【腰痛的辩证分型及其治疗方案】1 寒湿型...

    [腰痛的辩证分型及其治疗方案] 1 寒湿型:腰部冷痛,发沉,躺下休息也不减轻,行动不便,阴雨天加重,舌苔白腻. 治疗:散寒祛温,温通经络 方药:干姜苓术汤加味(干姜,炙甘草,白术,茯苓,杜仲,独活,狗 ...

  • 名医这样治腰痛,辩证六法才有效!

    名医这样治腰痛,辩证六法才有效! 腰为肾之府,足太阳膀胱经经过腰脊,肾与膀胱相表里,故肾虚可致腰痛.外感之后,太阳经脉受病,也可腰痛.可见,腰痛有外感与内伤之别.另外又有闪挫,瘀血及湿阻络脉等原因.所 ...

  • 中医治疗牙根咬痛需辩证论治

    中医认为出现牙根咬痛的病因病机为阳明积热上壅,阴虚火热上炎.湿聚热腐,或肾气不足,肾髓不充及先天禀赋薄弱和外伤直接伤及牙龈牙齿,或长期恣食辛辣厚味,过食甜食又食后不漱口,或素体阴虚又兼湿热内盛,虚火挟 ...

  • 5种中成药用于尿路感染,改善尿频、尿急、尿痛,辩证使用

    过年过节夫妻恩爱肯定少不了,但很多朋友由于操之过急,来不及做好沐浴更衣,便夫妻同房,那么很容易导致尿路感染,尤其女性尿路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这也是女性生理结构比较容易感染的原因,在此关爱女性尤其重要. ...

  • 邓铁涛《胃痛与消化性溃疡的辩证论》一

    邓铁涛《胃痛与消化性溃疡的辩证论》一

  • 杨甲三教授八种腰痛辩证论治经验介绍

    杨甲三教授在腰痛的辨证治疗方面,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又多有发挥.将其分为寒湿腰痛.湿热腰痛.血瘀腰痛.肾虚腰痛.风寒腰痛.痰湿腰痛.劳损腰痛.闪气腰痛八种类型进行叙述. 1 寒湿腰痛 症状分析 腰 ...

  • 【让痛风不再痛,中医辩证泄化浊瘀,蠲痹通...

    患者男性,57岁,两年前右手食指中节僵肿处破溃,流出白色脂膏,查血尿酸之后确诊为"痛风",然后就服用别嘌呤醇.丙磺酸等药,症情有所好转,但因为胃痛就停止服用,肿痛就又加剧,不得已来 ...

  • 骨内科医师:针对腰痛的5样“宝”,辩证而...

    骨内科医师:针对腰痛的5样“宝”,辩证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