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组优秀文章荐读】杨宇燕:再攀一座山,再追一个梦
再攀一座山,再追一个梦
中山市龙山中学/杨宇燕
写作组的第四期如期开班,新的小伙伴加入,整装待发。
郭哥早早就在钉钉群上举行了开班仪式。小伙伴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感同身受着小伙伴们的热情,想起一年前,刚进入写作组,打开文档,输入随笔第1篇的时候,那种惴惴不安,无处安放的焦虑,生怕自己把格式弄错,也怕写的东西不忍直视。第1篇随笔,我写得很慢,写了又删,删了又写,感觉无论我写的哪个字,哪段话,都不够好,甚至明明写了一个比较好的句子,但是又怕是个病句,或者是不通顺的句子。我想起,陈姗姗老师在她分享的教育随笔写作指引中说道:“完成比完美重要”。是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完美并不是人人都能追求到的,但是完成,却是每个人用心就能做到的。所以当我在电脑上把第1篇随笔输入完毕的时候,心里重重地舒了口气。那一个神圣的时刻,开启了我人生中一段新的旅程。
一年后,我再次在电脑上输入我的第1篇随笔,与一年前的焦虑和惴惴不安相比,心中更多的是坦然和平和。在这一年浅浅深深的时光中,到底是什么给了我这份坦然与平和的底气?
是30篇随笔和8篇论文给予了我写作的动力。不少于1500字每篇的随笔以及不少于3000字每篇的论文,成为了每个月我逼迫自己妥善安排好时间,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思考和反思的动力和源泉。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过去一年码下的字已经是毕业十几年码下的字的总和。这些随笔,有些写得拖沓,有些写得跟流水账一样,有些是一些感受的连缀;这些论文,经历过数次的修改、投稿,也经历过数次的被拒,但是当打开文件夹,看着她们就这样静静地在那里的时候,我心中充满无限感慨,我总想起那无数个在灯下埋头苦干的夜晚,无数个写满计划贴在电脑桌上的纸条,还有那无数个抓耳挠腮的瞬间。这个过程虽然很苦,但是每一天的日子都过得很充实,我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收获和进步。
是写作组的氛围给予了我写作的勇气。写作组里的老师来自不同学科,不同学校,不同年龄,可是却有着共同的追求和共同的梦想。郭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通过研磨论文,我们可以交流,交换写作的内容和方向;通过写作组优秀成员的小讲座,我们可以了解到阅读、写作、投稿等方面的经验和方法;通过写作组成员之间的互相结对,我这个“后进生”也得到了更多写作上的指导和帮助。每次看到群里的老师在分享他们发表的论文以及感想时,我也能在这些榜样身上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这里没有身份的区别,只有相互间“小伙伴”的亲昵称呼;没有利益之间的冲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半亩地”里“耕作”。在这片“净土”上,每个人都在纯粹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是写作组的指引给予了我写作的方向。郭哥常说,让我们把论文写在一线课堂上。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有着一线的教学资料,同时也有一线的实践经验,而这样都是论文实现其价值的最有效的方式。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撑,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专业著作以及别人的论文进行提升;没有写作方面的技巧,我们可以通过模仿优秀论文以及借鉴别人的论文进行提高。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掌握的这些珍贵的一手资料成为了我们写作论文的底气。小伙伴常常在群里互相打气,互相鼓励。写作不是看谁更有技巧,而是看谁能一直坚持下去。尽管在写作论文的这条路上,我依然青涩,不能像其他的小伙伴那样,能把自己许多的论文印在刊物上,但是我也不再怀疑自己。因为我知道,在这条路上踏踏实实走下去,也总能遇见自己人生中的惊喜。
电影《大鱼海棠》中曾说:“这短短的一生,我们最终都会失去。你不妨大胆一些,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个梦。”我用了一年的时间去攀了一座山,感悟了四季的变化,收获了满眼秋色。接下来,是一段新的旅程。尽管前面还有一座座高山,但是我依然会为这个梦而努力。